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城半小時車程,在昆明北部有片被遺忘的林海

2020-12-01 雲南房網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對國人而言,「傍山」或是「臨水」一直都理想中的居住與生活場景。

正因如此,在滇池東岸與南岸,依託滇池這一最大的稀缺資源,眾多片區在近年快速隆起。尤其是呈貢,在高鐵、地鐵的雙重紅利加持下,加之各項政策集聚,使其一改昔日的荒涼麵貌,承載起城市南延的重要節點功能。

在此背景下,環滇作為當前昆明熱區,匯聚了一大批新興的康養、文旅以及居住類項目,「臨水而居」圓了越來越多「智者樂水」的夢。

相對而言,昆明雖地處高原,山地綠色資源數量充足,但真正能實現「傍山」理想人居的條件,似乎比「臨水」更稀少。畢竟「傍山」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開發難度,限制也更多,目前在主城範圍內,僅有世博等少數板塊的少數項目具有相應的屬性。

實際上,就在昆明城北,有處「傍山」的「遺珠」正逐漸釋放光彩:區域內多為山地和森林,空氣清新,各項自然資源突出,素有「昆明人枕邊的世外桃源」美譽——這裡就是西翥片區。

多維交通助區域融入半小時經濟圈 

西翥的名稱來自大觀樓長聯中的「東驤神駿,西翥靈儀」,以及龍雲位於沙朗的官塘「西翥田莊」。片區地處昆明西北部,佔五華總面積的76%,屬西北新城的縱深地帶,涵蓋了廠口、沙朗、桃園、落水洞等幾大區域。

西翥片區所在區位

與呈貢作為城市「南延」重要節點一樣,西翥也在「北拓」戰略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那便是重要的城市生態涵養區域。巧合的是,其核心區域距離主城中心的距離,恰好與呈貢到中心城區的距離相當,這一南一北兩處節點可謂遙相呼應。

由於交通路網等條件的落後,西翥在此前一直被人們所忽視。但現如今,隨著各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其已融入昆明半小時經濟圈,開始受到城市發展能量的輻射。

昆武高速入城段的通車,打通了西北新城與中心城區的「任督二脈」,使兩大區域實現了無縫對接。而西北繞城高速正是西翥與昆明主城連接的主要幹道,經片區向南部延申,西通安寧、東至空港。

在此基礎上,全長150公裡的轎子雪山旅遊專線,不僅大幅拉近了昆明與轎子雪山景區間的距離,更串聯起了途徑的西翥片區。從普吉立交出發走轎子雪山旅遊專線,僅20多分鐘便可達片區核心地帶,其與主城間來往的時間成本早已大幅降低。

而作為雲南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在建中的昆倘高速,將作為未來昆明主城通往西北方向區域、北接四川沿江高速的一條主幹道,目前已完成進度的20%,預計2022年底開通,屆時將進一步提升西翥的交通出行條件。

西翥片區交通配套

此外,規劃中的廠廣高速公路,將與西北繞城高速相接,並在沙朗片區預留互通式立交;而沙朗、廠口、桃園、落水洞計劃各設一處客運站,用地規模約5.3公頃,以作為區域內外的交通中轉樞紐。

這些現狀與規劃決定了,未來的西翥將坐擁「兩橫三縱」交通路網,不斷加深與中心城區間的聯繫。對兩地而言,過往距離和時間層面的阻隔將在未來不復存在。

獨特資源優勢夯實區域發展基礎

交通層面的快速提升發展,為西翥建設成為昆明新興的「綠色森林公園」,鋪平了道路。

西翥的自然資源究竟有多優質?通過一系列數字便不難看出:

整個西翥片區周邊,有總面積為6765畝的長蟲山森林公園、約471畝的西北沙河森林公園等共計9個公園環繞,片區公園綠地面積達274.64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9平米。其有著14座自然山體、14座水庫及4條主要河道,保留了較好的17處自然景觀。

西翥生態資源極佳

同時,片區有1000餘種動植物生存,囊括了67種鳥類與4類哺乳動物,是整個滇中高原動植物王國的縮影。在昆明久負盛名的蘭花,有近一半的品種都在西翥繁衍,其中西翥春湖周邊就有14屬20種,可見其生態環境的優渥。

