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2020-12-05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長期打氧的水體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觀賞魚的身上粘附有一定氣泡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身體粘液分泌過多的觀賞魚,比如說金魚、錦鯉和在發奶過程中的七彩神仙魚,它們的體表經常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肉眼可見的小氣泡。

那麼,某些魚友就會認為,這是因為魚缸裡氧氣過多,導致水體氧氣飽和的緣故,事實上真有這種可能嗎,觀賞魚身上的氣泡為什麼會粘附上去呢?

一、水體中不存在氧氣飽和一說

至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氧氣飽和或者過量一說,因為魚缸又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體,或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講,永遠只會有水體缺氧一說,也不會有氧氣飽和的情況存在。

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因為水體中本身的含氧量就低,而我們所使用的氧氣泵又不是單純的輸出純氧,即使輸出的是純氧,它也會不斷地從水中溢出,所以說這種情況完全是我們自己多慮了。

二、魚兒身體粘附氣泡,一定是供氧過量?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好解答的,因為我們在遠途購買觀賞魚的時候,裝魚的袋子裡都是直接打的純氧,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遠途運輸,袋子中的水體只要是能夠漫過觀賞魚就可以了,而這個袋子中的純氧氣大多數佔到了整個袋子三分之二的體積。

但是當我們打開袋子的時候,看到哪條觀賞魚身上粘附有大量氣泡了?這種情況幾乎為零,所以說,觀賞魚如果是體表粘附氣泡,至少與水體中含氧量過高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

那麼又是為什麼這些氣泡會粘附到它們身上去呢?

三、只有水質問題才是最終原因

對於觀賞魚身上粘附大量的氣泡,這裡還有一個特例,那就是在我們開缸初期,由於氯氣或者水壓的不同,會導致魚缸的缸壁和各種設施上出現大量的細微氣泡,對於這些氣泡我們要堅決予以清除,它們是極有可能粘附到觀賞魚身上的,但是這個也絕對與觀賞魚的應激反應所導致的身體粘液分泌過多有關,不過對於這些初始氣泡清除的方法反而應該去爆氧。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我們平時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觀賞魚體表粘附氣泡,基本上都是源於魚缸水質的問題。

我們比如說,本來是比較適合弱鹼性水質的觀賞魚,我們把它們飼養在弱酸性的水質當中,它們就會出現強烈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就會導致它們的體表分泌粘液過多,或者是發生融鰭和魚鰭潰爛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氣泡就會上身。

反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喜歡弱酸性水質的觀賞魚,當水質過鹼或者極度酸化,它們的體表粘液同樣也會大幅度增加,繼而粘附氣泡。

四、觀賞魚的各種疾病

除了水質的問題是主要原因以外,剩下來的就是觀賞魚的各種疾病,無論是什麼蒙眼、腸炎還是內外寄,觀賞魚在其不舒服的情況下或者在受到極度驚嚇的過程中,體表的粘液都會有多增厚,這就是粘附氣泡的真正原因。

較為嚴重的情況,就不單單是粘附氣泡了,只要是魚缸裡漂浮的各種雜質和魚缸底部的垃圾,都會在觀賞魚的體表堆積,繼而觀賞魚就會發生各種的體表潰爛病,如果魚缸的水質得不到有效的清理,這個疾病想治好了是很難的。

五、不能說與打氧一定關係沒有

但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不能說這種情況就是與打氧一點關係沒有,如果是在較小型的魚缸裡,沒有任何的過濾系統和底沙,僅僅依靠單純的供氧,勢必會導致魚缸裡雜物紛飛,這個時候魚缸的水質就會首先渾濁。

觀賞魚長期生活在這種水質中,當然體表就會越來越不乾淨了。

再就是如果觀賞魚已經體表受損,比如說在我們大量用藥傷害到了觀賞魚的體表,大量的更換新水,刺激到了觀賞魚的體表,那麼在這些情況下,我們就不要去把氧氣泵開到最大了,或者是視具體情況直接關閉為好。

畢竟這些氣泡還是氧氣泵產生的嘛,如果沒有這些氣泡,也就不會粘附到觀賞魚的體表上了。

六、觀賞魚長期衝浪一定是好事嗎?

這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觀賞魚一定會到氧氣石打氧的地方長久停留?它們一定都是缺氧嗎?

