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聯合頻率分析的數位訊號自動調製識別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信號調製方式識別在無線電管理、電子對抗等應用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從1969年Waver C S等人發表第一篇調製方式自動識別的論文以來,在該領域不斷有人提出新方法,例如Liang Hong、K.C.Ho採用小波變換識別FSK、PSK、16QAM三種數字調製信號[1];Gardner將循環譜分析用於信號調製識別[2];Assaleh等人把信號建模為一個兩階AR過程,並利用參數統計方法識別CW、PSK、FSK三類信號[3]。

信號調製識別一般包括兩個重要的部分,即類間(Inter-class)識別和類內(Intra-class)識別,本文著重研究FSK、PSK和多音FDM三類信號的類間識別問題,由於多音FDM是多載波信號,需採用時頻方法進行分析,但單純使用時頻不能很好地反應信號的特徵,為此,本文首先介紹了將傅氏變換應用於時頻分布各頻帶的聯合頻率分析方法,並通過DSP信號闡述了該方法的特性,然後根據譜相關循環頻率軸譜表徵信號循環平穩特性的優點,將其取代傅氏變換得到聯合信號頻率與循環頻率的兩維處理方法,並用於三種數位訊號的特徵分析。最後詳細介紹了基於聯合頻率分析的特徵提取及識別過程,給出了仿真測試結果。

1 聯合頻率分析

1.1 基於傅氏變換的聯合頻率分析

設信號為x(t),首先對其瞬時自相關函數做傅氏變換,得到關於時間和頻率的兩維函數,即著名的Wigner-Ville時頻分布[4]:

其中μ為調製頻率,下面以雙邊帶幅度調製信號(DSB)為例,說明聯合頻率分析的特性,DSB信號的表達式為:

從(4)式可以看出,在信號頻率與調製頻率聯合平面上,存在多個非0值,且這些值出現的位置具有對稱性(本文只分析μ≥0,f≥0的情況)。顯然,在|μ|≤2fm範圍內的非0值,反應了調製信號的一些特徵。相比信號載頻,這些特徵一般集中於較低的調製頻率(μ)處,其他範圍內也有非0值,主要因為Wigner-Ville分布(SWD)、平滑偽Wigner-Ville分布(SPWD)[4]等。由於採用FFT計算傅氏變換會造成聯合分析平面包含大量高頻冗餘信息,降低分析效率,且通信信號一般具有循環平穩特徵,因此本文設計採用譜相關μ截面分析取代第二代傅氏變換,下面介紹其基礎知識。

1.2 譜相關理論

設信號x(t)微循環平穩且功率有限,則其在時間區間[-T,T]上的循環自相關函數為:

信號的譜相關是一種形式上的兩維傅立葉頻譜,兩個變量分別是F1和a,令f1=0,得到循環頻率a軸上的譜相關Sxa(0),簡稱為a軸譜,a軸譜一般包含了與信號載頻、符號速率等有關的重要信息[5]。

1.3 基於軸譜的數字調製信號聯合頻率分析

按(1)式計算出信號的Wigner-Ville時頻分布後,分別固定每個頻率f,沿時間軸方向計算其a軸譜,得到變量分別為信號頻率f和循環頻率a的兩維頻譜Sx(a,f)。在本文中,聯合頻率分析將用於移頻鍵控(FSK)、移相鍵控(PSK)、多音頻分復用(M-tone FDM)三類數字調製信號的類間識別,下面結合時頻分布來分析採用軸譜後信號的聯合頻率特性。

M進位FSK信號採用M個不同的頻率來傳輸信息,圖1(a)為一個碼速為80bps的BFSK信號時頻分布圖,從圖中可看出,不同的信號頻率分布在不同的頻帶內,每一時刻只出現一個頻率。同時,在其聯合頻率分布圖1(b)中相應的頻帶(這裡指與a軸平行的頻率子帶,下同)內,出現一些譜峰。在a=0時出現的譜峰(俯視圖中的黑點,下同),對應的信號頻率表徵了BFSK信號的頻率參數;a=80Hz時也出現譜峰,其反應信號的碼速信息,顯然,MFSK(M>2)信號存在M個頻帶具有此類似的特徵。

