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雲霧茶飄香 金獻光 攝
浙江在線3月24日訊 3月23日,茶商夏張桂正在自己的門市部準備接貨,從松陽浙南茶葉市場發來的一車茶葉連夜北上,已經來到濟南茶葉市場。車子停穩後,茶商們一擁而上,大伙兒都急著拿貨去賣。「條形好顏色綠,性價比高,這才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夏張桂隨手打開一袋松陽茶葉忍不住讚嘆。自從松陽春茶上市後,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大型物流車往返於兩大市場,也是從這兩個平臺,松陽茶葉賣到了全國各地。
身為浙江茶葉產業協會駐魯分會會長的夏張桂,對松陽茶葉走向全國可謂功不可沒,經銷茶葉25年,他卻只是對松陽茶葉情有獨鍾。在夏張桂眼裡,這片小小的綠葉不僅僅是松陽人致富的金葉子,也是山東、河南等地老百姓鍾愛的好茶葉。他說:「原來松陽茶葉不知名,無人問津。現在,消費者上門指定要買松陽茶,甚至還愁買不到正宗的原產地茶,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正如夏張桂所言,松陽茶產業的變遷可謂日新月異。在產業快速發展初期,品種單一、機器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都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原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陳霄雄對此頗有感觸:「松陽茶葉有今天的成績不容易。當初為破解難題,我們不斷試驗新品種,帶著企業老闆買茶機,甚至到杭州武林廣場免費派發茶葉,總之就是想方設法搞產業。」正是像陳霄雄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松陽茶葉領航人,發揮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先天優勢,整合資源齊心協力發展產業,才走出了一條具有松陽特色融合發展的茶產業發展道路。
相關新聞:松陽茶葉 清風雨液香飄萬裡
一路茶香 邱芸 攝
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近年來,松陽茶葉已經聲名大噪,以其高品質、高性價比、高美譽度的特性,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小小的一片葉子,給小縣城帶來了「中國綠茶第一市」「中國綠茶集散地」等金名片。同時,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產業發展最終成為農民增收的動能。如今在松陽,40%的人口從事茶產業,農民收入的50%來源於此。同時,松陽農業產值的60%來自茶產業,一片葉子的發展直接關係千家萬戶的未來。
十年,松陽茶葉生產實現了產量翻一番、產值翻兩番的大飛躍,茶葉種植業產量達1.35萬噸,產值達12.93億元,真正受益的正是松陽農民,上安村就是這樣一個因茶致富的典型。有著37年種植經驗的原村主任劉小高這樣感嘆:「沒想到松陽茶產業能發展到這樣的規模!」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他作為科技種茶領路人,帶領全村發展茶葉。幾十年來,隨著全縣茶產業的蓬勃發展,上安村的茶產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種植、加工、流通,三者逐步細分、升級、提高;茶農、加工戶、經銷商不斷分離,一二三產有機融合。
政策好環境優,上安村因為大力發展茶產業,從落後的小村莊變成擁有100多家茶葉加工作坊的富農村。劉小高說:「茶葉加工作坊多了,用電量也跟著上去了,村裡的變壓器也從原來的1個變成了15個,這就是我們村致富的具體體現。」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產業口號,在上安村乃至松陽全縣完美落地。
