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遙控器上按模式鍵,遙控器上會依次顯示三角、雪花、雨滴、風扇、太陽;功能依次是自動模式、製冷模式、除溼模式、送風模式、制熱模式。常用的空調模式一般有4-6種,您都知道他們的含義嗎?有沒有考慮過各個模式的使用場景?生活是一個長期的活動,我們提倡綠色節約,勤儉持家是我們優秀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都不差錢,但是,我們也通過發揚優秀美德來提升素質修養,要考慮哪個模式最省電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資源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空調的模式和省電相關小知識。
一、空調模式
空調的常見模式一般有四種以上,不同品牌的模式略有不同,以格力空調為例,模式圖標有6個。而美的空調有省電模式,
1、自動模式(三個環形箭頭圖標)
自動模式可以適用於一年四季,會根據室內外的溫度自動進行制熱、制熱吹風等,非常智能方便,缺點是不能調節溫度,有些特別情況可能不適合使用自動模式。
一般空調的自動模式下默認的設定溫度是24度,如果室內溫度高於默認溫度的1度以上,空調製冷;如果室內溫度低於默認溫度的1度以下,空調製熱。自動運行會根據設定溫度及機子感測到的當前室內溫度進行模式、風速的變換。默認溫度不可調節。這點空調廠商設計的很不科學,這個自動溫度要能自行設定就好了,另外,廠商對默認溫度的設置比較偏低,這樣,無意中增加了地球資源的消耗,這點各大空調廠商就應該受到批評,建議:自動模式能在細分出冬天和夏天自動模式,冬天默認一個比較低的溫度8-10度,而夏天的24度應該調高到26-28度,或者,直接根據傳感器檢測環境溫度,然後比環境溫度+-3-5度就好。
2、製冷模式(雪花圖標)
製冷模式一般是夏天使用,它主要是將室內的熱量帶到室外去,通過這種方式將室內的溫度降低。一般夏天製冷時設定溫度是26℃到28℃。而且空調在進行收氟時只能在製冷模式下進行。
3、除溼模式(水滴圖案)
水滴指的是除溼模式。這個模式主要是用於夏天房間潮溼,開啟空除溼功能時空調會降低室內溫度,將室內的水分析出並凝結,這樣可以達到去溼的作用。除溼時室內溫度會比較低,注意不要著涼。
4、制熱模式(太陽圖標)
制熱模式一般用於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制熱時設定溫度一般在20到22度之間,不需要開太高,如果空調在冬季達不到20度,那麼你就算開30度時空調也不會高於20度,空調製熱功率是恆定的。
制熱模式下有個「輔熱」功能,這個功能的作用南京海爾售後給出的答案是,簡單講就是電加熱,當冬季空調製熱效果不理想時,你開啟輔熱(也就是電加熱)以後制熱效果會變好,一般格力電加熱都在2千瓦左右,等於你每小時多用2度電,建議效果不是很差時就別開輔熱.
5、循環送風模式(風扇圖標)
有個風扇的圖標是指循環送風模式。這個模式一天開一到兩次即可,它的主要作用是循環房間的空氣並進行送風,將房間內汙濁的空氣抽出去並且送進來空氣,就像開窗通風一樣。
至於該模式是不是省電?就分體式空調而言,無論何種模式下,都不具備新風功能,因為根本沒有新風通道誒。送風模式下就是室內風機運轉,製冷系統不運轉,有人問了TCL的客服,空調的送風模式每小時耗電0.8度。沒有想像中的省電,所以大家還是該開風扇開風扇,該開空調開空調。一般室內機電機功率1.5匹的也就幾十瓦吧。所以,與其開送風模式,有風扇還不如直接開風扇
6、睡眠模式(月亮圖標)
睡眠模式一般是8小時,冬天制熱時空調一小時下降2度,再過一小時會下降3度,然後以恆定溫度工作。整個過程一共下降5度,從開啟睡眠到自動關閉一共8小時。在夏天製冷時,空調一小時下降一度,再過一小時下降1度,在工作的8小時內總共下降2度。
7,省電模式
比如美的的空調就很有節能理念,有省電模式:進入省電運行後,每隔一小時根據當前運行模式調整一次設定溫度,若當前為製冷或自動製冷模式則將設定溫度上升一度,若當前為制熱或自動制熱模式則將設定溫度下降一度,若當前為自動送風模式,不改變設定溫度。調整兩次後設定溫度不再改變。進入省電運行後,風速強制為自動風。關機、按動面板按鍵改變模式或風速設置均將取消省電運行功能。
二、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哪個更省電?
