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4,光通信調製的新走向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到來,流量的增長,人們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更複雜的調製方式。目前PAM4則是目前呼聲最高的調製方式,它將有可能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速率的光通信邁進。

  當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走向規模應用,我們也跟隨技術發展進入到網際網路+ 2.0時代,人工智慧、智能互聯成為新時代的關鍵詞。調研數據顯示到2020年,將有500億臺相互連接的智能設備;平均每人每天通過PC、手機和可穿戴設備將會生成1.5G的數據量。萬物的智能互聯引發數據生態的巨變,越來越多的國家計劃提高寬帶速率以應對其激增的壓力。目前全球超過50家運營商正在提供千兆寬帶業務,在韓國、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地,運營商已經針對企業和家庭用戶開通了2G乃至10G的業務;在中國,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寬帶戰略—計劃到2020年使發達城市家庭用戶的接入速率達到1Gb/s;在歐盟和美國,各國政府也在加速提升國家基礎帶寬,或者給予寬帶發展較大的支持。

  圖1 PON技術演進趨勢示意圖

  雖然很多候選技術還在研討和比較中,但單波速率超過10G基本達成一致,演進方向主要是單波速率25G。整個PON系統中,針對家庭用戶接入,單波25G PON可以作為主流技術;而對於政企用戶,由於帶寬需求大,可在單波25G的基礎上通過波長疊加實現2×25G或4×25G的更高帶寬。光接入領域,運營商的主要訴求是在帶寬升級的同時能重用既有光纖網絡。ODN(光配線網絡)鏈路涉及基礎設施施工,難度大、成本高,建設成本佔了整個PON網絡部署的大部分。因此運營商在下一代PON網絡升級時,對不改動ODN鏈路有強烈的訴求。當前ODN鏈路一般需要支持最少20km光纖、1∶32分光器,因此單波高速PON的主要挑戰將集中在色散、功率預算以及速率選擇方面。

  色散難題

  單波速率達到或超過25G時,NRZ調製格式的色散容限無法滿足傳纖20km要求。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此問題,一是採用零色散的O波段(光纖零色散區域),但此波段已被EPON和GPON佔用,在PON網絡多代共存場景下難以採用;二是採用電色散補償方法,引入高色散容限的調製格式或電均衡算法是較可行的做法。

  功率預算

  在PON系統中由於較高功率預算要求,主要以APD為光接收器件。APD的接收靈敏度與信號速率有明顯關係,當信號速率由10Gb/s提升到25Gb/s時,接收機的接收靈敏度會有4dB下降,如沒有補償措施會帶來系統鏈路功率預算下降。目前的25G APD晶片技術和ROSA封裝技術還不成熟,僅有少數供應商宣布擁有該技術,並且價格昂貴,低成本25G PON系統的光收發器件將是業界面臨的問題。

  速率選擇

  在單波超過10G速率後,會遇到色散困擾和功率預算不足等問題,且速率越高色散對系統的影響越大,系統功率預算也越緊張。相對於單波10G,單波25G可以採用Duo-binary、PAM4和NRZ+DSP等多種方案解決上述問題,這幾種方案都屬於多階調製。為數據中心實現100G連接的需求已經非常明確,但使100G應用成為主流的方法卻並非十分清楚。早期實現的100G光收發器利用NRZ信號調製方案,該解決方案經證明可行。不過,與所有主流技術過渡的情況一樣,系統設計人員需要明確的行業標準來解決各個競爭方法之間徘徊不定的歧義問題,此標準應該是能讓設計人員有信心達成一致的商定標準。單波長(λ) PAM-4調製方案已成為這一標準。

  光通信的幾種調製方式

  NRZ(非歸零碼)

  光路傳輸時,需要解決數字數據的數位訊號表示以及收發兩端之間的信號同步問題。對於傳輸數位訊號來說,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電壓電平來表示兩個二進位數字,即數位訊號由矩形脈衝組成。按數字編碼方式,可以劃分為單極性碼和雙極性碼,單極性碼使用正(或負)的電壓表示數據;雙極性碼是二進位碼,1為反轉,0為保持零電平。根據信號是否歸零,還可以劃分為歸零碼和非歸零碼,歸零碼碼元中間的信號回歸到0電平,例如「1」為正電平,「0」為負電平, 每個數據表示完畢後,都會回歸到零電平狀態,而非歸零碼沒有回歸到零電平的過程,例如「1」為高電平,「0」為低電平。常見的兩種不歸零碼編碼方案如下:

