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現代科技知識》考試模擬題三
單項選擇題
1、我國國家標準對學科的分類原則中最基本的是( )
A、簡明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唯一性原則 D、兼容性原則
2、構成生物體的物質中含量最高的是( )
A、水 B、蛋白質 C、核酸 D、糖類
3、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將使器件速度從( )次/秒到1012次/秒。
A、109 B、108 C、107 D、1010
4、基因組是指細胞內( )的總體。
A、核苷酸 B、DNA C、RNA D、蛋白質
5、當前通信技術的前沿領域之一是( )
A、數據傳輸技術 B、圖像數據兼容技術 C、大容量業務節點技術 D、圖像傳輸技術
6、組成雷射器不可缺少的部分是( ) 泵 源 光學共振腔
A、半反射鏡 B、反射鏡 C、凹透鏡 D、能使粒子數反轉的工作物質
7、長度單位的精確計量是用指定的( )做標準實施。
A、納米尺度 B、穩定雷射波長 C、DNA長度 D、計算機存儲容量
8、自動化是( )的簡稱
A、自動化儀器 B、自動化技術和自動化過程 C、儀器設備自動化能力 D、自動化控制
9、自動化技術的支柱技術之一是( )信息處理
A、反饋控制技術 B、自適應技術 C、自動控制 D、傳感技術
10、天文學家已經把觀測天體的信號從( )擴大到無線電輻射。
A、紅外線 B、可見光 C、紫外線 D、X射線
11、人類社會經歷的第三代主體能源是( )
A、薪柴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氣
12、人類已把對未來能源的探索眼光指向( ) 種植能源作物、月球氦3
A、風能 B、太空太陽能 C、室溫核聚變 D、海洋熱能
13、高溫超導技術的迅速發展已使人類將其應用的目光指向( )超導電力輸送、超導計算機
A、基因切割 B、超導發電機 C、等離子體發電 D、分子蝕刻
14、泡沫金屬屬於新材料中的( )
A、超導材料 B、新金屬材料 C、高分子合成材料 D、陶瓷材料
15、能藉助環境影響恢復原來形狀的新材料是( )
A、「記憶」合金 B、超塑性合金 C、泡沫金屬 D、儲氫金屬
16、許多國家都正在爭奪的空間資源是( )
A、礦藏資源 B、軌道資源 C、環境資源 D、氦——3資源
17、海洋資源中數量最大的資源是( )
A、礦產資源 B、生物資源 C、淡水資源 D、空間資源
18、已經大規模進行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是( )
A、錳結核礦開採 B、石油勘探 C、海水提鈾 D、石油天然氣的開採
19、納米技術是指在( )nm的尺度空間內,研究物質運動規律和特性的高新技術學科。
A、0.1~100 B、1~100 C、0。1~10 D、1~10
20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STM)可以在( )尺度改造世界。
A、毫米 B、微米 C、納米 D、釐米
21、將生物技術與農業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已經培育出( )
A、西瓜樹 B、抗病毒植物 C、木本水稻 D、石油草
22、申請專利前必須進行( )分析 經濟、技術、保護
A、工人素質 B、保護形式 C、設備狀況 D、著作權
23、我國發明專利的保護期限為( )年
A、10 B、15 C、20 D、25
24、我國一般把科學或知識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其中之一是( )
A、綜合科學 B、應用科學 C、工程科學 D、自然科學
25、自然科學體系中縱向劃分的三個層次之一為( )基技應
A、軟科學 B、技術科學 C、醫學科學 D、橫斷科學
26、21世紀科技發展的基本特點有( ) 成果轉化和應用速度加快 內容深化、範圍擴大、速度加快、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和相互作用更加緊密
A、產業新革命 B、分化與綜合同時發展 C、信息科技繼續發展 D、後基因計劃全面推進
27、根據微觀粒子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將它們分為強子、傳播子和( )
A、中微子 B、輕子 C、介子 D、反粒子
28、( )被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
A、 微生物工程 B、生物固氮 C、蛋白質工程 D、人類基因組計劃
29、21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之一是( )向微觀世界深入發展 向非平衡、非線性、複雜系統等研究領域發展、向宏觀整體研究發展
A、研究方式深入發展 B、組織方式深入發展 C、物理學與生物學結合 D、向人與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的方向發展
30、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有( )
A、經濟增長緩慢 B、生態破壞 C、南北極冰山融化 D、戰爭危險逼近
31、DNA分子鏈上三個核苷酸組成一組,代表著蛋白質結構中的( )胺基酸。
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一個
32、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主要的三個方面,其中之一是( )強調發展
A、強調持續 B、強調公平 C、強調生存 D、強調實施
33、按照相對論,( )是變化的。不存在一個像於其他慣性系的絕對慣性系
A、物體長度 B、任何東西 C、真空中光速 D、「以太」大小
34、海森伯格不確定原則是量子論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它指出,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量出粒子的( )
A、速度和大小 B、動量和位置 C、質量和速度 D、大小和動量
35、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含( )核酸、蛋白質和細胞信號傳導
A、纖維素的分子生物學 B、無機小分子的分子生物學 C、有機小分子的分子生物學 D、蛋白質的分子生物學
36、核酸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大類。它們都是由一個個( )頭尾相連而形成
