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是什麼力量讓一所只有十幾年辦學歷史的學校達到這樣一個高度呢?走進日照實驗高中,你會被其辦學理念、創新精神、精細管理、責任擔當、特色培養、文化氛圍和師生激情深深感染,你不難發現這所高中有一種擔當、一種精神、一種激情、一種信念,是一個有方向、有靈魂、有特色的學校。
擔當成就精彩
日照實驗高中立足生源基礎,把每個學生當作閃閃發光的金子,發現每個學生的價值,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設計每一個,發展每一個,成功每一個,對每一位學生的未來負責。2017年高考,在入學成績市區前10名2人、前50名6人、前100名14人、前200名33人、前500名84人、前1000名192人的生源情況下,文化課自主招生線以上達827人,本科線以上達1737人,藝體生本科上線181人,本科上線率突破95%。
學校堅定不移抓教學質量提高,不斷創造出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精出、大面積豐收」的驕人業績:近六年就培養出了程鈺翔、莊穎睿、李怡萱、陸昊、樸成恩、徐剛、尉煜桐、孫栩瑭、孔曦晨、席蕾、丁長青、王浩、劉巖、湯浩、張良鑫、王璐、安騫、喬璇、卜英子等20名北大、清華學子;其中2012屆畢業生喬璇勇奪山東省文科第一名,2016屆畢業生徐剛、尉煜桐勇奪山東省文科並列第五名;連續多年本科錄取率達95%以上。
實幹贏得口碑
日照實驗高級中學校長鄭強提出了 「實效」和「高效」的學校工作總要求。全體實驗高中人胸懷壯志,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幹精神創造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在2017年8月1日由市教育局和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進行的市直高中辦學滿意度調查中,日照實驗高中名列全市第一。
學校突出、強化「教學中心」地位,把課堂改革作為教學質量新的增長點,充分調動、挖掘「教」與「學」兩個積極性和潛能,著力提高「教」與「學」兩個效率,把「實效」與「高效」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點、立足點、關鍵點和著力點。大力實施「魅力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 常態化開展全校「大公開課」和「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著力搭建好研訓互動平臺,營造教師校本發展的濃厚氛圍,逐步完善了學校、年級、學科「三位一體」的校內培訓機制。「走出去」,選派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學習;「請進來」,聘請教育專家學者來校傳播先進教育理念,邀請全國教學名家來校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助推教師專業發展。堅持個性化使用導學案。學案導學注重導學、導思、導練,注重了先周性、課時性、程序性以及內容的科學、實用性。多學少教、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等「魅力課堂」理念得到較好的落實;學案導學成為我校課堂教學的鮮明特色。開展「與命題者對話」活動。深入研究考綱、考題,進行高考知識點「雙向細目表」深度整合,準確把握高考命題的規律特點。將考題研究貫穿在集體備課、聽評課、練習選編、班級會商等各環節中,不斷壯大學校「高考指導名師團隊」。
精緻鍛造品質
有一種魅力叫精緻,有一種教育叫品質。
日照實驗高中堅持和完善班主任和備課組長「兩條管理主線」,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探索和實踐,讓每一位來實驗高中讀書的孩子都切實享受到精細化管理的優越成果,走出了一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成功之路。
一是將班主任和備課組長「兩條管理主線」作為學校日常管理的主抓手,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通過不斷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運行模式,從深層激發辦學的活力和潛能。定期組織班主任和備課組長論壇,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形成師生聯動、協調統一、充滿活力、合力發展的管理運行機制。
二是紮實落實班級管理「三知道一督查」(知道學生在哪裡、知道學生做什麼、知道學生想什麼;然後督查落實)和備課組教師「兩陪伴」(陪伴學生、陪伴同事)的指導思想,不斷完善班主任隊伍和學科組建設的規章制度。
三是落實「每周一封信」和「班主任研討」。引領班主任落實每周的主題班會,為班主任解決班級管理的共性問題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四是嚴格落實「教研活動公示、集體備課、聽評課、中層幹部包備課組」四項教研製度,日常教研「嚴、實、細、深、新」的特點日益彰顯。重視提升教師教研層次,依託教科研培養學科帶頭人,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領雁效應」。
五是實施「青藍工程」。為每位新教師配備指導教師,讓他們從備、教、改、導、輔、測、評、研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指導,各備課組新老教師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交流態勢良好,工作氛圍和諧融洽。
