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伐木工為取熊膽和熊掌射殺冬眠熊 面臨監禁
伐木工人開槍射擊正在冬眠的熊。(網頁截圖) 據俄羅斯生活新聞網1月26日報導,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三名伐木工人在工作時為取熊膽和熊掌殘忍殺害了一隻正在冬眠的熊。警方稱,三人因非法狩獵最高或將獲兩年監禁。 據悉,三名伐木工在林間工作時發現一隻正在窩中冬眠的熊,決定將其殺害。三人先開車將熊窩旁的樹推倒,用樹幹遮住熊窩,隨後開槍將熊射殺。三人就地取出熊膽,切下熊掌。整個過程被另一人錄了下來。
-
「馴鹿之鄉」有望迎來180餘頭「馴鹿寶寶」
在我國,馴鹿主要生活在大興安嶺北部林區,每年的四五月份是馴鹿產仔的季節,也是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的獵民最忙碌和最開心的季節。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被稱為「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這裡聚居著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獵民,目前全鄉有13個獵民點,許多獵民依然保持飼養馴鹿等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目前馴鹿數量達1400多頭,當地也享有「馴鹿之鄉」的美譽。
-
射殺棕熊母子犯眾怒 俄軍稱為了安全 環保人士:氣候變化是禍首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一隻母熊和她的幼崽在登上俄羅斯核潛艇後被射殺一名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在獵槍開火後,坐在潛艇甲板上的熊掉入了水中。 別無他法。攝影師說,如果你把它幹掉,它就會跑到村子裡去。這就是在勘察加半島與熊戰鬥的方式。
-
北極最受青睞的幾大狩獵動物!
在阿拉斯加,狩獵活動全年都在進行。這是阿拉斯加許多文化團體的習俗和傳統的核心。對於大多數阿拉斯加的農村居民來說,維持生計對他們的營養、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至關重要。在許多地區,當地人以狩獵為生,類似於自給自足的捕魚、還有根據社區和地區的不同,分有駝鹿、馴鹿、鹿、熊、山羊和海狸等可狩獵陸地哺乳動物、海豹、海獅、海象和鯨魚等可狩獵海洋哺乳動物。那麼,在北極比較收狩獵者喜愛的幾種陸地動物有哪些呢?1.棕熊通常春秋季是狩獵棕熊的好時節,而湖邊更容易發現棕熊的痕跡。
-
揭歐洲富人青睞的非洲狩獵產業:當地政府年收上億美元
英語中的「狩獵遠徵」(Safari)一詞是19世紀末從斯瓦西裡語裡引進的外來詞,指深入非洲荒蠻之地的狩獵。歐洲和美國的富豪和貴族們認為,在非洲和亞洲大陸獵取當地稀有動物野獸的頭顱或犄角,是他們挑戰自我、徵服大自然的象徵。因此,深入非洲荒蠻之地狩獵曾是歐洲貴族的保留娛樂節目。例如1911年在尼泊爾的一次遠徵中,英王喬治五世獵殺了21隻老虎、8頭犀牛和一頭熊。
-
加拿大夫婦曬狩獵獅子照惹爭議!無恥聲稱:我們是自然資源保護者
來自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頓的達倫和卡洛琳卡特在Legelela Safaris組織的一次旅遊,參加了在南非的狩獵,他們還與一頭剛被殺死的獅子合影。最近,他們把與去世獅子的照片上傳到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網民的眾多爭議。
-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為給生二胎妻子進補 男子射殺12隻白頭翁被警方刑拘 閩南網11月21日訊,11月19日晚22時許,南安市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南安市柳城八尺嶺附近打鳥。 民警當場抓獲兩名打鳥者,繳獲用來打鳥的氣槍一把、鋼珠、手電筒以及14隻已被射殺的小鳥,並將打鳥者帶回接受調查。
-
過度捕撈引發惡性循環 俄遠東地區熊因飢餓已咬死兩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10月15日報導,由於缺乏糧食,俄羅斯遠東地區熊襲擊人類事件日益增加。近日,有多隻十分飢餓且兇猛的熊攻擊人類,並造成兩人死亡。據報導,因肚子餓而到村莊尋找食物的熊不僅襲擊人類,也襲擊狗和牛,甚至咬傷路人的手。有家庭發現一隻熊正在他們的花園裡挖馬鈴薯吃。
-
泉州一男子因妻子生二胎射殺白頭翁,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泉州一男子因妻子生二胎射殺白頭翁,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梁君棟/閩南網 2016-11-2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
-
闢謠:戰鬥民族不怕熊?別逗了,就數他們被熊殺得多
至於其它活動中被熊攻擊的大多數也是男性,在受傷和死亡的人中男性分別佔到80%和84%。在310名死傷者中,146人被襲擊時單獨行動,82人有一名同伴隨行,58人有不止一名同行者,另外24個事件的同行人數是未知的。報告中指出,流浪熊共涉及19起案例,造成了7人受傷12人死亡。何為流浪熊?
