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恆星,比太陽自轉速度快270倍

2020-11-24 騰訊網

宇宙中的所有星體都在自轉,我們所在的地球每自轉一周為一天(一個地球日),月亮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每自轉一周為一個月(約27.3地球日),而太陽的自轉則比較奇特,由於它上面的物質為可流動狀態的等離子體,所以它的不同區域的自轉速度不一樣,赤道地區自轉一周約25天左右,速度隨緯度升高而遞減,到了兩極地區自轉一周就需要35天了。

據央視新聞等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我國科學家通過郭守敬望遠鏡發現了一顆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赤道地區的轉速可達每秒540千米,比已知速度第二快的恆星轉速快了100千米左右。而太陽赤道地區的自轉速度只有每秒2公裡左右,而我們地球赤道地區的自轉速度只有每秒463米。

這顆恆星距離我們大約3萬光年左右,位於銀河系的外旋臂上,公開資料上未看到該恆星的編號與具體位置,但講到了該恆星正在以每秒120公裡的速度飛出原先的位置。

科學家推測它應該是一個雙星系統中的一顆恆星,並且屬於質量較小那個,而且與主星的距離比較近,由於主星在演化後期星體膨脹,大量物質被拋出,所以它開始吸積主星物質,由於主星拋出的物質速度很快,從而使得這顆恆星自轉加快,後來由於主星發生超新星爆發,該恆星在巨量物質的強大力量推動下被拋出,同時自轉速度變得更快,成為銀河系中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而且也逃離了原來的位置。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這顆銀河系裡自轉最快的恆星光譜發現,它不僅是轉的快,還是一顆溫度很高的大質量恆星,因為身體內部活動很劇烈,而且由於自轉速度超快,星體整體上甩成了扁球狀,就像一個厚厚的鐵餅,由於赤道部位更厚,使得它的赤道表面溫度較低,而兩極地區更接近於恆星內部,所以溫度較高,因此這個星體看上去赤道部位較暗,而兩極地區較為明亮。關於這顆恆星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快報》上發表。

