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日報綜合新華社
世界衛生組織2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380723例。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6日10時(北京時間26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9106例,達到380723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395例,達到17541例。
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9219例,達到46268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401例,達到20834例。
過去24小時內,有3個國家報告了首例確診病例,分別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幾內亞比索、馬裡。
那麼,當前,蕭山如何守好「空中門戶」?
「航班號、座位號多少?」「14天內去過哪些地方?」「有無接觸過疑似和確診人員?」……昨天,在蕭山機場國際4號廳一張小桌前,蕭山中醫院醫生高煥煥和同事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來自重點區域的乘客開展嚴格排查。
從1月23日起,蕭山陸續抽調區衛健局機關幹部、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各區級醫院醫護人員共30餘人,組成工作專班進駐蕭山國際機場,對重點旅客開展測溫、流調、採樣,以及聯繫送醫、落實隔離點等工作。
流調工作是機場嚴防輸入的重要一步,不僅能讓可能的感染者儘快隔離,更能為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決策依據。當前,在外防輸入的嚴峻時刻,流調工作更要及時。只要有飛機落地,有排查需要,流調人員就要上機對乘客進行首輪「篩查」,隨後根據情況分至機場不同流調點進行測溫、流調和採樣,構建起防控「閉環」。
國際4號廳內設置的流調點,主要對可能經過重點區域或健康碼顯示紅碼和黃碼甚至無碼的乘客進行流調。「一天至少流調六七十個,多的時候近200個。」高煥煥及同事是流調的「前線兵」,一邊詢問一邊用筆記錄,為了提高效率,每流調完一位,就用手機拍照發送給後方信息組,儘快把信息錄入電腦。
在信息錄入的同時,區衛健局工作人員鄭淮也要馬不停蹄地開展流調信息分析。她一邊查看旅客健康碼、移動軌跡,一邊根據公安大數據分析比對,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如果乘客體溫正常,信息比對又沒有發現可疑情況,就可以正常乘坐飛機或離開機場;如果有異常情況,就要按防控指揮部統一要求,進行集中隔離。」鄭淮說。
而一旦機上發現有發燒症狀的乘客,那麼,整個流調過程會嚴格很多。某天深夜,一位來自重點疫區的乘客體溫37.3℃以上,其前後三排的密切接觸者,馬上被隔離並採取留觀等措施。該乘客立刻被120急救車送至機場外、簡易帳篷搭建的流調點。當晚是蕭山中醫院醫生李博文值班,他和同事對該乘客進行測溫和流調後,為穩妥起見,又聯繫市疾控中心進行採樣,最終因連續複測體溫高燒症狀未退,被120急救車送至區第一人民醫院。
目前所有入境人員
一律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
當前國外疫情輸入形勢嚴峻,3月6日,浙江省和杭州市疾控中心增派一支疫情防控專業力量前來支援,並在國際2號廳又開闢了一個針對國外輸入的留觀區。「目前,我們對來自所有國家(地區)的入境人員,一律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對國內紅黃碼旅客分別採取隔離14天和7天。」區衛健局派駐機場負責人倪火山說。
兩個多月時間,蕭山派駐機場工作專班每天24小時堅守,換來的是機場「零擴散」的良好態勢。
截至3月25日12時,專班共開展流行病學調查7438人,其中採取隔離措施884人,送醫就診185人,健康放行6335人,為守好浙江「空中門戶」貢獻蕭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