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境內機場口岸嚴防伊波拉病毒 體溫超37度隔離檢測

2020-12-05 齊魯網

  齊魯網8月28日訊 隨著西非地區伊波拉出血熱疫情的大規模暴發,從昨天起,山東境內進場口岸防疫措施也全面升級。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山東是勞務輸出大省,往來非洲的出入境人員較多,針對疫情爆發後,歸國人員增加的情況,山東檢驗檢疫局增加全省口岸防疫設備,首先防範的關口就是伊波拉病毒的高溫症狀。

  山東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現在增設了4條體溫計通道,旅客在通行地過程中,無形中已經進行了4次體溫檢測,然後根據總局對伊波拉病毒的要求,我們也將體溫檢測值由37.5度降到了37度。」

  下午2點半,一架日本入境航班降落,一名旅客被發現體溫異常。工作人員快速把他引領到一旁的隔離檢測區。

  據了解,這名乘客體溫37.5度。從目前的快速檢測來看是沒有什麼問題。

  不僅軟體設施更新,從昨天起,如果疫區入境的旅客溫度超過37.5,機場檢驗檢疫部門將立即啟動二級防護,使用特製防護服,並啟用負壓倉隔離疑似病例。

    截至目前,山東機場口岸沒有發現伊波拉病毒攜帶者入境,檢疫部門提醒國際旅客,病菌主要通過體液、血液、嘔吐排洩物傳播,靈長類動物也是傳播的主要途徑,出入境人員如果出現發熱、極度虛弱頭疼、結膜充血等症狀,應立即主動向機場檢驗檢疫部門申報,及時處理。(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體溫檢測為啥卡37.3度?預防新冠病毒為啥隔離14天?數據怎麼來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到現在為止已經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更挑戰了不少人的神經,在社交媒體裡大家很多關注的是哪個小區是不是發現患者了,或者有疑似人要被隔離14天了,或者是進出小區都要測體溫,說要37.3以下才是安全的等等……有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測體溫要用37.3度這個標準呢?
  • 請在國門留步:海關衛生檢疫,嚴防第一道防線
    廣東一線口岸海關通過健康申報、體溫監測、醫學排查等措施,逢警必處,逢疑必查,嚴防國門的第一道防線。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指導旅客進行出入境人員健康申報 排查措施:抓好疫情防控拱北口岸入境測溫廳,閘口海關加強衛生檢疫崗位值勤工作,密切監測旅客體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北京地鐵將全路網測體溫,超37.3℃就隔離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根據北京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北京地鐵公司高度重視,成立專項領導小組,自1月24日首班車起陸續在北京西站、北京站、首都機場航站樓等39座車站,由專人穿戴防護服對進站乘客體溫進行測試,遇體溫異常將進行隔離並及時撥打120或999送醫。
  • 青島海關強化口岸衛生檢疫措施
    劉學文攝(抗擊新冠肺炎)青島海關強化口岸衛生檢疫措施中新網青島2月25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青島海關25日發布消息稱,該關將強化口岸衛生檢疫措施,在嚴防疫情輸出的同時嚴防疫情逆輸入。青島海關是國家設在山東口岸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負責山東省青島、棗莊、煙臺、濟寧、威海、日照、臨沂、菏澤8個市的各項海關業務。該關工作人員介紹說,面對疫情青島海關將繼續全面加強監測,密切追蹤國內外最新疫情動態,科學研判可能走勢,每日匯總發布最新疫情風險信息和工作動態,為各口岸防控提供最新最快的參考。
  • 37.3℃算發燒,全班同學要原地隔離!體溫升高原因只有發燒嗎?
    但媽媽也有些擔心,因為根據目前的防疫政策,只要班上有一個孩子體溫測出為37.3℃及以上,就算發燒,全班就要原地隔離,直到這個孩子到醫院做完新型病毒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等,確認沒有感染新型病毒後,全班才能解除隔離。樂樂上小班,上學期班上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孩子生病。另一方面,樂樂媽媽也擔心測體溫這件事,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體溫升高並不一定就是發燒。
  • 體溫超37.2度就報警!晉江長途汽車站……
