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中伏以來,江蘇連迎多個高溫天," 炎 " 值爆表。室外滾滾熱浪,只有家中的 " 救命神器 " 空調才能驅趕。
每天都在開空調的你,可能會糾結,如果臨時出門,空調到底要不要關?這種情況下,家裡的空調是一直開著省電,還是隨用隨開更省電?7 月 26 日 -7 月 27 日,現代快報記者邀請國網江蘇電科院的工程師做了一組實驗。答案,有些令人意外。
【對比實驗】
△ 國網江蘇電科院工程師陳宇沁
實驗時間:7 月 26 日和 7 月 27 日中午(實驗開始時,室外溫度均超過 35 ℃)
實驗環境:15 平方米朝南臥室;起始室溫:31 ℃左右
實驗設備:非入戶智能終端、電腦、空調(變頻、設定溫度 26 ℃)等
實驗目的:設計一組對比實驗,分別測試 45 分鐘內空調持續運行和期間關閉一次然後重開,這兩種情況下的耗電量。
△ 實驗設備
實驗一:45 分鐘內不關空調測試
時間: 13 點 35 分至 14 點 20 分
耗電量:0.445 度
實驗過程:空調開啟的時候,室內溫度高達 31 ℃,空調打開後不久,就可以聽到 " 嗡嗡嗡 " 的壓縮機啟動的聲音。此時,空調運行功率直線上升並逐漸攀升到最高點 1300W。空調開啟約 7 分鐘後,壓縮機的聲音逐漸小。也就在此時,空調的運行功率開始有下降的趨勢。空調開啟約 10 分鐘後,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空調的運行功率穩定在 400W 左右。之後,受戶外環境溫度升高影響,空調的運行功率略有上升的趨勢,但基本穩定在 400-500W 之間。最終測試軟體顯示,空調連續運行 45 分鐘的總耗電量為 0.445 度。
實驗二:45 分鐘內開關兩次空調測試
時間:13 點 35 分至 14 點 20 分
耗電量:0.456 度
實驗過程:空調開啟的時候,室內溫度也在 31 ℃左右。同樣,剛開始空調功率快速爬升,攀升到 1300W 左右穩定一段時間後開始下降。同樣再開啟 10 分鐘後,空調運行功率降到 400W 左右的平衡點。13 點 50 分關閉空調 10 分鐘,模擬臨時外出有事的情況,期間測試軟體顯示空調功率維持為 0。到了 14 點外出歸來,再次開啟空調,空調運行功率再次快速爬升,最高超過 1200W,隨後隨著室內溫度的下降,運行功率開始下降,並且最終穩定在 400W 左右。最終測試軟體顯示,45 分鐘內空調總耗電量為 0.456 度。
△ 空調設定溫度為 26 ℃
【實驗結果】
一直開著比反覆開關省下 0.011 度
結果顯示,連續兩天中午,實驗人員在相同時間內(45 分鐘)做的兩次實驗,結果存在差異。
其中,第一天在 45 分鐘內空調持續運行的情況下,用電量為 0.445 度;第二天同樣在 45 分鐘內,空調經歷兩次開關後,用電總量為 0.456 度。也就是說,幾乎相同的外在環境下,一直開著比開關兩次省 0.011 度點電。
解讀:
重新開啟空調起始功率遠大於穩態功率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來聽聽國網江蘇電科院工程師陳宇沁的解讀。他表示,空調在 45 分鐘持續運行情況下,只有空調剛開啟的時候會有一段峰值功率,當室內溫度開始下降,逐漸接近設定的 26 ℃,空調的運行功率也隨之下降,並達到一個相對較低的穩態功率。而如果中間有關閉、開啟的操作,意味著空調需要再次啟動,那麼開啟後會再經歷一段峰值功率,然後隨著室內溫度的下降,運行功率再次達到穩態。
△ 45 分鐘開關兩次空調功率曲線
△ 45 分鐘一直運行空調功率曲線
" 這也就體現在了兩組實驗的用電量上,第二組實驗需要再次開啟,其瞬時功率會變大。在相同的時間內,第二組實驗會有兩個開啟的峰值,那麼用電量較第一組可能就會大一些。" 陳宇沁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通過此前的多次實驗也發現:有時候,在相同時間內,中途關閉一會空調反而比不關的耗電量更大。