  1.單極性不歸零碼

  無電壓(也就是無電流)用來表示「0」,而恆定的正電壓用來表示「1」。每一個碼元時間的中間點是採樣時間,判決門限為半幅度電平(即0.5)。也就是說接收信號的值在0.5與1.0之間,就判為「1」碼,如果在0與0.5之間就判為「0」碼。每秒鐘發送的二進位碼元數稱為「碼速」。

  2.雙極性不歸零碼

  「1」碼和「0」碼都有電流,但是「1」碼是正電流,「0」碼是負電流,正和負的幅度相等,故稱為雙極性碼。此時的判決門限為零電平,接收端使用零判決器或正負判決器,接收信號的值若在零電平以上為正,判為「1」碼;若在零電平以下為負,判為「0」碼。

  以上兩種編碼,都是在一個碼元的全部時間內發出或不發出電流(單極性)以及發出正電流或負電流(雙極性)。每一位編碼佔用了全部碼元的寬度,故這兩種編碼都屬於全寬碼,也稱作不歸零碼NRZ (Non Return Zero)。

  圖 從上到下為1. 單極性不歸零碼 2. 雙極性不歸零碼 3.單極性歸零碼

  圖 NRZ發送端

  Doubinary(雙二進位)

  Duobinary按照一定的規則將原來的二進位中邏輯信號「1」和「0」轉換為邏輯信號「+1」、「-1」和「0」,使信號的頻譜帶寬減為原來的一半。採用Duobinary調製,可以減少信號佔有的帶寬,改進頻率的利用率,增大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輸距離。調製解調過程分為預編碼、編碼和解碼。由於採用預編碼,所以在接收端只需一個模2運算器進行解碼。在調製過程中會產生「0」、「+1」、「-1」三種調製信號,「+1」、「-1」對應同一種邏輯碼。

  目前大多數的光通信系統使用NRZ調製。NRZ比較適用於長距離的傳輸線路,因為單模光纖的色散可以通過另外增加一條負色散的光纖來補償。但是如果不增加這條補償單模光纖,則需要考慮其他調製方式,Duobinary是業界使用的第二種調製方式,因為其對於色散並不敏感且實現起來沒有增加多少複雜性(想比PAM4)。Duobinary使用小於R/2Hz的帶寬來傳輸R bps波特率。根據奈奎斯特定理,如果傳輸沒有碼間幹擾(ISI)的Rbps波特率的數據,最小帶寬需求為R/2 Hz,這就意味著duobinary調製方式要利用到碼間幹擾。這種碼間幹擾是通過一種故意計算的方式進行添加,所以能在接收時進行去除。

  圖 Duobinary編碼器

  在有色散的情況下duobinary的接收誤碼率大大小於NRZ方式,實驗結果表明Duobinary能夠提升NRZ的傳輸距離且不增加補償光纖。Duobinary的編碼原理的核心是使用傳輸信道的特性,從而添加可控制的碼間幹擾。在應用於光通信系統之前,Duobinary已經在其他系統(如磁碟系統)中使用過很長時間。