通過以上對每個模式功能的解讀,相信您對每個功能直接的區別更加的了解,能自己判斷出來各個功能的優劣和使用場景,以及不同場景下如何才能滿足需要的前提下最省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溼和製冷的區別,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除溼和製冷的原理,
1、空調製冷和除溼的相同點:
空調運行製冷模式,在降低空氣溫度的同時必然要同時去除水蒸汽;空調運行除溼模式,在去除水蒸汽的同時必然要同時降低空氣溫度;所以無論製冷還是除溼,降低空氣溫度和去除水蒸汽這二者是不可分的。無論製冷還是除溼,室內熱空氣通過空調室內機的換熱器時,熱空氣中的水蒸氣被低溫凝結成冷凝水,冷凝水通過排水管排到室外;同時換熱後的冷空氣從空調出風口吹出。
2、空調製冷和除溼的不同點
製冷:以降低空氣溫度為目的,同時去除水蒸汽。選擇製冷模式,製冷的溫度和風速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人工選擇的溫度和風速以製冷模式運行,實現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同時排出冷凝水),吹出的冷風比較強勁。
除溼:以去除水蒸汽為目的,同時降低空氣溫度選擇除溼模式,除溼的溫度和風速不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自動設置的低溫度和低風速以除溼模式運行,實現去除空氣中水蒸汽的目的(同時吹出冷空氣),吹出的冷風比較弱柔。以去除水蒸汽為目的,同時降低空氣溫度。
空調長時間使用除溼模式,對於空調本身也是一種壞處。由於空調除溼工作的特性,當空調處於除溼運轉狀態,此時室內機的風扇運轉很慢,這是為了便於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液體。時間久了,就容易損傷壓縮機。
除溼為何會使人感到涼爽?所謂空調除溼,是以去除水蒸汽為目的,同時適當降低室內空氣溫度;同時,除溼後空氣相對乾燥,而乾燥的空氣能使人體的汗液較快蒸發,也會使我們感到涼爽,至於除溼模式和製冷模式那個更省電?看看我想引用三菱空調工程師的一段話:
除溼狀態是不是省電,這跟氣溫有很大關係。當天氣不是很熱,氣溫在20多攝氏度時,空調除溼狀態下的壓縮機運作一會兒就會停止,或者會控制壓縮機的轉速,因此耗電量比製冷模式要低一些。當室溫超過30℃時,製冷和除溼的耗電量其實相差並不大。陳偉峰工程師建議,如果純粹從耗電量來考慮的話,與其使用除溼模式來省電,還不如把空調的溫度調高兩度來得更環保省電。而且從健康角度來考慮,室溫也不宜過低,室內外溫差過大的話,容易身體不適,也容易得「空調病」。換句話說,光從省電不省電來看,在上海目前接連數日超過40℃高溫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正常的製冷模式較好,同時把溫度調至26℃以上。
三、空調省電的小技巧和小細節
空調省電有很多技巧,注意這些小技巧也能省下不少電費。
在安裝空調的時候,外面的風機建議安裝在陰涼的地方,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外機,這樣有利於散熱,提高製冷效率,從而節約電能,開空調時關閉門窗,保障室內的封閉性,以存留冷氣!開空調時不要頻繁打開門窗,一來是可以減少熱空氣滲入,節能能源。空調房間不要頻頻開門,可以節省5~8%的能量。二來室內冷熱不均,人體不停在大溫差中切換,是「空調病」的元兇,正所謂「風是百病之長」,如果你需要通風換氣,可以關閉空調打開風扇或者開發門窗,讓自然風進行換氣。(配合風扇使用是:只使用其中一個,而不是都使用,同時使用從節能的角度不一定節能),另外,使用空調時拉上窗簾,防止陽光直射室內。夏季可節電約5%。
3,不要設置過低溫度,設定適當的溫度。製冷時。若把室溫調到26~27度,其冷負荷可以減少8%以上。當人在睡眠時,可將空調設於睡眠開關檔,設置溫度高2度,可達到節電20%;冬季制熱時,溫度設置低2度,也可節電10%。夏天,與外界環境的溫差3-5度比較舒適並且省電
4,保持通風口通暢,不要堆放大件家具阻擋散熱。通風口堵塞容易造成換熱過慢,過濾網要經常清洗。太多的灰塵會塞住網孔。熱量排不出去,增加空調的使用功率。
5,提前關空調。計劃出門離家前十分鐘就把空調關閉,一般房間冷氣可以堅持在15分鐘左右,這樣也省電。
以上就是關於空調製冷模式的解讀和空調如何省電的小細節技巧,當然,如果想有更好的節能體驗,首先要選一臺節能的變頻空調。定速空調與變頻空調在價格上的差別已經縮小,但是能效方面,變頻空調的節能性能更。綠色環保,愛護資源環境,從我做起。如果覺得有用,就收藏吧,有問題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