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看3D頭暈 高倍頻技術是關鍵

2021-01-17 和訊科技

  為何看3D會頭暈?

  3D影像能夠使人們享受充滿現場感的圖像,但也存在眼睛容易疲勞,心情易受影響等問題。日本經濟產業省日前決定製定有關標準,以使影像製作者不要製作過於強調立體感的圖像。

  3D電視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快門式眼鏡依次快速閉合,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電視畫面。但是由於視覺暫留現象的存在,收看3D電視節目時,人眼會感受到「位置有一定距離但重疊的畫面」,這便是造成3D「重影」並直接引發「頭暈」的又一因素。而在長時間收看快速激烈的足球比賽或者動態畫面時,頭暈和引起疲勞的程度就會加劇。

  如何克服頭暈?

  若要減少重影現象的發生,就要保持3D畫面連貫性,因此面板的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並且刷新率越高,畫面就越流暢,3D效果也就越出眾。正因如此,在眾多廠家推出的3D電視中,120Hz或者240Hz技術都已經成為標配。

  高倍數的刷新率意味著可以在技術上實現每秒鐘播放400幅畫面(以400Hz為例),消除拖影,清晰呈現動態的畫面。在使用主動式快門眼鏡觀賞3D節目時,左右眼可以分別看到200幀略有不同的畫面,切實感受到身臨其境的3D視聽體驗。比如LG的LX9500(400Hz)、三星C7000(12倍CMR新睿動感技術)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與2D液晶電視相比,3D電視只是植入了3D圖像處理晶片,其主體還是液晶電視。而且在3D世界盃片源有限及節目轉播懸而未決的情況下,通過2D收看比賽依然是很多消費者的首選。在這樣的情況下,面板作為液晶電視70%價格的承載者,仍然充當著3D電視品質決定者的角色。在高刷新率技術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IPS硬屏、黑水晶面板以及夏普X-GEN面板都有著更為出色的發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玩VR遊戲,如何克服頭暈?
    玩VR遊戲眩暈噁心可以說是VR體驗中的經典問題了,它有一個很霸氣的英文名字,叫做Cybersickness,也被稱為VR Sickness,它帶來的眩暈感確實同做過山車不同,玩真正的過山車時,你之所以感覺頭暈
  • 探究分貝每倍頻的意義和關係
    在一些書籍的描述中,經常會出現dB/2倍頻、dB/6倍頻和dB/10倍頻,這都是為了更好的描述幅頻特性關係而引入的描述。現在我們先以dB/2倍頻為例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該單位的意義:縱坐標dB每增加1的dB橫坐標頻率將要增加2倍,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以2倍頻率的速度來進行縱坐標強度的判斷,這樣一來,比用1倍頻率的橫坐標變化量有更快的描述。從電子學方面看,採用2倍頻作為標準時,雖然在-3dB位置的頻率確認有了一定的模糊,但是,可以從幅頻特性圖中更加準確的得出在2倍頻處的幅度特性。同樣,dB/6倍頻和dB/10倍頻也是這個道理。
  • 抑制液晶拖尾 100HZ倍頻技術是否有效?
    詳細解釋的話還要牽涉到過多專業術語和一堆存儲器和電路名稱,相信大家也不想看。  下面的科普文章大家請堅持看完,就能明白整個關於倍頻技術的原理和是否有效。倍頻插幀的技術特色    所謂100Hz/120Hz技術,其實就是就是對電視圖像信號進行倍頻插幀的一項技術,即將原50-60Hz場頻改變為120Hz。具體措施可以是「插場」技術方式,也可以以「插頻」的技術方式實現。
  • 一種改善DDS性能的倍頻方法
    近二十年來,隨著數字集成電路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頻率合成技術——直接數字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技術。
  • 自動駕駛如何克服霧天?雙雷達技術成關鍵
    打開APP 自動駕駛如何克服霧天?雙雷達技術成關鍵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1-19 15:43:58 現有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通過 LiDAR 和雷達來檢測前方道路上遇到的障礙物,但這兩種系統都不善於在霧氣環境中識別車輛
  • 解析液晶倍頻插幀技術顯示效果
    而為了驅除這個詬病,廠家都一直在尋求技術突破,在想方設法提升液晶電視的動態顯示效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0489.htm  液晶成像的基本技術原理是依靠液晶板裡的液晶體的轉動控制光線的通過形成圖像,而液晶體的轉動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反應時間,所以在表現運動畫面時有滯後的現象,這就造成了動態畫面的殘影和拖尾現象。
  • 一種基於LMX2485E晶片的調製倍頻電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6979.htm  關鍵詞:頻率合成器;數字調製;鎖相倍頻;相位噪聲  某項目整機小型化要求電路系統體積配合減小,經過分析,電路系統體積減小的關鍵在於將分立元件眾多的模擬調製倍頻單元電路替換為數字集成電路。
