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的應用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單脈衝刻線機理本身的特徵對脈衝重複頻率提出了一定的限制。為了防止接觸面半導體層的脫落,加工過程中需要的典型脈衝重複頻率為35~45kHz。常用的刻蝕閾值約為2J/cm2,也就是能將25μJ的雷射能量聚焦到直徑為40μm的面積上,其平均功率非常低。由於綠光雷射器的平均功率均為數瓦量級,因此能夠將光束分光後進行多光束並行加工,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對於P1、P2和P3層的刻線應用而言,用於微加工應用的、輸出波長為1064nm和532nm的結構小巧緊湊的二極體泵浦雷射器,無疑是無疑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並且這種雷射器能夠提供極高的脈衝穩定性。這類雷射器的脈衝持續時間為8~ 40ns,脈衝重複頻率為1~100kHz。

  清除保護

  為了防止太陽能電池模塊被腐蝕或短路,必須要在其邊緣留出大約1cm寬邊緣,用於接下來整個電池模塊的封裝。目前多使用噴砂的方法來清除這個邊緣。儘管噴砂方法的投資成本較低,但是這個過程卻會帶來磨損、砂的清除以及防塵汙染方面的成本。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生產需要潔淨的、經濟實惠的解決方案,雷射加工方案無疑是最佳選擇。通過提高雷射的平均功率,能夠獲得卓越的加工質量。雷射加工可以實現大約50cm2/s的去除速度,甚至在30s之內就能加工完成一塊標準尺寸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事實上,用同一個脈衝就可以清除所有的邊緣薄膜層,並且清除速率的提高與雷射的平均功率密切相關。具有高平均功率和高脈衝能量的雷射,可以一次性清除特定的區域。最適用這種加工應用的是採用光纖傳輸的雷射器系統,其輸出方形或矩形光斑。雷射經過光纖傳輸後能量分布更加均勻,從而實現清除效果的高度一致性。利用光斑的平行組合,加工效率能比採用傳統光纖提高50%以上,同時還在保證加工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脈衝重複頻率。另外,還可以與掃描振鏡結合適用,以減少加工過程中的非生產周期。當然,雷射器也應提供相應的分時輸出選擇,來減少非生產時間。此外,可以採用幾個不同的工作站共享同一臺雷射器的加工方案,這樣就可以做到產品的上下料時間並不影響雷射器的生產效率。
 
  未來的雷射工藝

  CI(G)S太陽能電池模塊製造中 特殊材料的使用,對雷射加工技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如果適用的基底材料為玻璃,那麼鉬材料就被沉積到玻璃上。但是由於鉬具有熔點高、熱傳導性好以及高熱容等特性,導致加熱時會出現裂紋和脫落現象。由於這些缺點在用納秒雷射進行加工時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雷射器的使用與所獲得的加工質量密不可分。同樣,吸收層材料對熱也具有相當的敏感性,硒(Se)相對於銅(Cu)、銦(In)、鎵(Ga)等金屬材料的熔點要低,它會在低溫時就能從粘合的地方分離。這種一來,沒有了硒層的半導體就變成了合金層,導致通過長脈衝雷射產生的熱量使邊緣短路。
 
  皮秒雷射器將為上述問題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用超短脈衝雷射去除薄膜材料,不會產生嚴重的邊緣熱影響區。波長為1030nm、515nm和343nm的高性能皮秒雷射器,可應用於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結構化。超短脈衝雷射器將會取代機械刻劃工藝,進一步提高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相關焦點