  PAM4

  如前所述,流量的增長已經使得業界對更複雜的調製方式日益重視,PAM4則是目前呼聲最高的調製方式。53G的PAM4調製方式可以在單模光纖中達到100G的速率。

  PAM4調製方式採用4個不同的信號電平來進行信號傳輸,每個符號周期可以表示2個bit的邏輯信息(0、1、2、3)。由於PAM4信號每個符號周期可以傳輸2bit的信息,因此要實現同樣的信號傳輸能力,PAM4信號的符號速率只需要達到NRZ信號的一半即可,因此傳輸通道對其造成的損耗大大減小。實際上PAM4在IEEE協會於2014年頒布的針對100G背板的802.3bj標準裡,就同時定義了兩種信號傳輸方式:4組25.78G波特率的NRZ信號,或者4組13.6G波特率的PAM4信號。只不過後來隨著晶片技術以及PCB板材和連接器技術的發展,25G波特率的NRZ技術很快實現商用應用;而PAM4由於技術成熟度和成本的原因,並沒有在100G乙太網的技術中被真正應用。 在新一代的200G/400G接口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普遍的訴求是每對差分線上的數據速率要提高到50Gbps以上。如果仍然採用NRZ技術,由於每個符號周期只有不到20ps,對於收發晶片以及傳輸鏈路的時間裕量要求更加苛刻,所以PAM4技術的採用幾乎成為了必然趨勢 。

  圖 PAM4時域波形

  

  圖 理想PAM4傳輸眼圖

 

  圖 PAM4發送端

  圖 PAM4接收端

  光鏈路PHY的組成

  實現100G、400G的光通信系統,最核心的器件莫過於光路PHY。當前已有一些25Gx4和50Gx2的復用光路PHY在使用中。但是對於成本、功耗和線路管理而言,單波長100G的光路PHY無疑是最佳選擇。以下分別是單波長100G光路PHY與四波長復用的400G光路PHY的示意圖。

  圖 100G單波長光路PHY

  圖 400G四波長復用光路PHY

  15  如前所述,PAM4已經是單波長光路PHY最具優勢的調製方式。NRZ在100G的速率中因為色散將在傳輸距離上劣於PAM4將不會得到市場的大規模採用。而在光路PHY中由於PAM4所需功率大大增加,功率FET的性能至關重要。MACOM的FinFET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平面工藝的FET在效率上有質的飛躍。FinFET因為採用了多柵極的製造工藝而使的漏電流大大減小,非常適合應用於100G單波長的光路PHY中。下圖為FinFET的平面結構:

  圖 FinFET平面圖

  如圖所示,因為柵極採用了新的製造工藝,相對於傳統平面工藝的FET,在遠離源極與漏極的地方,漏電流得到了更有效地控制。這一點是FinFET效率提升的關鍵所在。以下是FinFET的立體結構,更清晰表明了其工藝的特點:

  圖 FinFET立體圖

  業界首個100G單波長光鏈路接口產品——MATP-10025

  MACOM已經在近日2017中國光博會上展示業界首個100G單波長PAM-4技術的PHY模塊MATP-10025。該PHY模塊融合了MACOM的16nm FinFET 100Gb/s PAM4 DSP、和TIA。

