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身上這寄生蟲厲害了,沒細心都觀察不出,最終讓魚潰爛致死

2020-11-22 騰訊網

魚鯴,是一種非常難發現的寄生蟲。如果沒有細心觀察,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魚鯴最終會導致觀賞魚身體潰爛致死。似乎這種寄生蟲大家並不是很熟悉,別急,這期我們就來講講,關於預防魚鯴,殺滅魚鯴的那些事情。不過先要注意!魚鯴和魚蝨是不一樣的!魚蝨是寄生在魚類的嘴中,取代了魚類的舌頭,也叫做「縮頭魚蝨」。但是今天我們講的是魚鯴,是一種體表寄生蟲。

何為魚鯴——

啥?魚鯴?魚還會長那玩意兒?誒,還真會。魚鯴是一種非常小的,難以被發現的體表寄生蟲。一般來說成體只有五六毫米的樣子,繁殖特別迅速,身體呈半透明狀,長有兩個吸盤能夠牢牢吸附在觀賞魚的體表。胸前有四對足,能夠用來遊泳。能遊泳的寄生蟲還確實挺稀奇,找不到宿主的情況下他們會一直遊,直到找到宿主為止。魚鯴有著像蚊子一樣的針狀口器,他們就用這根「針」來吸食觀賞魚的血液,顯然對魚是有弊無利的。

魚鯴相對而言比較難發現。因為畢竟是半透明的,而且也只有區區五六毫米大小罷了。不細心一些很難發現。養在玻璃缸裡面其實還好,但是養在深色容器裡面幾基本上發現不了了。

魚鯴的症狀——

一般染上了魚鯴的魚都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症狀。當魚鯴達到了一定的數量時,觀賞魚就會變得非常急躁,非常難安,喜歡撞來撞去,並且還會伴隨著蹭缸的現象。如果你的觀賞魚出現了頻繁蹭缸的現象,不要多慮,一定要先好好觀察一下,看看到底體表出了什麼問題。肉眼的話只要是養在玻璃缸的魚感染上了魚鯴稍微仔細一些還是能看得見的,多注意魚鰭魚鰓。

為什麼會有魚鯴?

魚鯴的主要來源很有可能是因為餵活體魚蟲。因為畢竟這個東西長得也很像魚蟲,很容易餵食的時候混進去。主要還是魚蟲來源的問題。野採的魚蟲最容易攜帶魚鯴。一定要注意。凍的魚蟲通常不會有。

重點來了——如何對付魚鯴?

那麼,一旦確定觀賞魚感染上了魚鯴之後應該如何治療?魚鯴這種體表寄生蟲其實還是很好對付的。如果數量少的話就直接用手清除掉。但是如果數量很多,每條魚都有,就一定要儘快下藥。先來說說數量少的情況:一般數量少可以用手扣下來,不過這樣很難扣,因為魚鯴有兩個吸盤,建議用1%濃度的敵百蟲溶液塗抹在有魚鯴的地方,三十秒之後放到清水之中,隔天再塗一次基本上就沒事了,魚鯴會直接死亡並且脫落。或者按照100升水放0.5克的敵百蟲晶體調配溶液,然後讓魚藥浴五分鐘。五分鐘後魚和魚鯴基本都會被麻醉,魚鯴會脫落下來,魚只要放到清水裡面爆氧一下就能恢復。