產業強農民富,快速發展的產業背後離不開各方力量強有力的支撐,而每年的茶商大會毋庸置疑成為當中的主力。十年茶商大會年年有新意,這樣一個重大茶事活動對產業推進的積極作用已經不言而喻。從第一次節慶,把全國各地的茶商引到松陽,再到今年的「茶旅融合」主題把人留在松陽,十年茶商大會的變遷,同時也折射出松陽茶產業蓬勃發展的路徑。如今,茶商大會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在做精做細做大做強中助推產業的轉型升級。
多元化產業風光無限
和夏張桂一樣,準備參加今年茶商大會的,還有浙江振通宏茶業有限公司的老總範正榮。這位松陽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模範帶頭人,在茶葉精加工領域可謂風光無限。他不僅搶佔市場先機也掀開松陽茶產業的嶄新一頁。2011年初,正值松陽茶產業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推進的關鍵時期,「振通宏」第一個引進了國內先進的速溶茶粉生產線,一年所需茶葉1.2萬噸,年產速溶茶粉達2000多噸。這意味著,一家佔地僅63畝的企業幾乎可以「吃盡」松陽12萬餘畝茶園。一次轉型升級帶來的不光是企業的紅利,也實現了產業輻射的再升級。
範正榮說:「松陽茶企的發展離不開茶商大會提供的良好平臺,譬如全球第二大茶葉深加工企業美國大閩國際這樣的大集團都是通過茶商大會,才跟我們企業接上頭。」越來越多的客商以茶商大會為媒,與松陽本地茶農茶企聯姻,為推動產業發展增添動力。如今,範正榮正謀劃打造中國茶葉精深加工生產基地,創建環保生態型現代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他說要把這種公司、茶農、用戶等相關利益的多贏藍圖帶到今年的茶商大會。
說起茶商大會的聯姻成果,還有一個「深圳女婿」不得不提,那就是客商孔曉澄。2015年的茶商大會,受邀參會的他第一次走進松陽。從事綠茶成品茶精製加工的孔曉澄一下子被當地的自然環境所吸引:「首先是這裡自然環境非常好,然後是產業發展基礎十分雄厚,所以我們一拍即合。」
孔曉澄的自身優勢,正好填補松陽茶葉不能長期穩定供應的空白。通過茶商大會,松陽縣與浙江悠谷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聯姻。通過精選拼配,實現茶葉從初加工到精加工的轉型升級。
對於孔曉澄來說,他與茶商大會的「二次火花」將發生在今年,他說:「因為茶商大會我來到了松陽,現在我的產品將隨著茶商大會的客流走出去。」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浙江上河茶葉機械有限公司的魏碧華也要在今年的茶商大會上唱大戲。他將帶著自己最新研發的「全自動智能扁形茶連續化加工成套設備」亮相今年的茶葉加工設備技術展。屆時,全國知名企業也將一同參展。魏碧華很有信心,自己的設備一定能脫穎而出,一炮而紅。
這位松陽本土「科技怪才」,先後發明了全自動炒茶機、全自動智能扁形茶炒制機、全自動智能茶葉理條機等系列產品,頗受市場追捧,先後獲得30多項國家專利。目前,廣西、雲南、甘肅等重要茶產區都能找到這些炒茶機,同類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超20%。魏碧華拿著別人的仿製品,告訴筆者:「有人模仿就鞭策我們不斷科技創新,加工機械不僅僅要節約勞動力成本,更要提高茶葉品質,這就是我們接下去要努力的方向。」即將亮相今年茶商大會的「全自動智能扁形茶連續化加工成套設備」,就在提高茶葉品質上有獨到之處,相信一定能在展會上大放異彩。魏碧華說這套設備屬迷你型的,根據企業加工產能的大小,該成套設備的價格在30萬~200萬元之間。
目前,松陽縣湧現出不少像「振通宏」「悠谷春」「上河茶機」這樣的高新技術以及以產品研發為主的企業。他們發展潛力巨大,勢頭兇猛,拉伸產業鏈的同時促進了茶產業多元化發展。
依託優勢發展茶旅闖市場
「我們餐廳有茶葉燻腿、茶葉麵條、茶葉麻餈……」近日,「田園松陽」的綠茶主題餐廳的老闆陳金富正在抓緊備貨,根據往年的經驗,茶商大會期間慕名而來的食客人數將比往常翻一番。陳金富表示,為迎接今年的茶商大會,自己還特意開發了幾道茶元素新菜,目前已有20多道茶元素菜品可供選擇,而這其中最主打的當屬「茶葉燻腿」。
