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和美國物理學會(APS)
公布了2020年新入選Fellow名單
Photonics Research (PR) 主編、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
洪江人楊蘭
成為今年唯一同時當選兩大著名學會Fellow的優秀科學家
楊蘭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AAAS Fellow 當選理由:
在光子學領域做出開創性工作,特別是在非厄米光子學、光學傳感和光學諧振器中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方向所做的開創性實驗研究工作。
APS Fellow 當選理由:
對非厄米光子學、光學傳感和納米光子學的
開創性貢獻。
楊蘭教授在Photonics research 擔任主編期間,同寧存政副主編一起積極擴大Photonics Research在國際和國內光學界的影響力,在全球招募活躍在一線的資深或青年編委、推進熱點專題的組織、認真遴選優秀稿件。
洪江人楊蘭接受電視臺的採訪視頻「通過科學改變世界」(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science )還獲得美國中部地區的艾美獎(mid-America EMMY awards)——健康/科學欄目。
哇塞~這也太厲害了吧
我們再來看看她的簡歷吧
楊蘭,洪江區人,曾就讀於洪江區幸福路小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電子與系統工程系Edwin H. and Florence G. Skinner 教授,現任Photonics Research主編。於加州理工學院獲應用物理專業博士學位。IEEE、OSA、AAAS以及APS會士。曾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CAREER獎、美國青年科學家與工程師總統獎等。研究領域包括對先進納米/微米光子器件的製備、表徵以及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超高品質的矽基微諧振器以及其在傳感、雷射、非線性光學、環境監測、生物醫學研究和通信方向的應用。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Photonics Research等期刊發文一百餘篇。
1992年在洪江區第一中學畢業後就讀於中國科技大學,而後繼續在中國科技大學攻讀「固體物理」碩士學位;
1999年考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深造;
2005年獲得納米光子學應用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005-2006年,擔任加州理工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後研究員;
2007年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任教(助理教授),創建了華盛頓大學工程學院微納米光電子學實驗室;
2009年發表科學論文《單個納米粒子的檢測和尺寸測量》刊登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2010年,榮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家獎;
2011年,榮獲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進行頒獎;
2012 年,任華盛頓大學電子和系統工程系副教授;
2014 年,任華盛頓大學電子和系統工程系正教授,她關於非傳統的損耗機制來增強雷射信號的論文也刊登於《科學》(SCIENCE);
2015年,被正式任命為華盛頓大學冠名教授;
2015年,榮獲華盛頓大學校長創業以及科技創新獎;
2016年,當選美國光學學會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