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意在發掘和鼓勵對於計算機科學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促進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的計算機科學後備人才友好交流。首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於 1989 年在保加利亞舉辦,此後的 32 年中,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已經發展成為僅次於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第二大國際性學科賽事。
2020年國際信息學奧賽(IOI 2020)完成了第二日比賽,四名中國隊選手皆進入前十,分列3~7名,團隊總成績第一!
羅煜翔:來自寧波市鎮海中學,總分592.62,第3名;王展鵬:來自紹興市第一中學,總分592.62,第3名;周雨揚:來自紹興市第一中學,總分592.62,第3名;蔣明潤:來自成都市第七中學,總分592.24,第7名。
今天在IOI 2020官網上公布的是初步成績,接下來還會經歷成績審核等環節,若最終確認有效,這四名國家隊選手將全部獲得IOI金牌。
IOI中國隊
周雨揚
周雨揚,高中就讀於信息學科競賽強校紹興一中。作為IOI中國隊成員,拿下第三名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周雨揚第一次「拋露面」。早在2017年4月,周雨揚與高中生們同場競技,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浙江省隊選拔賽。
比賽成績一出,他就被北大預錄取了,這時,他還在上初三。今年的7月20日,37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廣州落下帷幕,上高二的周雨揚以總分625分的成績獲得金牌第一名,正式鎖定了北京大學保送資格。
同時,他也入選本次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初三北大預錄取,高二獲得保送資格,周雨揚的成績和實力,在「學霸」中,也算佼佼者了。周雨揚在之前接受《紹興在線》採訪時說,搞信息學純粹是出於興趣。小學四年級時,在魯迅小學就讀的他加入了學校的計算機興趣小組,一開始就從編程學起。
「不喜歡打遊戲,因為打不過別人。」後來越編越入迷,也越鑽越深,「把一個難題做出來,特別開心。」他說。紹興一中信息學指導老師這樣評價他:有堅強的意志力,也有超強的自制力,還能不斷明晰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
王展鵬
王展鵬,同樣是紹興一中學子,和周雨揚一樣,在今年的NOI上一起入選國家隊,並且還獲得了NOI金牌第三名。
右二為王展鵬,圖片來自NOI 2020
還在上高二的王展鵬同樣獲得計算機學科人才培養一流水平的北京大學英才班入選資格。
羅煜翔
來自寧波鎮海中學的羅煜翔同學,是一位「雙科」國家隊。2018年11月,還在上高一的羅煜翔同學,參加第34屆數學奧林匹克決賽獲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大名單。
左一為羅煜翔,圖片來自NOI 2019
今年的NOI 2020,羅同學又一次進入國家隊,並且在IOI上取得了優異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就意味著可以直接保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根據羅煜翔所在的鎮海中學校報的信息,羅煜翔初中就讀於蛟川書院,初二的時候就顯現出在數學上的天賦。如此喜愛數學的羅煜翔同學,已經邁出了追求理想的第一步,2019年第一次入選數學國家隊時,他就已經被保送了北大數學系。
蔣明潤
蔣明潤,也是這次NOI中國隊裡唯一一個不是來自浙江的選手。在此次第37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蔣明潤以583的成績獲得金牌第4名。
在高一時,在NOI 2019比賽中,他就獲得12名的成績。初三時,他曾榮獲2017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提高組一等獎。這一次這四位入選國家隊的成員,其餘三人都去了北大,只有蔣明潤去了清華。最後來一張IOI 2020國家隊四位選手合影:
IOI金牌「圈子」
IOI金牌,是我們熟悉的不少國內網際網路大佬、技術強人在成長經歷中的「標配」。比如來自成都七中、搜狗CEO王小川,1996年因獲得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金牌被報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
IOI金牌,大部分都是保送清華的。清華姚班,也成了清華計算機和信息學科的最響亮的招牌。但這兩年,北大的「英才班」也越來越能打。比如2018年拿下IMO金牌的4位中國選手中,除了李一笑,歐陽澤軒和王澤宇同樣因為數學選擇了北大。今年,4人中的3個全都選了北大,可以在計算機和數學英才班之間選擇。
無論是北大英才班,還是清華姚班/智班,核心起點都是吸收全國最頂尖的數理人才,再配備最好的師資和教育,幫助他們在本科就能充分夯實基礎、發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