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不懂26個字母的工廠青年,變成國內最受歡迎的翻譯家

2020-12-05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創2017-09-25徐振宇新京報書評周刊新京報書評周刊

黃燦然,三年前從香港辭職搬到深圳的洞背村隱居。他的狀態令其他作家嚮往。

黃燦然是誰?詩人、翻譯家。

他中學時期從山村移居香港,如今又從香港搬回山村。當過工人,輟學六年後考上大學,由一個不懂26個字母的工廠青年,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翻譯家之一。

對於中文讀者,黃燦然的名字常常和蘇珊·桑塔格、布羅茨基、聶魯達、曼德斯塔姆、卡爾維諾等一長串大師的名字聯繫在一起。他在詩歌翻譯上的成就為他贏得聲名,但並未帶來財富,如黃燦然所說的,文學翻譯,常常越做越窮。

今天跟著書評君,就去理解黃燦然的生活和文字,就去理解一個困惑的少年如何變成眼前這位詩人和翻譯家。

撰文 | 新京報特約記者 徐振宇

黃燦然,詩人、翻譯家。1963年生,福建泉州人,1978年移居香港。1988年畢業於暨南大學。2014年辭去任職近25年的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工作,遷居深圳洞背村。著有詩選集《遊泳池畔的冥想》《我的靈魂》《奇蹟集》等;評論集《必要的角度》《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譯有《見證與愉悅》《聶魯達詩選》《裡爾克詩選》《巴列霍詩選》《論攝影》《關於他人的痛苦》《新千年文學備忘錄》《內心活動》《如何讀,為什麼讀》《詩的見證》。 譯作布羅茨基隨筆集《小於一》是新京報2014年致敬譯作。

年輕時,想的最多的是自殺

15歲到19歲,黃燦然想的最多的是自殺。他想要逃離人人渴望移居的香港,又發現無處可去。家人們都在這裡,故鄉已不存在。

對他來說,活著就是每天醒來去工廠重複同一件事——給牛仔褲裝金屬扣。黃燦然住觀塘的簡陋工棚,抬頭就是逼仄的空間,沒有朋友,沒有方向,現實是赤身踩在無止境的流水線上。

對工友們來說,黃燦然沉默,甚至有些孤僻,有著不合時宜的愛好:閱讀。他們拿到薪水後,往往用於賭和嫖,黃燦然卻幾乎把錢花在了買書和訂雜誌上。他對書的痴迷,有時會被他們揶揄,「讀書有什麼用?畢業以後還不是要出來賺錢?「

青年黃燦然。

父母對他熱衷閱讀的行為,也只是默許,因為毫無用處。80年代初,如果你是一名香港工人,只要勤快又願意加班,甚至能月入過萬。大學畢業的文職工作,收入不過兩三千。

高中二年級,黃燦然和兩個姐姐移居香港,因為祖母。她的經歷後來被黃燦然寫到詩裡,祖母年輕時嫁到宴田,丈夫娶她後就獨自去了南洋。五十年代她去了香港,但沒有去南洋,因為丈夫在那已經兒孫成群。她領養了兩個兒子,長子黃定富是黃燦然的父親。

1978年,她把兒孫相繼接到香港跟她團聚。那年,黃燦然15歲。

《大逃港》

作者: 陳秉安

版本: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0年7月

「大格局下的小人物。」

當他在睡夢中抵達異鄉,離香港不遠的廣東正面臨洶湧的偷渡風潮。根據廣東省委邊防口岸辦公室1979年的《反偷渡外逃匯報提綱》,有9.8萬人湧向深圳等待外逃機會,逃出1.8萬人,收容所人滿為患,捲入逃港風潮的不只是邊民,更是遍及廣東全境。在廣州,凡有偷渡成功者,皆鳴鞭炮祝賀。偷渡潮背後是巨大的收入差距,50年代香港製造業興起,70年代到達頂峰,工人供不應求,收入卻是大陸百倍。

以「逃港」為開篇背景的熱播電視劇《我的1997》(2017)。

剛到香港的黃燦然被捲入這股潮流,成了製衣廠的一名工人。

存在主義小說,對他意味著生活本身

他出生在1963年,中國剛剛經歷一場災難,數千萬人死於飢餓。對童年記憶最深的,是食物的匱乏:小時候吃的最多的是番薯,見的最少的是肉,飢餓感控制著中國農村大部分人的生活。