比如說我的一位魚友新購買的小龍魚,其中有一條就愛到氧氣泡周圍活動,其實那並不是它一定缺氧,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心裡畏懼,它覺得在那裡面藏著我們就發現不了它了,僅此而已。

結果沒有幾天的光景,小龍魚的尾巴就快爛沒了,這主要還是一個心裡壓抑的表現,所以最終這位魚友還是選擇關閉了氧氣泵。

七、七彩二大爺的體表不乾淨

我飼養的這兩條七彩倒是沒有供氧,但是有半個月我也沒給它們換水了,為什麼今天我把所有的魚缸都填水了,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本來我是想給它們下點藥的,因為它們的體表很不乾淨,尤其是雌魚,身上總是粘附雜質,後來我還是決定換水看看,這次給它們更換了大約一半的新水,其實是大魚池子裡的水,但是更換完之後,這對二大爺的體表就乾乾淨淨了。

這個其實和觀賞魚體表粘附氣泡是一個道理,很多魚友在飼養有龍魚、魟魚的大型魚缸裡,都是在24小時不間斷的供氧,也沒見它們的觀賞魚身上粘附有什麼氣泡,只要是水質好、觀賞魚的狀態好,一切都不是問題。

所以說對於觀賞魚體表粘附氣泡是由於水體氧氣飽和一說,是毫無任何道理的,關鍵問題還是我們在水質和魚兒的體質上沒有控制好而已。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關於魚缸供氧的一些問題,過濾槽可以打氧嗎,納米氣盤好不好?
    正因為納米氣盤的過度細化,造成了魚缸的整個水體和魚缸水面的氣泡過多,如果是較小的魚缸,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又比較大,一個是魚缸的水面泡沫我們根本無法處理,一個是氣泡越細碎,粘附到觀賞魚體表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說,一邊供著氧氣,一邊觀賞魚的體表在潰爛,水面的泡沫、油膜可能也無法處理,最後得不償失,而普通的氣石,要比納米氣盤強上很多、很多。
  • 魚缸裡的氣泡是哪裡來的,對觀賞魚有害嗎?看看養魚如何消除氣泡
    但是除了水面會出現大量泡沫以外,水裡面的造景,包括魚缸,在剛剛開缸的時候,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大顆粒的氣泡。相對於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泡沫,初開缸的魚缸水中有氣泡附著,對魚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為什麼剛剛開缸的時候,水裡面有氣泡? 其第一種,是暴力加水導致的。
  • 魚缸過濾系統和照明燈,24小時開啟,觀賞魚能不能被累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過濾系統24小時開啟,能不能把觀賞魚給累死的問題,以前經常有魚友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至於,但是有幾種特殊情況,可能也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下鹽過多,水溫過高,觀賞魚可能出現疑似缺氧現象第一個問題就是魚缸裡下鹽的問題,在我們給金魚使用到百分之三鹽度的時候,就會看到金魚在一瞬間漂浮到了水體的表面開始側躺,如果說是體質比較正常的魚,可能在一兩分鐘之內就會迅速恢復,而如果是水溫過高或者金魚本身有病,可能就直接拜拜了,這個時候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觀賞魚缺氧而死。
  • 魚缸裡缺氧也能養的觀賞魚,魚缸裡缺氧有3種情況,2種處理方法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都說魚缸水流大,觀賞魚很容易患病,主要關注哪幾點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昨天,養魚老道在視頻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還有很多魚友在不斷詢問,魚缸水流大了怎麼辦?如何判斷魚缸的水流,它就是過大了呢,水流過大是不是一定對於觀賞魚就是壞事,它們一定就會出現問題呢?這個也不一定的。
  • 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如果水中含氧量過低,很有可能會抑制細菌生長,並且容易導致硝化細菌系統崩潰,也就是細菌死亡。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硝化細菌系統崩潰了水中的有害物質就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置,會危害到觀賞魚。二、水草枯萎,觀賞魚死亡沒有氧氣的環境下,觀賞魚會紛紛浮出水面,大口呼吸水面的空氣。這是一些比較耐低氧的魚類的自我保命機制。
  • 大量絮狀物出現在魚缸壁,到底是不是菌膜,必須全部清除嗎?
    一、大量觀賞魚的體表粘液脫落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絮狀物或者生物絮團之類的東西,在觀賞魚入缸之前,可以說是幾乎沒有,所謂的有,也只是魚缸的水體放置時間過長,溫度表或者加熱管以及供氧的水管上會有那麼一星半點,缸壁上按理說應該是乾乾淨淨,我們這裡只說
  • 三合一水泵,堵住出氧口的道理何在,為什麼很多魚友都在爭論?
    之所以大家會去爭論這個本來不該爭論的問題,原因就在於魚缸的大小不一樣,三合一水泵的設計不一樣,我們的過濾槽深淺,以及飼養觀賞魚的密度都不一樣。所以才會依據自己的魚缸情況,彼此爭論不休,我真的是永遠也搞不明白,我們就不能多方面去考慮問題嗎?
