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對象這件事上,當然是同性相吸啊

2020-11-23 搜狐網

原標題:在找對象這件事上,當然是同性相吸啊

我不是說性別。

你知道,單身狗們聚在一起,是非常樂意暢想「理想中的Ta」的。

我問過很多朋友「你想找什麼樣的?」,基本上答案可以分為兩類。

有的說喜歡和自己一樣的人:「我比較安靜,所以她也必須是安靜的,不然吵吵鬧鬧非得煩死我。」

也有人喜歡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我這個人太內向了,所以我喜歡開朗一點兒的人,這樣他能帶帶我。」

聽起來都有道理。

在找對象這事上,有的人覺得同性相吸,相似的人在一起比較舒服;有的覺得異性相吸,不同的人在一起新奇好玩。

你覺得呢?

三觀不一致,怎麼在一起?

心理學研究者支持「相似相吸」。雙方共同點越多,就越喜歡彼此。這種共同點包括,態度、價值觀、性格、人格特質,處事風格等等。

如果你是一個悲觀的人,那麼可能更願意與同樣悲觀的人待在一起,而不是那些整天積極陽光滿嘴正能量的人。

但也有人會覺得,也有很多差異很大的情侶,在一起也很幸福啊。如何解釋這些情況?

之所以人們認為「相異相吸」,有可能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相似性起作用的方式很巧妙,導致它誤導了人們相信:我們互相吸引,是因為我們不一樣。

1. 知覺到的相似

兩個人實際上是否存在很大差異並不重要,只要我們彼此認為對方和自己是相似的就好了。

研究顯示,相比於真實相似(actual similarity),知覺到的對方和自己的相似程度(perceived similarity)無論是在第一次見面時,還是長遠來看,都能夠更好地預測親密關係的成功,以及關係滿意度。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似乎是和幻想中的伴侶結婚,他們愛上的是某一種人,然後把伴侶想像成這種人。這種構造美滿形象是有助於維護親密關係的。

在另一方面,它也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實際上被和自己很不同的人所吸引:就是因為這種知覺錯覺使得雙方緊密聯繫在一起。

2. 某類的相像比其他相像更重要

某個核心特徵的相似,比起其他次要方面的相似更為重要。

比如,雙方的處事風格、態度和價值觀上的一致,可能比是不是都愛吃香菜更重要。

也許外人眼裡,會覺得「Ta都這樣了,你還能忍得了?」 但其實某些存在差別的地方,也許並不是伴侶真正在乎的,更不成為他們彼此吸引的原因。

3. 和理想自我相像

差異性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處在於,有時候人們喜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因為Ta雖然不是我現在的樣子,但是理想自我的樣子。也就是說,那些我們渴望成為的人,對我們有吸引力。

這種傾向性比較複雜,如果那些人遠超過我們的理想自我,而令自己相形見絀的話,這種威脅感和卑微感是非常不快的。

但如果那個人只比現在的我好一點點,那麼Ta帶給我的就是默默的鼓勵而不是羞辱了。

相似性是在一起的全部前提嗎?

電影《龍蝦》虛構了一個反烏託邦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婚戀受到嚴格的規定控制,並且有強硬的價值判斷:單身是有罪的。夫妻是要匹配的。

單身的人被集中在一個酒店中,他們有45天來尋找配對的伴侶。不然就會被強制轉化成一種動物。(單身狗的噩夢成為了現實:單身真的會變成狗。)

最諷刺的是,這個世界規定,可以結為夫妻的兩人必須有「相同之處」。而被認可的匹配都是些非常膚淺、表面的、機械的共同點:都會流鼻血、都瘸腿、都近視……

一位男士為了與天生體病、經常流鼻血的女伴儘快結婚,每天需要撞桌子來故意讓自己也流鼻血。太拼了,沒有match創造match也要配。

電影無疑是荒謬的,但現實生活的人們又何嘗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世俗規定家境、學歷、收入般配,是否是準荒謬的呢?