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可以按照100升水放0.3克的阿維菌素來下藥,期間一直開著過濾器,藥浴三天,每隔兩天要換一次水。然後新換進來的水要繼續按照比例進行補藥。很快就能治好。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觀賞魚內寄生蟲問題全攻略,媽媽再也不擔心魚缸魚兒不吃東西了
    春季是各種蟲子各種細菌真菌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很多觀賞魚疾病爆發的時間段。最近不少魚友反應家裡的魚炸鱗,肚子鼓漲不知道怎麼辦,這很可能就是觀賞魚得了內寄生蟲後期的症狀,說實話,內寄生蟲的問題是觀賞魚最難治療的疾病,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對抗觀賞魚內寄生蟲的攻略。內寄生蟲如何危害觀賞魚?
  • 觀賞魚身上長紅色一塊別小看,它是一種病的表現,常見於細菌感染
    錦鯉玩家們是否經常發現自己的錦鯉經常身上會有出現紅色斑塊,並且很大。但是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對這種病一知半解,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錦鯉一點一點潰爛,最後直接死掉。這種病其實叫做「列印病」,一般都是發生在錦鯉身上,或者金魚身上。
  • 新人養魚需上心,觀賞魚身邊白白的可不是氣泡,可能是寄生蟲!
    很多新人朋友在入手觀賞魚後都會有幾分不知所措,看到觀賞魚身上出現了一些白白的點點都還以為是水中的小氣泡,其實這些觀賞魚很有可能已經受到了寄生蟲的騷擾,新人朋友養魚這一點需要上心,雖然這種白點病很好治,但也不要將小病拖成大病!
  • 觀賞魚感染外寄怎麼辦?教你「醫」招解決煩惱!
    魚友們在沒有生物解剖和實驗室電鏡檢查的條件下,只能是通過外部觀察來進行經驗性的判斷魚兒是否感染內寄,這就導致了絕大多數因為無菌性或細菌性腸炎引起的癟肚、魚體消瘦等病症誤判為內寄,往往因為治療方向上的錯誤最後導致遺憾的發生。而體外寄生蟲感染病症特徵十分明顯,即便是稍有水族經驗的魚友也很少能出現誤判的情況發生。
  • 觀賞魚內寄生蟲你了解多少
    某些品種的魚可能變得消瘦,貼近心臟的部位凹陷,但是腹部膨脹。由於感染絛蟲,腹部最終脹破。魚可以忍受輕微的感染,而養魚者甚至意識不到出了問題。(二)、感染詳述。 可能遇到以下類型的寄生蟲:刺頭蟲—這種寄生蟲(體長從幾毫米到幾釐米不等)吸附在魚的腸內,經常損害腸內壁,並且使魚易受其他傳染病和寄生蟲的影響。
  • 觀賞魚蹭缸真的都是魚病嗎,很多時候我們不必下藥!
    第二個水質問題就是水體太老,也就是我們說的水質跌酸,它們也會刺激觀賞魚的體表,導致觀賞魚蹭缸,這種情況下大多發生在觀賞魚到家很長時間,而我們又很長時間沒有換水,如果觀賞魚沒有其他的異常反應,我們適當的換換水就可以予以緩解。以上兩種症狀因為是水質的問題,所以我們根本沒必要去下藥治療,解決了水質問題觀賞魚即可恢復正常。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前言】現在養寵物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宅家的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小動物,這其中就包括養觀賞魚。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養魚雖說不像貓狗一樣需要遛,但是要把蝸居在魚缸裡的魚養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我們足夠的耐心和細緻。
  • 養魚者不可不看——如何發現及治療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
    對魚友來說,養魚最不想面對的莫過於精心飼養的魚兒患病,甚至奄奄一息,而自己卻束手無策。特別對於沒啥養魚經驗的朋友來說,這更讓人心煩。而這一期的觀賞魚之友,我們來聊聊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這一魚病。在眾魚病當中,要數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病最為隱蔽,因為體外寄生蟲病在患病之初,並無明顯的病症。
  • 如何判斷觀賞魚外傷、炸鱗、敗血病還是有蟲?簡單問題偏要複雜化
    即使是養魚老道當年開魚店賣魚,遇到觀賞魚的體表寄生蟲情況也不是很多,不能說幾乎沒有,三五年時間能夠碰上一次兩次的那都算多了的,哪裡會有很多新魚友口中所說的,動不動就是觀賞魚的體表有蟲了呢?原來你家魚缸裡專養蟲子不養魚啊?
  • 觀賞魚的死亡姿勢可以暴露一些疾病,有助於我們今後的判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好好的觀賞魚突然間它就暴斃了,在我們飼養觀賞的過程中,其實這種現象都很正常,老魚友們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 魚無緣無故死了?你應該知道這 4 種致死原因
