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多進位數字調製技術基礎

2020-11-28 電子產品世界
1 常用多進位數字調製技術及應用

  1.1 QPSK(四相相移鍵控)技術及應用

  (1)QPSK技術

  在相移鍵控(PSK)技術中,通過改變載波信號的相位來表示二進位數0、1,而相位改變的同時,最大振幅和頻率則保持不變。例如,可以用兩種不同相位的正弦信號分別表示0和1,用0°相位表示0,用180°相位表示1,這種PSK技術稱為二相位PSK或2-PSK,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為180°。

  同樣,可以用4種不同相位的正弦信號分別表示00、01、10和11,例如,用0°相位表示00,用90°相位表示01,用180°相位表示10,用270°相位表示11。這樣每種相位的正弦信號可以表示兩位二進位信息,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為90°,這種PSK技術稱為四相位PSK或QPSK,由於4個相位與四進位的4個符號相對應,也稱四進位PSK調製。因每種相位的正弦信號可以表示兩位二進位信息,與2-PSK相比,其編碼效率提高了1倍。

  以此類推,當不同相位的載波數為8、16……時,分別稱為8-PSK(八進位PSK)、16-PSK(十六進位PSK)……,理論上,不同相位差的載波越多,可以表徵的數字輸入信息越多,頻帶的壓縮能力越強,可以減小由於信道特性引起的碼間串擾的影響,從而提高數字通信的有效性。但在多相調製時,相位取值數增大,信號之間的相位差也就減小,傳輸的可靠性將隨之降低,因而實際中用得較多的是四相制(4-PSK)和八相制(8-PSK)。

  (2)QPSK的應用

  QPSK廣泛應用於數字微波通信系統、數字衛星通信系統、寬帶接入與移動通信及有線電視的上行傳輸。在衛星數位電視傳輸中普遍採用的QPSK調諧器可以說是當今衛星數位電視傳輸中對衛星功率、傳輸效率、抗幹擾性以及天線尺寸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的最佳選擇。歐洲與日本的數位電視首先考慮的是衛星信道,採用QPSK調製,我國也出現了採用QPSK調製解調的衛星廣播和數位電視機。

  要實現衛星電視的數位化,必須在衛視傳輸中採用高效的調製器和先進的壓縮技術,因為我國現行的PAL制彩色電視是採用625行/50場,其視頻帶寬5 MHz,根據4∶2∶2的標準,625行/50場的亮度信號(Y)的取樣頻率為13.5 MHz,每個色差信號(R-Y)和(B-Y)的取樣頻率均為6.75 MHz。當Y,(R-Y),(B-Y)信號的每個取樣為8 bit量化時,電視信號經數位化後的亮度信號碼率為13.5×8=108 Mbps,色度信號的碼率為6.75×8×2=108 Mbps,總碼率為色亮碼率之和,即216 Mbps,在現有的傳輸媒介中要傳送這樣寬帶的數位電視信號是不可能的。

  採用四相相移鍵控(QPSK)調製之後,可把傳輸的帶寬降到100 MHz左右,再使用電視圖像及伴音壓縮編碼技術,常用MPEG-2(運動圖像壓縮編碼標準),可以把數位電視信號中包含的冗餘信息去除,即在保證接收端電視圖像質量的前提下,採用數字視頻壓縮技術,可以降低傳送碼率,使傳送帶寬減少,實現多路傳輸。目前,已經可以做到把216 Mbps速率的數位電視信號壓縮到5 Mbps,使原來只能傳送1路模擬電視的36 Mbps衛星轉發器,現在可同時傳送5路數位電視信號。這樣,數位訊號經碼率壓縮技術處理後,信號傳輸容量會得到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增加。

  1.2 QAM(正交幅度調製)技術及應用

  (1) QAM技術

  正交幅度調製(QAM)是一種矢量調製,它將輸入比特先映射(一般採用格雷碼)到一個複平面(星座)上,形成複數調製符號,然後將符號的I、Q分量(對應複平面的實部和虛部)採用幅度調製,分別對應調製在相互正交(時域正交)的兩個載波(cos wt和sin wt)上。這樣與幅度調製(AM)相比,其頻譜利用率提高1倍。QAM是幅度、相位聯合調製的技術,它同時利用了載波的幅度和相位來傳遞信息比特,因此在最小距離相同的條件下可實現更高的頻帶利用率,目前QAM最高已達到1024QAM(1 024個樣點)。樣點數目越多,其傳輸效率越高,例如具有16個樣點的16-QAM信號,每個樣點表示一種矢量狀態,16-QAM有16態,每4位二進位數規定了16態中的一態,16-QAM中規定了16種載波和相位的組合,16-QAM的每個符號和周期傳送4比特。