不過從廣義上恆星的定義來說,我們還是不能把它認為是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上,因為中子星也算是恆星的一個階段,而中子星的自轉速度更快,有的中子星每秒自轉可達數百圈,如果其周長30公裡的話,其赤道旋轉速度就可達每秒幾萬公裡了,有的甚至接近每秒30萬公裡。但中子星並非旋轉最快的天體,因為黑洞的旋轉速度更快。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4月12日文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現迄今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銀河系自轉最快的恆星540㎞/s,是太陽的270倍,天體為何自轉?
    近日,中國天文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這顆恆星離我們30000光年(別驚訝不太遠,人類最多1億年能到)。其自轉速度高達540千米/秒,而太陽的僅為2千米/秒,因此這顆恆星的自轉速度是太陽的270倍!
  • 銀河系自轉最快的恆星,自轉速度是地球的一萬倍,是太陽的250倍
    自轉是大部分天體的自然屬性,但是天體的自轉卻是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自轉的速度、自轉的方向、自轉形式等等。最近,我們國家天文臺發現了銀河系內自轉最快的一顆恆星,速度達到了540千米/秒,這個自轉速度是非常之快的,那天體為什麼會自轉呢?自轉快慢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 中國LAMOST發現目前銀河系中自轉最快恆星 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每秒
    李廣偉介紹說,通過分析這顆銀河系裡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光譜發現,它是一顆非常熱的大質量恆星,由於自轉速度超快使得星體變扁,這導致它的赤道溫度低,引力小,發出的光比較暗淡,而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李廣偉副研究員近期基於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
  • 銀河系迄今自轉速度最快恆星現身 「玩命」自轉竟是為了延年益壽
    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0.464千米/秒,這意味著,站在赤道附近,即使原地不動,也能「日行八萬裡」。一天跑8萬裡,是不是感覺挺快?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與這顆恆星的自轉速度相比,地球自轉堪稱「龜速」。
  • 國家天文臺發現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 距太陽3萬光年
    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原標題:最新發現!迄今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研究團隊基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其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秒,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約快100千米/秒。
  • 中國LAMOST發現目前銀河系中自轉最快恆星
    Hurt) 國家天文臺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李廣偉副研究員近期基於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數據,最新發現一顆目前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並將其正式命名編號為LAMOST J040643.69+542347.8。
  • 16萬光年外發現自轉速最快恆星:太陽的100倍
    在這張照片的中心區域箭頭所指就是恆星VFTS 102的所在,它是迄今發現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  這是一幅示意圖,展示此次發現的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VFTS 102,科學家們表示只要它的自轉再稍稍加快一點圖中可以看到強大的離心力已經讓整個恆星成壓扁狀,赤道上空突起一道炙熱的 等離子體盤,圖中另一個星球是想像中圍繞這顆恆星運行的一顆行星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近日找到一顆迄今發現的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這是一顆大質量的年輕恆星,就位於我們銀河系的伴星系——大麥哲倫星系之中。
  • 最新發現!迄今銀河系自轉最快恆星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研究團隊基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其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秒,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約快100千米/秒。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現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恆星!
    據央視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基於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其自轉速度約為540千米/秒,比目前銀河系中自轉速度第二快的恆星約快100千米/秒。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天體物理學快報》發表。
  • 16萬光年外發現自轉速最快恆星:太陽的100倍_遊俠網 Ali213.net
    這是大麥哲倫星系中蜘蛛星雲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孕育新生恆星的場所。大麥哲倫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它是銀河系的伴星系。在這張照片的中心區域箭頭所指就是恆星VFTS 102的所在,它是迄今發現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而公轉對氣候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也很大,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一個均勻的圓,而是一個橢圓,這就意味著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變化的,有近日點和遠日之分,近日點地球就會迎來夏天,遠一點時地球就是寒冬
  • NASA科學家模擬早期太陽自轉史:自轉速度是當今3倍
    關注環球科學周一至周五早間我們為你準時送上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天體物理學·NASA科學家模擬早期太陽的自轉史太陽耀斑(圖片來源:NASA/SDO)現在的太陽大約27天自轉一周,但在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快報》的一篇論文中,來自NASA的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了早期太陽的旋轉速度,模擬結結果顯示,在最初的十億年內,太陽大約9到10天就完成一次自轉,速度是目前的3倍。
  • 宇宙中自轉最快的星球:1秒鐘自轉1968圈,速度竟接近光速
    相信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一個規律,那就是太陽東升西落了,這樣的現象其實是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球自轉一周大概在24小時左右,也就是1天。而這1天其實並不是24小時,而是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根據這個時間,我們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物體上任一點對定軸作圓周運動時的速度稱為「線速度」(linear velocity)),這個線速度最大值(以赤道為準)約等於466m/s。
  • 你知道恆星也會自轉嗎?牛郎織女星因為自轉速度太快,成了橢圓形
    ,它也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也就是銀心旋轉。公裡/秒,甚至比地球每秒465米的自轉速度都要快上好幾倍。 但由於太陽本身的體積太過巨大,所以它自轉一周大概需要花費25 – 35天的時間。 不過太陽自轉速度在恆星當中是屬於非常非常非常慢的一類。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其他幾顆大家比較熟悉的恆星的自轉速度。
  • 地球自轉速度異常!科學家:地球自轉速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快!
    而公轉對氣候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也很大,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一個均勻的圓,而是一個橢圓,這就意味著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變化的,有近日點和遠日之分,近日點地球就會迎來夏天,遠一點時地球就是寒冬,就像我們現在,就處於遠日點。
  • 大質量恆星「玩命」自轉竟是為了延年益壽
    在赤道上,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0.464千米/秒,這意味著,站在赤道附近,即使原地不動,也能「日行八萬裡」。一天跑8萬裡,是不是感覺挺快?近日,我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與這顆恆星的自轉速度相比,地球自轉堪稱「龜速」。
  • 地球每秒自轉「566」米,那麼自轉速度加快,會把人類甩出去嗎?
    宇宙浩瀚無邊,所有物質是不存在靜止的,小到隕石,大到恆星和星系,這些物體都是在不停的運動,要麼自轉,要麼圍繞著恆星旋轉?據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轉速度是每秒566米,那麼這麼快的速度為什麼我們人類感覺不到那?這其實就像我們人類座飛機或者高鐵上一樣,在上面是感受不到地球轉動的感覺的。
  • 中國望遠鏡發現銀河系迄今自轉最快恆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18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副研究員李廣偉近期基於我國郭守敬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數據,最新發現一顆迄今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並將其正式命名編號為LAMOST J040643.69+542347.8。
  • 為什麼星體都會自轉,中子星每秒幾百圈的自轉速度是怎麼達到的?
    前不久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質量最大的毫秒脈衝星,質量為太陽的2.17倍,而直徑僅24公裡,這麼恐怖的數據讓人大吃一驚。當太陽形成後,自轉的速度基本上就維持穩定了,周圍的物質會繼續形成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而這些行星和太陽形成一樣,被各種撞擊賦予了初始的角動量。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初期,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向了地球,月球因此誕生,而地球也因這次撞擊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地球自轉軸被撞斜,與黃道面形成了23.4°的傾角,自轉速度也被加快。
  • 答:我們的太陽有沒有自轉?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團隊基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發現了一顆迄今所知的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