    「嘀」的一聲,旅客進入車站經過檢測通道時,顯示屏中便可看到旅客的體溫。記者在晉江長途汽車站看到,進入車站的旅客排隊測溫後,再填寫包括出行日期、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碼、去向、體溫等事項的信息登記。記者以旅客身份經過檢測通道,2分鐘即可完成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通過熱成像測溫系統,實現對進站人員進行不停留、高精度的人體測溫,體溫超過37.2℃自動報警。」
  • 陳翔自曝在機場出現發熱症狀,體溫達37.4度,現在家隔離觀察
    歌手陳翔自曝在機場出現發熱症狀,現放棄返京在家觀察 從2019年年底開始,新冠肺炎開始在武漢蔓延,這種新型病毒傳播速度之快超乎人們的想像,截至到現在,全國已經被確診的人員已經累計超過八萬人。
  • 現代人正常體溫為什麼達不到37度?
    於是如你所見,無論是小區保安,還是村口大爺,又或是超市的守門員,都人手一把體溫槍:一路走、一路測。有網友調侃說:活了這麼多年,對體溫狀況的了解程度第一次超過了存款狀況。在很多機構,執行的標準是:體溫高於37.3度時,會認定為非正常發熱,需要立即送到醫院拍肺部CT以及檢測核酸,而37度到37.3度則要密切關注,絕大多數人的體溫都在37度以下,而且在如此特殊時期,人們都認為身體溫度較低者比較有面子。
  • ...國務院發聲:家庭聚餐提倡10人以下、乘火車體溫大於37.3℃要隔離
    列車預留髮熱旅客隔離席位,發現體溫≥37.3℃的旅客,及時進行隔離觀察,並移交地方政府防控部門排查,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國鐵集團客運部副主任朱文忠回答關於今年春運期間相關部門會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人員聚集和防控疫情的提問時表示,鐵路部門採取五項主要措施應對客流高峰,切實做好鐵路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強站車防控。
  • 蕭山機場嚴防輸入 這類人會被馬上隔離並留觀!
    ……昨天,在蕭山機場國際4號廳一張小桌前,蕭山中醫院醫生高煥煥和同事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來自重點區域的乘客開展嚴格排查。從1月23日起,蕭山陸續抽調區衛健局機關幹部、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各區級醫院醫護人員共30餘人,組成工作專班進駐蕭山國際機場,對重點旅客開展測溫、流調、採樣,以及聯繫送醫、落實隔離點等工作。
  • 中國37.3度美國38度算發燒?中美發燒標準不同之爭
    度無法登機9月初,一位從休斯敦轉機荷蘭阿姆斯特丹,再中轉回上海的學生在自媒體發文,講述自己因為在機場測量體溫時達到37.4度,超過規定的37.3度發燒標準而沒有能登上飛機。不過,雖然確診人數和無症狀感染人數在中國是分開統計,只要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結果,不管是否有症狀,感染者都會被隔離,他們的密切接觸者也都會被進一步隔離觀察,並不影響對疫情的控制。但是,有一些人可能因為這個37.3度的發燒門檻而陷入困境。目前回國的班機,旅客要順利登機,有一個硬性的規定:不能發燒!而發燒的門檻就是37.3度。
  • 2020年廣州最新隔離政策(國內+國外)
    納入社區管理的要求減少人群聚集活動,密切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自我開展體溫監測。如果有發熱、乏力、乾咳等不適症狀,可直接報當地疾控中心或撥打120就診。  廣東省內低風險地區回廣州的,體溫檢測在37.3℃以下,沒有咳嗽乏力等症狀,持粵康碼綠碼的人員,無需隔離。
  • 廣州白雲機場旅客體溫超37.2℃將付30元復檢費
    本報訊 (記者 陳永華 通訊員 藍佩君) 根據民航總局的要求,廣州白雲機場從5月份開始提高了排查標準(詳見11日A9版報導)。昨天記者又獲悉,機場每天需要排查的旅客中,有部分是「免費」檢測的。  從5月份開始,廣州白雲機場執行民航總局的規定,體溫超過37.2攝氏度的旅客需要再檢測一次體溫,進行再次排查。據了解,如果體溫過高的旅客到民航醫院檢查血常規和拍胸片的話,則要收取一定的檢查費用。按收費標準,做血常規和拍胸片的費用大概是30多元。但在實際排查過程中,部分旅客認為體溫超37.2℃就要驗血拍胸片不合理,不願意支付這30多元的檢查費用。
  • 遼寧印發航空、海港口岸新冠肺炎輸入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9月3日,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我省日前印發《遼寧省航空、海港口岸新冠肺炎輸入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航空、海港口岸城市衛生部門及相關單位做好輸入疫情應急準備、應急響應、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幹預等工作,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防二代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切實避免發生三代病例,最大限度減少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對公眾健康和社會造成的危害。