另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春天瀰漫的大霧和無窮盡的高山。小時候像生活在半空中,有時一個人上學,一天來回四趟,得走兩三個小時。眼前的道路消失在清晨的濃霧之中,他擔心自己隨時會從懸崖摔下去。

在香港第一年,黃燦然住貧民窟,幾乎沒休息,早上八點多幹到晚上。有時為了雙倍工資,得通宵。除了高強度的工作,工廠生活還意味著身體受傷的風險:容易被針擦傷,嚴重的時刻,左手大拇指偏指甲一寸左右的位置,被釘子整個擊穿。

他覺得這些都沒什麼,比工傷更令人煩憂的,是對未來的茫然。年輕人總是不知道如何生活。他不懂廣東話、不會英文、甚至認不清26個字母,又與工廠格格不入,唯一可做的就是拼命閱讀。

他從香港的三聯書 店訂閱所有他能買到的重要刊物,包括學報、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在《信報》上了解德希達、福柯的新潮理論。黃燦然現在仍清晰地記得,自己跟著文學史讀新文學以來的作家,穆旦、何其芳、卞之琳和李廣田……有些原書已經絕版,只剩影印本。他偏愛葉芝和加繆,那時候,存在主義小說對他意味著生活本身,荒謬、試圖反抗,他又懷疑這反抗也是浪費。

黃燦然曾沉迷電影,可能是因為家裡人多,工廠人多,到處都太吵、太雜,電影成了一種逃避,它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一種不妥協的可能性。80年代的香港電影小團體,常常在灣仔和旺 角租戲院組織放映,依靠《明報》傳遞信息,黃燦然看到後,第二天就會趕去,從默片看到《天雲山傳奇》。18歲那年,他看了大島渚的《感官世界》,豔情的畫面讓他深受刺激。

羅大佑《之乎者也》專輯(大陸)封面。

音樂是另外一種安慰。1982年,祖母去臺灣探親,黃燦然拜託她帶一張羅大佑的唱片——之乎者也》,香港一年後才有。這是羅大佑第一張個人專輯,他自由的靈魂,對現實的反抗,深深地打動他。出這張專輯前,羅大佑的身份是愛好音樂的實習醫生,他沒想到,這張唱片一經問世就風靡臺灣。再過幾年,他的音樂的影響力將擴大半徑,席捲整個中國,用另一種幽默的方式,唱出1997年香港回歸時刻的人心動蕩。

切勿寫詩,這是父親惟一的忠告

黃燦然對生活的茫然,因為大舅的一句話出現轉機。

大舅是老右派,喜歡陀思妥耶夫斯基。1981年,黃燦然回鄉探親,大舅知道後就跟他說,」燦然,你這麼喜歡看書,應該去讀大學。暨南大學專門招僑胞,還會有優待。」

舅舅的鼓勵讓他迅速找到方向。回香港後,黃燦然報名夜校,白天做工,晚上上課,回家再堅持自學一個半小時以上。聽英文歌的時候,有些唱片背後附歌詞,他就查《新英漢詞典》,密密麻麻地寫滿注釋。這本詞典一直陪伴他到報社考試,終於被翻爛。

讀夜校後,自殺的念頭沒了,因為逐漸明白自己要做什麼。兩年後,黃燦然順利考入暨南大學新聞系。很快過上晝伏夜出的大學生活,他喜歡晚上看書,有時讀到凌晨三四點,睡到中午,新聞系的課基本在早上,下午就無所事事。

《奇蹟集》

作者: 黃燦然

版本: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

「如果說,早期詩是『看山是山』,中期詩是『看山不是山』,那麼《奇蹟集》便是『看山又是山』……仿佛眼帘上一片夢幻的薄膜脫下,世界呈現其真面目。」

逛書店重新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像在香港一樣,他很快摸熟廣州的書店,星期二和星期五,他騎著自行車,晃悠悠地在北京路一家一家地逛,拿寒暑假在香港打工的錢買書。等大學畢業,書已經有整整25箱。

剛進大學時,隔壁宿舍的同學聽說有一位叫黃燦然的書很多,過來串門,找他聊天,談文學。他說,樓上有一位師兄可以見見,他那邊有北島、舒婷的詩集。這位師兄是詩人沈宏非,已經畢業,只是還沒分配,就住在學校等。當晚,黃燦然去見他,九點一直聊到凌晨兩點。沈很高興,說,你來紅土詩社吧。於是黃燦然開始做詩刊,辦報紙,天南地北地跟朋友通信交流。