M進位PSK信號通過對載波的相位調製得到,圖2(a)一個載頻和碼速分別為1400Hz和200bps的BPSK信號時頻分布圖,信號相位的變化使得在載頻及其附近頻帶內,周期性出現一些頻率分量。顯然在載波頻帶內,這種周期性表現尤為強烈。如聯合頻率分布圖2(b)所示,a=200Hz時,在載波頻帶內出現的譜峰表徵了碼速信息,MPSK(M>2)信號的特徵與此類似。

多音FDM信號一般由多個相互獨立或正交的子信號和一個單載波導頻疊加而成。圖3(a)為一個12音FDM信號,每個子信號的調製方式為BPSK,符號速率為100bp,從其時頻圖中可看出,導頻在其頻帶內分布是均勻的,每路BPSK與前面分析的情況類似,聯合頻率分布圖如圖3(b)所示,由於導頻不包含調製信息,其在相應頻帶內分布也是均勻的,而各路BPSK在a=0和a=100Hz時出現譜峰。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三類信號的聯合頻率分布有明顯的區別,如MFSK在M個頻帶內存在譜峰,MPSK信號僅在載波頻帶內存在譜峰,多音FDM信號雖在多個頻帶內存在譜峰,但導頻頻帶與子信號頻帶內譜峰分布不同。因此,聯合頻率分布很好地表徵了信號的特徵,可用於調製方式識別及信號的參數估計。

2 特徵提取及仿真實現

2.1 特徵提取

待分析信號的採樣率為16kHz,持續時間為1s,採用平滑偽Wigner-Ville分布計算信號時頻分布,平滑窗長度256點,窗移20定,對得到的時頻分布矩陣,利用幅度平方處理分別檢測每個頻帶的包絡,並使其通過低通濾波器,以濾除一些毛刺,同時,為了避免各頻帶大直流分量的幹擾,利用時頻矩陣的平均值,對整個矩陣進行歸一化,然後設定循環頻率a的分析區間[0,ax],分別對每個頻帶計算器a軸譜,最終得到以信號頻率m和循環頻率n為變量的聯合頻率矩陣Sx(m,n)。

同其他的二維分析一樣,聯合頻率分析Sx(m,n)所需的處理時間也較長,與傳統的一維譜估計方法所提供的數據量相比一般要大得多,即使利用信號帶寬範圍來選擇Sx(m,n)中的分析區間,得到的特徵矩陣仍然太大而無法提供分類器使用,由於矩陣的奇異值是矩陣的固有特徵,比例不變性,因此,將奇異值分解(SVD)方法應用於聯合頻率矩陣特徵的提取,得到特徵矢量:C=[σ1,…,σp],這裡,p=min(m,n),σ1,i=1,…,p為奇異值,同時,Sx(0,n)中包含的譜峰數也將作為一個重要特徵用於調製識別。

2.2 識別性能測試

本文在Matlab平臺上對三類信號的類間識別進行了仿真實驗,在0-20db(步進為5dB)的信噪比範圍內,按隨機消息序列分別產生MFSK(M=2,4,8)、MPSK(M=2,4、8)及M音頻分復用(M=8,12,16)三類信號,每一類信號在每個信噪比下的樣本數均為1000,然後按2.1節中的方法隨機選擇500個分別提取特徵組成訓練集,剩餘500個樣本的特徵組成測試集,分類器採用徑向基(RBF)神經網絡,在對分類器訓練之前,先根據信噪比的不同,將各組訓練集兩兩交叉組合,分別得到[0dB,5dB]、[5dB,10db]、[10dB,20dB]、[5dB、15db]和[0db、20dB]等多個訓練集組合,經不同組合訓練出的分類器,對三類信號的平均識別成功率有所不同,其他[5dB,15dB]組合對應的分類器性能最好,相應的識別結果如圖4。

本文提出的聯合信號頻率和循環頻率分析方法,將時頻分析與譜相關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描述信號特徵的一種有效工具,已成功應用於FSK、PSK和多音FDM三類信號的類間識別,由於聯合頻率平面包含了信號載頻、碼速等重要參數信息,也可用於後續的參數估計環節。


