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雪有多重嗎?南方雪重還是北方雪重?

2020-11-24 網易新聞

2020-11-24 12:11:08 來源: 網眾驗房資訊

舉報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方都已經雪花紛飛。這裡有一些關於雪的冷知識:你知道雪有多重嗎?雪花非常輕,通常來說,一朵雪花的直徑大於等於2毫米,要5000朵到10000朵雪花堆積在一起,才有1克重。而1立方米的新雪,通常包含60億到80億朵雪花,對於雪花來說,是名副其實的「團結就是力量」。

  

  北方人通常比南方人更高更重,那麼北方的雪也比南方的雪更重嗎?情況恰恰相反,在北方,100平方米麵積上,8到10毫米的積雪重約100公斤,而在南方重約130公斤。之所以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重量會不同,是因為北方的雪更疏鬆,而南方的雪更密實。因此,相同降雪量形成的積雪深度也不同,通常情況下,在北方,1毫米降雪量堆積起來可以形成8到10毫米的積雪;而在南方,積雪約為6到8毫米。

  最近30年,我國積雪最深的地方在哪裡,你知道嗎?答案是東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部、新疆中北部以及西藏西部等地。年積雪量可以達到30釐米以上,局部達50釐米,足以沒過一個成年人的膝蓋。

  來源:央視網視頻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雪到底有多重,為什麼能把屋頂壓塌?
    比奧運會都稀罕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雪到底有多重?>北方等於8-10毫米的積雪深度 在南方等於6-8毫米的積雪深度 南北方不一樣是因為雪裡面的含水量不一樣
  • 你知道一尺厚的積雪有多重嗎?
    雪到底有多重?咱來稱一稱吧。  前兩天雪花飛舞,大地白茫茫一片。人們常常會用鵝毛、棉絮、蘆花等詞語來形容雪花的輕盈,不過看似輕盈的雪花,有時候能將大樹壓彎了腰,把房頂壓塌。雪到底有多重?咱來稱一稱吧。[專題:聚焦洛陽2018首場降雪]   1 量一量 稱一稱看看雪到底有多重  實驗一:  ●實驗目的:測量特定體積的積雪重量,了解雪有多重  ●實驗材料:平整的積雪、捲尺、量杯、電子秤、硬紙板  ●實驗過程:
  • 這兩天北方的雪,太美!
    這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南極科考,或是《流浪地球》現實版來了,但其實,這只是北方學子普普通通的上學路,加油,上學人!ヾ(°°)「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我的滑板鞋,時尚最時尚」。只有聰明的人才能看到他們腳下的滑板哦~你如何形容這場雪?
  • 江南少有的戶外大型雪場,粉雪雪質堪比日本,南方人盡享滑雪樂趣
    我是真的很想找一個室外滑雪場,找著找著,我便看到了杭州桐廬有一個生仙裡國際滑雪場,雖是人工造雪,卻是軟噗噗的粉雪,當機立斷,滑起。桐廬生仙裡國際滑雪場,位於桐廬縣合村鄉生仙裡景區,距離杭州2個多小時車程,是杭州第二家滑雪場,也是南方少有的室外滑雪場。來這裡最方便的還是自駕,直接導航到仙裡國際滑雪場即可。山下有專門的景交接駁車,將人們從山下送到山上的雪場。
  • 2020南方第一場雪要來了!廣東福建隨後下雨,北方還要下雪
    可以說,2020年迄今,南方平原地區還沒下過雪。1月4-7日降水量和降水類型圖,黑灰色為雪,藍綠色為雨。來自NMC不過,南方的雪馬上就來。一方面,隨著新一輪南支槽到位,"水汽橋"已在南方重新建立,南海、孟加拉灣水汽源源不斷地向我國輸送,大範圍降水雲系已在南方出現;另一方面,1月6-7日有一股實力很強的冷空氣南下,讓雨雪分界線越過淮河,來到長江岸邊。
  • 欣賞:關於雪與海的詩
    欣賞:關於雪與海的詩又到初夏季節,到了旅行的時刻,小編的工作快放假了,也就是最愜意的時刻來啦!至於旅行嗎?你說到哪裡?北方人當然去看海,而南方人則在冬季千裡迢迢來北方看美麗的雪!>雪花我轉到你的身後你卻又來到我的面前猶如兒時母親溫暖的手寒冷中又一遍捂熱了我的心弦這是一首借雪抒懷的詩,在雪花飄舞的時候,人們可以寄情於雪。
  • 關於雪,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雨雪天氣隨之而來,雪,你真的了解嗎?水汽條件是出現降雪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決定雪量多少的關鍵所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空氣中水汽充足,在冬季,一旦有冷空氣南下,容易形成降雪。因此,寒潮影響下,「降雪中心」出現在南方地區,也就不足為奇了。2雪,只有白色嗎?並非如此!
  • 雪!大雪!暴雪!冷空氣搞了個大新聞
    雪!大雪!暴雪!冷空氣搞了個大新聞,中國北方今冬以來最大範圍降雪上線。這波冷空氣的「帶貨量」有多大?北方的小夥伴可以曬曬你家的雪人。PS:我知道你想去故宮看雪,但是!!周一故宮不開門,想看雪景的還是去上班吧,手裡的窩窩頭它不香嗎?北方迎來降雪的同時,16日起,黃淮以南大部地區也將迎來久違的降雨。這次南方的降雨持續時間比較久,量級以小到中雨為主、局地有大雨。目前乾旱較為嚴重的江西中南部、福建、廣東一帶在18、19日也會有小到中雨現身,對於緩解旱情十分有利。不容小覷!