臨近畢業,黃燦然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油印詩集《某種預兆》,當時印了幾十本。其中有一首,以父親的口吻,寫給自己未來的孩子:

「切勿寫詩,這是父親惟一的忠告

壞詩糟蹋藝術,好詩為詩所誤

好或壞,一旦陷入,就無法自拔

我落得如此狼狽,就是一個例子 」

——《傾訴》

後來有天傍晚在校園,黃燦然遇到班主任郭一鳴,說看到《十月》上有他的詩,《傾訴》和《收穫的季節》。黃燦然很驚訝,因為他沒有投稿,也沒有收到採用通知。不久,黃燦然收到五十多塊稿費。在80年代,這是相當大的數目,夠他在天河酒店請幾個朋友吃飯。

黃燦然至今不清楚自己的詩為何被選入,可能是北京詩人黑大春來廣州時,帶走一兩本他的詩集,回北京後,被詩人駱一禾看到,選入《十月》。

大學第一年,黃燦然的詩也曾被詩人孟浪帶走,後來孟浪一路去到拉薩。黃燦然的詩被拉薩副刊主任楊滔讀到,他很喜歡,就發在了《拉薩晚報》上。

「念大學時,過幾天就會有十塊、八塊來自拉薩的稿費。」

《小於一》

作者: [美] 約瑟夫·布羅茨基

譯者: 黃燦然

版本: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9月

《小於一》是布羅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現了他對文學、 政治和歷史等各領域的全面興趣。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小於一》是一部知識分子的自傳。

新京報2014年致敬好書《小於一》。

餘生都用來服務別人

這是黃燦然回香港十多年後的事了:

他剛從九龍塘下地鐵,坐上的士後座,準備去香港電臺參加一場讀書節目的採訪。

「你是黃燦然嗎?」司機問。

他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

「我是你的工友。開出租十多年了。幾年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你。」司機說。

他們聊起打工時的生活,說現在經濟的不景氣,感慨十多年前的高收入。當年彼此的不理解,已經被新的生活消解。

但黃燦然坐後面,看不到司機的樣子,始終想不起這位工友的名字。直到下車,終於瞥見司機的臉,記起是讀夜校時,他在工廠的包工頭。

80年代末,黃燦然回到香港,能從空氣中瀰漫的緊張感發現,時代在改變。香港的」去工業化「政策,瓦解了過去勞工在市場上具有的價值,曾經的工友幾乎都面臨轉行,他們得學會放下尊嚴,被迫接受低廉的薪水,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失業。

《我的靈魂》

作者:黃燦然

版本: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1年1月

「他的詩樸素,仿佛和內心的自己對話;他的描敘從容淡定,獨立而穩健,保持著某種虔敬無為的姿態。」

黃燦然也面臨新的生活,大學畢業、結婚、女兒出生,她們都在家鄉,移居申請遲遲沒有通過,讓他時常懷疑自己為何待在香港。為了養家,有一兩年時間,他最遠去到葵湧工作。每天兩三個小時的地鐵,從觀塘坐地鐵到葵湧,中間在太子轉車,地圖上形成一個三角。在地鐵上的兩三個小時,成了他一天主要的閱讀時光,他的閱讀也轉向了西方現代詩歌:艾略特的荒原、穆旦翻譯的普希金……

但高強度的工作和閱讀,身體逐漸撐不住。原本大學時期就日夜顛倒,加上一直以來抽菸、喝茶、不懂得運動。黃燦然28歲左右,進入大公報的第二年,他生了場大病。

這場病,徹底改變了他。

他開始覺得人是物質的,從消極變得積極。他學會調整身體,注重飲食,每天吃牛肉、龍蝦、三文魚,早上起來會先喝兩杯溫水。現在有些年輕讀者見到他,甚至覺得「黃老師」很會聊天,不像想像的那般沉默。

到90年代,太太和女兒來到身邊,黃燦然對香港不適應的部分終於消失。他開始大量地翻譯,二十年如一日地工作。

對於接下來的人生,黃燦然說自己三十五歲的時候就想明白了。他說,有一天覺得活著實在是很累,不是說貪圖安逸,相反,安逸對他毫無吸引力,但他突然想到,既是這樣,那麼為何不就多做翻譯,把下半生都用來服務別人。這樣下了決定後,生活頓然輕鬆起來。這種一定程度的無我,反而讓他看到世界的光彩,並順手變成詩。