  (2)QAM應用

  QAM調製主要用在有線數字視頻廣播和寬帶接入等通信系統方面。

  QAM調製方式的多媒體高速寬帶數據廣播系統採用DVB-C有線數字視頻廣播標準,代表著數位化發展方向,有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之分,數字越大,頻帶利用率越高,但同時抗幹擾能力也隨之降低。採用64QAM調製方式,可在傳統的8 MHz模擬頻道帶寬上傳輸約40 Mbps數據流,可在一個標準PAL通道上傳輸4~8套數位電視節目,它的末端用戶可以是計算機,也可以是帶數字機頂盒的電視機。QAM在安全授權方面比QPSK調製方式更可靠,完全能滿足海量信息傳輸的需要,其傳輸速率更高,通道還可優化。

  QAM目前還被廣泛用於ADSL調製技術,在QAM調製中,發送數據在比特/符號編碼器內被分成速率各為原來1/2的兩路信號,分別與一對正交調製分量相乘,求和後輸出。接收端完成相反過程,正交解調出兩個相反碼流,均衡器補償由信道引起的失真,判決器識別複數信號並映射回二進位信號。採用QAM調製技術,信道帶寬至少要等於碼元速率,為了定時恢復,還需要另外的帶寬,一般要增加15%左右。與其他調製技術相比,QAM調製技術具有充分利用帶寬、抗噪聲強等特點。

  1.3 VSB(殘留邊帶調製)技術及應用

  (1)VSB技術

  殘留邊帶調製(VSB)是一種幅度調製法(AM),它是在雙邊帶調製的基礎上,通過設計適當的輸出濾波器,使信號一個邊帶的頻譜成分原則上保留,另一個邊帶頻譜成分只保留小部分(殘留)。該調製方法既比雙邊帶調製節省頻譜,又比單邊帶易於解調。在殘留邊帶調製方式中,根據調製電平級數的不同,VSB可分為4-VSB,8-VSB,16-VSB等,其中的數字表示調製電平級數。如8-VSB,表示有8種調製電平,即+7,+5,+3,+1,-1,-3,-5,-7等8種電平(和八進位的8個符號相對應),這樣每個調製符號可攜帶3比特信息。16-VSB,32-VSB的工作原理與此類似。

  (2)VSB的應用

  由於VSB抗多徑能力差,在移動接收方面,即使採用4-VSB,其效果也不令人滿意。但殘留邊帶調製的優點是技術成熟,便於實現,對發射機功放的峰均比要求低。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所自主研製和完成了我國第一套完整的含基於單載波VSB技術和多載波COFDM(編碼的正交頻分復用調製)技術兩種傳輸方案的HDTV地面廣播傳輸系統,已實現了我國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技術的整體重大突破,率先攻克了單載波調製技術無法在數位電視地面廣播傳輸方面同時實現固定/移動接收這一核心技術難題,解決了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的7項重大關鍵技術。

  1.4 COFDM(正交頻分復用)調製技術及應用

  正交頻分復用是一種多載波調製方式。編碼的正交頻分復用就是將經過信道編碼後的數據符號分別調製到頻域上相互正交的大量子載波上,然後將所有調製後信號疊加(復用),形成OFDM時域符號。

  由於正交頻分復用採用大量(N個)子載波的並行傳輸,在相等的傳輸數據率下,OFDM時域符號長度是單載波符號長度的N倍,這樣其抗符號間幹擾(ISI)的能力可顯著提高,從而減輕對均衡的要求。

  由於OFDM符號是大量相互獨立信號的疊加,從統計意義上講,其幅度近似服從高斯分布,這就造成OFDM信號的峰均功率比高,從而提高了對發射機功放線性度的要求,降低了發射機的功率效率。

  目前,歐洲數位電視地面傳輸標準DVB-T中採用的就是COFDM。由於COFDM調製抗動態多徑幹擾能力強,使得其既可用於地面傳輸固定接收,也可用於便攜和移動接收。在我國數位電視地面廣播上海試驗區,公交920路進行的測試表明,即使在城區多徑豐富的地區,接收效果也良好。

  1.5 各種多進位調製技術的比較

  表1列出了各種數字調製技術頻譜利用率的理論值和實用值。表2為4種典型數字調製技術實現的難易比較。

  表1數字調製技術頻譜利用率(單位:bit/s/Hz)

