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昨日, 東旭集團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據了解。此次投資12億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設計年產達60兆瓦。而在此後將建設投產的二期項目,將擴建150-200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此次一期生產線的正式投產,不僅將為旭雙公司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將進一步助推成都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的壯大發展。

  信心十足

  看好非晶矽類光伏產品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光伏市場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步入「寒冬期」;而選擇在此時繼續擴大光伏產業,旭雙信心何在?「目前,國際光伏市場比較低迷的主要是單晶矽、多晶矽類產品,作為晶矽替代品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產品具有生產成本低、能量返回期短、適宜大批量生產、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充電效率高等諸多優勢,市場需求旺盛。」東旭集團董事長、旭雙公司董事長李兆廷對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的發展十分看好。「太陽能是最清潔、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能源,我國「十二五」規劃已把光伏產業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產業。作為成都新能源產業的代表,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不同於晶矽類光伏項目,它生產工藝先進,產品安全環保,市場競爭力強,發展前景廣闊。」李兆廷透露,從2011年至今,處於項目建設期的旭雙公司就已接到163兆瓦訂單,「對比低迷的單晶矽、多晶矽類光伏產品,非晶矽產品良好的性能必然會贏得市場。」

  切身體會

  成都是最佳的投資熱土

  東旭集團是國內成長速度最快、核心競爭力突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電產業和光伏產業領軍企業之一。之所以選擇成都作為東旭集團最重要的產業基地,「是因為企業在這裡看到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成都以及正在建設的天府新區是產業做大做強的搖籃。」李兆廷表示,成都大力實施天府新區建設,以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為目標,引入了大批有廣泛影響力的企業;雙流縣西航港經開區作為天府新區八大產業聚集區之一,以新能源產業為主導,為完善天府新區產業布局以及推動天府新區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前期合作,我們切實感到,成都有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是最佳的投資熱土!」李兆廷表示,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後的旭雙將著力加強光伏建築一體化、大規模低成本電站、太陽能照明光源等下遊綜合應用,通過不斷發展,助推成都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的壯大。