對於中文讀者,黃燦然的名字逐漸和蘇珊·桑塔格、布羅茨基、裡爾克、聶魯達、米沃什、曼德爾施塔姆、巴列霍、亞當·扎加耶夫斯、卡爾維諾等一連串知識分子和詩人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香港街頭。

除了黃燦然自身的勤奮,還有一部分源於香港為他提供了極為珍貴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大公報的工作,讓他有機會讀到國際先驅論壇報、泰晤士報、時代雜誌、紐約時報這樣的一流媒體,距離報社不遠的曙光書店,有倫敦書評、紐約書評和各種新潮理論。

另一個去處是美國領事館在金鐘設立的圖書館,黃燦然記得,那裡有很多外文書和雜誌,碰到喜歡的內容,他就複印下來帶回去看。正是在那段時光,黃燦然接觸到沃爾科特、阿什伯利、布羅茨基……那時候,布羅茨基經常在紐約客發作品,每次讀到他的詩,黃燦然就會複印那一頁,再剪下方塊大小的詩,帶回去翻譯。

9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下行,圖書館關閉。不過很快,網際網路來了。它帶來了更加豐富和龐大的文學資源,而且更容易搜索。

1996年底,同事給黃燦然介紹網際網路,說,現在網際網路太厲害了,你來看看。黃燦然一看就傻了,」那種衝擊好大,網際網路是個大進化。「

第二天,立馬買了電腦,為了方便在亞馬遜買書,黃燦然申請了人生第一張信用卡。

《論攝影》

作者: 蘇珊·桑塔格

版本: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年1月

「攝影表面上是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

這是他和父母一生中最親密的時刻

黃燦然出生地在福建晏田,山上只有十六戶人家,人口與他現在定居的洞背村相似,不同的是,洞背除了山,還有比山還高的海,從客廳的窗戶望出去,能遠遠看到一些漁船。晚上八九點,山裡便悄然無聲,漁火在海面若隱若現。

2014年,黃燦然從大公報辭職搬到洞背,繼續做不掙錢的文學翻譯,寫沒什麼人讀的詩。去年在洞背和他見面,他說,已經做好隨時死去的準備,而最好的死法,就是倒在工作檯上。但比起在香港,他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休息。

在洞背的三年多,他每天會提著一紅一藍兩個塑料桶,到村口路邊那眼用塑料管引出來的山泉打水。每次打完水,他總是習慣性地想順手關掉那個並不存在的水龍頭。

《新千年文學備忘錄 》

作者: 伊塔洛·卡爾維諾

版本: 譯林出版社 2009年3月

「卡爾維諾從三個方位寫這本書:作家、讀者、批評家。」

2015年,黃燦然在上海和澳門參加完活動,回到洞背第二天,突然接到母親患上癌症的電話。他立馬回到香港和兩個姐姐一起照顧母親。家裡所有的決定都需要他。

接下來幾個月,黃燦然每天穿梭在醫院和家之間,每天去三趟醫院。有一次,他從母親病房出來,走到樓下,感到肚子一陣劇痛,頭上冒著冷汗,當場跪了下來。他緩了一會兒,慢慢挪到急診,醫生立馬讓他住院觀察。因為體力透支,黃燦然在醫院住了三天。

住到第二天:母親住六樓,黃燦然躺在三樓,他吃了點藥,就穿著病服去看她。令周圍的人很羨慕,只有黃燦然母親的病床隨時會有家人在。這段時間,大姐和二姐煲湯,黃燦然每天去醫院照顧母親起居,幫她洗臉,像他當時為父親做過的一樣。母親比較聽他的話,吃飯如果有他在場,她會比較安心。妹妹負責在家照顧黃燦然的飲食。

四個月的照顧取得了成效,母親原本手術後全身浮腫,黃燦然就在母親腳上太衝穴的位置按摩,每次半小時,浮腫三四天之後便消掉了。母親出院後,由妹妹在家照顧,黃燦然回到洞背。最近,她已經可以自己下床活動。

你可以從黃燦然在詩中讀到,他的父親也曾在這住院,將軍澳醫院。術後他餵父親吃飯、小便,這是「他和父親一生中最親密的時刻。」

小時候,父親長期在外工作,當1978年,他們一家在香港團聚,黃燦然已經長大,兩人都是沉默的性格,他們一直很少說話。

當黃燦然成家立室,搬出來住,他跟父親的關係又再生疏。每逢他打電話回家,若是父親來接,他會像一個接線員,說聲「等等」 。便叫母親來聽。

儘管黃燦然知道 ,「他們彼此都懷著難言的愛。」

《格拉斯的菸斗》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1月

他利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方便,廣泛瀏覽英語報刊文章,在國際文化光譜中遊走,見果就摘,見花就採,見精就取,見好就收。

對話黃燦然

「人最悠閒的時候,往往最沒時間」

新京報:從《大公報》辭職定居洞背村後,你會有更多的有時間寫作和翻譯嗎?