  圖 MATP-10025光鏈路模塊

  總結與展望

  PAM-4由AppliedMicro和Cisco等企業倡導,並被IEEE採用,經證明是迄今為止最具成本效益和最有效的數據中心100G和400G推動因素。對於100G收發器,單波長PAM-4技術將雷射器數量減少為一個,並消除了對光復用的需求。對於400G實施方案僅需四個光學組件。MACOM通過對AppliedMicro的併購及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合作,實現了兩種互補產品組合的融合,因而能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包括專為每個λ模塊實現100G通信而設計PAM-4 DSP、線性驅動器和線性TIA。MACOM擁有的光學網絡技術方面的核心優勢可以幫助加快適合數據中心應用的100G收發器的大量部署,並且對於業界明確實現400G應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初識PAM4
    謝謝我可愛的老婆(公眾號COO)^_^今天主要介紹下PAM4,筆者對此也是剛剛接觸,如果有理解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PAM的英文全稱是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即脈衝幅度調製。信號編碼在脈衝的幅度上,由於幅度是一個連續變化的物理量,聽起來這個概念似乎是應用在模擬通信上。
  • 800G 光通信新進展概述
    它表明,高速光通信的電子轉換器(EC)會有一些額外的損失。在[4]中,已經分析了800G系統在1000 km長的鏈路上的性能。發現800G光鏈路非常有能力在傳輸中提供高數據速率和更好的能源效率。自1970年代以來,正在研究光纖的數據速率趨勢。它遵循通常被稱為凱克定律的趨勢。在[5],研究了與凱克定律的實際偏差。在這項工作中,解釋了偏差背後的原因,並預測了數據速率的進一步提高。
  • 詳析紫外LED在光通信領域的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的軍事通信系統,紫外光通信具有抗幹擾能力強、保密性好、非視距通信以及全方位通信等優點,成為國內外軍事技術人員研究的焦點。然而常規紫外光源(低壓汞燈)存在體積大、壽命短、調製速率低、易碎等缺陷,限制了紫外光通信的發展。
  • 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可見光通信市場及行情分析
    但是,作為航空和國防領域有名的無線技術,自由空間光通信(FSO)則消除了傳統無線通信系統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該技術目前適用於衛星連接、深空探測器、偏遠地區通信、無人機(UAVs)以及飛行器等。自由空間光通信適用於視線內的點對點通信。它使用不同的調製技術,如振幅與相位調製,用於將輸入信息轉化為數位訊號,進而實現進一步傳輸。
  • 光通信原理
    通信對我們的生活如此之重要,而光通信作為通信中的主流方式,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光通信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538.htm一、光通信原理- -簡介  光通信,即光纖通信,英文名稱為Optical Communication,是一種以光波為載體,以光纖為傳輸媒介的通信方式,較電纜、微波等通信方式具有更寬的傳輸頻帶、更小的信號衰減、更強的抗幹擾性,現已成為世界上的主流通信方式
  • 光通信新發現,深紫外線LED或許能取代傳統LED
    為了避免可見光和紅外受到太陽光混淆,研究人員通過深紫外光旨在改進光通信,深紫外光不受太陽光的幹擾,可以被探測到。Kojima說道:深紫外線LED目前已被廠商大量生產,用於與COVID-19消殺的應用。因此應用深紫外線LED於光通信來避免日光的幹擾將會是便宜且實用的選擇。
  • 電光調製與聲光調製原理和應用領域
    在弱信號調製時,,上式可近似表示為可見,當插入1/4波片後,一個小的正弦調製電壓將引起透射光強在50%透射點附近作正弦變化,如圖2中的曲線4所示。 從而實現了輸出調製信號相對於輸入信號的線性響應。4、聲光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隨著雷射技術、光通信技術、光學傳感等利用雷射技術進行測量技術的飛速發展,聲光器件在上述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聲光器件在雷射領域的應用主要是利用聲光作用對雷射束的調製和偏轉控制來實現雷射束的快掃描。
  • 光通信主流100G光模塊淺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5G這個詞彙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將為光通信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包括光纖、光模塊、光接入網絡系統等的整個產業都會因5G建設而受益。其中100G光模塊甚至在5G主題投資息息相關的細分行業裡,成為了一個新的標誌性主題行情。
  • 超越100G速率的相干光通信系統的解決方案
    超越100G速率的相干光通信系統的解決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20-02-05 09:41:54 由於FTTH(光纖到戶)的普及、智慧型手機日益增長的使用、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的高速發展促使光通信網絡的進一步升級
  • 相干光通信發展二十餘年 光器件有大進步
