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部分觀賞魚可以不用打氧,這土方法告訴你咋簡單判斷

2020-12-04 養魚說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打氧是一個備選的項目。因為不一定所有觀賞魚都需要進行打氧的,但是,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咱們也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我養了養了什麼魚,我進行了什麼什麼操作,要不要給魚缸裡面打氧呢?

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打氧一般是怎麼判斷需不需要進行。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常見的觀賞魚裡面,耗氧量比較大,經常需要用到打氧設備的觀賞魚品種。有我們所熟悉的金魚,錦鯉魚以及常見的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虎皮魚,還有非常好看的羅漢魚,以及大家都非常喜歡的鸚鵡魚和地圖魚,這些都是相對來說耗氧量比較大的常見觀賞魚品種。

所以如果有飼養到這些觀賞魚品種的朋友,在飼養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大的情況下,魚缸肯定是需要打氧的。那怎麼樣判斷它的密度是否是比較高呢,在這裡有一個土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當觀賞魚放在魚缸裡面,我們用肉眼去觀察,大概的測量一下,這個觀賞魚總數量加起來的身體,體積,或者說面積,有沒有達到整個魚缸面積或者體積的1/10。如果有的話,建議就打氧比較保險。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沒有條件給魚缸打氧的時候呢,那就控制這個密度,按照上面的土方法,不要超過1/10。

接著我們來看一看,即便密度很大,不打氧也沒關係的常見觀賞魚。最經典的就是鬥魚,常見的鬥魚有中國鬥魚和泰國鬥魚,這兩種鬥魚都是可以直接呼吸空氣裡面的氧氣的,所以即便水中含氧量非常低也沒關係。另外一種觀賞魚,跟鬥魚很像,它們都是屬於迷鰓魚,所以可以直接呼吸空氣裡的氧氣,那就是雷龍魚。還有我們熟悉的曼龍魚,珍珠馬甲也是屬於這類迷鰓魚。迷鰓魚非常神奇,它們是通過千萬年來進化出來的特殊器官,可以直接呼吸空氣裡面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水裡沒有氧氣的問題。

在這裡順便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如何判斷一類觀賞魚是不是迷鰓魚呢?那就是觀察它們有沒有每隔一段時間就跑到水面透一下氣,如果有這種魚一般就是迷鰓魚。它的行為就是,衝上水面,呼吸下氣,然後往水裡再串回去。

最後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些普通的也就是介於高耗氧量和低耗氧量之間的常見觀賞魚。面上比較經常看到的就是,孔雀魚,米奇魚,瑪麗魚。這些小型的熱帶觀賞魚,它們就是介於兩者之間。因此它們一般也不需要額外打氧,除非密度真的非常大,多大呢?那就是按照上面那個土方法,一般體積佔到魚缸整體體積的1/2那就要打氧,或者說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看它們有沒有浮頭的情況,如果有浮頭的情況,也是要打氧的。