    總之,不管是溫度急劇升高還是急劇下降,對觀賞魚都是不利的,嚴重的會直接致死。不同種類的魚對水溫要求不一樣,因此我們混養觀賞魚的時候要挑選適宜溫度相差不多的魚。換水的時候,新舊水溫要保持平衡,最多控制在 1~2℃,超過 3℃ 就有可能引起魚死亡。
  • 除了寄生蟲以外,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大部分都與下列因素有關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您好!我的草金魚這幾天渾身發黑了,就像放煤炭裡滾了一圈,前幾天長白毛,加了小蘇打和鹽好了。之後又不願動、不吃食,得了腸炎,加了幾天慶大黴素好了,目前也活潑了,也吃食了,只是發現體表發黑了,昨天換水了,沒發現有什麼好轉,現在的狀態活潑了,吃食也好,不下藥能行嗎?
  • 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長期打氧的水體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觀賞魚的身上粘附有一定氣泡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身體粘液分泌過多的觀賞魚,比如說金魚、錦鯉和在發奶過程中的七彩神仙魚,它們的體表經常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肉眼可見的小氣泡。
  • 自己的觀賞魚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操作,別人未必知道原因
    魚友們也好,養魚大咖也罷,人家都不是法醫,沒有那個高超的技術,僅僅只是看到一個圖片或者眼觀,就能立刻告訴您,哇,你的這條魚,有可能,是因為單相思病死了……來,就上圖這條金魚,請問各位新魚友,誰來告訴我,它,是怎麼死的?
  • 釣到的魚有寄生蟲還能吃嗎?有人說不能吃,有人說能吃,誰對?
    昨天在釣魚的時候有個釣友在旁邊驚呼一聲,哎呀有蟲子,嚇我一跳,還以為被啥不知名的蟲子咬了,結果發現這兄弟是看見他釣上來的鯽魚尾巴上有寄生蟲,所以嚇了一大跳。相信這種情況很多釣友都碰到過,甚至還有些釣友還看過一些視頻中有人撥開鱗片來找寄生蟲,看完之後完全沒有吃魚的欲望了。
  • 觀賞魚水黴病的前期徵兆會是什麼樣,給大家看看圖片!
    但是這缸草金魚體色暗淡和各鰭併攏,鰓蓋外張,已經是明顯的水黴病的徵兆了,有的魚友懷疑是白點病,實際上細心的魚友一定能夠觀察到,在白點病初期,觀賞魚根本不會有縮鰭的症狀,而且也不會體色暗淡,如果白點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那麼整條魚兒身上必定會是像下雪一樣了。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一、觀賞魚首先會死於主人的眼睛不利索,小學語文沒學好,連半死不活四個字都沒整明白這個問題我早就說過,我們挑選觀賞魚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觀察它們的外表,而有些魚友,即使是觀察觀賞魚的外表都不會,那我也只能無話可說,魚死了很正常,它也確實該死。
  • 觀賞魚總是衝撞魚缸玻璃是怎麼回事?
    你家觀賞魚有沒有出現過撞缸的情況?明明好端端的觀賞魚在那一刻瘋狂撞向魚缸,心疼的你站在缸前萬分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觀賞魚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精神抑鬱還是狂躁爆發?或者是感知到地震波的提前到來?我要不要趕快疏散到安全地帶還是帶著魚缸一起逃跑?
  •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觀賞魚的身上出現紅血絲,一般的都是與魚缸的水質有關,大體上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水質過新,要麼水質過老,再一個就是水溫突降。一位魚友問到了,自己飼養的一缸金魚,其他的觀賞魚明明狀態都很好,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也相當的不錯,為什麼單單就是鶴頂紅金魚的身上出現了大量的紅血絲,而其他的魚兒幾乎都沒有呢?
  • 這五種霸缸魚,同缸混養的不少觀賞魚都遭殃了
    但偏偏就有那麼一些生性霸道、喜歡打鬥的觀賞魚,就喜歡攻擊別的同伴,讓魚友們大感頭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缸霸型觀賞魚,如果不是單養,平時一定注意對它們多多提防哦!1、十間魚十間魚,又名非洲十間,身上有8-10條暗黑色環帶,生性比較暴躁,很多時候都會主動攻擊其他和它體型相當或比它體型小的魚類,繁殖期間甚至會同類打鬥致死,是名副其實的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