有些相同點並不是外人可以看到、可以評頭論足的「般配」,但卻使兩人心靈相通,這種微妙而含蓄的相似,也許不能被「官方認可」,但卻能把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

兩塊拼圖不一樣,卻也彼此契合

來解釋最初的迷思:就是有一些看起來明明不一樣的人,在一起也很幸福啊。

的確,相似很重要,但我們也承認互補性的存在。

在親密關係中,互補性(complementarity)讓看似不同類的行為共存。

互補性涉及到支配與順從,就像是S找到M。一個在人際交往風格上傾向於主導的人,會希望另一半聽從自己。一個依賴順從的人,也會希望伴侶在不同場給予自己意見和支持。

所以互補性的存在是基於一個前提:即兩人有共同的目標,而你具有的特性正是我所缺的。它更多地指向具體的技能或習慣,而非深層人格特質或價值觀。

因此互補的背後還是相似性,畢竟抖S和抖M也都是認可並接受SM的啊。兩人的核心觀念不衝突,又在行為、能力上互補。這也許是關係最佳的組合狀態。

在「尋找人生另一半」這件事上,並沒有對錯標準之分。而我們一幫單身狗在這談論擇偶標準又有什麼用,反正也找不到對象。

References:

Dryer, D. C., & Horowitz, L. M. (1997). When do opposites attract? Interpersonal complementarity versus simila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3), 592.

Lutz-Zois, C. J., Bradley, A. C., Mihalik, J. L., & Moorman-Eavers, E. R. (2006).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relationship success among dating couples: An idiographic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6), 865-880.

Marks, G., & Miller, N. (1982). Target attractiveness as a mediator of assumed attitude simila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8(4), 728-735.

Montoya, R. M., Horton, R. S., & Kirchner, J. (2008). Is actual similarity necessary for attraction? A meta-analysis of actual and perceived similar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5(6), 889-922.

Tidwell, N. D., Eastwick, P. W., & Finkel, E. J. (2013). Perceived, not actual, similarity predicts initial attraction in a live romantic context: Evidence from the speed‐dating paradig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 199-215.

公眾號原創文章歸簡單心理版權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和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

