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作為一種不會破話家裡原本環境衛生的小寵物深受人們的喜愛,體態優雅、身形各具特色的觀賞魚在水族箱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很多新人朋友在入手觀賞魚後都會有幾分不知所措,看到觀賞魚身上出現了一些白白的點點都還以為是水中的小氣泡,其實這些觀賞魚很有可能已經受到了寄生蟲的騷擾,新人朋友養魚這一點需要上心,雖然這種白點病很好治,但也不要將小病拖成大病!

白點病的簡單辨認法
所謂白點病其實就是水中一種叫小瓜蟲的寄生蟲引起的,水中的氣泡一般都是有大有小的,而若是患上白點病的觀賞魚體表上會出現和鹽粒差不多大小的白點,那些白點大小差別並不大。在患病的初期,觀賞魚身上只有零星的幾個小白點,到了後期才會大規模爆發。寄生蟲具有傳染性,一般水族箱內一隻魚患上了,基本上整個魚缸的魚都有可能患上了白點病。

白點病有致命性嗎?
白點病的的確確是相當好醫治的一種觀賞魚常見疾病,但好治並不等於患病的觀賞魚一定不會死。若是在觀賞魚身上只有零星幾個小白點的時候就可以治療那肯定很好治,不過若是到了情況嚴重的時候才意識到那就很麻煩了。小瓜蟲的繁衍能力很強,若是沒有及時處理,魚兒的生命就可能因此斷送。並且在情況嚴重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必須選擇下藥,但「是藥三分毒」這句話一點兒沒錯,很多觀賞魚因受不了霸道的藥性而死亡。

白點病的治療方法
先說各位魚友都最熟悉的「老三樣」升溫、換水、下鹽,小瓜蟲這種寄生蟲在高溫環境下就會停止繁衍甚至死亡,治療白點病首先就要消滅小瓜蟲,將水溫慢慢上升到28℃~30℃,在這種溫度下小瓜蟲都會死亡。水溫上升的時候最好多分幾天升溫,避免魚受不了水溫的突然變化而死亡。水族箱的過濾系統若是很好的話就不要擔心小瓜蟲的身體怎麼處理了,否則大家就需要加過濾和爆氧。

患上白點病的魚換水的頻率要比平時要高一些,每次換三分之一就可以了。下鹽是為了殺菌消毒,大家還是要確認一下自己的觀賞魚能不能接受鹽分,大部分的觀賞魚在千分之三的含鹽量的水體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過為以防萬一,大家一定要檢查一下自己養的魚的種類和水族箱內的水草種類。下鹽可不是加食鹽,而是粗鹽或是海鹽,食鹽中的碘分分鐘就能要觀賞魚的小命

大家養魚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那就是能不用藥就不用,藥劑的量是一般人都不好掌控的,放少了效果差,放多了可能害了魚兒。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預防+觀察」。在養好水的條件下白點病是不會爆發的,定期換上已經困過的水可以有效保護魚兒的健康安全,每天在餵食的時候可以細心觀察一下它們有沒有什麼問題,這樣就可以儘快給觀賞魚提供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