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加工應用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採用普通浮法玻璃作為載體。在玻璃上塗有透明導電膜TCO,主要成分是SnO2。光穿過透明的TCO被電池吸收,要求有較高的透過率;另一方面,TCO是導電的,可作為電池的一個電極。太陽能電池就是以TCO薄膜為襯底生長的,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生長的太陽能電池層也稱為有效層。有效層包括兩個pin串聯的雙結結構。與TCO薄膜連接的第一結稱為頂層非晶矽層a- Si:H,能吸收短波長光子,與非晶矽層連接的第二結稱為底層微晶矽層ucSi:H,能吸收長波長光子。陽光首先透過頂層玻璃和透明導電薄膜到達頂層非晶矽層,陽光中的短波長光子被頂層非晶矽層吸收,而長波長光子透過頂層非晶矽層到達底層微晶矽層、並被底層微晶矽層吸收,這種結構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通過磁控濺射製作的Al/Ag電極連接著有效層的背電極。最後,用防護玻璃罩密封EVA(乙烯醋酸乙烯)箔進行疊層組件,這種結構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也被稱為層疊電池,如圖2所示:
 

                                                圖2: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層疊結構 

相關焦點

  • 雷射技術提升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效率
    雷射製造  雷射器是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塊的重要工具,特別是高性能超短脈衝雷射器,其能提供持續時間僅幾個皮秒的超短脈衝,這不但能幫助製造商提高產量,而且還能優化加工工藝。  目前,在針對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的討論中,光伏能源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扮演著重要角色。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及其結構等介紹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 內容提綱 一、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 三、非晶矽電池封裝工藝 一、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1、電池結構 分為:單結、雙結、三結 2、製造技術 三種類型: ①單室,多片玻璃襯底製造技術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雷射加工應用分析
    當今的皮秒雷射系統性能良好,已經能夠在生產製造條件下正常運轉。它們在工業上得以成功應用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其滿足加工製造周期的要求。當前的皮秒雷射光源重複頻率在500kHz,該重複頻率能夠滿足工業上加工速度的需求。
  • 雷射切割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應用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以矽基太陽能電池為主,可有效降低環境汙染以及能源消耗的危機。 太陽能電池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分為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矽太陽能電池、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等種類,其中矽太陽能電池被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又被細化分為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以及非晶矽太陽能電池。
  • 日本首次通過塗抹液體矽形成非晶矽薄膜生產太陽能電池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而以高分子聚合物聚醯亞胺為柔性襯底製備的非晶矽太陽電池,器件總厚度約100um左右(含封裝層),功率重量比可達到500W/Kg以上,比不鏽鋼襯底非晶矽電池高出近十倍,是世界上最輕的太陽電池。從製備工藝上看,由於此結構電池採用卷對卷(rolltoroll)工藝製造,便於大面積連續生產,降低成本的潛力很大,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為此,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投入巨資,制定規劃,組織隊伍,掀起對薄膜太陽電池的研究熱潮,三十幾年來在研究和開發應用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薄膜太陽電池主要涉及非晶矽(a-Si:H)、銅銦鎵硒(Cu(In、Ga)Se2,CIGS)和碲化鎘(CdTe)光伏電池和集成組件,在本文中主要討論的是目前商業化最成熟的非晶矽太陽電池。
  • 皮秒雷射器在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非晶矽薄膜電池,具有性能穩定、抗輻射能力強等優勢,且光電轉換效率高,已接近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但是成本只有其1/3,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所有太陽能薄膜電池材料中,CIGS(銅銦鎵硒)電池對可見光的吸收係數最高,而且原材料的消耗卻遠低於傳統晶體矽太陽電池。
  • 全國最大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落戶崇州