以此為背景,片區內有著桃園創意文化休閒旅遊區、落水洞休閒運動養生區、西翥山水生態旅遊發展區等7大旅遊分區。其既是文旅資源,也是區域重要的產業支撐。

人文層面,西翥囊括了六寺一宮一閣一溫泉。區域內有著1223年歷史的昆明唯一白族聚居地,還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典型白族民居,更有火把節、霸王鞭等民俗文化活動與傳統節慶。

根據規劃,西翥片區未來將重點打造「三區一品牌」——即國內知名的生態休閒旅遊基地、雲南省大健康產業先行區、產城融合的示範區,「昆明-西翥」民族文化旅遊品牌。

西翥片區總體規劃

更為關鍵的是,由於北部生態涵養區的定位,西翥的開發強度相對較低,這意味著整個片區都不會如呈貢等南延節點,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區域整體的自然面貌與宜居特徵將得以長久保存。

主城之外,這裡適合成為第二個家

在這樣的綜合背景以及未來規劃下,西翥無疑是整個昆明發展旅遊、康養、文旅等產業與項目的重要節點。

在大觀樓長聯中,昆明的地形形態被描述為「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而目前的城市發展,也正在形成「三山一湖」的格局:南部以滇池水域為尺,北部以長蟲山為軸,金馬山碧雞山分列東西兩側——「北山南水」的態勢日趨顯著。

正如前文所說,想要尋求「傍山」而居的生活體驗,更多得向北部求索,西翥無疑正是適宜的目的地。且由於開發強度低,使得整個片區低密低容屬性突出,相關的項目在數量上也並不會呈現太多。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誕生的。秉持「自然和美」的空間理念,堅持「自然舒適」的生活追求,保利發展控股於五華西翥生態旅遊實驗區落水洞片區,打造了這一總規劃約2萬畝的自然生活大盤。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效果圖

其所處的落水洞片區,是整個西翥的核心部分,區域內有78%的用地為非建設用地,森林覆蓋率高達64%,最大限度保留了屬於西翥的原生態環境氛圍,也使得整個項目與區域調性顯得和諧相融。

在此基礎上,項目整體規劃將以文旅、健康、產業為最核心方向,以最大化區域自身的優勢特徵。其有望在未來形成一系列的文旅休閒度假區、健康產業與生活住區、產業人才配套區以及商業配套綜合區。

剛過去不久的11月28日,項目舉辦了一場以「新春城·共生長」為主題的論壇,不僅正式籤約引進了全國百強、昆明前十的紅旗小學,更進一步詳細描畫了整個生態城的全貌:

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實景圖

未來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將成為「三山一湖五穀」的生活大城,打造集休閒、娛樂、康養為一體的旅居生態大盤。