松陽是茶葉大縣,每逢立春過後,春茶陸續開採,到5月下旬便進入修整茶樹枝條的階段,過長的茶枝全部被剪去,堆放在茶園旁或直接燃燒作為肥料,茶葉燻腿就是陳金富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產品。用茶樹枝條燻制火腿不僅風味獨具,還實現了茶樹廢棄枝條資源再利用。
如今,陳金富的茶葉燻腿獲得了國家專利並進入量產。同時,為適應松陽茶產業的發展,他還計劃整合茶餐廳、茶吧、茶葉燻腿專賣店等資源,打造一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產業綜合體,增加市場競爭能力。
依託茶葉優勢,將產業文章做大做強的不止陳金富一人,土生土長的松陽人孟小雪就看到了發展茶旅的巨大商機。2015年,在大木山茶園的核心地帶,「木山堂」茶室正式開業,這個集合公共茶室,茶師、花道、古琴培訓,以及茶旅遊等多項功能的品牌,在松陽茶旅產業中獨樹一幟,尤其是三條個性化定製的茶旅路線頗受市場歡迎。孟小雪說:「茶之旅帶領大家領略古老茶鄉文化,體驗高山半野生茶園採茶、制茶。遊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制茶工藝,從茶樹生長環境到茶類品鑑都有直觀的體驗。」
如今,大木山茶園景區遊人如織成為常態。在遊客服務中心,筆者看到,遊客可自行領取一輛自行車,蹬上幾腳就能進入茶園。騎行在景區,隨著地勢起伏於壟壟茶園,單車、遊客、茶園,在景區畫出一幅「春」的五線譜。如果累了,就近找個茶館坐下來,叫上一杯松陽香茶,遊目馳懷,即興賦詩,真是不亦樂乎。
眼下松陽縣以全域發展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茶旅遊。今年茶商大會就以「茶旅融合」為主題,讓松陽茶產業馬力全開邁入全新的發展時代。
四海茶人共話未來
筆者訪問間隙,在松陽縣浙江碧雲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偶遇客商劉國武。老總潘樟軍邀請他參觀企業旗下的茶葉產業園,品嘗自釀的茶酒。劉國武在青島從事茶葉經銷,跟潘樟軍是十幾年的合作夥伴,他因為茶葉愛上這個地方,然後結識一些朋友,現在松陽就是他的第二故鄉。潘樟軍覺得,前十年,茶商大會把劉國武這樣的茶人帶到松陽,接下來要在把人留下來和帶領茶農茶企走出去上下功夫。
面對產業未來,松陽農業局高級農藝師盧良根也有自己的看法。這位30年與茶共舞,幾乎全部青春都獻給了松陽茶產業的老茶人,對未來產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接下來松陽茶葉要走向全國,必須在環境優化、技術創新、產業延伸等方面做足文章,打造一支實力雄厚的松陽鐵軍,讓松陽茶葉真正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
十餘年來,松陽結合茶產業發展,大力開展茶產業專業人才培訓,在輸出一批批適用人才的同時,成功打造了「松陽茶師」這一勞務品牌,涵蓋產業種植能手、加工技師、檢驗員、茶藝工、茶葉銷售員等等,總數超6000人。松陽茶產業辦公室主任劉林敏說:「松陽茶師在外輸出技術,使得貴州、雲南、江西等地的茶葉加工水平大幅提高,拉近了松陽與外地茶在外觀上的差距,在市場上形成了競爭,當然也解決了本地茶產業的一些瓶頸。」
越來越多的松陽人走出去,到全國各地生產茶葉,銷售茶葉。接別人的地,種植加工松陽茶,發展「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的茶葉總部經濟,這是松陽茶產業突破土地和人力資源瓶頸的重要機遇。目前,松陽茶師在湖北、四川、雲南等8個茶葉主產地建立了3萬畝茶葉基地。在外生產、回鄉銷售,背靠全國最大的綠茶交易市場——浙南茶葉市場,松陽總部經濟初露端倪。據統計,外出茶師回鄉銷售的茶葉約佔該市場銷售額的四成。
3月26日,第十屆茶商大會即將在松陽開幕,以十年茶商大會為節點,新一輪的十年將迎來產業全面發展的時期。我們期待這片小小的葉子,繼續以茶商大會為平臺,在浙西南發光發熱,名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