建議:
短時間出門就別關空調了
如果還是看不懂?工程師幫忙繪製的這張 " 空調連續運行功率曲線 ",可能看得更明白。
其中,黃色區域代表空調耗電量,藍色區域代表空調關閉節省的電量,紅色區域代表再次開啟空調多損耗的電量。
△ 是否省電關鍵比較藍色面積是否大於紅色面積
陳宇沁說,哪種情況更省電,關鍵比較藍色面積是否大於紅色面積。其中,關閉空調時間增長,藍色面積大於紅色面積,可達到省電效果;關閉空調時間縮短,藍色面積小於紅色面積,耗電量反而增加。
陳宇沁說,經過多次試驗(設定溫度為 26 ℃),他們大概計算下來,當關閉空調在 10 分鐘左右的時候,節省的電量和重新開啟空調損耗的電量是相當的。也就是說,如果來臨時有事出門在 10 分鐘以內,建議將空調一直開著;如果出門時間大於 10 分鐘,那麼可以出門時可將空調關閉。
要提醒各位小夥伴的是,10 分鐘限定時間僅為此次實驗模擬(變頻空調)的結果。如果空調設定的溫度小於 26 ℃,相同條件下,則限定時間會更久。另外,此次實驗僅全程僅開關了兩次。相應的,如果在一定時間內反覆開開關關,則會比一直開著更耗電。
【多問一句】
變頻和定頻空調究竟誰更省電?
夏季高溫天,使用變頻空調更划算
每年夏季,網上都會流傳著 " 變頻空調比定頻空調更省電 " 的說法,這是真還是假?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國網江蘇電科院的工程師們也做了兩組對比實驗。
實驗過程中,工程師選擇了使用年限相同、都是 1.5 匹、三級能效的四臺空調展開測試,其中變頻和定頻空調各 2 個,測試時間為 1 小時。
兩組實驗中,將空調設定溫度和環境溫度差為變量。第一組實驗中,將空調設定溫度和環境溫度差設在 1 ℃,結果發現,用電量排在第一和第二的都是變頻空調,定頻空調用電量非常小;第二組實驗中,將空調設定溫度和環境溫度設定差在 4 ℃。第二組實驗發現,在開足 1 小時後,用電量相對較多的是兩臺定頻空調。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專家表示,這跟定頻和變頻空調的工作原理,還有測試環境有關。其中,定頻空調的工作原理是:壓縮機轉速基本不變,依靠不斷地 " 開、停 " 壓縮機來調整室內溫度。而變頻空調的原理是:在常規空調結構上增加了一個變頻器,用來控制和調整壓縮機的轉速。
在第一組實驗中,由於實驗環境溫度與空調設定溫度相差不大。此時,變頻空調就會維持在一個低功率、恆定的工作狀態,而定頻空調對溫度的感知沒有變頻空調明顯,所以它就處在一個壓縮機不工作,而只是送風的一個工作狀態,所以就造成定頻空調一個小時的用電量,遠少於變頻空調;而第二組實驗中,空調設定溫度和使用環境溫度差距相對較大,定頻空調頻繁啟停,它的耗電量就會遠高於變頻空調了。
不過,工程師提醒,變頻空調和定頻空調究竟誰更省電,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設定溫度和環境溫差較大,且有長時間使用空調的需求,選擇變頻空調可能更省電。
【夏季空調使用小妙招】
1、空調最好設定在 26-27 ℃。室外暴曬後,許多人進入室內後,習慣將空調溫度儘可能調低,或者大汗淋漓時對著空調直吹,但這樣很容易造成感冒流涕等 " 空調病 "。使用空調時,溫度不要設置的過低,房間內溫度最好控制在 26 度至 27 度。空調每調高 1 度,可降低 7% 至 10% 的用電負荷。
2、室內外溫差在 5 ℃左右最佳。室內外溫度相差最多不超過 10 ℃,溫差過大,不僅空調的反應會變慢,而且對人體也有危害,容易誘發空調病。
3、堅持 " 夏上冬下 "。合適的空調出風角度會使空氣的溫度降得更快,冷氣流容易往下走。夏天時出風口應向上,熱氣往上走,冬天制熱時出風口應該向下。
4、適度通風更新室內空氣。夏季長時間開空調,會使室內空氣變幹。建議隔一段時間使室內外空氣形成對流,增加室內空氣含氧量。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