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國家標準對學科分類時,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則是( )
A、簡明性原則 B、實用性原則 C、科學性原則 D、兼容性原則
2、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是( )
A、量子力學 B、牛頓力學 C、廣義相對論 D、狹義相對論
3、成都發展十年規劃的總體目標是:構建西部( ) ,基本實現現代化。
A、戰略重地B、戰略支點 C、戰略高地 D、生態明珠
4、電子技術的發展將使器件速度從106次/秒到( )次秒。
A、1010 B、1012 C、1011 D、1015
5、基因是( ) 中的一個片段。
A、核苷酸 B、DNA C、RNA D、細胞
6、當前通信技術的前沿領域之一是( )
A、寬帶傳送與接入技術 B、頻分多址技術 C、數據傳輸技術 D、圖像傳輸技術
7、組成雷射器不可缺少的部分是( )
A、凸透鏡 B、反射鏡 C、凹透鏡 D、光學共振腔
8、自動化是( )的簡稱。
A、自動化技術 B、自動化過程 C、儀器設備自動化能力 D、自動化技術和自動化過程
9、自動化技術的支柱技術之一是( )。
A、信號變換 B、自動控制 C、自適應 D、傳感技術
10、太空中最明亮、最神秘的天體是( )
A、河外星系 B、黑洞 C、超新星 D、類星體
11、人類社會經歷的第一代主體能源是( )
A、薪柴 B、煤炭 C、石油 D、天然氣
12、人類已把對未來能源的探索眼光指向( )
A、垃圾能 B、室溫核聚變 C、月球富含的氦—3 D、海洋潮汐能
13、高溫超導技術的迅速發展已使人類將其應用的目光放在( )
A、磁懸浮列車 B、等離子體發電 C、原子置換 D、分子蝕刻
14、「記憶」合金屬於新材料中的( )
A、超導材料 B、新金屬材料 C、高分子合成材料 D、陶瓷材料
15、耐磨性能超越金屬和合金的新材料是( )
A、高分子合成材料 B、超導材料 C、精細陶瓷 D、新金屬材料
16、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最新成就是( )的成功發射並回收
A、神舟一號 B、神舟二號 C、神舟三號 D、神舟四號
17、我國水下機器人已能進行( )米深水作業。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18、海洋生物資源開發的系列新技術形成了( )
A、白色農業 B、藍色農業 C、生態農業 D、綠色農業
19、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是( )的支撐技術之一。
A、基因工程技術 B、克隆技術 C、納米技術 D、超導技術
20、( )是指由一個細胞在人工操作下獲得遺傳上相同的細胞群或個體群。
A、基因工程 B、蛋白質工程 C、克隆技術 D、轉基因技術
21、將生物技術與農業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獲得的轉基因作物在產量、品質、( )抗病蟲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顯著改善。
A、科間雜交 B、抗逆能力 C、免水 D、免肥
22、申請專利前必須進行( )分析
A、技術 B、實施 C、商標 D、著作權
23、專利權保護期滿後,原專利權人( )
A、即可轉讓該專利權 B、才能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 C、不再享有獨佔權 D、他人才可實施該專利
24、我國一般把科學或知識分為三大組成部分,其中之一是( )
A、醫學科學 B、哲學 C、工程科學 D、應用科學
25、自然科學體系可縱向劃分為( )層次
A、兩個 B、四個 C、三個 D、五個
26、21世紀科技發展的基本特點有( )
A、成果轉化和應用的速度加快 B、後基因計劃全面推進 C、計算機微型化 D、信息科技繼續發展
27、根據微觀粒子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將它們分為強子、輕子和( )
A、中微子 B、反粒子 C、 介子 D、傳播子
28、( )被稱為第二代基因工程。
A、微生物工程 B、蛋白質工程 C、人類基因組計劃 D、基因治療
29、21世紀科技發展的均勢之一是( )
A、向微觀世界深入發展 B、生物學深入發展 C、物理學與生物學結合 D、人類智能深入發展
30、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問題有( )
A、 經濟增長緩慢 B、暴力犯罪增加 C、人口劇增 D、戰爭危險逼近
31、DNA分子鏈上三個( )組成一組,代表著蛋白質結構中的一個胺基酸。
A、鹼基 B、蛋白質 C、多糖分子 D、核苷酸
32、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中之一是( )
A、強調持續 B、強調發展 C、強調生存 D、強調實施
33、按照相對論,( )一個像於其他慣性系的絕對慣性系。
A、存在 B、不存在 C、有時存在 D、有時不存在
34、海森伯格不確定原則是量子論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它指出,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出粒子的動量和( )
A、速度 B、質量 C、位置 D、大小
35、分子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為( )
A、 核酸、蛋白質和細胞信號傳導 B、無機小分子的分子生物學 C、有機小分子的分子生物學
D、纖維素的分子生物學
36、核酸包括脫氧糖核酸( )和( )兩大類。
A、核苷酸 B、核糖核酸 C、鹼基 D、磷酸
37、20世紀發展的五大尖端技術是核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雷射技術和( )
