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與無氧?這是個啥?
開始運動健身後你肯定聽過「有氧與無氧」這兩個詞彙,感覺好疑惑?網絡一查全是專業知識,感覺好難好複雜,看的不明不白的?今天我們就不談太多雲裡霧裡的專業詞彙了,沒有靈魂,我就用最簡單大白話帶你們了解有氧與無氧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對我們運動健身有什麼意義。
有氧是什麼?
有氧指的是「有氧系統供能」,通過氧氣把三大供能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變成能量為我們身體供能。特點就是能量供給緩慢但是長久。
我喜歡把有氧分為兩個階段「有氧狀態」和「有氧訓練」。
我們知道人體是通過呼吸來攝取氧氣的,只要呼吸正常都是處於有氧階段的。這裡的「呼吸正常」是指呼吸有節奏、不間斷、較輕鬆的感覺。比如你現在在看這篇文章時,呼吸平緩自然,你就是處於「有氧狀態」。你打遊戲、看書、睡覺等等低活動量的狀態,都是「有氧狀態」,在這個階段你可以維持很長時間比如幾個小時,身體還感覺不到特別疲勞。
「有氧訓練」指的是氧氣供應充足的訓練,所以只要呼吸正常的訓練都算是有氧訓練。當你開始加強活動量,需要有節奏控制呼吸的時候,那麼你就處於「有氧訓練」階段了,但呼吸依舊是可以完成的,不會出現斷續情況,但會比較有難度,需要刻意控制呼吸節奏。代表運動有:快走、慢跑、騎單車等等可以長久進行的運動,通常都可以完成30分鐘以上。
什麼是無氧?
無氧是指「無氧系統供能」,因為有氧的能量供給很緩慢,所以當進行一定強度的活動的時候,呼吸跟不上了,通過氧氣產生的能量就供應不上了。身體為了維持這個活動,就啟用了「無氧供能系統」,這個模式的「分解供能」不需要氧氣的參與。
「無氧供能系統」又分為兩大類「磷酸原供能系統」和「糖酵解供能系統」。
「磷酸原供能系統」是調用與分解存儲在身體的少量能量物質(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使用,因為這種方便快捷的能量物質很少,所以註定了「磷酸原供能系統」的供能時間不會太長,通常在30秒以下,是為瞬間大強度的活動供能的。
「糖酵解供能系統」則會分解存儲在你身體的「糖原」這種物質,用來供能。但是供能時間較短一般為1~3分鐘,而且會產生代謝廢物堆積,也就是乳酸,讓你產生短期的劇烈肌肉酸痛,使你無法持續維持高強度運動狀態。這也是與「有氧供能系統」與「磷酸原供能系統」最大的區別,代謝廢物的產生。
「衝刺跑」很顯然就是典型的「無氧系統供能」,一瞬間可以爆發強大的力量,支撐你衝刺。但是也會產生強烈的酸痛感,讓你無法長久維持這個高強度狀態。所以判別一個運動是不是無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是否在短時間中產生劇烈的肌肉酸痛。
有氧和無氧哪一個更好?
有氧和無氧本質都是為了供能,只是在不同的情況下,需要不同的供能系統主導發力。比如「間歇跑」就是一個很好的從有氧階段到無氧階段的例子。慢跑時強度不是很大,自然是有氧供能佔據主導位置,到了快跑階段時,有氧系統供應不上了,自然無氧供能系統會來幫忙。
所以並不存在哪一個更好的說法,因為你沒有「有氧供能系統」根本無法進行長期的低體力活動,沒有「無氧供能系統」也就不具有短期爆發的能力。它們各司其職,讓你的身體正常運轉。而且在實際的活動中它們都是同時運轉的,只是在不同的情況,所佔的比例不一樣,缺少任何一個都會引起身體的問題。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如何選擇?
因為有氧與無氧並沒有好壞之分,所以運動自然是選擇自己喜歡且合適的方式。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有氧的特性決定了有氧運動的強度不會很大,所以進行有氧運動更加舒適,那種氧氣攝入到身心中的感覺真的很不錯,給人放鬆清爽的感覺。
無氧階段肯定是頗有強度的狀態,不斷挑戰自身極限。那種身心磨練的感覺,非常刺激。聽著自己心臟的轟鳴,體會著身體的酸痛也有不一樣的運動感受。
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才是持續運動的關鍵,至於合不合適則要看你的個人情況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有氧和無氧哪一個減脂效果好?」其實並不存在哪一個更好,根據你的個人情況來。你的時間充裕且喜歡舒緩放鬆的感覺,自然有氧是不二之選。時間不夠,自然選擇無氧的效率會高些。減脂最終還是看消耗的熱量,不去做永遠白搭。
簡單來記憶就是「有氧弱卻長,無氧強卻短。舒緩放鬆做有氧,極限挑戰無氧強」。
最後小結
在實際運動中有氧與無氧都應相結合去運動,三大供能系統我們都需要去調用,才能使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好。長期舒適的有氧也應該走出舒適圈挑戰一下自己的極限。長期高強度的無氧也需要通過有氧來進行放鬆。張弛有度才是運動的真理,生活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