學校從學生「長遠發展」著眼,自「常規細節」入手,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把有效的管理滲透到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去。學校秩序井然,管理精細到位,工作紮實有效。「精細管理校風正,深思篤行學風濃」已經成為學校管理的一大亮點和獨特的文化符號。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豐碩的辦學成果吸引了新加坡、河北、河南、貴州、雲南、新疆等40餘家教育考察團前來參觀交流。
創新鑄就實力
日照實驗高中在創新中謀求大發展,積極創建「創新型學校」,打造「智慧型師資」,構建「魅力高效課堂」,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以增強學生的競爭優勢。堅持打造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有方向、有靈魂、有特色的學校。
一是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創新為引擎,大力實施「魅力課堂」教學改革。學校以「魅力課堂」課題研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在總結「1355」教學模式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培育魅力學科、魅力教師和魅力學生,著力建構充滿活力、激情,充滿智慧和人文,充滿吸引力和生命力「魅力課堂」。「魅力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自然地投入到發現、質疑、思考、探究、解疑的過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和生命價值的體驗者。學校連續七年被評為「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被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確立為「優秀生源輸送基地」。
二是創新德育工作思路,堅持「學生為本」,讓學生體驗成長快樂。以「動起來,活起來,快樂求知,高效學習」的校園生活總要求為統領,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生軍訓、國旗下演講、法制報告會、班級文化建設等載體,著力培養男生具有謙謙君子的胸襟和膽識,女生具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和涵養。常態化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和序列化主題活動。升旗儀式、課前一首歌、校園文化節、校園讀書活動、校園科技發明活動、美術作品展、拔河比賽、學生自主舉辦運動會、十八歲成人禮、高一學生遠足社會實踐等活動的開展,活躍了校園氛圍,豐富了校園生活,發展了學生特長。定期開展「專家學者進校園」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大家風範,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激發學習熱情。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有效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德育活動的創新開展,拓寬了德育渠道,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校園時時充滿了悅耳的歌聲、開心的笑聲和運動的吶喊聲。
三是創新教師管理理念,堅持「教師第一」,讓教師享受職業幸福。堅持「把培訓當做福利待遇」,通過實施「請進來講」「走出去學」「坐下來讀」「沉下身研」「扶上臺賽」「名校之旅」「暑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等八大舉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四是創新校園文化建設,突出「環境育人」功能,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學校將校園綠化、美化工作作為「文明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實現了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特色景觀布局三位一體、獨特鮮明的文化風格。學校日益成為集學園、花園、家園、樂園於一體,充滿人氣、文氣、才氣的生態校園、自然校園、書香校園和生命樂園。
五是新疆班創新實行「嵌入式」教學管理模式。學校新疆班在機制、教學、生活、文化諸多方面均實行「嵌入」,將內地學生和新疆學生融合在一起,使新疆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的窗口。在報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全國各大部委的《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簡報》,多次對學校教育援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新疆班2017屆高考成績結出豐碩果實,實現了「低進高出」的目標,米熱努爾等30多人被中央民族大學等本科院校錄取。
