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兼得的譁仔。
魚缸三個大煩惱,洗棉換水和除藻。
除藻雖不及洗棉和換水那般頻繁,但它是與魚缸美觀度關聯最緊密的養魚步驟。
你是用什麼方式除藻的呢?
相信至少過半數的玩家選擇了清道夫。
熟悉譁仔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反對在魚缸裡使用清道夫的。
一方面是因為清道夫有攻擊病魚的壞習慣,另一方面是因為清道夫實在是太醜了。
所以,越來越多的朋友們也都放棄了在魚缸裡飼養清道夫的念頭。
可是,有的朋友就抱怨了:譁仔啊,我們跟著你不用清道夫了,可魚缸裡到處是褐藻,天天除藻那是不可能的,你就沒有別的辦法來幫我們壓制藻類的爆發嗎?
說實話,能說出「壓制」二字,就說明這是經常看譁仔文章的朋友,因為你們大家都知道一個起碼的常識——藻類是不可能從魚缸裡徹底消失的,能壓制,不能根除。
今天譁仔就為大家一口氣送上「上中下三策」來應對魚缸裡的藻類爆發問題。
傳統的方法咱不用,咱用點另類的,但堅決不選清道夫。
當然,咱也不用那些能除藻的工具魚蝦螺。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厭惡魚缸藻類的觀賞魚玩家,不適合草缸和海缸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譁仔除藻的下策——用藥
這個方式適合有暴脾氣的觀賞魚玩家,效果立竿見影,但是存在藥物殘留。
譁仔常用的除藻藥名字很燒腦,名叫——4,6-雙異丙氨基-2-甲硫基均三嗪。
這名字朋友們不用記,大部分朋友也記不住,起碼譁仔自己就記不住,哈哈!
這是水產行業常用的一種魚藥,是用來壓制大型魚塘裡藻類的藥劑。
根據譁仔的實驗,在魚缸裡一樣可以安全使用。
具體使用辦法——每周用一次藥,每100升水用0.03克。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不可以停用增氧泵;用藥24小時後需要用活性炭去除藥物殘留;不可以和其他任何藥物同時使用。
最重要的是,這個藥物會傷水草,所以不適合在有水草的魚缸裡使用。
這是化學的方法。效果雖好,但是用藥不是好辦法,也不符合譁仔的性格,所以這是下策。
接下來我們說中策。
譁仔除藻的中策——用光
魚缸爆藻三要素:合適的水溫、合適的光照,合適的氮磷比。
爆藻雖需要光,但是藻類也並不是喜歡所有的光,比如紫外線就是藻類的剋星。
譁仔的中策就是使用殺菌燈,殺菌燈發射出來的就是紫外線。
殺菌燈雖然是為了殺菌而設計,但是它最大的作用其實是殺藻。
在這個套路中,我們主要是用它來殺死已經飛入魚缸中的藻類孢子。
具體操作方法——每三天開一次殺菌燈,每次開4~6個小時。
操作要點有三個——
第一,不要在主缸裡打開殺菌燈,它不僅會傷害魚,也會傷害你的家人;
第二,不用用紫外線照射生化濾材,會損失硝化細菌,得不償失;
第三,殺菌燈是有壽命的,每年換一根還是必要的,最好半年換一根。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不用魚藥,也不傷水草,缺點是需要定期打開殺菌燈,大家工作都那麼忙,容易忘記,所以這個辦法算是中策。
下面是譁仔的上上策。
譁仔除藻的上上策——用腦
不管是下策,還是中策,中心思想都是在「堵」,想方設法攔截藻類在魚缸裡的滋生速度。
譁仔的上上策的中心思想是「疏」,反正無法根除,不如「招安」了它。
藻類在魚缸裡是可以幫我們吸收氮肥的,而藻類爆發的前提便是充足的氮肥。
如果我們換個思維方式,就可以充分去利用藻類的這個辯證的邏輯了。
簡單說,就是「以藻克藻」。
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在底濾魚缸的清水倉(也叫水泵倉)裡配置一根爆藻燈,故意讓藻類在清水倉裡肆意滋生,越多越好;
第二步,減少主缸的光照時間和強度;
第三步,在主缸裡安置一根帶罩子的那款殺菌燈(這款殺菌燈的紫外線是照射不出來的,不會傷魚),並定期打掃殘餘的藻類。
這其實就是玩海水魚的玩家常用的「藻缸」的另類思路在淡水缸裡的實踐形式。
這個方法無法徹底阻止主缸裡出現藻類,但是可以減少95%在主缸裡爆藻的機會,能大幅減輕主缸裡爆藻的壓力,使水體中的硝酸鹽被最大限度地消耗在「藻缸」裡。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只需定期打掃藻缸裡的藻類即可,根據譁仔的經驗,兩個月打掃一次足矣。每次打掃只需去除一般綠藻即可,切記不可全部移除。
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不僅懂方法,還懂原理,舉一反三,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