不僅是30班的紅旗小學,片區還計劃引進6所幼兒園、3所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首期2萬方的特色「YOYO商業街」,將呈現馬術學院、在地自然·春湖中心等,彰顯兒童教育與生活文旅主題的商家;此外,主打「非動力樂園」與「兒童友好城市」理念的飛行樂園,將立足自然,呈現別具創意的兒童活動空間,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不難發現,作為「傍山」而居理想生活的具象化,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尤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交互,旨在營造一個既充滿自然氣息,又不失現代先進理念與配套的大盤環境。對於那些在主城之外尋找昆明第二居所的人而言,這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當南下「臨水」的體驗日益泛濫,可以想見,會有越來越多人北上尋求不一樣的生活與居住體驗。對於保利·春湖國際生態城而言,項目在西翥這樣有著突出優勢條件的地區佔據了先發優勢,其崛起已成定勢,而其更完整形態的呈現也只是時間問題。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國家防辦向雲南發出重要通知,昆明今年還會「看海...
    6月24日:昭通南部、曲靖、昆明北部、文山北部、紅河北部、玉溪北部、楚雄南部、陰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昆明南部、玉溪南部、紅河南部、文山南部、迪慶西部、怒江、保山、德宏、臨滄西部陰有中雨局部大雨,其它地區陰天間多雲有小到中雨。
  • 【十大特徵之九】昆明城市發展地圖:圖窮東西北 舉步望南行
    隨著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及其配套項目的逐步呈現,特別是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在速度與激情的趕工情況下首次成功承接第三屆南博會,開始讓這個城市的人們意識到新會展所輻射的周邊區域的價值潛力,昆明主城南拓終於在規劃經營多年後,正式吹響號角。昆明主城向南發展的戰略規劃,其實早在2003年昆明提出環繞滇池建設環湖北城、環湖東城、環湖南城和環湖西城的「一湖四片」發展藍圖時就已經確立。
  • 昆明主城遭遇今年最大降雨 80毫米降雨量創紀錄
    16日上午,昆明主城區突降大雨。雨水傾盆而下,一直持續到下午兩點多才漸漸停歇。數據顯示,從昨天上午8點到下午兩點,昆明主城降雨量達80.4毫米,是今年以來遭遇的最大一場降雨,而且降雨態勢比較猛烈,降雨時間也比較集中。與此同時,呈貢也遭到特大暴雨襲擊,8小時降雨量就達168毫米。
  • 《智取威虎山》與《林海雪原》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藝術特色?
    這篇小說,主要反映在解放戰爭初期,東北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的林海雪原中剿匪的故事。這篇小說寫的很精彩,它有智取奶頭山、活捉欒平、智取威虎山、大戰四方臺等許多精彩故事組成,通過這些故事,有力地謳歌了我剿匪小分隊在203首長少劍波的指揮下英勇戰鬥,從而徹底地消滅了土匪的英雄事跡。
  • 主城17個PM2.5監測點建在這裡
    主城以外其他區縣的PM2.5監測點位,將根據國家要求陸續分批進行布點。目前我市已有16個空氣監測點(15個國控,一個市控)。17個監測點中,有15個是現有的國控空氣監測點,通過對儀器自動採樣口進行改進,並加裝PM2.5,臭氧、一氧化碳監測儀器開展監測;另兩個國控監測點目前正在待建當中。
  • 曾經被視為邊緣地帶的板塊——良渚和臨平,融入主城
    每個板塊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是新成長的板塊。  一開始,樓盤布局稀鬆,沒有核心焦點;漸漸的,交通、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的改善,以及城市建設上大成本投入,一些原本不被認知的板塊開始嶄露頭角。  杭州城以北,有兩大板塊正在快速成長,不但與主城區溝通更緊密,同時自身也慢慢壯大,成為新興的衛星城:一塊是良渚,另一塊是臨平。
  • 玉體鹽浴半小時 昆明驚現「美女人體盛宴」(圖)
    美女人體盛宴  在沐浴乾淨的美女身體上放置各色漂亮的壽司、魚生等日式料理,供食客享用,這種在近代日本也備受爭議的「美女人體盛宴」,近日現身昆明,4月2日已在昆明和風村懷石料理餐廳首「演」。昆明市民對此普遍表示難以接受。
  • 深度| 奇乾中隊:林海孤島裡的堅守,為了啥?
    很少有像奇乾中隊這樣的隊伍:不僅集偏遠、寂寞、寒冷等不利因素於一身,還要時刻準備著與火魔戰鬥。可奇乾中隊偏偏在「林海孤島」紮下了根,自此開啟了半個多世紀的堅守歷程,默默守護著95萬公頃原始森林,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護衛北疆綠色生態的輝煌篇章。
