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唐詩之美,當真是讓許多愛詩詞人讚不絕口,就詩歌來論的話,唐詩絕對是達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程度,這不免使得後世的一些文學相較於黯然失色一些。從唐初開始就不斷地湧現出一個又一個非常傑出的詩人,就算是到了晚唐時期也是如此。晚唐時最傑出的兩位詩人絕對是杜牧與李商隱,還被人們稱之為「小李杜」,與盛唐時的李白杜甫相提並論。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這首作品則是出自於杜牧之手,杜牧的才華自然是不需要多說的,只可惜他的命運真的是非常坎坷,終其一生抑鬱不得志,空有滿腔才華卻無處施展,就如同他在詩文中自嘲的那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對於他這種有滿腔才華的人來說,又怎能願意過著這樣的生活呢,只不過現實卻讓他沒有辦法去選擇,只能無奈的去接受。
而在他的一生最鍾情的地方就是揚州,在那個城市他留下了許多非常經典的詩篇,這些詩作言語悽美傷感,歷經千年時光,當我們再次品讀時也能從中感受到他當時的那種心緒。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他在離開揚州時所寫下的一首詩,這首詩非常傷感,道盡了在於心愛的人分別時的那種無奈與不舍。
《贈別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詩人寫於大和九年,在那年,他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為監察御史,必須要離開揚州去長安,這首詩則是在他與揚州結實相愛的那名歌妓分別時為對方所作。有一些人覺得杜牧有些過於多情,他寫的很多詩作都是在描寫情描寫愛,但實際上這不正是他最為無奈的地方嗎?要知道他想要做的是成就一番事業,而不是待在一個小地方,過著這種看起來有些荒唐的生活。
在這首詩的開篇兩句中,詩人用極為唯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女子的樣貌,讀起來生動形象讓人感覺到驚豔,另外他著重描寫對方的美麗也是為了引起惜別之情。詩人為我們描繪了女子非常輕盈苗條的身形,並交代了這名女子的年齡,今年正是13歲,雖然並沒有具體寫女子面貌如何,但是他卻在第二句中將花比作女子,要知道豆蔻是非常鮮嫩的花朵,被稱為「含胎花」,可想而知這名女子的形象是多麼美好。
而在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中,則是全詩最出名的兩句,「春風」「十裡揚州路」 這些美好的詞彙組合在一起,那種車水馬龍,一片繁榮美好的景象就浮現在我們眼前,更何況揚州出美女是出了名的。但是詩人卻說到就算是珠簾上的那些美人,也是不如自己所愛的這名女子的。在這裡,詩人進一步為我們描繪了這名女子美麗的容顏,雖並未細細刻畫五官,但是卻能讓人感覺到她的美好。
縱觀整首詞描寫的非常生動形象,雖然並沒有直接描寫那種分離的情緒,但是這種感覺卻始終縈繞在我們的心間,萬分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