  • 其實大部分觀賞魚可以不用打氧,這土方法告訴你咋簡單判斷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打氧是一個備選的項目。因為不一定所有觀賞魚都需要進行打氧的,但是,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咱們也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我養了養了什麼魚,我進行了什麼什麼操作,要不要給魚缸裡面打氧呢?
  • 觀賞魚不急我不急,對付魚缸黃水我就是這麼做的
    所以養魚老道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才有了本文的這個題目,那就是:魚缸黃水勿驚慌,緩慢調理最得當,我的方法是觀賞魚不急我不急!對於有些魚友一邊放置沉木、一邊又去添加活性炭或者蛋白棉處理黃水的問題,養魚老道認為這又是何苦呢?我們直接添加軟水樹脂或者軟水機不就得了?也不用費這個勁,再說了,如果真的看不下去,我們也是可以緩慢的少量換水的,這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 導致魚缸裡硝化細菌死亡,可能會與下列因素有關,我們如何改善?
    ,但是並不粘附有過多雜質、水面無多餘氣泡殘留,即使由於打氧或者上濾下水造成了一定數量的氣泡,它們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破滅、也就是三五秒的時間,魚兒狀態良好、無任何體表炎症或者呼吸困難等症狀,魚缸在投餵魚食後,很快水質就會恢復自清。
  • 除了寄生蟲以外,觀賞魚的體表疾病大部分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評論,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有很多的魚友提出來了,關於觀賞魚體表的諸多問題,比如說體表出現部分白蒙啦,體表的部分鱗片和魚鰭末端開始發黑了,有的魚友就把它們當成了白點病或者水黴病來治療,有的魚友一看到魚鰭發黑就開始盲目下藥,這些未必都是正確的操作。我們還是要從根源上尋找問題的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及時對症處理。
  • 水泵停轉24小時魚缸水質就崩潰,會有哪些原因,如何處理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一位魚友反應自己的魚缸水泵壞掉了24小時,然後整個魚缸的水質就完蛋了,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有效處理為好,需要添加硝化細菌嗎,需要爆氧嗎?等等問題。
  • 魚缸裡下藥硝化細菌就會死亡所以導致水質混濁,這是哪來的理論?
    難道我們不過了,魚病不治了?真的有不傷害硝化細菌的藥物,大家相信嗎,如何能夠證明呢?2、下藥之後,魚缸的水質不渾濁就證明沒有傷害硝化細菌,這不是太可笑了麼,再說了,你能夠買到真藥嗎,大白片我們這裡十塊錢一瓶,有要的嗎?
  • 魚缸每天光照多久合適?學會科學控光,不傷觀賞魚又省電的做法
    昨天有個魚友向我問了一個比較少見的問題,就是:「魚缸要不要二十四小時一直不間斷地開燈呢?」這個問題在很多人看來答案都非常明顯,這顯然是不用的。這個魚友可能想要讓魚缸出藻,或者是考慮到魚類的習性才這樣問的。但是其實,魚缸燈是不需要一直二十四小時一直開著的。
  • 觀賞魚需要24小時光照嗎?魚友想一直開燈,我當時就無語了
    昨天魚友給我提出一個問題,「魚缸24小時開燈行不行?我看觀賞魚沒有睡覺,不需要休息吧」就是一個魚友向我提出的問題,如果你看到這樣的問題,會如何回答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一下。接下來我回復一下這位魚友。首先魚缸燈不可以24小時常開,咱們先不談觀賞魚是否需要睡眠,先說魚缸爆藻的問題,很多魚友開燈8小時,魚缸就長藻,如果開24小時,這口魚缸估計就沒法收拾了。當然,爆藻還有一個前提,就是魚缸水體肥力超標,加上強光照射。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第二點就是昨天的氣溫太高,達到了32度,在撈取時,部分小麥穗魚存放的時間過長,超過了半個小時以上,這是導致它們死亡的第二個原因。這就相當於我們在這個季節內,遠途高密度運輸觀賞魚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有可能發生大量死魚現象。
  • 魚缸裡的氣泡會有很多種,有些可以忽視,有些必須清除掉
    那麼即使這個過濾再有效,魚缸的水質再清澈,水面的泡沫對於水面的覆蓋量也太大了,大多數都是直接衝到了水底再返回到水面,裡面飼養的那幾條小金魚,體表就會長期粘附這些泡沫,它怎麼可能會好呢?況且,由於濾材的數量太多,裡面的殘渣析出物也會很多,導致這個魚缸水面泡沫永遠存在。
  • 如何讓觀賞魚告訴我們,我們的魚缸水質,到底是好還是壞?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對於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治理問題,在新魚友看起來似乎很是高深莫測,好像牽扯到的問題涵蓋了方方面面,如果說起魚缸的養水知識和關鍵詞,以及各種過濾形式,我們在網上可以找到太多太多的方法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