A、核苷酸 B、戊糖 C、鹼基 D、磷酸
37、銀河系中估計有數以千億計的恆星。它們的大小( )
A、較為接近 B、基本相當 C、基本相當,密度懸殊 D、十分懸殊
38、支持大爆炸理論的觀測事實之一是河外天體有系統性的( )
A、譜線藍移 B、譜線紅移 C、氦密度極低 D、溫度升高
39、高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是( )合叉一兩技基設
A、統統物化為武器 B、推動社會進步 C、加速經濟全球化 D、走向設計化
40、眾多分支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分化,形成了一系列邊緣科學、綜合科學和( )
A、基礎科學 B、軟科學 C、大科學 D、橫斷科學
多項選擇題
1、( )屬於應用科學
A、土木工程 B、原子能科學 C、農藝學 D、航天科學
2、在關於生命起源的假說中,科學家一般認為最早形成的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物質是( )
A、蛋白質 B、DNA C、RNA D、糖類
3、列入21世紀重點開發的高技術群包括( )
A、信息科學技術 B、醫學科學技術 C、海洋技術 D、基因工程技術
4、對高技術的理解至少應包含( )
A、時空的動態性 B、技術的絕對尖端性 C、與產業、經濟緊密相關性 D、超前性
5、高技術的主要特徵有( )
A、高整體性 B、高增值性 C、高投入性 D、高滲透性
6、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作用包括( )
A、方便人類相互溝通 B、將使社會生活發生逆轉 C、是未來社會的基礎性設施 D、可促進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7、雷射的突出特點有( )
A、優秀的方向性 B、高相干性 C、高發散性 D、單色性
8、自動化技術的主要設備或主設施有( )執行機構
A、傳感器 B、信號反饋系統 C、計算機系統 D、信號發生器
9、新能源是指除了常規能源以外的能源,如(BD)垃圾能、海洋能 、核能
A、天然氣 B、氫能 C、潔淨煤 D、太陽能
10、新材料的主要類型有( )超導材料
A、新金屬材料 B、高分子合成材料 C、陶瓷材料 D、合成纖維材料
11、生物技術包括的主要內容有( )
A、蛋白質工程 B、細胞工程 C、酶工程 D、克隆技術
12、納米技術的分支學科包含( )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
A、納米物理學 B、納米機械學 C、納米計量學 D、納米顯微學
13、科學和技術的辯證關係中,( )
A、科學是理論,是知識;技術是實踐、是方法。 B、科學裡有操作知識,技術裡有思想方法。
C、科學的成立要有科學依據,技術的形成要有技術的檢驗。 D、技術可走在科學的前面,推動科學;科學可走在技術前面,帶動技術。
14、生物醫學工程綜合了工程學、生物學、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
A、醫學影像 B、生物控制論 C、生物動作 D、生物材料治療儀器設備介入入射學
15、高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導致臨床醫學中產生了大量新技術,如:( )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 抗腫瘤生物飛彈
A、數學減影血管造影技術 B、核磁共振醫學成像 C、胃鏡 D、人工腎
16、基因治療的主要策略包含( )基因修復
A、基因置換 B、基因分離 C、免疫調節 D、基因修飾
17、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徵包含( )高投入性
A、市場性 B、非獨佔性 C、不確定性 D、系統性
18、技術創新的主要內容有( )制度創新
A、結構創新 B、工藝創新 C、市場創新 D、產品創新
19、通常使用的創新思維方式有( )
A、綜合思維 B、側向思維 C、求異思維 D、發散思維
20、企業創新機制體系由( )共同構成
A、創新動力機制 B、創新運行機制 C、創新激勵機制 D、創新發展機制
三、判斷題
1、科學是一種知識形態的理論、概念或原理、學說,僅存在於人的大腦中。( )
2、自然科學不具有重複驗證性。( )重複性、再現性、可比性
3、大科學的出現是科學社會化和社會科學的產物。( )
4、酸雨會影響水生物的生長,嚴重的造成水生物滅絕,但不會危害人類的健康。( )
5、廣義相對論認為太陽周圍的時間和空間會發生彎曲。( )
6、脂肪和糖是生命體中最重要的物質,沒有蛋白質和糖,就沒有生命。( )
7、纖維素是存在於動物中的多糖。( )
8、無機鹽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及這些元素組成和各種化合物。( )
9、分子生物學研究核酸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其在遺傳信息和細胞信息傳遞中的作用。( )
10、所有遺傳信息都記載於組成DNA的全部核苷酸排列順序中。( )
11、當今科技進步的主流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是高技術及其產業的實力。( )
12、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儘管限制了自動化的高效率,高質量的優勢,但具有充分的靈活性 。( )
13、雷射就是將多個普通光源集中放置,通過現代光學系統的聚集、濾光等操作而實現優勢互補的光。( )
14、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強調發展、強調協調和強調公平。( )
15、多傳感器的使用是提高機器人智能和適應性的關鍵。( )
16、以發電效率高、無汙染而被譽為第四電力的發電技術是指生物發展。( )
17、新材料的發展趨勢之一是材料結構的尺度向越來越小的方向發展。( )
18、中國空間技術在未來十年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實現載人航天飛行。( )
19、很久以前人們認為海洋生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20、生物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前景的核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