  • 是雪還是冰雹?新年第一場雪驚喜來襲
    然而,不是預報的小雪嗎?卻下出了大雪的陣勢!  紛紛揚揚,落在樹枝綠地內,噼裡啪啦的。走近了一看,拿起來一看,這這這,這是雪嗎?這看起來更像是冰雹吧?    仔細一看,沒雪花輕盈,比雪花重,形狀也更大,看起來也較厚,白如冰粒。這下的是什麼東西?  連鄭州市氣象臺的值班人員也表示意外。
  • 涓涓雋語七律.北國之雪描繪家鄉黑龍江2020年的第一場雪
    昨天剛立冬,今天家鄉黑龍江就迎來了第一場雪。片片雪花飄飄灑灑降落在廣袤無垠的北國大地上,真可謂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萬裡江山白茫茫一片,雖然清冷,但那空曠遼遠的白色大地、千山萬壑使我的心也變得更加純潔而開闊。涓涓特賦七律一首《北國之雪》來描繪家鄉黑龍江2020年的第一場雪。
  • 為什麼南方一下雪就報導發生雪災,而北方年年下雪卻沒事?
    導語:為什麼南方一下雪就報導發生雪災,而北方年年下雪卻沒事?我們都知道我國地區的南方城市是很少會下雪的,但是一下雪就極有可能形成雪災,而我國的北方城市那麼大的雪卻很少有雪災的報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針對於這種情況來向大家解釋下。
  • 千樹萬樹梨花開——雪
    我常常以為,雪是水的精魂。若不是,它何以脫去水的無形,脫去水的柔情而變得有形體、有詩意、有韻味和舞姿呢?此時此刻,窗外的雪正由水的形態而顆粒,而片狀,而鵝毛般飄飄灑灑了。瞧!那空中婀娜多姿的雪影,漸漸地舞成雪簾,天空中屋頂上以及樹的罅隙間,傾瀉而下,好一幅天女散花圖!
  • 世間萬物,都有故事,你可知關於雪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妤兒,已經立冬很久了,北方的小夥伴們已經裹上了厚厚的衣服,天冷的恨不得把被子裹在身上,然而呢!南方的小夥伴們還在感受著單衣的快樂,天氣越來越冷,北方許多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那妤兒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去看一個關於雪的故事。
  • 關於「雪」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冬天來了,北方的小夥伴都應該會遇到下雪的日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幾首關於雪的詩。 1.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李白《清平樂-畫堂晨起》 這句詩表現了詩仙李白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將雪比喻成天仙大醉後揉碎的白雲。想法大膽新奇,卻又不偏情理。體現了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讓人回味無窮。
  • 荔枝說:北方的白菜南方的冷 「南方人不懂系列」又雙叒來了
    地理老師說,北方的冷是乾冷,是物理攻擊,穿多點就行;南方的冷是溼冷,是魔法攻擊,穿多了還是擋不住。   南京人聽完冷笑:我說的是室內…… 【南方的雪 VS 北方的雪】   去年這時候,廣州下雪了,廣州都下……雪……了……
  • 鄭元暢曬玩雪照,稱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引粉絲跟風造句
    1月26日中午,鄭元暢曬出一張自己玩雪的照片,配文:我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前一天晚上,上海下大雪了。就在幾天前,鄭元暢還曬自己蕩鞦韆的照片,稱世鈞的城市沒有下雪,陽光正好。從對比來看,他明顯是更喜歡下雪啊,瞧他觸摸雪時高興的樣子。
  • 中國的雪到底有幾副面孔 ?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沒關係簡單說就是在沒有南方水汽的支持下北方的冷空氣依靠自己的力量拐了個彎將渤海、黃海的水汽送到了華北平原於是下了雪後的北京城就變成了這樣▲雪後燕山但並不是所有的冷空氣都有自己的拐彎技術有的彎拐小了帶不上水汽有的彎拐大了雪又下在了其它地方大部分的冷空氣還是自北向南,一瀉千裡但是別忘了華北地區還有個渤海
  • 在雪中漫步,一起白了頭
    想帶你去北方看雪,然後我牽著你的手,我們在雪中漫步,不打傘的那種,一起白了頭[愛心],其實所謂叫你一起去看雪,無非就是給自己一個錯覺,等漫天白雪覆蓋了那條街,跟你表白時或許會更加堅決。北方年年有雪,南方年年有我在等你,雪會如期來,而你不會。
  • 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身為農村人的你知道嗎?
    基本來說,寒冬臘月是下大雪的季節,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寒冬臘月的雪堵著門,而且很厚,氣溫很低,更使雪化得很慢。冬天臘月下雪很好,至少對作物生長很有好處,減少了一些害蟲的發生。春雪如刀。更能讓人理解的是,春雪當然是倒春冷,像刀一樣割在人的身上和心裡。眾所周知,倒春寒對作物有害,可引起作物凍害,並可引起人流感、氣管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