黃燦然:我有一個理論,覺得人最悠閒的時候,往往最沒時間。所以我不認為我現在的工作成效會比香港更高,但現在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每天只要有時間還是會做翻譯。一些成果也出來了,我在洞背已經有滿滿一本詩集,一兩百首詩。我和老孫(詩人孫文波)產量都高。

《一隻狼在放哨:阿巴斯詩集》

作者: [伊朗]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版本: 中信出版集團·雅眾文化 2017年7月

「阿巴斯從不寫冗長的詩歌,每一首詩歌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標題。但是始終充滿了擁有獨特觀察之眼的詩人對於世界特有的專注凝視和細緻觀察。」

阿巴斯這本詩集對你意味著什麼?

是一本例外,原本不在我的計劃,像德國戲劇大師布萊希特,因為奧登才讀到,一個一輩子做戲劇的人,悄悄寫詩,死後發現有2000多首,到現在真面目都看不清楚。阿巴斯也是這樣,一個電影導演,堅持寫詩。當時出版社買的版權是阿巴斯談電影,我說,你撿到寶了,後面的(指阿巴斯詩集和編選的古波斯詩集)更有意思。

古波斯詩歌會不會很難進入?

其實古典的文本,有一個共通點,翻譯過來後,會不像我們觀念裡的」詩「。讀者需要一些耐心,相信它們是好的,才能看出一些好處來。很多現代詩觀,是一個咒,很多人出不來。要複雜,要深度,要看著很深刻,有些都是在騙自己,讀者也在騙自己。

你如何看待阿巴斯的詩?會不會有些單薄?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詩。如果你用某種沉重來要求,可能會忽略掉生活輕鬆的一面。阿巴斯,就是輕,屬於俳句一樣的詩。他是對世界的觀察,不挖進去,只是呈現。他有原創的東西,但不會把這種原創,寫成我們理解的現代詩。奧登我很佩服的,他什麼都看,看三流小說或者荒謬的打油詩,你覺得淺的東西不一定真的像你想的那麼薄。

早年在香港工作期間的黃燦然。

你如何規劃自己的翻譯?

主要集中在詩歌和詩論,也是最沒市場的。我翻譯的目的都是國內缺什麼,我就給補上,比如卡瓦菲斯、裡爾克、聶魯達。明年會更集中翻譯詩歌。要建立一個系統,不能隨便翻譯。很多商業的翻譯價錢很高,都推掉了。之前有次出版社找我,一本書,不到100頁,10萬塊,一天一頁,三個月就搞定了,10萬,好需要這筆錢,但是違背原則。

是什麼樣的書?

經典重譯。

經典也不願意嗎?

人家已經翻譯的很好,你扮什麼英雄。一些經典,已經有很好的譯本。

新京報: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詩?

35歲之後,還在不斷思考這些問題。什麼是我自己的,不斷在變。你讀了普希金,有新的想法,你讀了拉金,也會產生變化。很多人寫詩是一種範式,在這個範圍內無限延長,再也沒法突破。

你是一個一條道走到黑的人,和你的出生地或70年代的香港精神有關係嗎?