相關焦點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綜藝股份(600770)旗下江蘇綜藝光伏有限公司首條年產能為26MW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於12月29日正式投產,這表明綜藝股份的太陽能產業之路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旭雙太陽能非晶矽薄膜組件獲得「金太陽」認證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2012年10月15日至16日,世紀新能源網記者從成都旭雙太陽能公司獲得消息,該公司非晶矽薄膜組件產品順利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成都分中心組織專家進行的工廠審查。 經過2天對生產、質量、採購、倉庫等部門現場管理的確認檢查後,審廠專家一致認定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組件完全符合CQC產品認證要求,且公司嚴格按照CQC/F 001-2009體系要求進行生產經營,同時經過審廠專家現場抽樣測試,旭雙非晶矽組件性能完全符合IEC61646:2008及IEC61730:2004。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三柔性襯底薄膜太陽電池的國內外現狀 當前商業化非晶矽電池的穩定效率,單結、雙結、三結分別為4%~5%,6%~7%,7%~8%。世界上從事柔性襯底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製生產的主要單位是美國的聯合太陽能公司(United Solar),歐洲的VHF-technologies公司,和日本的Sharp公司,Sanyo公司。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及其結構等介紹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 內容提綱 一、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 三、非晶矽電池封裝工藝 一、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1、電池結構 分為:單結、雙結、三結 2、製造技術 三種類型: ①單室,多片玻璃襯底製造技術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三、柔性襯底薄膜太陽電池的國內外現狀當前商業化非晶矽電池的穩定效率,單結、雙結、三結分別為4%~5%,6%~7%,7%~8%。世界上從事柔性襯底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製生產的主要單位是美國的聯合太陽能公司(UnitedSolar),歐洲的VHF-technologies公司,和日本的Sharp公司,Sanyo公司。
  • 全國最大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落戶崇州
    總投資6億元的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將於7月在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開建。這是記者日前從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獲悉的消息。     據介紹,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四川凱邁集團下屬的四川光亮投資有限公司,光亮投資公司於去年10月與崇州市確定了該項目。據凱邁集團董事長錢霄芒介紹,該公司將在1年內建成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全部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年生產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為全國最大,年上繳稅收超過4500萬元。
  • 國內唯一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試產
    12月26日,國內唯一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四川阿波羅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5兆瓦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在雙流試產。
  • 天威保變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設備進入調試階段
    據索比太陽能報導,天威保變近日披露了非/微晶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的進展情況。          近日,負責建設太陽能電池項目的天威保變控股97.22%的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一期46.5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首批核心設備,已如期抵達保定工廠,並按計劃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按照與歐瑞康太陽能公司籤署的協議,歐瑞康將協助天威薄膜完成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及相關技術指導。
  • 6億美元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江蘇鎮江
    日前,總投資6億美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籤約落戶鎮江京口區,該項目的建成對於提升鎮江京口發展層次、做大鎮江光伏產業具有積極意義。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省外經貿廳審批,規劃選址調整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本月底下月初將籤訂設備採購協議,計劃6月初完成項目省級報批工作,7月份全面開工建設。
  • 雷射加工應用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
    光穿過透明的TCO被電池吸收,要求有較高的透過率;另一方面,TCO是導電的,可作為電池的一個電極。太陽能電池就是以TCO薄膜為襯底生長的,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生長的太陽能電池層也稱為有效層。有效層包括兩個pin串聯的雙結結構。與TCO薄膜連接的第一結稱為頂層非晶矽層a- Si:H,能吸收短波長光子,與非晶矽層連接的第二結稱為底層微晶矽層ucSi:H,能吸收長波長光子。
  • 太陽能電池艱難抉擇:多晶矽還是薄膜?
    電池生產線價格是晶矽電池的3倍左右,配套的相關設施價格也是晶矽電池數倍以上。而對生產企業來說更關鍵的是,薄膜電池技術更新迅速,企業投入大。今年伴隨著光伏行業的復甦,幾家新上市的從事太陽能電池業務的公司無一例外,發展的重點都在多晶矽電池組業務。據記者了解,東方日升、向日葵、超日太陽等主營業務均為多晶矽太陽能組件的生產與銷售。
  • 高性能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蘇州造 前景不可限量
    最近,生產這種電池的通用光伏能源(蘇州)有限公司已經在園區唯亭鎮境內奠基,一期建成後,將形成50-100兆瓦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遠期生產規模更達200兆瓦,同時設立先進技術研發、高效農業試驗和建築一體化開發中心三個中心,成為國內太陽能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
  • 專家呼籲:大力支持非晶矽薄膜光伏發電產業
    有了新的發展思路     鑑於多晶矽電池光伏產業遇到的尷尬,總部設在上海的南通強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非晶矽薄膜電池生產線,為我們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打開了新的思路。     強生光電投資的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新技術,與目前國內眾多的晶體矽電池技術不同。
  • 強生光電:非晶矽薄膜電池轉換效率已達到6.5%(組圖)
    「中國首家第五代大面積非晶矽薄膜電池已在強生光電投入批量生產;強生光電非晶矽薄膜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6.5%為世界先進水平;強生光電電池組件成本有望在兩年半的時間內,降為每W0.5美元,這一成本將使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每度降至0.65元人民幣;強生光電發明並生產出世界第一片單層薄膜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_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由於使用材料較少,就每一模塊的成本而言比起堆積型太陽能電池有著明顯的減少,製造程序上所需的能量也較堆積型太陽能電池來的小,它同時也擁有整合型式的連接模塊,如此一來便可省下了獨立模塊所需在固定和內部連接的成本。
  • 李毅中參觀福建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鏈項目
    2008年8月成立的鈞石能源是專業從事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系列開發的光電企業,是目前全球三大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及整套生產線設備供應商之一,其自主創新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能力居全球領先水平,也是國內目前具有核心競爭力、實現薄膜太陽能電池規模生產製造最大的企業。2009年公司實現總產值5.42億元,納稅3970萬元。
  • 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現狀解讀
    ,無論單結、雙結還是三結電池,製造工藝都是採用等離子體增強的化學氣相沉積(PECVD)方法,真空腔的清洗基本是氟化物(SF6或NF3),排出物是含氟氣體。   五、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發展分析   1、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狀況   2009年,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較快,主要是2008年投產企業較多,眾多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生產步入正常軌道。
  • 國內薄膜太陽能電池上市公司有哪些
    薄膜太陽能電池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有關分析認為,薄膜電池已經成為太陽能行業中增長最快的子行業,產量連年翻番,而這僅僅是薄膜電池高速增長的開始。超白玻璃作為薄膜電池最主要的原材料,必將充分分享下業的爆發增長,而金晶科技(600586)恰恰是國內乃至全球領先的超白玻璃供應商。循著新能源概念中鋰電池板塊的炒作脈絡,薄膜太陽能電池概念的上漲空間亦將非常巨大。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進展和展望
    與CdTe和CIGS太陽能電池相比, 矽基太陽能電池不存在毒性汙染 (CdTe中含有鎘) 、原料稀缺 (CIGS需要銦, CdTe需要碲, 均為稀缺元素) 等不足。雖然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低, 但是其製造成本低、起步早, 因此目前其產業化程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