相關焦點

  • 幾種數字調製方式的仿真與分析
    針對數字調製系統中五種常見的調製方式,基於Matlab將各個環節對調製性能的影響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進行了跟蹤分析;最後利用圖形用戶界面(GUI)功能設計了一個仿真系統,比較了各種調製方式的性能,仿真結果與理論值比較接近。
  • 基於SystemView的調頻信號的調製解調仿真
    第一種變換:將消息變為原始電信號,由於原始電信號通常具有很低的頻率分量,一般不宜直接傳輸;第二種變換:將原始電信號(基帶信號)變為適合信道傳輸的頻帶信號,在接收端再進行相反變換。這種變換和反變換通常稱為調製和解調。調製解調技術在現代通信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影響通信的質量和速度。
  • 以FPGA為核心的數字通信信號2FSK的調製解調技術及其實現方案詳解
    現代通信系統中常用的是數字調製技術,數位訊號的調製、解調和識別是高科技術的發展趨勢。調製解調技術是現代通信中一項關鍵的技術,解調效果的好壞更是直接關係著通信系統的性能。而數字解調技術的關鍵在於瞬時幅度,瞬時頻率和瞬時相位參數的準確估計。 調製的目的是使信號波形適合於在信道中傳輸,調製可以分為基帶調製和載波調製兩類。基帶調製直接採用低通信號傳遞信息,這種技術通常用於銅線、光纖等一些無載波的傳輸方式。
  • 調製信號和載波的關係介紹
    為了充分利用信道容量,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通信信號採用了不同的調製方式。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用戶對信息傳輸要求的不斷提高,通信信號的調製方式經歷了由模擬到數字,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   信號調製方式   調製方式有很多。根據調製信號是模擬信號還是數位訊號,分為模擬調製和數字調製。
  • 常用多進位數字調製技術基礎
    1 常用多進位數字調製技術及應用  1.1 QPSK(四相相移鍵控)技術及應用  (1)QPSK技術  在相移鍵控(PSK)技術中,通過改變載波信號的相位來表示二進位數0、1,而相位改變的同時,最大振幅和頻率則保持不變。
  • 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及分析
    尤其在會話任務上,自動語音識別系統遠不及人類。因此,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一個極具競爭性和挑戰性的高新技術產業。  隨著DSP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性能不斷完善,基於DSP的語音識別算法得到了實現,並且在費用、功耗、速度、精確度和體積等方面有著PC機所不具備的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一種基於LMX2485E晶片的調製倍頻電路
    電路中選用了一種具有跳頻功能、可通過編程精確預置帶有小數的倍頻係數的高解析度頻率合成器晶片,同時實現數字調製、鎖相倍頻的功能,直接取代原有模擬調製、倍頻電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6979.htm  關鍵詞:頻率合成器;數字調製;鎖相倍頻;相位噪聲  某項目整機小型化要求電路系統體積配合減小,經過分析,電路系統體積減小的關鍵在於將分立元件眾多的模擬調製倍頻單元電路替換為數字集成電路。
  • 頻率捷變雷達系統和超短脈衝分析:分析帶寬可達2GHz
    R&S FSW43 和R&S FSW50可以配置內置2GHz分析帶寬,且適用於每臺儀器的整個頻率範圍。上述儀器尤其適用於測量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頻率捷變雷達系統(跳頻器)和汽車電子UWB 應用中的超短脈衝。 現代的雷達系統不再以固定頻率發射信號,而能夠以不同的頻率和調製發射脈衝。
  • 如何使用MATLAB仿真實現數位訊號調製的性能比較和分析
    數位訊號有兩種傳輸方式, 分別是基帶傳輸方式和調製傳輸方式, 即帶通,在實際應用中, 因基帶信號含有大量低頻分量不利於傳送, 所以必須經過載波和調製形成帶通信號, 通過數字基帶信號對載波某些參量進行控制, 使之隨機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這這一過程即為數字調製。