更多的是文學上的榜樣,像卡瓦菲斯、佩索阿、拉金,大半輩子都是沉默的,待在一個地方,不出門,自己幹自己的事。比如杜甫,顛沛流離。這些人對我是榜樣也是安慰。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 :徐振宇 ;編輯:阿東。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只要想起他死在新媒體時代之前,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沒關係,寫詩是我一生中最偉大的失敗

直接點擊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溫杯與中年危機|郭敬明《權力的遊戲》教師工資《二十二》人性惡低欲望社會《我的前半生》蔡瀾2017年中好書六神磊磊寒門難出貴子恐婚冷暴力林奕含 |錢理群衡水中學讀書日平庸之惡假課文自閉症法律與輿論原生家庭性教育古典詩詞刷熱點胡適國學低俗化 | 弟子規 |2016年度好書高房價抑鬱症

或者點擊「 閱 讀原文 」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相關焦點

  • 他說人生最難得到的是「自知之明」,譯著等身卻從不以翻譯家自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作為詩人,他被魯迅先生稱譽為「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創作於上世紀40年代的《十四行集》把新詩從浪漫主義經過象徵主義推進到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成為中國十四行詩的代表作和裡程碑;作為學者,他對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的教學、研究和推廣,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日耳曼學者;作為翻譯家,他從事翻譯工作近60年,堪稱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 進電子廠必須會26個英文字母?
    案例:我是一個38歲的已婚媽媽,家裡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五年級,一個小學一年級,我的兩個孩子學習一直很好,但是身為媽媽的我,卻沒有什麼文化,之前一直在一個廠上班,後來想要換廠,面試的時候才發現,現在的考題越來越難:26個英文字母大小寫,英漢單詞翻譯
  • 26個英文字母表 26個字母大小寫格式圖片
    26個字母大小寫26個英文字母大寫是: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26個英文字母小寫是: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26個英文字母雖簡單,手寫體仍容易犯錯
    學習26個英文字母是每一個英語學習者入門必備的學習內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便已經在老師的監督下開始學習26個字母的發音、苦背ABCD,以及反覆抄寫……但是學習這麼多年,這麼簡單的英文字母,我們真的書寫對了嗎?26個英文字母雖簡單,但手寫體仍很容易犯錯。
  • 矮個子的「桌球女皇」鄧麗萍:從不識26個英文字母到劍橋博士
    她巔峰時刻退役,在連 26 個英文字母都不會寫的情況下,憑毅力先後獲取清華大學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和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她說,「我就像活著的歷史人物」。鄧亞萍的父親是河南省桌球隊的教練,所以在鄧亞萍5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練球。8歲的時候,她就拿到了河南省兒童組的冠軍。
  • 泰國最繁瑣的城市名,共由172個字母組成,中文翻譯僅用2個字
    對於泰國的旅遊景點,還有當地許多的城市旅遊項目,大多數的人都會說出一兩個,比如:大皇宮,還有當地的眾多旅遊寺廟等等。這些都是泰國較為有名的旅遊景點。但在泰國,灰色產業並沒有受到什麼限制。「人妖」便是泰國最為獨特的旅遊文化之一。當去到當地最為著名的酒吧,就可以看到人妖的表演秀。其實在泰國,還有一個城市名最為難寫。
  • 24個英文字母和10個阿拉伯數字組成車牌,網友:不是26個字母嗎?
    現在我國的汽車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一位了,很多家庭都有一輛甚至是多輛汽車,這也表示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在提高著,那麼每一輛車在買回來之後都必要要上牌,除了那些不上路只在家中收藏的車輛之外,在全中國3-4億輛的汽車裡,你見過帶字母O或者I的車牌嗎?小編仔細一想,原來真的沒有。
  • 網易有道翻譯官 你身邊最懂各國語言的翻譯專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易有道翻譯官,你身邊最懂各國語言的翻譯專家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網絡對於我們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在翻譯活動中,很多在線翻譯工具正在被大眾廣泛使用。據統計,在我國有高達73.7%的人們依靠在線翻譯工具來進行英文翻譯類的活動。