以上就是關於常見飼養觀賞魚品種裡面需不需要打氧的問題,所以如果有疑惑魚缸要不要打氧,這個問題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養孔雀魚需要打氧嗎?這種情況下要,一般情況不用
    圖文原創作者:瘋瘋人【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特別聲明:允許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未經許可搬運,否則申訴維權這是來自一位山東魚友提出來的問題,表示自己之前養的金魚啊答:既然這位朋友已經養過金魚和錦鯉魚,那麼相信也是有一定的飼養觀賞魚的水平。而且提出了這個問題,特別的細膩很好,相信也能把孔雀魚養好。接下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孔雀魚是可以不用打氧的。正常密度的孔雀魚是不需要打氧的,除非密度特別大,那麼需要打氧維持一下水中的能量。
  • 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長期打氧的水體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觀賞魚的身上粘附有一定氣泡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身體粘液分泌過多的觀賞魚,比如說金魚、錦鯉和在發奶過程中的七彩神仙魚,它們的體表經常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肉眼可見的小氣泡。
  • 魚缸裡不用打氧氣可以養的觀賞魚,媽媽不用擔心我養不好魚了
    其實迷鰓魚就是一種擁有迷宮狀魚鰓的魚類。這些魚類他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這些魚類可以藉助著他們特殊的魚鰓去直接呼吸水面空氣,也就是說,這些魚類不用打氧氣他們是一群可以離開水的魚類。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不用水飼養,那個是陸地生物。這些魚類其實在生活中都很常見,黑魚,泥鰍,這兩種魚類大家逛菜市場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是唯一沒有打氧的卻依然活得好好的魚類。
  • 養新手選哪種觀賞魚更容易養?這三種觀賞魚,魚缸裡想養死都難
    因為養什麼觀賞魚跟有什麼樣的條件去養這個觀賞魚,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咱們家裡的魚缸是多大的?是中型魚缸,小型魚缸還是大型魚缸呢?另外一個就是自己每天忙不忙,一天能餵魚多少次?有沒有時間可以照顧它們?相信大部分朋友是工作都比較忙,照顧的時間應該比較少,所以就需要找一些簡單好養,又不怎麼需要照顧的觀賞魚了。那麼我們就以魚缸的大小給大家介紹小型觀賞魚,中型觀賞魚和大型觀賞魚三種。
  • 水草缸長期打氧的好處,對不對實踐才是真理,你還在猶豫嗎?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大家一定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在你的水草缸裡打氧的問題,因為好多新手一直會搞不太清楚,是給水草缸打氧氣好,還是不打好,還是間歇性地打氧氣,這個問題想要得出結論,網上的說法遍地都是,所以你讓新手去選擇一定會糊塗,不知道聽那一種是正確的,因為說話各不相同,那我今天就把我的實踐的用法和大家說一下,這樣大家就可以自己去判斷到底用還是不用了。
  • 觀賞魚的死亡姿勢可以暴露一些疾病,有助於我們今後的判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好好的觀賞魚突然間它就暴斃了,在我們飼養觀賞的過程中,其實這種現象都很正常,老魚友們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 就算是沒有氧氣泵也是可以養魚,這些漂亮的觀賞魚不用打氧也能活
    新人在飼養觀賞魚的時候經常會有些手忙腳亂,很多比較常見的器材都還沒有接觸到,像飼養觀賞魚經常用到的氧氣泵就是一種。對於很多觀賞魚們,水族箱中大量的氧氣才能支持它們正常生活,若是沒有,魚兒們很可能窒息而忘。
  • 沒有氧氣泵也是可以養魚,這些漂亮的魚,不用打氧也可以養活
    如果是沒有氧氣,這些魚兒就會窒息而亡,不過也有一些漂亮的觀賞性的魚,可以不用氧氣泵就能存活,甚至這些魚還可以在低氧環境中生存。,如果你想飼養泰國鬥魚的話,可以不用特別大的鬥魚和飼養它們,泰國鬥魚對水溫是有一定要求的,泰國鬥魚對氧氣卻沒有那麼大的要求,甚至說可以不用氧氣泵,只要你們記得按時定期的換一次水就可以了,如果飼養一對泰國鬥魚的話,可以讓鬥魚和面對面放著,這樣可以看到它們美麗的一面,又可以看到它們好鬥的一面。
  • 觀賞魚在水中倒立、側躺、傾斜遊動,它們就一定是患病了嗎?
    關注養前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這個我們也是要根據自己魚缸的水質和投餵習慣去綜合予以判斷,比如說我們是不是剛剛更換了大量的新水,水溫過低刺激到了觀賞魚,是不是這兩天突然間投餵魚食過多,使得部分觀賞魚嚴重消化不良,觀賞魚是否已經開始炸鱗或者出現了嚴重的腸炎徵兆,我們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去一一加以判斷。
