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對國人而言,「傍山」或是「臨水」一直都理想中的居住與生活場景。
正因如此,在滇池東岸與南岸,依託滇池這一最大的稀缺資源,眾多片區在近年快速隆起。尤其是呈貢,在高鐵、地鐵的雙重紅利加持下,加之各項政策集聚,使其一改昔日的荒涼麵貌,承載起城市南延的重要節點功能。
在此背景下,環滇作為當前昆明熱區,匯聚了一大批新興的康養、文旅以及居住類項目,「臨水而居」圓了越來越多「智者樂水」的夢。
相對而言,昆明雖地處高原,山地綠色資源數量充足,但真正能實現「傍山」理想人居的條件,似乎比「臨水」更稀少。畢竟「傍山」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開發難度,限制也更多,目前在主城範圍內,僅有世博等少數板塊的少數項目具有相應的屬性。
實際上,就在昆明城北,有處「傍山」的「遺珠」正逐漸釋放光彩:區域內多為山地和森林,空氣清新,各項自然資源突出,素有「昆明人枕邊的世外桃源」美譽——這裡就是西翥片區。
多維交通助區域融入半小時經濟圈
西翥的名稱來自大觀樓長聯中的「東驤神駿,西翥靈儀」,以及龍雲位於沙朗的官塘「西翥田莊」。片區地處昆明西北部,佔五華總面積的76%,屬西北新城的縱深地帶,涵蓋了廠口、沙朗、桃園、落水洞等幾大區域。
西翥片區所在區位
與呈貢作為城市「南延」重要節點一樣,西翥也在「北拓」戰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那便是重要的城市生態涵養區域。巧合的是,其核心區域距離主城中心的距離,恰好與呈貢到中心城區的距離相當,這一南一北兩處節點可謂遙相呼應。
由於交通路網等條件的落後,西翥在此前一直被人們所忽視。但現如今,隨著各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其已融入昆明半小時經濟圈,開始受到城市發展能量的輻射。
昆武高速入城段的通車,打通了西北新城與中心城區的「任督二脈」,使兩大區域實現了無縫對接。而西北繞城高速正是西翥與昆明主城連接的主要幹道,經片區向南部延申,西通安寧、東至空港。
在此基礎上,全長150公裡的轎子雪山旅遊專線,不僅大幅拉近了昆明與轎子雪山景區間的距離,更串聯起了途徑的西翥片區。從普吉立交出發走轎子雪山旅遊專線,僅20多分鐘便可達片區核心地帶,其與主城間來往的時間成本早已大幅降低。
而作為雲南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在建中的昆倘高速,將作為未來昆明主城通往西北方向區域、北接四川沿江高速的一條主幹道,目前已完成進度的20%,預計2022年底開通,屆時將進一步提升西翥的交通出行條件。
西翥片區交通配套
此外,規劃中的廠廣高速公路,將與西北繞城高速相接,並在沙朗片區預留互通式立交;而沙朗、廠口、桃園、落水洞計劃各設一處客運站,用地規模約5.3公頃,以作為區域內外的交通中轉樞紐。
這些現狀與規劃決定了,未來的西翥將坐擁「兩橫三縱」交通路網,不斷加深與中心城區間的聯繫。對兩地而言,過往距離和時間層面的阻隔將在未來不復存在。
獨特資源優勢夯實區域發展基礎
交通層面的快速提升發展,為西翥建設成為昆明新興的「綠色森林公園」,鋪平了道路。
西翥的自然資源究竟有多優質?通過一系列數字便不難看出:
整個西翥片區周邊,有總面積為6765畝的長蟲山森林公園、約471畝的西北沙河森林公園等共計9個公園環繞,片區公園綠地面積達274.64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9平米。其有著14座自然山體、14座水庫及4條主要河道,保留了較好的17處自然景觀。
西翥生態資源極佳
同時,片區有1000餘種動植物生存,囊括了67種鳥類與4類哺乳動物,是整個滇中高原動植物王國的縮影。在昆明久負盛名的蘭花,有近一半的品種都在西翥繁衍,其中西翥春湖周邊就有14屬20種,可見其生態環境的優渥。
以此為背景,片區內有著桃園創意文化休閒旅遊區、落水洞休閒運動養生區、西翥山水生態旅遊發展區等7大旅遊分區。其既是文旅資源,也是區域重要的產業支撐。
人文層面,西翥囊括了六寺一宮一閣一溫泉。區域內有著1223年歷史的昆明唯一白族聚居地,還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白族民居,更有火把節、霸王鞭等民俗文化活動與傳統節慶。
根據規劃,西翥片區未來將重點打造「三區一品牌」——即國內知名的生態休閒旅遊基地、雲南省大健康產業先行區、產城融合的示範區,「昆明-西翥」民族文化旅遊品牌。
西翥片區總體規劃
更為關鍵的是,由於北部生態涵養區的定位,西翥的開發強度相對較低,這意味著整個片區都不會如呈貢等南延節點,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區域整體的自然面貌與宜居特徵將得以長久保存。
主城之外,這裡適合成為第二個家
在這樣的綜合背景以及未來規劃下,西翥無疑是整個昆明發展旅遊、康養、文旅等產業與項目的重要節點。
在大觀樓長聯中,昆明的地形形態被描述為「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而目前的城市發展,也正在形成「三山一湖」的格局:南部以滇池水域為尺,北部以長蟲山為軸,金馬山碧雞山分列東西兩側——「北山南水」的態勢日趨顯著。
正如前文所說,想要尋求「傍山」而居的生活體驗,更多得向北部求索,西翥無疑正是適宜的目的地。且由於開發強度低,使得整個片區低密低容屬性突出,相關的項目在數量上也並不會呈現太多。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誕生的。秉持「自然和美」的空間理念,堅持「自然舒適」的生活追求,保利發展控股於五華西翥生態旅遊實驗區落水洞片區,打造了這一總規劃約2萬畝的自然生活大盤。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效果圖
其所處的落水洞片區,是整個西翥的核心部分,區域內有78%的用地為非建設用地,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最大限度保留了屬於西翥的原生態環境氛圍,也使得整個項目與區域調性顯得和諧相融。
在此基礎上,項目整體規劃將以文旅、健康、產業為最核心方向,以最大化區域自身的優勢特徵。其有望在未來形成一系列的文旅休閒度假區、健康產業與生活住區、產業人才配套區以及商業配套綜合區。
剛過去不久的11月28日,項目舉辦了一場以「新春城·共生長」為主題的論壇,不僅正式籤約引進了全國百強、昆明前十的紅旗小學,更進一步詳細描畫了整個生態城的全貌: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實景圖
未來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將成為「三山一湖五穀」的生活大城,打造集休閒、娛樂、康養為一體的旅居生態大盤。
不僅是30班的紅旗小學,片區還計劃引進6所幼兒園、3所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首期2萬方的特色「YOYO商業街」,將呈現馬術學院、在地自然·春湖中心等,彰顯兒童教育與生活文旅主題的商家;此外,主打「非動力樂園」與「兒童友好城市」理念的飛行樂園,將立足自然,呈現別具創意的兒童活動空間,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不難發現,作為「傍山」而居理想生活的具象化,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尤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交互,旨在營造一個既充滿自然氣息,又不失現代先進理念與配套的大盤環境。對於那些在主城之外尋找昆明第二居所的人而言,這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當南下「臨水」的體驗日益泛濫,可以想見,會有越來越多人北上尋求不一樣的生活與居住體驗。對於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而言,項目在西翥這樣有著突出優勢條件的地區佔據了先發優勢,其崛起已成定勢,而其更完整形態的呈現也只是時間問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