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哪裡來?與白種、黑種人有共同祖先麼(一)

2020-08-27 探古趣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知道關於中國直立人的來源問題

中國已知最早的人類是直立人( 又稱「猿人」)。自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首次發現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或者北京人)以來,又先後發現有元謀直立人、藍田直立人、鄖(yun,二聲)縣直立人、和縣直立人、巫山直立人等。關於直立人階段人類的體質特徵等方面,考古學者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關於直立人來源問題就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而這一問題首先涉及人類起源的問題,並由人類起源地的「亞洲說」和「非洲說」進而導引出中國直立人「本土起源說」和「外來說」兩種假說。


北京人


關於「本土起源說」

20世紀60年代,雲南發現了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直立人牙齒和更多的臘瑪古猿化石。許多中國學者認為雲南的臘瑪古猿是從猿到人過渡時期的代表,是人科的早期成員。由於亞洲臘瑪古猿發現的地點最多,且時代最早,所以

「人類的起源地點在亞洲,滇中高原及其鄰區則很可能是亞洲大陸中人類起源最有希望的區域」。

有些學者進一步認為,造成人猿分化的重要外部條件是喜馬拉雅山的隆起:

「由於中國華南比非洲更具備這種從猿向人轉變的條件,因此,中國南方很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

所以,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有學者主張,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在本土演變出來的。

關於「外來說」

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臘瑪古猿被排除出人科系統和元謀直立人的年代發生爭論後,本土起源說由於面臨著失去立論的基礎而受到嚴重的挑戰。然而不久,在雲南元謀又發現了上新世(地質名詞)人猿超科化石,這些發現對於進一步認識臘瑪古猿的系統位置有著重要的意義。過去認為,臘瑪古猿早在距今800萬年前就已絕滅,所以得出它們不是人類的祖先的結論。而新的發現表明,臘瑪古猿可能延續到距今400萬年前或更晚。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該地人猿超科化石的發現,在時間上為我們提供了臘瑪古猿是人類直系祖先的可能性。」20世紀80年代後期,重慶巫山龍骨坡發現了距今約200萬年前的早期直立人化石,中國直立人出現的時間幾乎和非洲的能人同時。據此,有些學者相信,中國存在著一條從古猿到智人的生物演化鏈。


古猿


非洲因發現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而在人類起源研究上居有重要的地位。南方古猿一般分為兩大類型,即纖細型和粗壯型。其中纖細型南方古猿最早出現於接近400萬年前,包括1973年在衣索比亞阿法地區發現的年代較早的(約370萬或340萬年前)「南方古猿・阿法種」和1924年在南非發現的稍晚的(300萬-250萬年前)「南方古猿・非洲種」。纖細型南方古猿體型較小,腦子較發達,已能直立行走,人類學界一致認為它們是人科的最早成員、是人類的直接祖先,被稱為「前人」。而且,還發現有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屬成員——「能人」,他們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或更早,通常被認為是直立人的祖先。此外,非洲還發現有170萬~70萬年前的直立人化石。根據上述一系列重要發現和研究,人類學界一傾向於非洲、特別是東非是人類最初的起源地。基於人類起源非洲說,林聖龍先生認為:

在中國,造今尚無存在南方古猿和能人階段的人科化石確記錄。這表明,中國境內生存的最早的古人類是由外面進入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另外,他也進一步從古人類化石和古環境論證了直立人遷入中國的途徑:從化石看,中國已發現的較早的人類化石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包括元謀、建始和巫山,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有由南向北、進而向東北逐步擴散和分布的主要趨勢。再從地理環境方面來看,上新世中國大陸開始發生大規模的升降構造運動,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不斷隆起,形成屏障,而只有中國南部和南亞、東南亞發現了較早的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文化,由非洲而來的古人類進入中國比較可能的一條通道在中國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和北部灣之間。


隆起的青藏高原


而近年來,有關舊石器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似乎有利於「外來說」。黃慰文先生認為:

