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殺棕熊母子犯眾怒 俄軍稱為了安全 環保人士:氣候變化是禍首

2020-12-05 騰訊網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一隻母熊和她的幼崽在登上俄羅斯核潛艇後被射殺。一名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在獵槍開火後,坐在潛艇甲板上的熊掉入了水中。

別無他法。攝影師說,如果你把它幹掉,它就會跑到村子裡去。這就是在勘察加半島與熊戰鬥的方式。

數百名社交媒體用戶在網上看到射殺視頻後,指責俄羅斯海軍不必要的殘忍行為。這段視頻於11月8日公布,但不清楚射殺發生的時間。

母熊與崽熊進入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潛艇基地,遊過克拉舍寧尼科夫灣爬上潛艦。最近幾天,這頭熊在保護區附近被發現了好幾次。

一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官員表示,棕熊對水手和當地民眾構成了威脅,因此一名合格的狩獵專家被召去處理這些動物。

一家親俄羅斯軍隊的媒體說,母熊「非常瘦弱,而且受傷了,據說如果沒有母熊,幼崽會變得有攻擊性。據《莫斯科時報》報導稱,當地村民受到了這些動物的騷擾,一些戶外活動因此被取消了。

林業機構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今年年初以來,已有50多隻熊被殺。大約有14000隻棕熊生活在遙遠的堪察加半島上,如果它們感到受到威脅,它們會偶爾攻擊人類。

如果熊在聚居地沒有找到食物,它們也會變得很危險,因為它們會把人類和食物簡單的聯繫在一起。

熊光臨俄羅斯潛艇不是第一次了。2019年1月,一隻名叫「阿波羅」的北極熊跳上了一艘俄羅斯核潛艇,當時它正在北極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北部尋找食物。

