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宣南樂隊、趙紅心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收錄於話題#我問科學家18個
新冠疫情對愛滋病患者有哪些影響?
宣南樂隊
有意思的樂隊,代表作《南城》
大家好,我們是宣南樂隊,來問科學家。
新冠疫情對大家影響挺大,拿我們樂隊來說,排練排不了,演出演不了。12月1號是世界愛滋病日,我們想知道,新冠疫情對那些愛滋病患者這樣的特殊群體,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聽說「我是科學家」這裡有特別多有意思的科學家,請問哪位科學家能夠回答我們的問題?
趙紅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
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挑戰,不僅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還是一些慢病的管理,包括我們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愛滋其實也是一種慢性、可控制的傳染性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愛滋病患者同樣需要長期服藥來抑制病毒的複製。高血壓、糖尿病偶爾漏服一次,可能就是短暫血壓或血糖的增高,而愛滋病患者一旦停藥,影響是巨大的:可能造成病毒的反彈,耐藥的出現,甚至出現治療的失敗,出現一系列新的臨床表現,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的痛苦,還會造成經濟的負擔。
愛滋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來抑制病毒的複製 | 圖蟲創意
在2020年初,我們國家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緊接著就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比如,就地取藥,患者如果滯留在外地,各個地方的疾控中心就為這些愛滋病的患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治療的藥物。比如地壇醫院,不僅為北京的患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治療,也為一些短暫居住在北京的患者提供免費藥物。
在疫情期間,確實存在就診困難的情況。由於傳染病醫院會接收新冠患者,所以,從愛滋病患者的角度來說,不願意到傳染病醫院裡來,怕傳染,而醫院的角度,出於院感防控的考慮,也沒有開放對這些患者的就診。當然,因為愛滋還牽扯到個人隱私問題,還有一些患者也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也啟動了另外的應急程序,開啟了在新冠疫情下的一種特殊服務方式。以地壇醫院為例,我們給患者打電話,問他們服藥的狀況,又問他們郵寄地址,郵寄抗病毒治療藥物。截止到2020年11月初,我們已經郵寄藥品5000多人次,;但是有些患者不能夠及時得到新政策信息,或是電話號碼可能更換,我們聯繫不到,以至於真的造成了斷藥、停藥甚至治療的失敗——當然了這是極少部分的患者情況。
給患者打電話,問他們服藥的狀況 | 圖蟲創意
對於愛滋病患者整體的影響,其實反過來,新冠疫情似乎帶來了一點好處——當然,我們不能寄希望於疫情來控制愛滋病的傳播和流行——在我們國家,愛滋病感染97%以上都是經過性傳播,因為疫情也限制了我們很多社交活動,所以HIV的傳播也減少了。
有幾個數據可以和大家分享。
比方說,暴露後的預防,也就是「有過危險的性行為之後,及時到醫院就診,吃阻斷藥物」——在2020年之前,幾乎每個月我們都要接收200多例,為他們提供阻斷,而在新冠疫情期間,每個月來就診的不足20人,也就是說,這種暴露的行為已經大大地下降了,這是一個數據。
還有一個數據,就是新發現的HIV感染人數。北京地壇醫院每年都要收治或者說啟動新的抗病毒治療1200人以上,那也就意味著,每半年就有600人,而今年,從1月份到8月份,地壇醫院新啟動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只有328例。
從2020年1月份到8月份,地壇醫院新啟動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只有328例 | 圖蟲創意
暴露後預防的人群數據下降,新啟動的抗病毒治療人數也下降,這也側面反映了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愛滋病傳播的下降,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的數據觀察。
歡迎持續關注「我是科學家」之「我問科學家」~
監製:吳歐
策劃:麥芽楊 小米
編輯:麥芽楊 凝音
排版:凝音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版權屬於「我是科學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iscientist@guokr.com
原標題:《宣南樂隊問科學家:新冠疫情對愛滋病患者有哪些影響?》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新冠,愛滋病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