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錢飯後看作文,柳絮教你來養魚,又到了與大家談養魚的時間,大家在養魚的時間應該也遇見很多的問題貼吧,魚生病的情況是不是也有呢?今天我就來說一說怎麼六步消滅魚身上的白斑病!
1:第一步冷靜判斷,養魚的朋友們都知道,白點病是魚身上的頑疾,很多網友在遇到魚身上的白點病時也是被難住了,柳絮告訴大家,只要你明白這白點病是怎麼回事,就能輕鬆地消滅它們,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這個病的病因,遇到這個病時大家不要著急,冷靜下來,這個病想要在魚的身上根治是不行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它轉移下來在消滅它,有的網友們可能要納悶了,這病還能轉移嗎?沒錯,可以!白點病的病因是因為魚身上的寄生蟲,我們只要把那些討厭的寄生蟲轉移下來,就可以輕鬆消滅他們,大家的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判斷魚身上的到底是不是白點病,只有確定了病情,才可以進行治療。大家觀察的時候不要著急,一定要耐心仔細,要觀察足夠的時間才能夠下結論,千萬不要隨便下結論,這個病一般不會導致魚缸裡面的魚死亡,但是如果治療方法不正確,那就只能等著打掃魚缸了!
2:第二步隔離生病的魚,就像人類中的感染病,白斑病也是會在魚類中感染的,假如魚缸中的魚有一兩條,有白斑病的症狀,不需要猶豫,先把它們隔離出來,防止感染給魚缸中的其他魚,如果隔離以後魚缸中的其他魚還出現類似症狀,這麼就需要小心了,因為魚缸中有可能有其他寄生蟲子,這時間整個魚缸中的魚都需要接受治療了,一般情況下,只需要魚缸中出現白斑病的魚,最好就將整個魚缸的魚都進行治療,防止病魚治療好了之後出現其他魚生病。隔離病魚的時間一定需要注意,與沒有生病的魚比較的話,病魚自身已經非常的虛弱,將它們隔離後,等於讓它們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很有可能因為魚缸與缸裡面,缸裡面得水的更換,讓病魚病情加重!
3:第三步升高水的體溫,將病魚隔離出來的原因就是為了分開治療,剛剛我也說了,想需要根治白斑病,必須將病魚體內的寄生蟲子子轉移出來,怎麼轉移呢?那就是升高水溫了,寄生蟲子子的生存環境體溫也是沒辦法太高的,隔離出來之後,我緩慢將水溫升高,當然水溫沒辦法沒有限制的升高,這麼魚也會被煮熟了,一般情況下我將水溫控制在30℃以下,這麼高的體溫不會影響魚的存活,還可以將魚身上的寄生蟲子子脫離出來,這時間一定需要控制好體溫,如果體溫升得太高,會讓病魚身體接受不了,讓病魚死亡,當體溫過高時,魚缸中的氧氣數量也會逐漸減少,不利於魚缸中魚的存活,魚缸中的植物也會受到影響!
4:第四步魚缸裡面加鹽水,當寄生蟲子子子因為受不了魚缸裡面的高溫出來時,就需需要進行最關鍵的一步了,往裡面加鹽水,這裡的加鹽水不是隨便的加,首先鹽水的種類需要了解,沒辦法是含有碘的鹽水,能用粗鹽水與細鹽水,兩者都能,再就是加鹽水的方式也需要注意,沒辦法直接把鹽水扔到魚缸裡面,應該是先用溫水把鹽水溶解,一定需要完全溶解,然之後把鹽水水緩慢地分散的加入到魚缸裡面,這裡的兩個魚缸都需要加鹽水,正常魚的魚缸裡加鹽水不需要太多,一般鹽水水的濃度控制在0.3%以下就能,病魚的魚缸裡面能多加一些,一般的話不需要超過0.5%,採用這種方式,持續一周左右,就能看到病魚慢慢恢復了!
五:第五步隔日更換水,加鹽水以之後水的濃度變高,魚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會引起呼吸困難,嚴重的話會出現缺氧的現象,這時間就需要通過更換水來處理了,正常魚的魚缸中每間隔1天就更換1次水,1次更換水數量不需要超過魚缸水的四分之1,病人魚的魚缸中每間隔兩天更換1次水就能了,更換水的次數不需要太頻繁,更換水之之後1定需要調整鹽水水的濃度,更換水還有1個作用就是將水中已經死亡的寄生蟲子子子通過更換水轉移出去,防止因為寄生蟲子子子的腐爛產生其他細菌!
6:第六步耐心等待,這是最簡單的一步了,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等待的時候注意觀察魚身上還有沒有小白點出現,如果再次發現下小白點出現就繼續治療,只要堅持這六步,徹底治療白點病是很簡單的!
這就是治白斑病人人的6點準備什麼,大家有沒有記,請大家繼續關注我,我下學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