這艘潛艇為德爾塔V型彈道飛彈核潛艇,當時它浮出水面正在清理垃圾。該艇上有120名船員。

這隻熊坐在離潛艇很近的地方,然後穿過厚厚的冰層,逐漸靠近潛艇以便能看得更清楚。水手們被告知待在甲板下,而這隻熊在他們的周圍圍嗅了嗅。

環保人士說,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隨著冰層的融化,越來越多的熊和北極熊面臨食物短缺的危機,它們不得不遊更遠的距離尋找食物,甚至來到人類居住地。這一過程中難免造成人與熊的衝突。(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為啥烏蘇里棕熊總被誤認成黑熊?都怪它長得太黑
    胸前一大塊白斑(部分個體呈黃色),呈現「V」形或月牙形,也被稱為月熊。頰後及頸部兩側的毛髮很長,形成兩個半圓形毛叢,像戴了一條圍脖。毛被顏色有變異,多數個體為棕黑色,約三分之一的個體背部毛毛尖灰白色,使毛被呈淡褐色,四肢棕黑色,獵民稱為「沙裡乾子」。《中國獸類野外手冊》描述:棕熊是分布最廣的陸生哺乳動物。不同種群體型變化較大,依賴於食物的可利用性和棲息地。
  • 環保人士在馬德裡氣候大會會場外傾倒馬糞:不要再說沒用的屎話
    據路透社報導,12月2日至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會議(COP25)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由於與會國在本次大會上沒有如期達成共識,14日,一群環保人士用卡車拉來一車馬糞,倒在會場外以示抗議。
  • 明知故犯,菅義偉帶頭違反防疫令犯眾怒,要成為「短命」首相?
    近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又衝上了推特日本版熱搜榜,因為他做了一件引發眾怒的事。12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日本新首相菅義偉被爆出於本月14日晚在某高級牛排店聚餐,與其共進晚餐的還有多名日本政府高官。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標行為,引起日本民眾和政界人士的群嘲。
  • 牧民捕獲棕熊送交警方後死亡並被剝皮(圖)
    ◎青海德令哈牧民表達質疑,引發環保人士和網友關注◎官方稱,熊因處置不當死於意外窒息,剝皮是為了做標本一隻棕熊死於青海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分局之手。陸續上傳到網上的屠熊照片,遭到部分環保人士的批評。棕熊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月19日,它被發現孤獨地出現在德令哈市尕海鎮的牧場上,牧民和當地森林公安將之抓獲後交由警方「保護」,不久卻發現遭剝皮砍掌。
  • 北極熊與棕熊的戰爭:北極熊身強體壯,卻輸給了棕熊
    然而在加拿大西北地區,早在1885年,就有棕熊在大陸以北的離岸海冰上活動的蹤跡了。20世紀下半葉,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棕熊加速「北伐」,很快擴張至北極群島。目前最北記錄已經到了梅爾維爾島南部,接近75°N。
  • 美一河流中雌雄同體變種魚激增 禍首是氣候異常
    美聯社2月23日消息,美國馬裡蘭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在波多馬克河中出現大量的變種魚,這些魚群不僅變色,而且還陰陽同體,專家懷疑,氣候異常與河川汙染是魚群變種的禍首。  連日來的新發現,除了懷疑是河川遭到汙染,也有專家認為,魚群變種可能和全球氣候異常有關。正在深入研究河川生態的變化,同時了解食用這些變種魚對人類的影響。(天籟)  轉自搜狐
  • 郊狼和棕熊:歐美國家如何應對人獸衝突?
    要應對人們的關注,同時不傷害環境,野生動物專業人士需要依靠最新的、紮實的科學知識。  如何與棕熊共存 上世紀90年代初,在歐盟野生動物項目的支持下,棕熊和其他大型食肉動物被重新引入歐洲。 事件見報後,當地社區、政客和部分媒體呼籲清除害獸,並且改革實施了數十年的保護項目。儘管棕熊在西歐屬於極危物種,仍然有重新開放棕熊狩獵的呼聲。 這個問題事關生物安全(biosecurity)。
  • 一起安全責任事故,建議處理的多是環保人士?
    作為環保人,我們極不情願看到任何安全事故的報導,除了害怕看到人員的傷亡,也因為安全事故往往會牽扯出環保人的「池魚之殃」,幾乎已成慣例。本案當然也不例外,事件的原因及經過在調查報告中已有詳細的說明,限於篇幅,不再引述,感興趣可閱讀原文自行下載查閱,本文只想探討一下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及事故調查報告對環保相關人士的處理意見。
  • 氣候變化與水資源安全
    (數據來源:《氣候變化藍皮書(2019年)》)  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蒸發量在估算植物需水和植物水分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蒸發量變化的研究,對深入了解氣候變化、探討水分循環變化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環保知識]何謂氣候變化?
    何謂氣候變化?人們普遍認識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正在增加。過去200年裡,二氧化碳增長了30%,主要來自於礦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例如汽車、工業和發電)和土地使用的變化(如森林的砍伐)。如果當前的趨勢保持下去,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21世紀將增加一倍,此後還會繼續增加。
  • 氣候變化:瑞典少女對決德國網紅 我們該相信誰
    瑞典少女格雷格·桑伯格(Greta Thunberg)今年17歲,近年來由於積極參加保護環境和關注氣候變化而聲名鵲起。為此桑伯格還被人稱為瑞典環保少女。
  • 科學認知氣候變化 高度重視氣候安全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影響了我國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我國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經濟安全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將產生嚴重威脅,對國家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   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利弊共存,以弊為主。
  • 玉澤演《Roommate》闖香閨犯眾怒 金素恩"劈腿"夜會孫浩俊(圖)
    玉澤演給女星Morning Call,卻犯眾怒SBS實境綜藝節目《Roommate》頗受觀眾喜愛,但卻讓女偶像們臭臉飆火氣!女星們睡眼矇矓面露不爽玉澤演雖犯眾怒,但也在喚醒大家後,現場下廚餵飽各個室友。看來窺視素顏女偶像這種事,就算再帥的歐巴也還是會招來一陣好罵。
  • 海洋氣候變化實驗引發科學界眾怒
    海洋科學家和其他專家抨擊說,這個實驗是不科學且不負責任的,並且可能違反了相關國際協議,這些協議的目的是杜絕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為幌子,來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科學家說,儘管這次行動的環境影響可能被證明是非常小的, 但這還是引發了他們曾一直擔心的問題,即這類出格的實地實驗,可能會無意中為環境帶來風險。
  • 去90英裡外的地方也要坐包機,英國首相詹森此舉惹眾怒
    據英國媒體12月9日報導,英首相鮑裡斯·詹森當日沒有乘坐巴士,而是乘坐一架72座的大排量的飛機飛行了90英裡,這一舉動引發眾怒。 據悉,當地時間周一,鮑裡斯的行程是從謝菲爾德唐卡斯特機場飛往蒂賽德機場。這架72座的大排量的飛機據傳是一架包機。
  • 美國人均碳排放量遠超中印等國 發展中國家不是氣候變化禍首
    (樂施會報告標題:《碳排放的極端不平等》,認為巴黎峰會應優先考慮最貧困、最低排放、最易受氣候變化傷害的人口)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最富有的10%人群製造了近50%(如下圖)樂施會認為,這一分析戳穿了認為【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的迷信。
  • 21世紀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
    摘 要:目前學界對未來氣候變化趨勢做了兩種觀點完全相反的預判。其中,氣候變暖的趨勢對世界地緣政治及其安全的影響是很大的。氣候變暖造成北極解凍速度加快,北極航道通航時間日益延長使俄羅斯整個北線破天荒地面臨更大的安全壓力,它將改變俄羅斯原有的三面防禦而無「後顧之憂」的國防結構。
  • 俄獵人竟被從小養大的棕熊吃到只剩骨頭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6日報導,近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發生了一起棕熊食人事件。現場血跡遍布,而被害者的殘軀只剩下零星的骨頭,場面慘絕人寰。41歲的謝爾蓋耶維奇•格裡戈裡耶夫(Sergey Grigoriyev)是一名獵人,年輕的時候曾獵獲了兩隻棕熊幼崽。而因捕熊站對待熊的手段太過殘忍,謝爾蓋耶維奇實在不忍心把懷裡小小的生命交付出去,便把其中一隻幼崽帶回了家,並給它取了名字當成寵物從小養到大。沒想到,這隻棕熊野性未馴,從籠子逃出來後殺死了謝爾蓋耶維奇,還把他的遺骸啃食個精光,只剩下些許骨頭依稀可辨。
  • 島上有許多隻白棕熊,是棕熊還是北極熊
    棕熊只是比北極熊小一點,但他們沒有北極熊那麼堅韌。棕熊之所以被稱為棕熊,是因為他們的皮毛通常是棕色或棕灰色的。他們通常生活在溫帶針葉林中,比北極熊稍多一些。棕熊和北極熊原本是一樣的祖先,但由於環境的變化,北極圈的北極熊進化出了白色的皮毛來適應環境。
  • 「氣候政治」如何改變歐洲政黨光譜
    新華社柏林6月13日電(國際觀察)「氣候政治」如何改變歐洲政黨光譜新華社記者任珂德國近期一項民調顯示,環保主義政黨綠黨成為德國最受支持的黨派。而在5月底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多個歐盟國家的環保主義政黨異軍突起。隨著近年極端天氣情況增多,氣候變化再成歐洲各國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