轉載請聯繫:media@jiandanxinli.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研究顯示:帶電物體也可能 「同性相吸」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是大家都熟知的基本物理現象,但一項理論研究指出,兩個帶同種電荷的物體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出現「同性相吸」現象。萊克納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模型,兩個本身導電效果足夠好的球體帶上同種電荷,通常它們會像人們預計的那樣表現出「同性相斥」現象。
  • 【圖片故事】LES,同性相吸
    【圖片故事】LES,同性相吸 (1/12) "← →"翻頁
  • 同性相……吸
    當我們第一次在物理課堂上接觸電荷這個概念時,學到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性質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發現在稀釋的電解質溶液中,帶有同種電荷但不同電量的兩個球形金屬納米粒子會相互吸引。簡而言之,其背後的原因在於,帶有更多電荷的納米粒子會將帶電較少的納米粒子的原子核心極化,從而改變了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 找對象這件事,為啥變得這麼難
    孩子找對象著急,家長為了孩子的終身大事更加著急,甚至焦慮上火。都巴望著自己的孩子,一年年的長大了,能找個對象回家過年。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多麼急切的美好願望。 為什麼焦慮呢?一方面這件事太重要了,對於個人,還是對於家庭,都是終身大事。另一方面年輕人找對象越來越難了。最重要的事,長期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誰攤上誰都會焦慮。
  • 第五人格:同性相吸異性相斥?探勘員其實很「男人」!
    根據諾頓的背景描述來看,他曾經是一位很普通的挖礦工人,不過,某天礦洞發生了一些小事故,於是,諾頓就離開了這個曾經工作的地方,轉職成為了一名地質勘察員,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偶然得到的隕石磁鐵!第五人格而關於諾頓的外在特質上也詳細的描述了技能上的概括。磁鐵,野外生存,磁場幹擾以及磁力吸引。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離子鍵》試玩體驗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這款《離子鍵》就採用了類似的操作原理,邊看這是一款十分簡單的益智遊戲,但卻需要玩家通過縝密的思考,不斷的嘗試才可以順利的通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體驗一下吧。
  • 電荷也能「同性相吸」?違反基本物理定律嗎?
    兩個本身導電效果足夠好的球體帶上同種電荷,通常它們會像人們預計的那樣表現出「同性相斥」現象。 但如果它們離得足夠近,其中一個球體的電荷斥力作用非常明顯,以至於另一個球體上的同種電荷被排斥到球體遠端,這時其近端就可能出現局部帶異種電荷的情況,最終導致兩個整體看來帶同種電荷的球體不可思議地產生「同性相吸」現象。
  • 12星座中哪幾個星座是最容易產生同性相吸的星座
    12星座中哪幾個星座是最容易會產生同性相吸的星座第一名:水瓶座:這個星座本身就是很自戀的星座同時也是特別喜歡看顏值的星座,他們對於美好的東西,好看的外表都沒有什麼抵抗力的,所以別管你是男的女的只要是你夠漂亮夠好看,那麼他們就會被掰彎的,哈哈
  • 相生相剋相斥相吸
    相生相剋相斥相吸
  • 同性相吸,異性相斥 天幹和地支的磁鐵特性!
    (圖片來源於網絡)同性相斥天幹十,地支十二,各分陰陽,自配五行,於是有了刑衝破害與相合相剋。在地支的刑衝破害中,以相衝為最嚴重。這非常類似於磁鐵的特性,即:陽衝陽,陰衝陰。除了地支相衝,還有一種天幹相衝的理論。這種理論也是來源於古籍,但平常我麼一般只叫它「相剋」而不叫「相衝」。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磁浮列車「飛」行奧秘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它是運用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使磁鐵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懸浮」。科學家將「磁性懸浮」這種原理運用在鐵路運輸系統上,使列車完全脫離軌道而懸浮行駛,成為「無輪」列車,時速可達幾百公裡以上。這就是所謂的「磁浮列車」。
  • 同性(向)是相斥,還是相吸?看完這篇文章我秒懂了
    從小就聽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今天又漲知識了!上了初中,物理老師讓我們認識了磁鐵,知道了是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同種電荷相斥突然有一天,來了兩根電流,老師說,同向電流相吸異,異向電流相斥。電流,磁場,力,相吸?
  • 同性相吸,異性相斥
    強大的永磁鐵可以使用的幹簧管可靠吸和因此造成停車誤判的原因應該不是幹簧管吸和,而是另有原因。示波器探頭檢測底線上的感應電壓信號可以看出在短短的10釐米左右的地線上就會感應出峰峰值大約為2V的交變電壓信號。這個幅度已經達到了3.3V工作電壓的單片機IO口的觸發電平。
  • 「同性相吸」的電子
    最近,Hamo等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論證了在沒有電子-聲子作用的情況下電子間吸引作用的產生機制。該研究成果證實了物理學家William Little五十年前提出的理論:在固體中其他電子的影響下,兩個電子間的作用力可能會由排斥變為吸引。電子之間存在相互吸引作用,是解釋傳統超導機制的理論核心。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同性相吸,異性相斥到底哪個對哪個錯?
    同性相吸,異性相斥是對的,兩個都是感性的人,其實會相互競爭,但是感性的思維才能真正理解感性思維,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不在一個頻道上,沒有同頻溝通語言,所以異性相斥。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也是對的,同性和同性會有競爭,理性和感性思維組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在這個世界生存。文明和個體的第一要素就是生存,所以理性和感性結合符合兩者的生存之道。
  • 蘇格蘭科學家發現「同性相吸」或許更為常見(圖)
    蘇格蘭科學家發現「同性相吸」或許更為常見(圖) 2002年7月1日13:39  光明網-生活時報
  • 王俊凱易烊千璽同性相吸,與妹子自帶結界,難道是甜蜜暴擊
    王俊凱易烊千璽同性相吸,與妹子自帶結界,難道是甜蜜暴擊一年一度的巴黎慈善夜如期舉行,TFboys中的王俊凱易烊千璽,兩小隻也紛紛到場,王源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到場,但是王俊凱、易烊千璽作為代表在巴黎慈善夜捲款30萬,沒能到場的王源也捐助了20輛救護車
  • 【同性相吸】可謂出櫃
    沒有出櫃的人,不論自己是否意識到,每天都無時不刻地在扮演角色、掩飾自己,這是很勞累的一件事,也往往會影響人的自尊。所以,出櫃應該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為了讓自己的生活真實,為了不必一再向自己親近的人撒謊。出櫃前的一個準備,是具有獨立生活能力決定出櫃的人,仍然要考慮幾點,這些可以說是出櫃的條件。
  •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休閒手遊《色彩大冒險》發布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休閒手遊《色彩大冒險》發布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南山頑石 時間:2016-01
  • 哆啦A夢:穿幫的3個設定,大雄和胖虎「同性相吸」,騙小孩子!
    儘管《哆啦A夢》這部動畫已經非常的成功了,但是在有一些劇情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穿幫的地方。現在小編我總結了一些其中穿幫的地方,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穿幫的3個設定,大雄和胖虎「同性相吸」,騙小孩子!1:大雄家的布置錯了大雄邀請胖虎,靜香,小夫他們來家裡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