-
北極熊長途跋涉遊至冰島 警方擔心害人將之射殺
北極熊長途跋涉遊至冰島 警方擔心害人將之射殺 2008年06月06日 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冰島警察不顧北極熊已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以可能危害人畜為由將熊射殺,令動物保育人士十分憤慨。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轉述英國媒體報導,3日上午9點半左右,冰島北部史卡嘉峽灣鎮一名村民發現這隻北極熊大搖大擺走在山路上,隨即向警方報案。 北極熊出現的新聞迅速傳遍冰島,警方抵達北極熊所在山區時,已有50到60名好奇民眾早一步聞風而至,坐在車裡看熊。
-
愛沙尼亞:被遺忘的沿海童話之國
第一次走進愛沙尼亞是8年前,抱著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好奇心走進了這個飽受戰火多年的沿海小國。從12-13世紀形成到1991年,愛沙尼亞一直被歐洲各國佔領和侵犯,愛沙尼亞人民常年的鬥爭才讓這個美麗的國家1991年獲得獨立。雖然被侵佔多年,愛沙尼亞的經濟發展也沒有滯後,反而躋身擠進發達國家的行列。
-
獵人:野性的呼喚 槍械狩獵中文指南
追蹤狩獵(配合技能樹 Stalker):這類狩獵方式相對來說難度比蹲守狩獵大。 我個人習慣於將兩種狩獵方式結合起來,我會先追蹤一個鹿群到大概的位置,看到鹿群後用弓射殺一隻(用槍的話動物會被驚嚇從而跑得很遠,很難再吸引回來),然後在那個區域持續蹲守一段時間,直到我自己認為不太可能還有動物會過來了為止。當然,這種綜合的狩獵方式使用弓箭的獵殺效率遠高於使用槍械獵殺。
-
北極熊因襲擊人類被射殺!全球網友熱議——究竟誰該死?
襲擊發生在主要城鎮龍伊爾拜恩附近的一個營地,隨後,這隻熊被射殺,並在當地機場被發現死亡。專家說,由於氣候變化,北極冰蓋融化,北極熊的獵場已經減少,迫使它們在尋找食物時,進入人口稠密的地區。斯瓦爾巴省州長發言人介紹,這隻熊是一隻三歲大的雄性熊,它的母親周一被空運離開了龍伊爾拜恩。專家表示,母親的離開應該與這次襲擊無關,因為北極熊被認為在兩歲大的時候就可以自食其力了。
-
射殺猴子成英國遊客付費娛樂項目?500個「戰利品」器官被帶回
根據國際法,它們是被合法狩獵的,狩獵組織者只收取象徵性的費用就能捕獲一隻,有時甚至免費將它們扔進去供遊客消遣。與狩獵豹子和大象的數萬英鎊成本相比,對於那些湧向非洲搶購「病態紀念品"的無恥獵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廉價的刺激。
-
鄒平一人非法狩獵90隻動物被判刑!
案例二:被告人尹某國涉嫌非法狩獵犯罪案 【案情簡介】 2019年5月17日,被告人尹某國在未取得狩獵證的情況下,在鄒平市碼頭鎮孫家村村西樹林內,非法使用粘網獵捕麻雀、戴勝、山斑鳩、珠頸斑鳩共計90隻,被鄒平市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扣押。
-
關於愛沙尼亞,你可能不知道的20個冷知識
他們擅長奧運奪金 當談到贏得奧運獎牌時,你可能覺得歷屆奧運沒見愛沙尼亞佔頭榜啊。是因為愛沙尼亞人口少,如果按照百萬人得獎率計算,不包括2016年里約奧運會,每百萬人中就有25.5枚獎牌。只有七個國家的得獎率比她更高。
-
豆瓣9.1老片,兩隻熊與獵人鬥智鬥勇的故事,結局慘不忍睹!
今天,小金給小夥伴們分享的電影叫做《熊的故事》,講述了兩隻原本互不認識的熊患難與共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兩隻熊和兩個獵人,影片上映於1988年,雖然過去了幾十年,卻一直出現於各大平臺電影推薦榜上,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在影片開頭,小熊跟著母熊一起在懸崖上採蜂蜜,母熊不幸被山崖上掉下來的石頭砸中了前半截身子,當場死亡。
-
愛沙尼亞:從0到1的「數字國家」進化史
目前,愛沙尼亞「數字公民」數量已達68774個,其中註冊了公司13000個以上,覆蓋160個國家,納稅金額超過10億歐元(比14個愛沙尼亞的GDP還要多)。實際上,去年成立的愛沙尼亞新公司中,有六分之一來自國外的「數字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