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開始監測,PM2.5、臭氧監測明年將納入考核,「藍天」質量將更優良
主城設17個監測點
監測PM2.5
相對於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汙染物PM10,從去年開始,粒徑更小的汙染物PM2.5受到人們關注。相比通過呼吸能進入人們咽喉影響健康的PM10,PM2.5能直接通過呼吸進入到肺部,給人們健康帶來危害。
對PM2.5開展監測治理,也成為城市大氣環境汙染治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
根據環保部要求,今年10月底前,包括北京、上海、重慶等直轄市,以及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在內的74個城市應完成PM2.5「國控點」監測的試運行,12月底前公布監測結果。
昨日,曹光輝表示,主城區將按環保部要求,首批設立17個PM2.5國控監測點,並從今年7月開始,除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等「傳統3指標」外,還增設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新3指標」的監測。主城以外其他區縣的PM2.5監測點位,將根據國家要求陸續分批進行布點。
目前我市已有16個空氣監測點(15個國控,一個市控)。17個監測點中,有15個是現有的國控空氣監測點,通過對儀器自動採樣口進行改進,並加裝PM2.5,臭氧、一氧化碳監測儀器開展監測;另兩個國控監測點目前正在待建當中。
明年啟用新標
藍天質量更高
「17個監測點位正式啟動監測後,今年底環保部門將開始發布PM2.5、臭氧以及空氣揮發性有機物有關數據。」曹光輝表示,從明年開始,我市也將根據環保部頒布的新標準進行空氣品質考核。
「新標準不僅會讓『藍天』更難得,也會讓『藍天』質量更高。」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主城「藍天」出爐,主要是通過對空氣中PM10(可吸入顆粒汙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3種汙染物濃度進行評價,如果達到國家二級空氣品質標準,就是「藍天」,反之,如果超標就失去「藍天」。
新標準實施後,不但PM10年均濃度標準會下調一半,且新增了PM2.5、臭氧、一氧化碳的監測考核項目,這將讓「藍天」質量更高。
而截至昨日,主城今年空氣環境質量滿足優良天數已達到139天。
十二五主城區空氣自動監測點位
下月起,主城將有17個監測點(國控)對空氣中的PM10、PM2.5、臭氧等汙染物開展同步監測。
昨日,在2012年重慶市「六五」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上,市創模辦副主任、市環保局局長曹光輝表示,明年我市將以國家環保部頒布的新標準對空氣品質進行考核評價,屆時,PM2.5和臭氧監測數據都將納入考核範圍。這意味著,明年主城的「藍天」質量會更高。
是什麼?
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是對空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固體顆粒或液滴的總稱。
從哪來?
包括自然排放(如風揚塵土、花粉、細菌)和人為排放(如化石燃料燃燒、垃圾焚燒、道路揚塵等)。
危害?
PM2.5主要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降低肺功能、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等。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敏感人群。
怎麼測?
兩步:(1)通過空氣監測站儀器採集空氣中汙染物,把PM2.5與較大的顆粒物分離;(2)測定分離出來的PM2.5的重量。目前,各國環保部門廣泛採用的PM2.5測定方法有三種:重量法、β射線吸收法和微量振蕩天平法。
與灰霾天有關?
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顆粒物卻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根據部分城市「灰霾試點監測報告」顯示,在灰霾天,PM2.5的濃度明顯比平時高。
如何治理?
監測PM2.5可以為大氣環境汙染治理提供依據。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監測並不是最終目的。市民關注PM2.5,更應該關注對它的治理。尤其是經常開車的市民,開車時應注意正確操作,減少尾氣排放,因為PM2.5的來源中有相當部分來自機動車尾氣。
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市正在制訂大氣清潔計劃,通過進一步對揚塵和機動車汙染進行防治,從而來對PM10和PM2.5進行有效治理。
解剖PM2.5>
區縣 測點名稱 測量類型
渝中區 解放碑 國控
渝中區 潘家坪 市控
江北區 唐家沱 國控
沙坪垻區 高家花園 國控
沙坪垻區 虎溪 國控
九龍坡區 楊家坪 國控
九龍坡區 白市驛 國控
南岸區 南坪 國控
南岸區 茶園 國控
區縣 測點名稱 測量類型
渝北區 兩路 國控
渝北區 空港 國控
巴南區 魚新街 國控
巴南區 南泉 國控(待建)
大渡口區 新山村 國控
北部新區 禮嘉 國控
北碚區 天生 國控
北碚區 蔡家 國控(待建)
北碚區 縉雲山 國控
12個區縣「一把手」
環保實績考核獲一等獎
今年初,全市對38個區縣(自治縣)、北部新區及36個市級有關部門、市屬國有重點企業2011年度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進行考核,昨日,市環保局公布了考核結果。
38個區縣中,涪陵區、渝中區、江北區、北碚區、渝北區、合川區、南川區、璧山縣、武隆縣、雲陽縣、巫山縣、北部新區等12個區縣獲一等獎;萬州區、黔江區、大渡口區、沙坪垻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巴南區、大足區、榮昌縣、城口縣、豐都縣、忠縣、梁平縣、奉節縣等14個區縣獲二等獎。
市民環保滿意率調查
渝北區排第一
下月,我市將組織環保專家對創模工作進行調研評估。待評估後,再向國家環保部提交評估申請,接受國家考核驗收。
昨天,曹光輝表示,通過委託專業調查機構調查,去年,全市公眾對城市環境滿意度為83.33%,其中主城及北部新區滿意度為81.04%,達到創模標準。
主城及北部新區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渝北區市民對該區環境保護滿意率最高,達到84.96%;然後是北碚區、巴南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北部新區、江北區、渝中區、沙坪垻區、南岸區。
本組稿件均由重慶晨報記者 劉敏 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