  • 基於單片機的正弦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正弦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秩名 發表於 2012-07-31 11:42:14   摘 要:本系統採用AT89S51單片機為核心,輔以必要的模擬,數字電路,構成了一個基於
  • RF矢量信號​​分析儀頻率調製和諧波測量
    打開APP RF矢量信號​​分析儀頻率調製和諧波測量 Raajit Lall 發表於 2020-03-29 15:35:00 高達
  • 數位訊號電平的測試方法
    1、數位訊號電平和模擬信號電平的區別  模擬電視載波調製是VSB, 即殘留邊帶調製, 圖像內容是通過幅度調製來傳送的, 圖像內容是隨時變化的, 信道的功率不斷地變化, 所以模擬電視的信道功率取決於圖像內容, 模擬電視行/場同步脈衝電平相對穩定, 故我們把峰值電平作為判別模擬電視信號強弱的標準。
  • 無線電調製信號仿真設備設計方案
    可仿真復現任何信號帶寬小於64KHz的數字調製信號,適用於各種不同的無線電超短波電臺數字測試系統。產品按照「信號獲取-信號處理-信號保存-信號回放」的方式,能產生短波/超短波頻段的數字調製信號仿真。1、功能設計分為數字錄放模塊和數字單放模塊2種功能部件,主要功能如下:1. 數字錄放模塊用於數字調製信號仿真開發,在進行數字測試系統研發時時,根據實際需求產生具體的數字調製信號源,以二進位文件形式上載保存於電腦中。同時,數字錄放模塊的回放功能可用於錄製信號的檢查和分析。2.
  • 毫米波發射端中頻調製的實現
    可通過構建基於軟體無線電原理的毫米波通用硬體平臺將其系統化,而基於軟體無線電原理的毫米波硬體平臺,要求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具有可編程、靈活以及小型化的特點。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該硬體平臺的開放性、數位化、標準化和可編程化。數字上變頻和下變頻技術是構建毫米波通用硬體平臺的關鍵技術。
  • AM信號數位化解調算法分析與比較
    AM信號數位化解調算法分析與比較 張藝萌 發表於 2011-09-27 11:18:15 數位訊號與模擬信號相比有很多優點,因此信號的數位化處理應用越來越普遍。
  • 基於MSP430的信號發生系統設計
    通過研究DDS器件在技術實現中的具體應用,解決了傳統單片機(MCU)信號發生器輸出頻率精度差、頻率改變不夠靈活等缺點。該系統具有輸出頻率精確穩定、波形質量好和輸出頻率範圍寬等優點,同時還具有頻率計和數位訊號調製的功能。經過仿真和實驗,驗證了該系統的可行性。
  • 基於TRF6900晶片的紅外線矩陣坐標式自動報靶裝置
    1.2 TRF6900晶片介紹 本裝置無線收發採用射頻無線,收發晶片TRF6900,該晶片是TI公司最新推出的單片無線收發一體晶片,它在一個器件上包括了高頻發射、高頻接收、PLL合成、FSK調製解調、FM調製解調、直接數字頻率合成(DDS)、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
  • 基於軟體無線電數字下變頻的FFT技術在頻譜分析儀中與單片DS
    數字下變頻模塊的處理過程包括以下3個步驟:(1) 數字變頻,將感興趣部分的頻譜下變頻到零頻附近。先以fs對信號進行採樣,得到N點序列x(n),然後與數字本振覆信號cos(2πfIFnT)+jsin(2πfIFnT)(T=fIF/fs)進行數字混頻,獲得I/Q兩路信號,將x(n)的頻譜x(k)平移了fIF,此時原信號頻率fIF的分量被移至零頻處。
  • 基於FPGA的VGA顯示模式和像素頻率的識別
    根據解析度和刷新頻率的不同,顯示模式的發展可分為:VGA(640480像素);SVGA(高級VGA,800600像素);XGA(可擴展圖形陣列,1 024768像素)。本文可以識別各種刷新頻率的上述顯示模式,並得到像素頻率值,進一步應用於A/D轉換器採樣模塊處理中。常見的彩色顯示器一般由CRT(陰極射線管)構成,彩色是由R(紅)、G(綠)、B(藍)3色組成。
  • SPWM調製方法對比分析
    摘要:對比分析了三種正弦波脈寬調製(SPWM)控制方法,指出各自的優缺點及應用,給出了一些數學模型,並對基於載波相移的SPWM(CPS-SPWM)技術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2.3    載波相移SPWM(CPS-SPWM)[4]     由於大功率器件的開關頻率較低,而高的開關頻率又會導致較大的開關損耗,降低系統效率,這使普通SPWM技術的應用受到了限制,而組合變流器相移SPWM技術能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在變流器單元數為Lx的電壓型SPWM組合裝置中,各變流器單元採用共同的調製波信號sm,其頻率為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