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空調是人們續命的法寶,不少人甚至戲稱「命就是空調給的」,但是全球變暖日益嚴重,環保主義者一直在呼籲人們降低空調的使用頻率,改用風扇進行降溫,那麼風扇怎麼吹,才能越吹越涼快呢?它真的能夠擔此重任嗎?
科學家們發現,想要用風扇消暑,環境溼度是關鍵,在酷熱乾旱中使用風扇,不僅不能降溫,甚至可能適得其反。雪梨大學的研究團隊,召集了12名成年男性進行風扇降溫實驗。實驗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開始,房間會模擬出四種不同的環境情景:
第一種:40℃,潮溼,無風扇;
第二種:47℃,乾燥,無風扇;
第三種:40℃,潮溼,有風扇;
第四種:47℃,乾燥,有風扇。
受試者需要在以上每種環境中待兩個小時,以測試不同溫度溼度條件下,風扇的降溫作用以及人體的感受。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設定的溫度溼度略顯極端,但是它們確實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需要面對的天氣狀況」。
實驗結果表明,在沒有風扇的情況下,40℃潮溼環境中,受試者平均體感溫度為56℃,而47℃乾燥環境中,受試者平均體感溫度為46℃,也就是說,溼熱讓人感覺更熱。當在距離受試者1米5左右的地方加上風扇後,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溼熱高溫環境中降溫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在乾燥炎熱的環境中,不但沒有降溫,受試者還出現了各種中暑的不適症狀,血壓、心跳、體溫、汗水都急劇變化。
事實上,人體降溫的一個關鍵是水分的蒸發,汗水從皮膚表面蒸發得越快,溫度下降的也就越快。實驗負責人奧利·傑伊(Ollie Jay)解釋:「人體在溼熱的環境中會大量流汗,風扇可以加速空氣在皮膚表面的流動,加快汗水蒸發,汗水蒸發得越快,人自然也就越涼快。」
但是在乾燥炎熱中,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避免水分流失,人的皮膚表面沒有汗水,也就沒有了可蒸發的水分,這時候吹風扇,只能是把一浪又一浪的熱風吹向人體,人就會越來越熱。
所以,當夏季天氣溼潤時,風扇的降溫效果極佳,可以考慮用其替代空調消暑,既降低了降溫成本,也為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但是,如果處在乾熱的天氣中,風扇很難發揮作用,空調仍然是更有效的降溫設備。
你用什麼辦法降溫?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讚、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