創新鑄就實力,日照實驗高中堅持高升學與高素質、高發展的統一,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成就每個學生的未來。讓每個學生優秀做人、成功做事、快樂成長,讓每個學生都有精彩的未來。學校堅持優生優培與全面發展的戰略,堅持超常和潛能開發並行的英才教育,努力打造質量高地,培養拔尖人才。
這所學校不僅有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有跑得快的學生,唱得好的學生,畫得美的學生:這裡有勇奪2012年高考山東省文科第一名的喬璇,有勇奪2008年高考山東省文科第二名的丁芳,有勇奪2016年高考山東省文科並列第五名的尉煜桐、徐剛;這裡有榮獲2017地球小姐中國地區冠軍的趙娜;這裡有在全國田徑冠軍賽中站在北京鳥巢體育館領獎臺的冠軍張杰,有幫助國家隊時隔13年重奪亞洲冠軍的中國男排主攻手耿鑫,有衝擊美國西點軍校桑赫斯特比賽榮獲桑赫斯特臂章並榮立二等功的李青,有省運會上榮獲女子跳遠金牌的胡良楠,有清華大學畢業又高分考入哈佛大學的劉澤琦……
2017年高考本科提前批和普通批錄取結果揭曉。日照實驗高中在入學成績市區前10名2人、前50名6人、前100名14人、前200名33人、前500名84人、前1000名192人的生源情況下,創造出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優進精出、大面積豐收」的驕人成績:程鈺翔、莊穎睿、李怡萱、陸昊、樸成恩等5人被北大、清華等全國名校錄取,文化課自主招生線以上達827人,本科線以上達1737人,藝體生本科上線181人,本科上線率達95%。
目前已統計到的部分「985」「211」等名校部分學生錄取名單如下:
序號 | 學生姓名 | 錄取學校 |
1 | 程鈺翔 | 清華大學 |
2 | 莊穎睿 | 清華大學 |
3 | 陸昊 | 清華大學 |
4 | 樸成恩 | 清華大學 |
5 | 李怡萱 | 北京大學 |
6 | 陳賡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7 | 厲鵬程 |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8 | 史俊潔 | 中國人民大學 |
9 | 莊朔 | 香港浸會大學 |
10 | 趙希月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11 | 王貴琪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12 | 尹一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3 | 葛小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4 | 李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5 | 毛竹青 | 北京理工大學物理菁英班 |
16 | 張琪 | 北京理工大學 |
17 | 陳子陽 | 北京交通大學 |
18 | 李賢達 | 北京科技大學 |
19 | 顧瀟丹 | 北京師範大學 |
20 | 孫倩 | 華東師範大學 |
21 | 滕瑤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22 | 高秋洋 | 北京語言大學 |
23 | 李安哲 | 中央財經大學 |
24 | 焦點 | 中央財經大學 |
25 | 王文濤 | 浙江大學工科試驗班 |
26 | 王炳傑 | 浙江大學竺可楨創新班 |
27 | 牟璇 | 浙江大學 |
28 | 苗婷婷 | 復旦大學 |
29 | 任文君 | 南京大學社會科學實驗班 |
30 | 李冷潔 | 中國地質大學 |
31 | 李思琪 | 中國地質大學 |
32 | 劉川楓 | 中國地質大學 |
33 | 王鍇 | 中國礦業大學 |
34 | 解津一 | 中國農業大學 |
35 | 周帆 | 中國農業大學 |
36 | 高小鈞 | 南京農業大學 |
37 | 姚倡達 | 北京化工大學 |
38 | 楊豐任 | 華北電力大學 |
39 | 房昕 | 華北電力大學 |
40 | 夏熙 | 天津大學 |
41 | 韓雨芮 | 廈門大學 |
42 | 許童 | 廈門大學 |
43 | 白舒楊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44 | 許文飛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45 | 劉芳羽 | 東北大學 |
46 | 王敏 | 東北大學 |
47 | 張逸飛 | 東北大學 |
48 | 丁勇 | 東北大學 |
49 | 趙悅如 | 河海大學 |
50 | 趙永康 | 河海大學 |
51 | 鄭翔元 | 山東大學 |
52 | 孟慶文 | 山東大學 |
53 | 王浩 | 山東大學 |
54 | 宋楊 | 山東大學 |
55 | 金浩傑 | 山東大學 |
56 | 郭鎔境 | 山東大學 |
57 | 李雨函 | 山東大學 |
58 | 劉金城 | 山東大學 |
59 | 趙小悅 | 山東大學 |
60 | 牟迪 | 山東大學 |
61 | 張源 | 山東大學 |
62 | 馬旭陽 | 山東大學 |
63 | 宋月 | 山東大學 |
64 | 張宸毓 | 山東大學 |
65 | 王文浩 | 山東大學 |
66 | 李旭輝 | 山東大學 |
67 | 張璐 | 山東大學 |
68 | 丁則文 | 吉林大學 |
69 | 丁澤瑩 | 吉林大學 |
70 | 範倩楠 | 吉林大學 |
71 | 於明玥 | 中南大學 |
72 | 林祥凱 | 中南大學 |
73 | 馬睿淇 | 中南大學 |
74 | 孫子蔓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75 | 單俊傑 | 華中科技大學 |
76 | 梁傑 | 華中科技大學 |
77 | 劉祥傑 | 華中農業大學 |
78 | 田恩光 | 西北工業大學 |
