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
奧陌陌,在夏威夷語中是「偵查兵」或者「信使」的意思。
2017年10月19日,天文學家們利用泛星巡天望遠鏡在太陽系內發現了奧陌陌,認為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的系外天體。
奧陌陌外形奇特,整體呈「雪茄」狀,長400米,粗40米,表面凹凸不平。而大多數天體都呈球狀或者是不規則的橢圓狀,表面附著有液體和氣體。
圖1 奧陌陌
一部分天文學家認為奧陌陌大概率是一顆彗星,但沒有彗發和彗尾。天文學家們解釋,可能是因為在旅途中接近其它恆星的時候,奧陌陌的外包層揮發並且消失,核心裸露出來。
圖2 奧陌陌部分
哈佛大學的阿維·勒布教授認為奧陌陌是一艘宇宙飛船,是太陽系外的文明生物與我們聯繫來了。奧陌陌很可能擁有自己的動力驅動系統,其動力驅動原理很可能是我們現有物理原理所無法解釋的,很可能運用了真空能或者是暗能量。
圖3 奧陌陌與外星人想像圖
今年早些時候,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張韻博士和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林潮教授,在《自然·天文》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奧陌陌在形成過程中距離其母星非常近,因潮汐力過大被撕裂成特殊的形狀,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雪茄樣子。
圖4 潮汐力與奧陌陌
2020年6月,一些科學家指出,奧陌陌可能由固態氫構成,這可以很好的解釋經過近日點之後它的突然加速行為,因為固態氫物質可以給它提供巨大的動力,這個背後機制是被大多數科學家所認同的。
但是,哈佛大學的阿維·勒布教授說:如果奧陌陌真的是由固態氫構成,那麼它可能並不會在星際空間中飛行如此之久,可能早都被消耗殆盡了。
美國科學家發表在《自然》上研究論文指出:「奧陌陌」是一顆緻密小行星,不包含水和冰,主要是由巖石或者金屬構成。
奧陌陌像彗星一樣從近日點翻轉著,加速飛離。有些科學家認為萬有引力不足以提供這樣的飛行方式。
還有,奧陌陌的飛行軌道和科學家計算出的理論值有偏差。2018年1月2日位置偏差4萬公裡,2018年5月3日的偏差值達到10萬公裡。
那麼,奧陌陌究竟是什麼呢?
我認為,科學家們過分解讀了奧陌陌。其實,奧陌陌既不是由固態氫構成,也不是宇宙飛船,而只是一塊長石頭,一塊可能含有金屬的長石頭。這塊長石頭是一顆恆星爆炸的產物,被強大的爆炸力推到星際空間,漫遊進太陽系。它不是因潮汐力過大被撕裂成的,而是爆炸出來的。恆星爆炸的產物形狀千奇百怪。如果沒有遇到進一步的旋聚,它們就一直保持最原始的樣子。
圖5 子彈星雲
圖6 小行星
星球都在轉動。人造衛星本來也在轉動,只是人類增加了穩定裝置才能穩定下來。奧陌陌也不例外,雖然繞著短軸翻跟頭多少會令人難以理解,但想想地球也是繞著短軸自轉也就釋然了。
至於奧陌陌為什麼會突然加速,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完全是旋渦裡的特徵,引力和暗能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奧陌陌以26km/s的速度以垂直黃道面的角度衝進太陽系,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宇宙第三速度(16.7km/s)」,根本不受太陽系的約束。但太陽系的旋渦力還是令奧陌陌在2017年9月到達了近日點,速度增加到40km/s左右。奧陌陌是系外天體,借力之後,速度提高。並且,遠離太陽系,受到的約束減小了。雖然也會因阻力減速,但幅度不大,所以離開近日點,會以較高的速度飛出太陽系。這符合「引力彈弓效應」的特點。如果是太陽系內的天體,離開近日點就會減速,不會顯示出「引力彈弓效應」。還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奧陌陌的位置,偏差當然大了,據說奧陌陌快了10萬公裡。
奧陌陌沒有自己的驅動系統,身不由己,隨波逐流。用我們現有的物理原理完全可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