    總投資6億元的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將於7月在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開建。這是記者日前從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獲悉的消息。     據介紹,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四川凱邁集團下屬的四川光亮投資有限公司,光亮投資公司於去年10月與崇州市確定了該項目。據凱邁集團董事長錢霄芒介紹,該公司將在1年內建成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全部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年生產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為全國最大,年上繳稅收超過4500萬元。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_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由於使用材料較少,就每一模塊的成本而言比起堆積型太陽能電池有著明顯的減少,製造程序上所需的能量也較堆積型太陽能電池來的小,它同時也擁有整合型式的連接模塊,如此一來便可省下了獨立模塊所需在固定和內部連接的成本。
  • 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
    製造技術薄膜太陽電池可以使用在價格低廉的玻璃、塑料、陶瓷、石墨,金屬片等不同材料當基板來製造,形成可產生電壓的薄膜厚度僅需數μm,因此在同一受光面積之下可較矽晶圓太陽能電池大幅減少原料的用量薄膜太陽電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為具有可撓性可以製作成非平面構造其應用範圍大,可與建築物結合或是變成建築體的一部份,在薄膜太陽電池製造上,則可使用各式各樣的沉積(deposition)技術,一層又一層地把p-型或n-型材料長上去,常見的薄膜太陽電池有非晶矽a-Si、銅銦硒CuInSe2 (CIS)、衍化物銅銦鎵硒CuInGaSe2 (CIGS)、和碲化鎘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綜藝股份(600770)旗下江蘇綜藝光伏有限公司首條年產能為26MW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於12月29日正式投產,這表明綜藝股份的太陽能產業之路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 薄膜太陽能電池現狀與發展趨勢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較低,實驗室轉換效率只有13%,但工藝成熟、成本較晶矽低廉、製備方便,適於大規模生產。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通常為疊層結構,玻璃基板上沉積了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conductiveoxide,TCO)層、非晶矽層(a—Si層)和背電極層(Al/ZnO層)3層薄膜,其中非晶矽層通過磁控濺射法沉積。相對於單晶矽太陽能電池,非晶矽薄膜是一種極有希望大幅度降低太陽電池成本的材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諸多優點使之成為一種優良的光電薄膜光伏器件。
  • 雷射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的應用
    清除保護   為了防止太陽能電池模塊被腐蝕或短路,必須要在其邊緣留出大約1cm寬邊緣,用於接下來整個電池模塊的封裝。目前多使用噴砂的方法來清除這個邊緣。儘管噴砂方法的投資成本較低,但是這個過程卻會帶來磨損、砂的清除以及防塵汙染方面的成本。
  • 6億美元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江蘇鎮江
    日前,總投資6億美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籤約落戶鎮江京口區,該項目的建成對於提升鎮江京口發展層次、做大鎮江光伏產業具有積極意義。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省外經貿廳審批,規劃選址調整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本月底下月初將籤訂設備採購協議,計劃6月初完成項目省級報批工作,7月份全面開工建設。
  • 成都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昨日, 東旭集團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據了解。此次投資12億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設計年產達60兆瓦。而在此後將建設投產的二期項目,將擴建150-200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 漢能非晶矽薄膜太陽能組件榮獲CQC領跑者認證
    索比光伏網訊:近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正式向漢能控股集團頒發了新的太陽能產品認證證書,宣布漢能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鉑陽)在電池效率、環境適應性及耐久性等方面的品質都通過了專業檢測,通過光伏發電產品「領跑者」認證!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性能的研究
    2、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自1945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實用的矽太陽能電池開始,便開創了現代人類利用太陽能的新紀元。隨著數十年來世界各國的大力研究,太陽能的開發方興未艾,近年來,研製出的太陽能新產品層出不窮,其中柔性非晶矽太陽能電池便是其中一顆最為璀璨的新星。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詳細分析
    就目前來說,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還是與晶體矽存在著距離,但是相比與晶體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其他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低。很多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都是由非晶矽製成的,而製備矽晶太陽能電池板時要使用高等矽。除此之外,薄膜太陽能電池還可以由其他半導體材料製成,包括銅銦鎵硒(CIGS)材料和碲化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