  • 學生體溫超37.5℃回家隔離 青島嚴控甲流
    針對廣東東莞一所學校爆發24例甲型H1N1流感的情況,昨天,青島市教育局又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校園內對流感的防控,學生自測體溫超過37.5℃就需要回家隔離觀察。  市教育局規定,全市中小學生每天需要自測兩次體溫,時間是每天早晨到校之前、在家吃完晚飯睡覺之前。
  • 南京祿口機場防疫保障措施升級,旅客體溫超37.3℃請配合
    【南京祿口機場防疫保障措施升級,旅客體溫超37.3℃請配合】記者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獲悉,根據省市統一要求部署,祿口機場對於國內出發旅客,航站樓所有入口處都將進行體溫檢測,在旅客安檢口對所有出發旅客進行紅外線集中測溫。如發現發熱(體溫>37.3℃)旅客,由機場工作人員引導至留置點。
  • 人的體溫為何是37度,而不是27或47度?
    但書上並沒寫數字的來源,孩子們不知道,這個37度的標準其實是從樣本中歸納計算出來的。從1851年開始,一位名叫卡爾·溫德裡希的德國內科醫生用了17年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數據,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這個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一代又一代家長以37度作為標準體溫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
  •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對武漢進港航班人員實施體溫檢測
    杭州蕭山機場急救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武漢飛抵的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本文圖片均由杭州蕭山機場供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月21日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獲悉,為做好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從1月20日晚間開始,對航站樓旅客通道等重要場所進行全面消毒,並對來自疫情發生地武漢的所有進港航班人員實施體溫檢測。
  • 杭州蕭山機場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織密口岸立體「防控網」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入境大廳,杭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檢民警在驗放入境旅客。隨著全球疫情的擴散蔓延,防控入境航班疫情輸入成為海關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27日,記者從杭州蕭山機場海關獲悉,依據海外疫情發展情勢,目前海關已針對24個口岸重點防控國家(地區)、35個口岸重點關注國家(地區)升級了一系列檢疫措施。「為防疫情輸入蔓延,我們全程強化了排查力度。」負責人員檢疫的海關旅檢五科科長孫霆透露,在提前一周左右拿到航班計劃表後,海關檢疫人員就會對各入境航班展開防疫評估,實時跟進航班行程安排並做好檢疫準備。
  •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
    疫情下的高考:隔離考場何時啟用?體溫高於37.3℃如何研判?因疫情防控,考場安排、進入考場流程與往年不同,增設防疫副主考、隔離考場等。7月6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省太原市高考考點。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校考點前,警戒帶、警戒樁、遮陽棚擺放整齊;自動測溫門頂部,覆蓋著一張綠色防曬隔熱網;安全檢測、身份識別系統一應就緒;校園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人員對考場進行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