A、能源技術 B、納米技術 C、基因重組技術 D、海洋技術
38、黑洞發不出光線,但它卻可以輻射( )
A、X射線 B、 射線 C、高能粒子流 D、 射線
39、高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是( )
A、統統物化為武器 B 、交叉融合化 C 、加速經濟全球化 D、推動社會進步
40、眾多分支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分化,形成了一系列邊緣科學、橫斷科學和( )
A、綜合科學 B、軟科學 C、大科學 D、應用科學
二、多項選擇題
1、 科學和技術的辯證關係中,( )
A、科學的方法屬於實踐,技術和知識屬於理論。 B、科學的方法仍然屬於理論,技術的知識仍然屬於實踐
C、科學是理論、是知識;技術是實踐,是方法。 D、科學的成立要有技術的檢驗,技術的形成要有科學的根據。
2、( )是邊緣科學
A、計算機科學 B、物理化學 C、生物化學 D、生態科學
3、列入21世紀重點開發的高技術群包括( )
A、能源科學技術 B、管理科學技術 C、建築科學 D、空間技術
4、對高技術的理解至少應包含( )
A、超前性 B、技術的絕對尖端性 C、與產業、經濟緊密相關性 D、時空的動態性
5、高技術的主要特徵有( )
A、高風險性 B、高競爭性 C、高經濟性 D、高滲透性
6、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作用包括( )
A、是未來社會的基礎性設施 B、將使社會生活發生巨變 C、給人類帶來極大便利 D、可促進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7、雷射的突出特點有( )
A、高相干性 B、整齊劃一 C、高強度 D、單色性
8、自動化技術的主要設備或設施有( )
A、信號放大器 B、計算機系統 C、調節器 D、執行機構
9、新能源是指除了常規能源以外的能源,即( )
A、地熱能 B、太空能 C、海洋能 D、核能
10、新材料的主要類型有( )
A、超導材料 B、晶體材料 C、超細材料 D、高分子合成材料
11、生物技術包括的主要內容有( )
A、細胞工程 B、胚胎技術 C、發酵工程 D、基因工程
12、納米技術的分支學科包含( )
A、納米晶體學 B、納米生物學 C、納米計量學 D、納米材料學
13、科學的任務( )
A、是研究解決人們應當「做什麼」和「怎麼做」的問題。 B、是研究解決某個事物「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
C、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小些 D、要獲得成功受到多種相關因素的制約
14、生物醫學工程綜合了工程學、生物學、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
A、醫學影像 B、生物控制論 C、治療儀器設備 D、介入入射學
15、高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導致臨床醫學中產生大量新技術,如:( )
A、電子計算機斷層攝影 B、抗腫瘤生物飛彈 C、核磁共振醫學成像 D、數學減影血管血管造影技術
16、基因治療的主要策略包含( )
A、基因修復 B、基因修飾 C、基因置換 D、基因誘變
17、技術創新的主要特徵包含( )
A、高創新性 B、高收益性 C、高投入性 D、市場性
18、技術創新的主要內容有( )
A、產品創新 B、工藝創新 C、管理創新 D、制度創新
19、通常使用的創新思維方式有( )
A、全向思維 B、側向思維 C、求異思維 D、目標思維
20、創新思維的特徵是( )
A、靈活性 B、流暢性 C、複雜性 D、獨創性
三、判斷題
1、科學具有連續性、深入性和創造性的特點。( )
2、在宇宙學理論中,「大爆炸」理論已成為最後的理論。( )
3、技術不具有通用性和適應性。( )
4、自然科學是一種系統知識和社會意識形態,因此屬於上層建築。( )
5、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以不對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
6、廣義相對論認為太陽周圍的時間和空間的幾何性質不會由於它的存在而發生改變。( )
7、纖維素的主要功能是供給生物體能量,是糖的後備物質。( )
8、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質就是闡明遺傳、生殖、生長和發育等生命基本特徵的分子機理。( )
9、生物的全部遺傳信息都是通過DNA的複製由親代傳遞給下一代。( )
10、高技術及其產業的實力已成為當今科技進步的主流但並非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 )
11、計算機自身能力的迅速提高使自動化具有高效率、高質量的優勢,要同時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卻不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目標。( )
12、利用高單色雷射可以使同一元素的其中一種同位素被激發,從而實現低成本分離。( )
13、發展機器人技術可以提高國防實力。( )
14、以發電效率高、無汙染而被譽為第四種電力的發電技術是指水電。( )
15、新材料的發展均勢之一是由均質材料向複合材料發展。( )
16、中國空間技術未來十年發展的目標之一是建立穩定的對地觀測系統。( )
17、海洋生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一觀點已經成為歷史。( )
18、動物細胞具有全能性,而植物細胞沒有。( )
19、用納米作成材料、器件的技術稱為納米技術。( )
20、技術創新與純科學技術活動的區別就在於它對市場的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