  調製技術理論值實用值

  QPSK 21.4

  16QAM 43.3

  32QAM 24.3

  64QAM 65.3

  128QAM 76.1

  256QAM 86.6

  1024QAM 106.6

  OFDM-16QAM 43.3

  8VSB 5.3

  16VSB 7.1

  表2 QPSK、QAM、VSB、OFDM數字調製技術實現難易比較

  調製技術實現難易單頻組網能力應用地區實現複雜

  QPSK易有歐洲、日本、中國易

  QAM易無美國相對複雜

  VSB易無美國易

  OFDM可以有歐洲複雜

2 數字調製新技術

  2.1 離散小波多音調製(DWMT)

  DWMT是一個基於小波傳輸的多載波

相關焦點

  • 以FPGA為核心的數字通信信號2FSK的調製解調技術及其實現方案詳解
    以FPGA為核心的數字通信信號2FSK的調製解調技術及其實現方案詳解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7-13 09:51:00 隨著通信理論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 人類計算數字常用「十進位」,為何計算時間卻是「六十進位」?
    人類計算數字常用「十進位」,為何計算時間卻是「六十進位」?正如標題中的問題那樣,我們人類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使用的都是「十進位」,也就是逢十進一。後來人類發明了計算機,為了便於計算機「理解」,便讓計算機使用了只有「0」和「1」的「二進位」。
  • 數位訊號的傳送
    常用的基帶傳輸碼主要有以下幾種:1、雙極性不歸零碼;2、單極性不歸零碼;3、雙極性歸零碼;4、單極性歸零碼;5、曼徹撕特碼。這裡的所謂雙極性是指用正脈衝和負脈衝分別代表數位訊號1和0;所謂單極性是指用正脈衝和零分別代表數位訊號1和0;所謂不歸零是代表第一個碼元的脈衝過後緊接著是代表第二個碼元的脈衝,兩者之間沒有時間間隔,即所謂歸零。
  • 老司機這樣解讀編碼與調製
    或者說從另一個角度說,在給定通頻帶寬(Hz)的物理信道上,到底可以有多高的數據速率(b/S)來可靠傳送信息?下面我們分別從模擬信號使用模擬信道傳送、模擬 信號使用數字信道傳送、數位訊號使用模擬信道傳送和數位訊號使用數字信道傳送四個方面來介紹數據的調製與編碼。  1.模擬信號使用模擬信道傳送  有時候模擬數據可以在模擬信道上直接傳送,但在網絡數據傳送中這並不常用,人們仍然會將模擬數據調製出來,然後再通過模擬信道發送。調製的目的是將模 擬信號調製到高頻載波信號上以便於遠距離傳輸。
  • PAM4,光通信調製的新走向
    萬物的智能互聯引發數據生態的巨變,越來越多的國家計劃提高寬帶速率以應對其激增的壓力。目前全球超過50家運營商正在提供千兆寬帶業務,在韓國、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地,運營商已經針對企業和家庭用戶開通了2G乃至10G的業務;在中國,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寬帶戰略—計劃到2020年使發達城市家庭用戶的接入速率達到1Gb/s;在歐盟和美國,各國政府也在加速提升國家基礎帶寬,或者給予寬帶發展較大的支持。
  • 一文看懂MSK調製與FSK調製的區別和聯繫
    FSK調製原理   在二進位頻移鍵控中,幅度恆定不變的載波信號的頻率隨著輸入碼流的變化而切換(稱為高音和低音,代表二進位的1和0)。   由於相位的不連續會造頻譜擴展,這種FSK的調製方式在傳統的通信設備中採用較多。隨著數字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地採用連繼相位FSK調製技術。
  • 典型的模擬通信調製技術解析
    打開APP 典型的模擬通信調製技術解析 雷達通信電子戰 發表於 2020-11-16 16:19:50 微波通信所發送的信息需要由發射機調製後發出。
  • 無線系統中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的FPGA實現方法
    無線基帶傳輸系統,提出了一種並行復用的基4-FFT/IFFT算法的FPGA實現方法,並對其中的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進行了FPGA實現研究和仿真。 0 引言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術由於其頻譜利用率高和抗頻率選擇性衰落的優點,已經成為無線通信系統中最受歡迎的調製技術。
  • SPWM調製技術及其應用
    SPWM調製技術及其應用1、 正弦脈寬調製(SPWM)技術的理論基礎 採樣控制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結論:形狀不同但面積相等的窄脈衝加之於線性環節時,得到的輸出效果基本相同。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轉換計算方法