  • 清除觀賞魚體內蟲的小妙招,有一個方法可以不用藥
    總而言之,觀賞魚的極度消瘦和慢性腸炎、突眼、頭洞等,都會與這些小小的鞭毛蟲有關。上述症狀的具體判定方法,絕對不是我們所說的,觀賞魚排個白便或者食慾不佳那麼簡單,是需要我們根據魚缸的水質、觀賞魚的體質、排便和食慾等情況,去綜合加以判斷的。
  • 關於觀賞魚過溫、過水操作程序的注意事項!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對於魚觀賞魚愛好者來說,觀賞魚到家的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過溫過水了,正確的過溫過水程序,是觀賞魚能夠快速適應家中溫度和水質的首要步驟,那麼在這兩個問題上我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問題呢?三、同城購買的觀賞魚可以不過水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現在都是用自來水養魚,同一城市的自來水在水質上幾乎相差無幾,我們完全可以省略掉過水這個步驟,包括了到同城魚店或者是地攤、魚友手中購買的觀賞魚,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或者說過不過水都是一個結果。
  • 如何判斷觀賞魚外傷、炸鱗、敗血病還是有蟲?簡單問題偏要複雜化
    即使是養魚老道當年開魚店賣魚,遇到觀賞魚的體表寄生蟲情況也不是很多,不能說幾乎沒有,三五年時間能夠碰上一次兩次的那都算多了的,哪裡會有很多新魚友口中所說的,動不動就是觀賞魚的體表有蟲了呢?原來你家魚缸裡專養蟲子不養魚啊?
  • 觀賞魚頭號殺手蟲鰓,正確判斷,定期預防和有效治療的方法
    本期話題我們討論一下:」如何判斷觀賞魚得了鰓蟲病,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本期話題針對大部分觀賞魚種,感興趣的魚友可以繼續仔細閱讀,如果您的養魚生涯從來沒遇到鰓蟲病或者您確信以後也不會出問題,就不要繼續看本文了!
  • 如何判斷孔雀魚懷孕了?我把方法告訴你
    如何判斷孔雀魚懷孕了?我把方法告訴你孔雀魚種類繁多,價格不貴,很多新手朋友們喜歡的觀賞魚品種。這種魚的觀賞價值高,花色絢麗多彩,比較好的品種有禮服孔雀魚、雙劍孔雀魚、馬賽克孔雀魚、純色孔雀魚。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所以選擇養魚的品種也不同。
  • 觀賞魚過溫過水問題,有幾點注意事項,你學會了嗎?
    今天這篇文章,我給大家講解一下,觀賞魚過溫過水問題,魚過溫溫差不能太大,比如說我們冬天的時候,在外面買的金魚,室外的溫差是零度,但是我們室內的溫度可能在二十多度,這樣的話中間就相差了二十多度,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肯定不可以直接把魚丟金魚缸裡面的,因為溫差太大了,這樣做金魚很容易缺氧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發現很多新魚友非常有意思啊,隨便發個死魚圖片,啥也不說,就可以直接詢問老魚友,這個魚它到底是怎麼死的呢?這樣別人就能猜出來,這條觀賞魚是怎麼死的啦?
  • 老司機教你如何準確地分辨出觀賞魚的公母
    這些雌雄同態的觀賞魚由於具有相同的體態特徵,給飼養它們的水族玩家們增加了辨別雌雄的難度。其實無論是作為雌雄兩態還是雌雄同態的觀賞魚來說,我們不需要心急過早的來進行判斷魚的雌雄問題。因為在沒有達到性成熟階段就判斷觀賞魚的公母,大家大多所採用的體表觀測方法的判斷依據不足,如果僅憑某些片面的區別方法來進行主觀臆斷,老青年認為是不負責任的一種做法。
  • 關於魚缸供氧的一些問題,過濾槽可以打氧嗎,納米氣盤好不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到了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問題,其中就牽扯到了一個供氧的設置,最近很多魚友對於這個問題問的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氧氣頭好還是水妖精好?二、在底濾倉打氧有沒有輔助培菌和增加主缸氧氣量的作用?
  • 三合一水泵,堵住出氧口的道理何在,為什麼很多魚友都在爭論?
    這種三合一泵,由於出氧口設計較很大,大部分直接分散了上濾盒中的水流,導致上濾的水流很小,魚缸的過濾效果不好,再者氧氣量過大,也可能把小魚缸內的觀賞魚,衝的東倒西歪,體表有黏附氣泡的可能性。那麼,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改造,把出氧口堵住,那麼,瞬間上濾的水流就會加大一倍。
  • 如何讓觀賞魚告訴我們,我們的魚缸水質,到底是好還是壞?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對於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治理問題,在新魚友看起來似乎很是高深莫測,好像牽扯到的問題涵蓋了方方面面,如果說起魚缸的養水知識和關鍵詞,以及各種過濾形式,我們在網上可以找到太多太多的方法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