  • 雲南:昆明擬將滇樸楠 滇潤楠定為市樹
    中國園林網9月16日消息:擬將滇樸、滇潤楠定為昆明市樹「昆明市樹為滇樸、滇潤楠」,對此你有更好的建議嗎?「到2020年,昆明城市綠地率不低於45%,城市綠化覆蓋率不低於50%,人均公共綠地不低於15平方米」,你認為能做到嗎?
  • 昆明空氣品質最近在下降 環境監測部門:秋冬季下降很正常
    未來3天,除滇東北、滇東南以及滇西北北部地區多雲有陣雨局部中雨外,其餘大部地區仍都以晴間多云為主。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昆明最近的空氣品質卻在下降。昨日,記者從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獲悉,由於秋冬季風速較小、晝夜溫差大,加之氣候乾燥,空氣品質會較雨季下降。但總體來講,仍保持在良好狀態。空氣品質如何?
  • 權威發布|2020年全年昆明房地產市場拓展力TOP20
    匹配市政規劃與市場需求,房企拿地目標明確 昆明未來長時間內都將處於發展期,房地產市場開發前景廣闊,近年來不斷有外來房企進駐昆明市場,且多數房企深耕布局,匹配市場需求與城市拓展方向,拿地目標明確。
  • 快來打卡昆明這家低密度海景房
    對於昆明而言,滇池就是那片孕育萬物的「海」,這片「海」在海拔1886米的地方……滇池鳥瞰圖草海水域作為「五百裡」滇池的入海口,草海是滇池水域距離主城區最近的版塊,承載著這片「海」與城市最緊密的連結關係。
  • 天津濱海新區北部崛起宜居生態小鎮
    原標題:濱海北部崛起宜居生態小鎮   記者從濱海建投集團獲悉,日前,位於黃港生態休閒居住區的濱海新區最大保障性住房項目──欣嘉園暖塘第三季1456套房開盤即售罄。
  • 明天起昆明將持續降雨一周 我們短袖都穿了,你……
    昆明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感覺到最近的天氣是這樣↓↓↓一秒入夏這溫度,讓我們不禁懷疑,昆明是步入夏天了嗎?本周昆明天氣展望預計周一至周二全市為晴,周三至周四為多雲有陣雨,周五至周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市為陰有小雨,局部中雨的天氣。
  • 手握300多萬首付,從容布局主城裡的「強力」新城
    NO. 2|貳新城區:想像空間大,規劃落地「久、難」城市擴張和城市交通發展讓很多人選擇在主城工作,到新城區居住。從點及面發展的新城區底線低,看著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示意圖)理想情況下,半小時車程內都可以享受到。但老城道路交通一直被人詬病,除了道路坑窪,每天早上8-9點的上班時間,「一腳油門一剎車」是常態。
  • 昆明空氣哪裡好?這幾個地方堪比馬裡蘭
    昆明空氣哪裡好?這幾個地方堪比馬裡蘭 前不久,有一個在美國馬裡蘭大學留學的昆明姑娘,將昆明狠狠黑了一次。
  • 中央七套報導廣西紅樹林海鴨蛋,為大家揭秘蛋黃流油的原因!
    中央七套報導廣西紅樹林海鴨蛋,為大家揭秘蛋黃流油的原因!廣西北部海岸上矗立著一片廣闊的紅樹林, 這片紅樹林是世界上的珍稀瀕危植物,早在1990年,國務院就已將這裡確定為海洋自然保護區之一。在這片開闊的海灘上,海鴨自由奔跑,在水中嬉戲,以海魚、蝦、海藻等高蛋白天然飼料為食,以海為家,原生態自然環境讓這裡的海鴨蛋蛋黃與眾不同。中央七套「曝光」廣西紅樹林海鴨蛋,為大家揭秘蛋黃流油的原因!海鴨蛋黃流油背後的真相原來海鴨每天在天然的海岸環境中生長,為了適應野生環境,他們比普通鴨子更加強壯,以吃海鮮為食,下的海鴨蛋,蛋黃中的脂肪超過85% 。
  • 天吶嚕~昆明這段路將建造3層下穿隧道,預計19年通車!
    條碼君在知道有海底隧道的時候,就非常亢奮了,沒想到還能在海底建隧道↓哦,不好意思,放錯圖了,這是海洋館的海底隧道~條碼君說的是這樣的↓這樣的海底隧道的上面就是一片湖泊哦~而且中間的一層隧道還是地下商業哦~你見過有停車場以及各類商業服務企業入駐的下穿隧道嗎?記者從官渡區國投公司了解到,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古滇大道官渡段將首次嘗試在道路下層建起地下商業綜合空間。
  • 長水機場再擴建 昆明有的不止是溫潤四季
    樂居買房訊 近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S1衛星廳項目主體結構基本完工,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2021年投入使用。該改擴建工程投資約694.8億元,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76.2萬架次的需求設計,新增3條跑道,新建85萬平方米的北部航站樓、39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及8萬平方米的GTC換乘中心,新增客機位181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