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伊春 森林裡的家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第15號公告,指定黑龍江哈東沿江等國內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並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據了解,根據《溼地公約》第二條第一款規定,我國指定天津北大港、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內蒙古畢拉河、黑龍江哈東沿江、甘肅黃河首曲、西藏扎日南木錯、江西鄱陽湖南磯共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生效日期為指定日2020年2月3日。至此,黑龍江哈東沿江溼地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有國際重要溼地10處,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哈東沿江溼地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松花江南岸,屬於典型的內陸溼地生態系統,以河流溼地、沼澤溼地、沼澤化草甸為主要溼地類型,以水鳥、水生動物、陸棲生物及其生態環境共同組成的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尤其是東北亞遷徙水鳥重要的停歇地及繁殖地。每年春秋遷徙季,有大量水鳥在此停歇,數量超過2萬隻,包括東方白鸛、丹頂鶴等瀕危珍稀鳥類。哈東沿江溼地對於在遷飛區尺度內開展候鳥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溼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物種繁衍和保存的基因庫,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和最經濟實惠的手段。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而黑龍江一直以來就非常自豪地擁有這樣一個最強大的「地球之腎」——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有國際重要溼地10處,數量位居全國之首。
黑龍江,是全國溼地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佔全國溼地八分之一的面積。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小興安嶺共同構築起一個獨特的「生態王國」。2018年10月,在阿聯杜拜舉行的《溼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哈爾濱市同海口、常德、常熟、東營、銀川共6座城市榮獲「國際溼地城市」稱號,而全球也僅有18個城市獲此殊榮。
在黑龍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溼地保護已取得可喜成就:2003年,我省在全國率先頒布溼地保護條例;2012年,我省成立了省溼地保護管理中心;2016年1月1日,重新制定的《黑龍江省溼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2016年3月,啟動了《黑龍江省溼地保護規劃(2016-2020年)》的編制工作。
黑龍江十個國際重要溼地
東方紅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虎林市境內,烏蘇里江中遊,完達山南麓。其東接烏蘇里江幹流與俄羅斯接壤,是三江平原沼澤溼地集中分布地區之一。溼地內主要河流有獨木河、大木河,最後匯入烏蘇里江,是烏蘇里江流域中遊重要水源保護地和涵養地。溼地內分布有東方白鸛、丹頂鶴、東北虎、紫貂等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水鳥繁殖地和遷徙停棲地。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三江平原腹地,烏蘇里江左岸,保護區均在雙鴨山市寶清縣境內,距離寶清縣城70公裡。這裡屬於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總面積2萬公頃,核心區7960公頃。保護區內河流泡沼星羅棋布,地貌特徵為「兩草一水七分葦」,它像一塊綠寶石鑲嵌在三江平原上,是國際上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是目前世界上野生丹頂鶴種群數量最多的繁殖棲息地。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高等植物468種,鳥類269種,尤以鶴的種類多而著名,全世界鶴類有15種,我國分布9種,保護區有6種,野生丹頂鶴種群數量穩定在近300隻左右。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範圍西起白稜河口,北鄰穆稜河,東北與虎林市交界,東以松阿察河、南以大興凱湖與俄羅斯相接,總面積22.2萬多公頃。保護區內鳥類共有28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1種;興凱湖大白魚、興凱松是興凱湖特有品種。這裡為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大量的候鳥提供了重要的停歇、繁殖地,候鳥遷徙量在150-200萬隻。
珍寶島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處三江平原東部、烏蘇里江中遊西側,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總面積44364公頃。有「中國野生荷花之鄉」「黑龍江十大最美溼地」「中國森林氧吧」稱號。保護區內生態系統類型多樣,既有溼地生態系統、草甸生態系統,又有森林生態系統。被國內外專家定性為最具原始性、觀賞性、複合性和代表性的沼澤生態系統。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三江平原腹地,地跨同江與撫遠兩個行政區域,總面積2183.7公頃。有以保護水生、溼地生、陸生生物和生態環境共同組成的溼地生態系統,以及東方白鸛、丹頂鶴、白枕鶴、大天鵝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處大興安嶺東部林區伊勒呼裡山南麓,是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目前唯一的國際重要溼地。保護區為「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區內森林面積14.7萬多公頃,溼地面積8.09萬公頃,是嫩江的主要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地。保護區內野生植物1046種、獸類49種、鳥類216種、兩棲爬行動物和魚類44種,幾乎囊括了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區所有的陸生、溼生、水生生物物種。
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三江平原的東北角,地跨撫遠、同江兩縣市,總面積19.8萬多公頃,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的三角地帶,屬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大小河流57條,分屬黑龍江、烏蘇里江兩大水系。湖泡204個,江心島嶼26個。野生動植物資源有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昆蟲、魚類,有高等植物1000餘種。
友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處小興安嶺山脈的中段、友好林業局境內,橫跨小興安嶺山脈的南、北兩坡,總面積60687公頃,屬自然生態系統類、內陸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溼地主要保護對象是東北林區沼澤溼地生態系統。溼地內河漫灘平坦開闊,牛軛湖、熱融湖眾多,大小泡沼星羅棋布,土壤永凍層分布普遍,氣候寒冷溼潤,為各類沼澤的發育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形成了多種沼澤溼地類型,具有北方山地沼澤溼地生態系統的典型特徵。植被類型多樣,是一個重要的物種遺傳「基因庫」。
哈東沿江溼地自然保護區
這是個在退耕還溼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溼地保護區域。它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松花江南岸,屬於典型的內陸溼地生態系統,以河流溼地、沼澤溼地、沼澤化草甸為主要溼地類型,以水鳥、水生動物、陸棲生物及其生態環境共同組成的溼地和水域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尤其是東北亞遷徙水鳥重要的停歇地及繁殖地。每年春秋遷徙季,有大量水鳥在此停歇,數量超過2萬隻,包括東方白鸛、丹頂鶴等瀕危珍稀鳥類。哈東沿江溼地對於在遷飛區尺度內開展候鳥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來 源:黑龍江日報
監 制:張 強
責任編輯:方 爽
編 輯: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