  • 雷射切割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應用
    導讀1雷射切割技術VS太陽能電池2該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行業的應用及優勢
  • 雷射技術提升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效率
    技術進步是實現電能平價消費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比如通過技術進步將光伏發電的成本降低到接近傳統能源的成本。  目前,晶矽太陽能電池是光伏市場中的主導產品,其轉換效率最高達20%。在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製造過程中,雷射器主要用於晶圓切割和邊緣絕緣。  在雷射邊緣絕緣過程中,雷射輔助摻雜(doping)工藝用於防止電池正面與背面之間的短路而引起的功率損失。
  • 雷射在光伏組件製造中的應用
    在新材料、自動化工具和機器、製造技術以及包裝材料等新創新中,雷射也為光伏行業的提質增效做出了不少貢獻。本文綜述了雷射在光伏組件製造中的應用,重點介紹光伏電池生產和組串所用的雷射束。雷射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扮演什麼角色?光伏生產最重要的就是電池製造。矽電池在光伏發電中有重要作用,無論是晶矽電池還是薄膜矽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雷射加工應用分析
    當今的皮秒雷射系統性能良好,已經能夠在生產製造條件下正常運轉。它們在工業上得以成功應用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其滿足加工製造周期的要求。當前的皮秒雷射光源重複頻率在500kHz,該重複頻率能夠滿足工業上加工速度的需求。
  • 光伏行業中雷射刻蝕技術的應用
    在光伏行業中,雷射作為工業化工具是一種關鍵的技術,它能以低成本的製造工藝生產出高效的太陽能電池。雷射刻蝕劃線技術比起其它的工藝它更高效,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生產流程中的工藝可靠性,另一方面可降低生產成本。這些優勢在生產晶矽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皮秒雷射器在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是指在柔性材料(如不鏽鋼、聚醯亞胺等)上製作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與硬襯底(如玻璃)薄膜太陽能電池相比,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可彎曲、不易碎、質量輕等優點,應用廣泛。本文著重介紹以聚醯亞胺(PI)為襯底的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
  • 雷射設備在光伏生產中的應用
    雷射設備在光伏生產中的應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生產最重要的就是電池製造。矽電池在光伏發電中有重要作用,無論是晶矽電池還是薄膜矽電池。在晶矽電池中,由高純度的單晶/多晶切成電池用的矽片,利用雷射來精確地切割、成型、劃線,製成電池後再組串。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 於3C的應用
    尤其以太陽能電池發展與應用最被矚目。為扶植我國太陽光電產業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產業,工研院於2006年成立太陽光電科技中心,募集優秀頂尖之研發團隊,並結合產學研團隊與國際合作,開發各種嶄新且自主的太陽光電技術。
  • 高功率雷射掃描振鏡焊接在動力電池製造中的應用
    ,以Nd-YAG脈衝雷射器或光纖雷射器作為焊接光源,掃描振鏡作為輸出裝置的雷射振鏡焊接系統;具有雷射光斑移動速度快(3000mm/s),定位精度高(0.001mm),焊接範圍大,無需水冷等特點,在IT、電池製造行業有大量應用,其中18650電池及其模組製造中應用最為廣泛,如圖2所示,包括:18650蓋帽防爆閥焊接、蓋帽鋁圈焊接、蓋帽-電芯極耳焊接,
  • 球形太陽能電池設計可以在更多其他市場應用中得到發揮
    類似地,球形建築增加了太陽能電池的『角度視野』,這意味著它可以從更多的方向收集陽光。」為了創建球形太陽能電池設計,El Atab和她的同事們在之前的工作基礎上,演示了如何基于波紋槽技術創建更薄、更靈活的太陽能電池設計。這項新的工作在一篇提交給MRS Communications雜誌審查的論文中作了詳細說明。
  • 太陽能電池優化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隨著能源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太陽能發電的技術也越用越廣泛,現在太陽能光伏系統已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就隨處可見了,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等,但是太陽能光伏體系卻很容易被外部環境所影響,如果當天是陰天那麼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就大幅下跌,據一組數據表示只要有10%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被陰影覆蓋,那麼太陽能系統的總發電量就會下跌50%。另外太陽能電池隨著時間推移使用壽命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製造工藝技術全球最高!
    5月16日上午,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觀摩團一行來到淄博,觀摩第二個項目:山東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山東淄博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是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入魯轉調創洽談會籤約項目,也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儲備項目,主要生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及柔性應用產品,規劃總產能3GW,一期項目建設產能600MW,總建築面積約17萬平方米。
  • 雷射切割技術在汽車製造中的應用優勢
    汽車製造行業是新技術非常集中的一個行業,現在汽車不僅要求性能實用,還要求經濟美觀,更新換代速度更是與日俱增,傳統的切割方式效率低、精度低,難以滿足現代汽車製造精細化的切割需要和低成本加工的需求。
  • 氧化矽在高效單晶矽PERC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在Al2O3/ SiNx之後通過雷射燒蝕局部打開堆疊,將電極漿料(背面銀,背面鋁和正面銀)絲網印刷並乾燥。最後,將樣品在網帶爐中燒結以完成金屬化並完成太陽能電池製造過程。在沉積抗反射塗層期間,改變氣體源以調節層組成。對於SiNx,採用矽烷(SiH4)和氨(NH3)作為氣源。並且對於SiOx,氨被笑氣(N2O)代替。
  • 詳細分析太陽能電池技術
    其中矽太陽能電池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在應用中居主導地位。矽太陽能電池矽太陽能電池分為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多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三種。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結構主要包括正面梳狀電極、減反射膜、N型層、PN結、P型層、背面電極等。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廣泛用於空間和地面,這種太陽能電池以高純的單晶矽棒為原料。
  • 圖解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流程
    太陽能電池是PV發電系統中最核心的器件,www.gesep.com節能是利用光電轉換原理使太陽的輻射光通過半導體物質轉變為電能的一種器件,這種光電轉換過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應」,因此太陽電池又稱為
  •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新趨勢
    所謂新型太陽能電池,是指用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製造的太陽能電池。目前晶體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和各類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全球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開發的兩大熱點和重點。高效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接近25%,高效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超過20%。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非晶矽薄膜電池、CdTe系薄膜電池、CIS系薄膜電池和多晶矽薄膜電池上。
  • 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
    目前,主流的是第一代矽系太陽能電池,薄膜電池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擴大,第三代電池除了高倍聚光電池外,大部分還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矽系太陽能電池矽系太陽能電池中,單晶矽技術最為成熟。這種電池的效率與成本主要受其製造流程影響。製造流程主要分為鑄錠、切片、擴散、制絨、絲網印刷和燒結等幾個步驟。採用這種普通工藝流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一般在16%-18%。
  • 新加坡開發出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
    將來有一天,你的手機或電腦沒電了,只需拿到太陽下曬一曬就能繼續使用了,因為它們的顯示器同時也是太陽能電池。這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科學家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的最新成果,他們開發出的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不僅能把光轉化成電,電池本身還能按照需要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 矽納米線在太陽能電池結構中的集成應用
    英文刊Materiomic由印度魯爾克拉國際技術學院的Mihir Kumar Sahoo, Paresh Kale教授團隊發表了這篇關於矽納米線在太陽能電池結構中的集成應用的綜述:矽納米線(SiNWS)是種一維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