  • 我國紫外雷射器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十二五」863計劃新材料領域「紫外雷射器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擔的「深紫外雷射器及人工晶體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大進展,於近期通過了課題技術驗收。
  • 小型化十二倍頻器研究與報告
    ,用一般的LC振蕩器很難達到要求,若採用高穩定的晶振,通過倍頻放大即可很容易的實現穩頻要求。 2 倍頻器原理 從理論上講,任何非線性原件都能夠用來實現倍頻,從工作原理上可分為非線性電抗(電容)型和非線性電導(電容)型。當用正弦波驅動非線性元件時,其輸出端就會產生輸入頻率的高次諧波分量,採用適當的濾波器就能選出所需的諧波分量,即可實現輸入信號的倍頻。常採用的非線性倍頻元件有二極體、電晶體等。
  • 什麼是倍頻器?倍頻器的簡介
    但是,這類倍頻器線路比較複雜,倍頻次數一般不太高,而且還可能出現相位失鎖等問題。微波振蕩器的頻率穩定度不太高,在幾十兆赫至百兆赫的晶體振蕩器後面加上一級高次倍頻器,可以獲得具有晶振頻率穩定度的微波振蕩。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為什麼看3D電影會頭暈?
    但一些人看完後,卻覺得眼睛酸脹、乾澀、頭疼、噁心。《洛杉磯時報》刊登的一項研究稱,3D電影的原理是,兩個鏡頭從不同方向同時拍攝影像,製成膠片。放映時,用兩個放映機將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會有重影。戴上特製的3D眼鏡後,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看到右像,雙眼將左、右的影像重疊在眼底上,由大腦產生三維立體視覺效果。
  • 上海光機所提出高功率光纖雷射倍頻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實驗室在高功率光纖雷射倍頻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少頻雷射諧振倍頻的技術,實現了高功率高效率的連續波倍頻雷射輸出,該技術提供了一種獲得高功率可見光光纖雷射的新思路。相關工作發表在 Optics Letters。
  • 中科院物構所攻克藍綠光固體雷射器關鍵技術
    近日,福建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該重大專項中以全固態藍綠光雷射系統及模塊化晶體器件研發為內涵的第一專題(包括3個子課題)所產生的兩項重要成果進行技術鑑定。鑑定結果表明,兩項成果的總體技術水平均達到國際先進,並分別在多項關鍵技術上居國際領先。專家介紹,這說明以物構所為主體的科研團隊已成功解決藍綠光固體雷射器系列關鍵技術,將有力推進海峽西岸光電晶體材料及器件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 太赫茲高速通信系統前端關鍵技術
    之前較少利用太赫茲波來進行無線通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實現無線通信系統所需的關鍵電路[13-14]。因此,我們將對作為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重要組成的幾項固態太赫茲關鍵技術開展深入研究,從核心電子器件建模、關鍵電路實現到系統集成應用研究全覆蓋,為太赫茲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高功率釹玻璃雷射系統的寬帶三倍頻技術
    二、對於中等寬帶的釹玻璃雷射脈衝(-1.2 nm,通過對脈衝進行時間相位調製獲得)的三倍頻、雙和頻晶體級聯的方案雖然在效率上基本可以達到實用的標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群速度失配的影響;導致輸入時間相位調製的基頻光其產生的三倍頻脈衝頂部會出現較強振蕩。
  • 上海光機所提出了一種高功率光纖雷射倍頻新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實驗室在高功率光纖雷射倍頻領域取得新進展。
  • 突破官方限制 i7如何能開啟更高倍頻?
    在超頻方面,這款產品也是表現不俗,而且高達20倍的倍頻也令玩家們提升頻率更為容易,不大幅度的外頻提升即能得到更為高效的產品性能。然而最近有玩家們發現,這款處理器的倍頻並不僅僅局限於20x,高達21x,22x的情況不勝枚舉?玩家們奇怪了,是怎樣才能達到更高的倍頻呢?
  • 科研獲得開放體系生長並具有高損傷閾值的紅外倍頻晶體
    利用紅外倍頻晶體進行雷射變頻是獲得光通訊兩個大氣窗口3-5μm和8-12μm雷射源的重要手段,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目前可商業應用的紅外波段倍頻晶體AgGaQ2(Q=S,Se)和ZnGeP2等存在兩大缺陷,即較小的雷射損傷閾值阻礙其在高功率雷射器上的應用以及需要在密閉體系生長避免原料氧化,單晶生長難度較大。這兩大局限性嚴重阻礙了它們的應用範圍,因此,探索具有高雷射損傷閾值、適中倍頻效應且易於生長製備的新型紅外倍頻晶體材料仍然是該領域的研究難點和熱點。
  • 一種毫米波寬帶倍頻器設計
    0 引言 毫米波寬帶倍頻器是毫米波頻率合成的關鍵器件之一,有著廣泛的應用背景。 根據指標要求進行分析:在輸入功率10~17 dBm時直接實現X波段到7 mm波段的四倍頻,倍頻損耗太大,提取四次諧波並放大到要求的輸出功率難度較大,所以設計採用兩次二倍頻實現。這樣對於每次倍頻後需提取的諧波,倍頻損耗較少,對放大器要求降低;同時分兩次二倍頻也有助於提高最後輸出的雜波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