    進位也就是進位位,我們常用的進位包括: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它們之間區別在於數運算時是逢幾進一位。比如二進位是逢2進一位,十進位也就是我們常用的0-9是逢10進一位。
  • 基礎知識 | 二進位、八進位和十六進位之間轉換詳解
    ,就需要多個數字組合起來。進位也就是進位制。進行加法運算時逢X進一(滿X進一),進行減法運算時借一當X,這就是X進位,這種進位也就包含X個數字,基數為X。十進位有 0~9 共10個數字,基數為10,在加減法運算中,逢十進一,借一當十。
  • 基於聯合頻率分析的數位訊號自動調製識別
    信號調製方式識別在無線電管理、電子對抗等應用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從1969年Waver C S等人發表第一篇調製方式自動識別的論文以來,在該領域不斷有人提出新方法,例如Liang Hong、K.C.Ho採用小波變換識別FSK、PSK、16QAM三種數字調製信號
  • 相位調製的定義及基本原理介紹
    相位調製的定義   載波的相位對其參考相位的偏離值隨調製信號的瞬時值成比例變化的調製方式,稱為相位調製,或稱調相。   載波的相位對其參考相位的偏離值隨調製信號的瞬時值成比例變化的調製方式,稱為相位調製,或稱調相。調相和調頻有密切的關係。調相時,同時有調頻伴隨發生;調頻時,也同時有調相伴隨發生,不過兩者的變化規律不同。實際使用時很少採用調相制,它主要是用來作為得到調頻的一種方法。調相即載波的初始相位隨著基帶數位訊號而變化,例如數位訊號1對應相位180°,數位訊號0對應相位0°。
  • 如何使用MATLAB仿真實現數位訊號調製的性能比較和分析
    數位訊號有兩種傳輸方式, 分別是基帶傳輸方式和調製傳輸方式, 即帶通,在實際應用中, 因基帶信號含有大量低頻分量不利於傳送, 所以必須經過載波和調製形成帶通信號, 通過數字基帶信號對載波某些參量進行控制, 使之隨機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這這一過程即為數字調製。
  • 幾種數字調製方式的仿真與分析
    針對數字調製系統中五種常見的調製方式,基於Matlab將各個環節對調製性能的影響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進行了跟蹤分析;最後利用圖形用戶界面(GUI)功能設計了一個仿真系統,比較了各種調製方式的性能,仿真結果與理論值比較接近。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之間的轉換
    什麼是二進位二進位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位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位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
  • 毫米波發射端中頻調製的實現
    數字上變頻和下變頻技術是構建毫米波通用硬體平臺的關鍵技術。2 中頻調製方式選擇 毫米波信道一般為非線性信道。主要是以數字恆包絡調製為主,非恆包絡調製信號或多載波信號經過毫米波非線性信道時,將導致頻譜擴展或產生交調失真信號。帶內失真分量會干擾調製信號,產生矢量偏差,影響調製精度,使接收解調時的誤碼率增加;帶外失真分量則會干擾鄰近的信道。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數之間的轉換方法
    十六進位數及十進位數是現代數字系統中常用的四種數制,這幾種進位制計數制之間的對應關係如表1所列。/八進位/十進位與十六進位之間各自的轉換規律,看懂下方例題,多練習,1).R進位轉換為十進位    方法是:將其他數制按權展開,然後各項相加,就得到了相應的十進位數。
  • 各種通信接口物理層的編碼技術詳解
    本文主要介紹各種通信接口物理層的編碼技術,包括數字-數字接口編碼方式、數字-模擬接口編碼方式、模擬-數字接口編碼方式、模擬-模擬接口編碼方式。 其中QAM編碼是調幅(ASK)和調相(PSK)技術的綜合(同時改變正弦波三個特性中的振幅和相位)。理論上可以有無數的狀態組合。通常有 4QAM,16QAM,64QAM,256QAM,……等。由于振幅變化比相位變化易受噪聲影響,因而不同值之間需要更大的距離,同時在QAM中總是採用的相位變化數量比振幅的變化要多。QAM編碼的優勢在於傳輸效率更高,對噪聲的敏感性更低。
  • 無線電調製信號仿真設備設計方案
    可仿真復現任何信號帶寬小於64KHz的數字調製信號,適用於各種不同的無線電超短波電臺數字測試系統。產品按照「信號獲取-信號處理-信號保存-信號回放」的方式,能產生短波/超短波頻段的數字調製信號仿真。1、功能設計分為數字錄放模塊和數字單放模塊2種功能部件,主要功能如下:1. 數字錄放模塊用於數字調製信號仿真開發,在進行數字測試系統研發時時,根據實際需求產生具體的數字調製信號源,以二進位文件形式上載保存於電腦中。同時,數字錄放模塊的回放功能可用於錄製信號的檢查和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