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我們飼養中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在野外發現的中蜂的巢穴都是半球形,可能我們很多朋友在野外抓捕野蜂的時候都只是想著吃蜂蜜或者抓蜜蜂,沒有去研究過為什麼蜜蜂要將巢穴做成半球形。其實要說這個問題,蜜蜂真的還是蠻有智慧的,蜜蜂將巢穴做成半球形,好處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那麼蜜蜂將巢穴做成半球形究竟有哪些好處呢?蜂部落進行就來向朋友們分享蜜蜂將巢穴做成半球形的好處。
第一:蜂類將巢穴做成半球形是普遍現象。我們很多朋友只是對蜜蜂了解最多,其實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只要是蜂類,蜂巢必然與球形有關,例如我們虎頭蜂的蜂巢就是球形的,還有一些其它胡蜂它們的蜂巢也與球形分不開,要不就是半球形或者球的一部分,就像在農村有一種胡蜂(我們貴州叫做長腳鬧,這是諧音,老一輩的人都這麼說),這種胡蜂的巢穴就是大約三分之一球形,另外還有一種黑色的小胡蜂(我們貴州叫做狗屎蜂),它們的巢穴也是三分之一球形的樣子,而我們最熟悉的蜜蜂的蜂巢則是半球形。可見蜜蜂的巢穴總是與球有著很大關係。
第二:空間好處。蜜蜂將蜂巢做成半球形,這個球形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大,而是從一個扇形開始,慢慢增加,最後變成一個由扇形蜂脾構成的半球形。這在我們看來沒有什麼,但是對於蜜蜂來說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蜜蜂少的時候蜂巢小,有利於蜜蜂的保暖和結團,在建造了的過程中就已經達到了蜂與脾的自然匹配。這點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都會注意,因為蜂多於脾容易產生分蜂熱,而蜂少於脾又不利於幼蟲的哺育和蜂群保暖,自然條件下的這種循序漸進的造脾方法永遠使蜂與脾恰好相稱。
第三:散熱。這點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來。球形的蜂巢很明顯表面積會是最大的,這對於蜜蜂的散熱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畢竟表面積大了,蜂巢中的通風效果自然要比狹窄而深邃的效果好。
第四:保溫。這點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但是使用活框進行中蜂養殖的朋友就深有體會了。中蜂最明顯的習慣就是咬巢礎,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由於外界氣溫過低,中蜂活框養殖的為了保溫通常會將巢礎的一部分咬掉,然後整個蜂團都住進缺口中抱團來抵禦寒冷,所以在中蜂活框養殖中有經驗的朋友在冬季的時候會將巢礎的下端切開一個缺口,為的就是讓蜜蜂在冬季的時候可以抱團保溫,而這種蜜蜂自然建造的蜂巢則更加明顯,蜂團在半球形的巢脾中形成抱團,而且巢脾緊貼在一起,蜜蜂抱團更加結實無縫,對於蜜蜂的保溫效果就比我們巢礎養殖的要好得多。這點我們可以通過胡蜂的巢穴來看,胡蜂的巢穴就是圓球形,在冬季的時候在球心保暖,減少了整個巢穴之間的空間,保溫效果自然好得多。
這就是今天蜂部落向朋友們分享的為什麼野生蜜蜂要把蜂巢做成球形或者半球形的一些原因,僅供我們蜜蜂養殖的朋友們學習交流,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