    OFweek光通訊網消息,在光通信領域,更大的帶寬、更長的傳輸距離、更高的接收靈敏度,永遠都是科研者的追求目標。  儘管波分復用(WDM)技術和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的應用已經極大的提高了光通信系統的帶寬和傳輸距離,伴隨著視頻會議等通信技術的應用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產生的信息爆炸式增長,對作為整個通信系統基礎的物理層提出了更高的傳輸性能要求。
  • 2020年7月PTL光通信論文評析
    研究表明,DFB雷射器的閾值電流為8.5mA,斜率效率為0.35 W / A;3dB調製帶寬在60mA時達到21 GHz,在90mA時達到28 GHz;當輸入調製功率為0 dBm時,調製頻率範圍(0-22GHz)中的2HD小於23 dB,最大2HD頻率接近弛豫振蕩頻率的一半[3]。
  • 背靠中科院,仕佳光子搶佔世界光通信晶片技術先機?
    光通信技術以其傳輸容量大、中繼距離長、保密性能好、成本相對低廉等優勢,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現代通信工具。光通信傳輸過程即「光電轉換」,發射端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遞,接收端再將其轉化為電信號,經調製解調後最終變成信息。光晶片起到光電信號相互轉換的作用,是光電技術產品的核心,處於光通信技術的金字塔尖。
  • 上海pam製備裝置乾粉製備系統,質優價廉,價格實惠!
    上海pam製備裝置乾粉製備系統廠家介紹自動加藥系統操作注意事項1、正常時打開料鬥上口的端蓋,有向下吸力,若無吸力或反風,說明送料管路不通暢,應及時檢查。(建議每加藥運行20小時應拆開檢查)2、料鬥內有加熱器,正常時送風一段時間,送料管微熱,若無變化,說明加熱器損壞,應及時檢查更換。3、進水閥和排料閥為自動球閥,關閉後仍有水流進或藥劑流出,說明進水閥和排料閥損壞,應及時檢查更換。
  • 光通信產品有哪些(十大產品推薦)
    光通信簡介   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是以光波為載波的通信方式。增加光路帶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提高光纖的單信道傳輸速率;二是增加單光纖中傳輸的波長數,即波分復用技術(WDM)。
  • 絮凝劑pam聚丙烯醯胺是什麼
    pam名為聚丙烯醯胺的非離子聚合物絮凝劑。pam是我國常用的聚合物絮凝劑,分子量為400 ~ 2000萬,溶液濃度為8%。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對顆粒間形成大絮有巨大的表面吸附作用。產物的分子能量和懸浮粒子分散在溶液橋上吸附,在50 時起強凝聚作用,可溶於水,水解度分別為5%和35%。
  • 光通信系統的VCSEL技術
    首個氧化物限制型VCSEL 2013年,Iga對VCSEL的關鍵指標如閾值電流、調製帶寬與有源區的關係給出了簡單的關係公式: 由於氧化物限制型的VCSEL具有低閾值電流等很多優點,這種結構的VCSEL被很快運用到了光通信中。 由於高的工作電流可以帶來更好的調製特性,但同時也會相應的增加功耗,進而帶來溫度的上升,會對可靠性帶來影響。調製速率與功耗成了VCSEL在光傳輸領域中重要的挑戰。
  • 仕佳光子:以芯為本專注光通信領域 從「無源+有源」走向光電集成
    我們相信,仕佳光子上市後,將繼續聚焦主業、聚力前行,進一步加快光晶片研發和量產工作,為光晶片國產化,以及新基建的順利推進貢獻力量,並以優異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謝謝大家,也預祝仕佳光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圓滿成功!
  • 雷達接收機測試等應用中脈衝信號的產生與調製
    如果設置脈衝信號脈寬5us,周期10us,序列個數為2,序列周期為3,則信號源設置頁面與輸出的脈衝序列信號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      該功能的設置界面打開流程為:菜單(Menu)→設置(Settings)→調製(Modulation)→脈衝調製(PWM Modulation)。同樣也可以在 主頁面,將選擇光標移動到「調製」的按鈕控制項上,按下鍵盤的「確定」鍵即可。打開界面如圖6。
  • 永遠的貝爾實驗室,諾基亞發布多項光通信創新技術
    除此之外,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最近還在光通信領域取得了其他重大成就。研究人員Roland Ryf和SDM小組完成了在2,000公裡跨度的4芯耦合芯光纖上使用空分復用(SDM)技術進行了首次現場試驗。實驗證明,耦合芯光纖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具有很高的傳輸性能,同時又保持了行業標準的125um包層直徑。
  • 陳益新教授光通信雲課堂——《光纖通信光器件技術和應用》開課啦!
    近日,訊石攜手原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主任、光學博士生導師和IEEE終身高級會員——陳益新教授正式面向光通信行業從業人員推出雲課堂系列——《光纖通信光器件技術和應用》。   上課方式:   1、聽課方式:網課直播;   2、課時安排:一節課預計1小時,開始兩周一節課、後期一周一節課;   3、上課時間:周二晚上19:30-20:30,預計4月中旬開始(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報名費用:99元(10節課/人,價格為不開發票價,可開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