  • 英文26個字母缺一個會怎麼樣?缺乏胺基酸的蛋白質也是這樣
    但是,跟蛋白質有關的幾個詞,一定有人或多或少的聽到過,比如胺基酸,比如核酸,比如肽,就因為大家都不懂,所以才會有人利用這些貌似新穎高深的詞來做文章,賺一部分人的錢。畢竟中國別的不多,就是人多,只要有一部分人信就足以養活一個商家。
  • 翻譯家的寂寞與翻譯界的清冷
    楊憲益之後,又一位翻譯家去世了,《安娜·卡列尼娜》的譯者謝素臺7月18日在北京朝陽醫院逝世,享年85歲。然而,直到7月26日作家楊葵在微博上傳遞出這一信息,不少媒體才聞風而動,在核實信息準確性後進行了報導,此時已是謝素臺去世一周多之後。
  • 心晴 蝴蝶翅膀上的26個字母
    桑德決定辭掉出版社的約稿,到大自然中尋找那26個字母。一個星期後,他扛著相機走進了密西西比河附近的森林,開始尋找那些翅膀上有字母的蝴蝶。他風餐露宿,吃著很簡單,甚至是很原始的食物。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直過了7個多月,他才看到一隻翅膀上有「v」的蝴蝶,然而,那隻蝴蝶卻在他舉起相機的幾秒前,就遠遠地飛走了。之後又過了三個多月,他才在一片灌木叢中發現一隻翅膀上有「e」字母的蝴蝶,並且成功地將其拍了下來。
  • 26個英文字母的自然發音
    點擊上面的Alex英語關注我們可以閱讀更多內容        所有英文詞彙都是由26個英文字母組合而成的,學習英語的基礎就是學會26個字母,掌握每個字母的自然發音,懂得不同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然後,不用看複雜的音標你也能讀出所看到的單詞,還可以按照發音規律來協助記憶詞彙,簡單又輕鬆!        下面,我們就從整體上簡單的學習一下26個英文字母。
  • 26個字母裡的1905班
    一起來看看她從A到Z,用26個字母講述1905班的故事吧~~ A acknowledging 感激 同學們認真的模樣是青春裡最美好的樣子。考試並不可怕,我們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它,考前的所有付出都會變成上升的分數回饋我們。
  • 印表機工廠測試程序分享,請大神們懂英語的翻譯下,共同進步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疫情影響,很多門店都不讓開門,所以為了生計,只能到工廠做功來維持生活。廢話不多說,老朋友都知道我是做啥的。進入正題。維修我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來到工廠做維修,他們確要用到指定電腦程式來判斷機器所謂的故障,這一下就難倒我了。
  • 55句土味情話——26個英文字母裡,有一個字母最好看,是U
    如果都不想的話,就陪你度過那些最難熬的日子,無論怎樣我都在。4,你的聲音最好聽,你身上的味道最好聞,你笑起來的樣子最好看,我喜歡的樣子你都有,你問我多喜歡你我說不出來,但我心裡明白,我寧願和你吵架,也不願意去愛別人。5,我結婚你一定要來" 為什麼?"
  • 村上春樹因何受歡迎,御用翻譯林少華:這4個特點,常人模仿不了
    村上春樹自出道以來就仿佛被上帝親吻了一樣,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自1989年出版以來,已發行了百萬冊,近30年來他的所有作品出版量幾乎是同時期所有日本文學作品的總和,以致於村上春樹已經成了一種文化符號,至今仍是大中學生和白領階層等都市青年的讀書熱門話題。
  • 英語26個大小寫字母書寫規範
    今天給大家帶來26個大小寫字母兒歌及最規範的書寫方法,爸爸媽媽們快看了教孩子吧~26英文字母兒歌大A箭頭指上方, 小a系辮好模樣;大B耳朵右邊長, 小b食指指向上;大C吃飯把嘴張,小c大C一個樣;大D肚子圓又胖,
  • 鍵盤上的26個字母排序有什麼規律嗎?是怎麼定的?
    話說鍵盤上的26個字母排序有什麼規律嗎?是怎麼定的?如今我們使用電腦和手機溝通時候需要用到打字,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鍵盤上面的字母排序是QWERTY,而不是ABCDEF呢?有這方面疑問的小夥伴跟隨小白系統深入了解下鍵盤上的字母排序到底有什麼故事?
  • 泰國這座城市的名字,翻譯成英文172個字母,中文僅2字就搞定
    一些就近的周邊遊價格上容易接受,旅遊體驗也很不錯,就拿泰國來說,這裡就是東南亞旅遊中最出名的國家之一。泰國獨有的風土人情加上發達的旅遊業每年都會吸引眾多國際遊人前往。在泰國佛教同樣是盛行的宗教,所以來到這裡可以看到非常濃厚的宗教氛圍i,但是其傳承和建築風格又和國內大不同。
  • 世界最長的城市名:翻譯成英文需172個字母,我國用兩個字搞定
    導語:世界最長的城市名:翻譯成英文需172個字母,我國用兩個字搞定隨著近幾年旅遊業和網絡科技的發展,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認識別的國家,了解他們的風俗文化和習慣。因地域和歷史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國家以「土豪」著稱,有些國家以美女著稱,有些還創造了各項「無聊」的世界紀錄,今天要說的是名字最長的城市,翻譯成英文的話需要172個字母,你知道是哪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