79 | 張洪源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80 | 費浩洋 | 重慶大學 |
81 | 高藝寧 | 重慶大學 |
82 | 範凱航 | 重慶大學 |
83 | 卜傲 | 湖南大學 |
84 | 滕欣 | 蘭州大學 |
85 | 辛影 | 蘭州大學 |
86 | 秦藝芯 | 西安交通大學 |
87 | 秦鳳圓 | 合肥工業大學 |
88 | 韓麗穎 | 合肥工業大學 |
89 | 劉海丞 | 合肥工業大學 |
90 | 尹佳 | 中國海洋大學 |
91 | 顧傑 | 中國海洋大學 |
92 | 林源 | 中國海洋大學 |
93 | 代戈 | 中國海洋大學 |
94 | 王文卿 | 中國海洋大學 |
95 | 秦浩 | 中國海洋大學 |
96 | 郭晶晶 | 中國海洋大學 |
97 | 張帆 | 中國海洋大學 |
98 | 陳玉玲 | 中國海洋大學 |
99 | 高雅慧 | 中國海洋大學 |
100 | 李瀟晗 | 江南大學 |
101 | 孫明春 | 江南大學 |
102 | 劉倩宇 | 江南大學 |
103 | 孔志成 | 長安大學 |
104 | 滕瑤 | 長安大學 |
105 | 何德明 | 長安大學 |
106 | 覃波 | 長安大學 |
107 | 路曉潔 | 長安大學 |
108 | 許娜 | 長安大學 |
109 | 付斌 | 長安大學 |
110 | 李蕊 | 陝西師範大學 |
111 | 袁君君 | 陝西師範大學 |
112 | 王曉飛 | 陝西師範大學 |
113 | 夏珏璇 | 陝西師範大學 |
114 | 丁瑤 | 陝西師範大學 |
115 | 賀培昊 | 陝西師範大學 |
116 | 田汶顏 | 陝西師範大學 |
117 | 王子逸 | 東北師範大學 |
118 | 於涵 | 東北師範大學 |
119 | 焦鑠 | 東北師範大學 |
120 | 楊宇 | 東北林業大學 |
121 | 潘婉婷 | 東北林業大學 |
122 | 王炳翔 | 東北林業大學 |
123 | 鄭鈞元 | 東北林業大學 |
124 | 焦志 | 中國石油大學 |
125 | 張念鈺 | 中國石油大學 |
126 | 肖玉華 | 中國石油大學 |
127 | 孫浩 | 中國石油大學 |
128 | 許昊 | 中國石油大學 |
129 | 劉洋 | 中國石油大學 |
130 | 遲皓文 | 中國石油大學 |
131 | 李勇 | 中國石油大學 |
132 | 紀欣彤 | 西南大學 |
133 | 焦倩鈺 | 西南大學 |
134 | 張帥 | 西南大學 |
135 | 呂浩然 | 西南交通大學 |
136 | 魏士雄 | 西南交通大學 |
137 | 裴欣惠 | 西南交通大學 |
138 | 秦培富 | 西南交通大學 |
139 | 孟原 | 西南交通大學 |
140 | 孫偉 | 西南交通大學 |
141 | 漢欣傑 | 延邊大學 |
142 | 王馨瑩 | 延邊大學 |
143 | 劉諾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144 | 周立敏 | 西北大學 |
145 | 莊新宇 | 西北政法大學 |
146 | 徐子斐 | 華東政法大學 |
147 | 孫曉明 | 第一軍醫大學 |
148 | 李明航 | 第二軍醫大學 |
149 | 韋鳳鳴 | 第三軍醫大學 |
150 | 夏瑞 | 對外貿易大學 |
151 | 孫正 | 大連海事大學 |
152 | 王昭萱 | 大連海事大學 |
153 | 山育江 | 大連海事大學 |
154 | 陳欣 | 大連海事大學 |
155 | 卜凡 | 武漢理工大學 |
156 | 潘飛 | 武漢理工大學 |
157 | 袁豐 | 武漢理工大學 |
158 | 秦一凡 | 上海大學 |
159 | 徐凡超 | 鄭州大學 |
160 | 孫超 | 鄭州大學 |
161 | 丁小梅 | 鄭州大學 |
162 | 李雪婷 | 鄭州大學 |
163 | 國賓 | 鄭州大學 |
164 | 隋曉斌 | 鄭州大學 |
165 | 徐德勝 | 安徽大學 |
166 | 辛傲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67 | 劉健 | 東北農業大學 |
168 | 秦大力 | 東北農業大學 |
169 | 王文凱 | 東北農業大學 |
170 | 李昊哲 | 東北農業大學 |
171 | 張子涵 | 東北農業大學 |
172 | 楊昊 | 河北工業大學 |
173 | 朱泳岷 | 廣西大學 |
174 | 侯力碩 | 廣西大學 |
175 | 盧皓天 | 廣西大學 |
176 | 陶照凡 | 內蒙古大學 |
177 | 劉宗泰 | 內蒙古大學 |
178 | 張睿哲 | 內蒙古大學 |
179 | 劉豐瑞 | 內蒙古大學 |
180 | 李蕾 | 內蒙古大學 |
181 | 袁萌 | 內蒙古大學 |
182 | 安紀釗 | 寧夏大學 |
183 | 何源 | 寧夏大學 |
184 | 史連傑 | 新疆大學 |
185 | 鄭一豪 | 石河子大學 |
186 | 張文窈 | 蘇州大學 |
187 | 張震 | 蘇州大學 |
188 | 黃睿 | 福州大學 |
189 | 周姝君 | 天津財政大學 |
190 | 潘文靜 | 天津財政大學 |
191 | 王剛 | 南昌大學 |
192 | 安笛 | 海南大學 |
193 | 陳麗潔 | 海南大學 |
194 | 範玉婷 | 海南大學 |
195 | 姜文杰 | 湖南師範大學 |
196 | 張振 | 湖南師範大學 |
197 | 尚榮 | 湖南師範大學 |
198 | 李丹 | 太原理工大學 |
199 | 萬瑞 | 中央戲劇學院 |
200 | 劉頌 | 青海大學 |
201 | 孫煜翔 | 諾丁漢大學 |
202 | 房方 | 中央美術學院 |
203 | 趙子健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 |
204 | 王開元 |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