「中國以及東亞、南亞其他地區存在著一批含手斧的、工具組合與歐非手斧文化相似的石器工業的事實,表明舊石器初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王幼平先生在對華南和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典型器物和石器組合等方面進行了比較研究後認為,華南礫石石器工業與舊大陸奧杜威工業的關係最為密切。根據這種解釋,一種可能性是,反映了早期人類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依照人類東非起源說,華南礫石工業與奧杜威工業的相似性應與早期人類的擴散過程相關,華南及東亞的早期人類是在人類遷徙的一次大浪潮中到達的。

總之,對於中國直立人來源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而大體說來主張外來說的學者較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已經確定,許多問題仍在繼續探討中。我國早期直立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和石器發現還很少,所以難免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解釋。如對元謀直立人的年代問題就存在分歧,對中國有無手斧及其與西方文化的關係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等等。加之對國外的資料了解甚少,這就更增加了對比研究的困難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得出的任何初步的研究成果,都有待於更多的發現和深入研究的檢驗。

相關焦點

  • 為何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難道同一個祖先?
    現在有很多白人和黃種人生的小孩,還有黑人和白人生小孩,知道我們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嗎?其實是因為,黃種人和白種人,還有還有黑種人,我們都是有著同一個祖先的。要想說明整件事,其實還是要從人類的起源說起。按照這樣的結果來判斷,所有人類的始祖都是由一個祖先演化而成的。
  •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人是10000年前黑種人和白種人混血產生的新人種
    ,從非洲大陸遷徙來的黑種人和中國當時存在的白種吐火羅人,雜交混血後產生的現代黃色中國人種。這部分學者認為:1萬年前,中國沿海支、內陸支的黑種人分別北上,阿爾泰在與白種吐火羅人(Y染色體單倍群為P)第一次混血的基礎上,又與當時北上的兩支黑種人發生了第二次混血,形成黃棕混血的黃種人北亞人種
  • 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呢?
    目前在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人種,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但是無論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又或者是黑種人,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人種--智人,智人是人類在500萬年長時間進化過程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人種,其實在人類進化史上至少產生過六個人種,分別是智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60~10萬年前
  • 什麼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人種不同,卻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普通人對人種的區分普遍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通過皮膚的區別劃分為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以及非洲地區。在10萬年前,第一批智人逐漸往歐亞方向發展,不過最初被當時的尼安德特人給擊退了。直到6萬年前,第二批智人再次走向歐亞地區,與尼安德特人競爭生存地區。在競爭時,尼安德特人與智人曾共同生存過一段時間,兩個人種之間有了混血的出現。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因此經過漫長的歲月出現了今天我們普遍認為的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高加索人種,也就是白種人;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那麼問題是,地域之間的隔離為什麼沒有讓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出現生殖隔離呢?1、共同的基因如果我們第一次遇見白種人或黑種人,它們獨特的外觀肯定會讓我們認為,他們是不同的人種,所以當時根據膚色就簡單的將地球上的人劃分為了三種。
  • 山海經記載黑種人由於和白種人戰爭失敗,黑種人最後定居非洲!
    中國歷史上曾有「東夷」一詞,但《東山經》中卻沒有關於「夷人」的記載,所以我作了一個大膽的推測:江淮一帶原來住的是三苗部落,後來由於反對堯帝將帝位傳給舜帝,三苗貴族被流放到今甘肅一帶,而三苗平民後來也逐漸搬離江淮地區,於是原本住在中部的「夷人」乘機搬到江淮一帶定居,人稱東夷。
  • 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不僅黃種人和白種人是同一個祖先,黑人也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具體原因,我們詳細聊一下。人類的起源根據主流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件事,還要從1億多年前講起。當最後一個其他直立人種滅絕時,此時全世界只留下來智人這一個人種,而我們,無論黃種人還是白種人,亦或是黑種人都是智人的後代。雖然智人在取代直立人時,有一部分直立人的基因和智人的基因發生交換,但我們體內主要的基因仍是智人。這就是古人類學家目前主流的假說:非洲起源說。
  • 黃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在一些傳統觀念中,世界人種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第二類是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種人;第三類是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另外,有時還會細分出棕色人種。
