-
陳松蹊教授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11月27日,世界知名學術組織——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選舉產生了2018年新一屆會士(AAAS Fellow),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陳松蹊教授成功當選。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中有4位曾獲此殊榮。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雖然IEEE Fellow2019評選結果還未正式出爐,但2018年IEEE董事會會議已於11月召開,已有部分入選名單流出,其中共有 41 位華人入選,其中國內高校共有 21 位入選華人,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
-
多位華人入選
2020 年 11 月 25 日,美國科學促進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發布了2020年度新一屆「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s)名單。球共計 489 人入選,多位華人學者入選。
-
北大光華陳松蹊教授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
【MBA中國網訊】成立於1848年, AAAS是全球最大的科學學會。AAAS每年會根據學術影響及科學貢獻從其會員中推選優秀的科學家,授予「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這一終身榮譽,以表彰他們在促進科學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2020-05-01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和美國物理學會名單
近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美國物理學會(APS)公布了2020年新入選Fellow名單Photonics Research洪江人楊蘭接受電視臺的採訪視頻「通過科學改變世界」(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science )還獲得美國中部地區的艾美獎(mid-America EMMY awards)——健康/科學欄目。
-
美國NSF首次公布國外勢力影響報告,涉及學者大部分非華裔
,圖片來自nsf.gov撰文 | 葉水送● ● ●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自然基金(NSF)首次披露了基於科研誠信以及對國外勢力影響基礎科研的調查報告。在這些被調查的案件中,只有2個案件與中國沒有關係,儘管被調查的科學家大多數是美國公民,也並非華裔。 這是除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之外,美國另一系統性系統性調查華人學者的學術領導機構。2018年年中,NIH以排查外國勢力影響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為理由,針對在美華人學者展開調查,使得不少學者離職或離開美國去別的國家任教。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17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於洪濤已到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此前,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已空缺22個月。公開資料顯示,於洪濤,Serena S.
-
中科院曹曉風及6位華人學者入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自:新智元,來源:Nasonline.org等,編輯:嘯林【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昨晚,美國科學的聖殿——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植物表觀遺傳學專家曹曉風入選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新科院士。去年,高福和顏寧也入選了。
-
美國國家醫學院新院士出爐 多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入選美國國家醫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至高榮譽之一,這一稱號用以表彰具有傑出專業成就和服務表現的個人。「當選的新成員具有卓越成就,且背景多樣化,是真正杰出的學者和領導人。他們在科學、醫學、健康和政策方面的專業知識將有助於美國國家醫學院解決當今最緊迫的健康危機,並在未來繼續為全球提供健康信息,關注所有人的利益。」
-
美國「百人會」:促中美交流 為華裔發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各國移民雜處的美國社會,以一個聲音說話,用各種方式幫助國家間、族群間互相諒解、理解,這是華裔社團的高層次的重任 「百人會」的名字很江湖,但出身並非草莽。
-
浙大共有91位學者入選,居全國高校第三!
【MBA中國網訊】1月17日,學術出版業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229個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1899位學者入選。
-
眼科領域8位學者入選愛思唯爾2019 年中國高被引學者(轉載)
2020年5 月 7 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 2019 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來自 242 個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 2163 位學者入選。
-
12位華人學者入選
ACM 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協會,ACM Fellow 計劃發起於 1993 年,每年都會在美國、中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瑞士等全球各國評選出有突出貢獻的學者。 2020 年,入選 ACM Fellow 的 95 位學者名單中,包括了 十二位華人學者。
-
科學網—莊小威入選北大「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
美籍華裔女科學家莊小威8月21日入選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成為入選該計劃的第二位學者。
-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日前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表示,多項調查顯示,儘管中美兩國企業因疫情面臨挑戰,但大都表示願意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
-
武漢科技大學四位教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
近日,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度「香江學者計劃」和「澳門青年學者計劃」項目獲選結果通知,我校付綠平、陳志環、陳奧三位博士入選「香江學者計劃」資助名單,雷文博士入選「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資助名單。
-
實力強勁:中山大學55位學者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
2020年5月7日Elsevier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本次國內共有242個高校或科研機構的2163位學者入選。位列前十的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
-
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11位學者入選(附簡歷)
中國科學院入選科學家數量排名全球機構第2位,清華大學從去年排名第1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一舉躋身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2020年排名也進入榜單前列。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共有11人入選: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原創 品牌與傳播辦公室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0年5月7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清華經管學院共有4位教授入選此次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