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為什麼會產生一見鍾情的感覺?一見鍾情卻沒有走到最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一見鍾情」的愛情怎麼樣能夠走得長遠?相信這些問題都是讓很多情侶困擾的,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探究問題的答案吧。
那麼什麼是「多巴胺」?
心理學發現「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類似「一見鍾情」的錯覺。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的神經遞質,它作為神經遞質來調控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當我們的大腦開始產生多巴胺和腎上腺素這類物質的時候,它可以傳遞興奮的信號。
一些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量多巴胺可以讓人上癮,尤其在於兩性關係中,多巴胺被稱為「戀愛激素」。
兩性之間為什麼會「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區別於日久生情,這是一種在短時間內產生的感覺,它和多種因素有關。一見鍾情可能與雙方的外貌有很大的關係。
也就是心理學上經常說的「首因效應」,那些在第一次見面中就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的人,也往往會在日後讓對方產生一種回憶。特定的環境也會讓兩個人產生一見鍾情的錯覺。
比如心理學上所說的吊橋效應,二人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中就會產生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因此會認定那個人是自己想要尋找的另一半。
心理學發現,兩個人之所以會日久生情,是因為在特定的環境內,他們彼此產生了衝動、興奮、緊張的感覺,所以也就會在潛意識裡認定對方是自己想要找的人。
在眾多的案例中我們發現,那些一見鍾情的人們,他們在那一刻頭腦裡都會產生一種物質,那就是多巴胺。
「太愛自己」是戀情不穩定元兇?
在兩個人一見鍾情過後,這種多巴胺就會在人的大腦中強烈的分泌,讓這段感情進入最極致的狀態,也就是「熱戀期」。
往往這個時候,戀人之間都會表現出難捨難分的狀態,然而人體並不能夠長期適應大量多巴胺的存在。
科學調查發現,在戀人交往15個月之後,這種多巴胺就會逐漸下降,漸漸的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會進入平淡期。
強烈的多巴胺在人體內長期的分泌,最後會使人產生厭倦和無聊的感覺,潛意識裡我們還會產生一種抵抗。這就很容易導致兩個人分手。
相信很多情侶分手都會聽到的話就是「我們不合適,你會找到更好的」。
其實這既是體內多巴胺褪去之後的反應,沒有了熱情之後,就不想要再和你磨合了,
其實這也是不愛對方,過於「愛自己」的體現,如果真的愛上了對方的話,就會願意去接受平淡,願意去製造驚喜,讓兩個人回歸熱情。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兩個人相遇的概率真的很低,大概是十萬分之四,相識的概率更低,大概是千萬分之五,至於相愛的概率更是低到無法計算了。
多巴胺褪去新鮮感沒有了,並不意味著不愛了,反而是你們更加相愛之前的一道測試題。
新鮮感沒有了,卻可以製造。不要讓視覺疲勞和陪伴疲勞,遮擋了你們相處中的甜蜜,不要太愛自己,也要分出一些來愛另一半。
要想保持新鮮感,看來要用最初的感覺來維持,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最初愛對方時的那顆心。
我是墨華
更多情感知識請關注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