  • 黃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在一些傳統觀念中,世界人種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第二類是高加索人,也就是白種人;第三類是尼格羅人種,也就是黑種人。另外,有時還會細分出棕色人種。
  • 白種人和黑種人大多有體味,為何黃種人基本沒有?
    白色人種膚色淺,主要呈白色,分布在歐美地區,不過也有膚色較深者,主要是南歐,西亞,北非,南亞一帶的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深,呈黑色或棕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歐美地區。白種人眼窩深、鼻梁高,頭髮細軟,很多人常用金髮碧眼形容所有白種人,實際上並不準確。白種人的發色和虹膜分為很多種,頭髮大體有白、金、紅、棕、黑五種色調,眼睛以藍綠色、褐色、紅棕色為主。而且白種人隨著年齡增長,虹膜和毛髮含有的黑色素會逐漸增多,大多數白種人成年後,虹膜和發色都會不同程度地加深,所以金色的頭髮,會透著一定的黑色。
  • 不同人種是怎麼來的?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不同人種是怎麼來的?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在我們亞洲則是黃種人居多,在歐洲和美洲則是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白種人被叫做高加索人,而黑種人被叫做尼格羅人種,另外還有一種棕色人種。
  • 為何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不存在生殖隔離?難道擁有同一祖先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地球上,不同種族的人結合後,並不存在生殖隔離。難道,不同種族之間,擁有同一祖先嗎?國外推崇,上帝造人,而中國卻流傳著女媧造人的美麗傳說。所以,無論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均是智人的後代。只是由於不同人種居住環境不同,從而導致膚色不同。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即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但是,三大人種只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劃分,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劃分,也就是說,三大人種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是一個生物概念。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差異,只表現在身體的外部特徵上,即髮型、鼻型、膚色的區別。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線粒體夏娃出現在14萬年前,人類最近的母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線粒體夏娃」呢?因為線粒體DNA只在母系親屬中遺傳。現存的人類的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Y染色體亞出現在6萬年前至9萬年前,人類最近的父系共同祖先,為什麼稱之為「Y染色體亞當」呢?
  • 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失去膚色,人類滅絕
    >第二:人類的膚色在近現代社會,人類學家將地球上的人類劃分為三大人種,即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但是,三大人種只是文化學意義上的劃分,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劃分,也就是說,三大人種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是一個生物概念。
  • 印度人明明長得很黑,為何卻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呢?
    寫在前面:印度人長得那麼黑,為什麼卻屬於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主要可以分為4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這其中,白種人數量最多,佔人類總數的55%;其次是黃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37%;其次是黑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8%。
  • 北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嗎
    北京人作為現代中國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寫入中國歷史教科書。可以說北京人被國家承認了,就是中華民族的直系祖先50萬年前的北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那麼1.8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又是誰的祖先呢?考古學家認為,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山頂洞人是蒙古人的祖先。
  • 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古時候,人類已經根據膚色進行了人種劃分,黃種人當時被叫做蒙古人種,白種人被叫做高加索人,而黑種人被叫做尼格羅人種,另外還有一種棕色人種如果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擁有著共同的祖先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為什麼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沒有生殖隔離?
    所以說當時人們的世界觀非常小,一望無際的海洋認為就是天涯海角,遠處朦朧的山脈認為就是天的盡頭;我們也根本不可能知道,在遙遠的地方還生活著跟我們外表相差非常大的人類,它們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白種人、黑種人。
  • 百年內,將所有中國人都變成白種人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康有為逃亡海外時,潛心著作了一本《大同書》,康有為在書中駭人聽聞的提出要將所有中國人改造為白種人的計劃,也就是「人種改造」。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同一種膚色,那麼世界便不會再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