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瑞最近又火了一把。一個大貨櫃泰山壓頂,而博瑞巋然不動,不禁讓人豎起大拇指。
- 吉利博瑞的靜壓測試 -
不過,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這個就是刷新了B級車最強車身承重極限,這似乎有討論的空間。
他是這麼寫的:
兩臺10噸叉車配合起重機吊起12米長配重超8噸的貨櫃,緩慢壓至博瑞車頂,車體下的測重儀數據實時顯示到大屏幕上,重量由0慢慢攀升至國標1.5倍2.84噸、美國國標3倍的5.28噸,隨著重量不斷向8噸攀升,吉利博瑞依然堅挺屹立,並超越了世界最嚴IIHS的4倍標準,最終超過8噸,並持續了30多秒後,經「品質驗證軍團」檢驗和鑑證,吉利博瑞A柱、B柱幾無變化,車門仍能正常打開,成功經受住了自身重量4倍多的暴力碾壓,達到了潛艇級剛強度,刷新了B級車最強車身承重極限。
這樣的8噸,是吉利博瑞的能力極限嗎?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話,那可就太小瞧博瑞了。
如果博瑞會說話,想必也是要吐槽的:「哥,我只是做了一道初中生的題,你就說刷新了當代大學生的智商,是不是瞧不起我?」
安全,一直是汽車品牌證明自我實力的途徑之一。以前,各種碰撞測試成績,是車企傳播安全性的首選道具。但近年來,五星安全車太多了,動不動就冒出個最高分來,再用五星安全來說自己安全,已經沒有啥說服力了。
美國的25%偏置碰撞倒還有點新鮮,但從中保研的測試數據來看,在中國生產的各種車,似乎有點水土不服。比如說現代的伊蘭特,在iihs 25%偏置碰撞中拿到了good(好),而同級別的中國特供車菲斯塔,在同樣標準的中保研25%偏置碰撞中,卻只拿到了M(一般)。
- 現代伊蘭特iihs碰撞測試成績 -
- 菲斯塔在中保研的25%偏置碰撞中只得了M -
所以,偏置碰雖然還新鮮,但國內車企幾乎還沒有誰敢拿這個來玩公開測試、進行傳播的。
於是乎,iihs中安全測試中的另外一項——頂部靜壓測試,成為了不少車企們傳播的道具。我印象裡,哈弗H4搞過,紳寶智道搞過,今天是吉利博瑞了。這其實無可厚非,中考、高考雖然備受詬病,但總歸是證明自我、篩選人才的一把尺子。
但是,雖然都是叫車頂靜壓測試,但這幾家的測試過程卻是有挺大不同的。
Iihs和中保研的車頂靜壓測試,是那一個大鐵塊,往車身單側一面懟,使勁兒越來越大,側面就慢慢變形,一直壓到變形量達到127毫米,然後根據車身單側車頂抗壓的力曲線,取其中最能抗的數據,換算成質量,再除以整備質量,就是這款車的車頂靜態壓力測試成績。
- iihs和中保研是這麼測試的 -
- 哈弗H4在車頂靜壓測試中 -
我在網上還找到一張哈弗H4當初進行靜態壓力測試時的壓力曲線圖。
- 哈弗H4車頂靜壓測試曲線 -
在這張圖上我們能夠看出,隨著壓力的增大,單側車頂變形越來越大,車頂能夠承受的力也越來越大,然後頂過一定距離之後,承受力掉頭向下。如果你還記得一定的物理知識的話,這個掉頭向下的點,意思是「哥,我慫了。」
但慫之前,哈弗H4承受力達到了72699N,換成質量(除以9.8)是7418公斤,再除以哈弗H4的整備質量1626公斤,比值就是4.56。按照標準,超過4就是good,所以哈弗H4的車頂靜壓測試表現還是相當可以的。
- 哈弗H4車的測試成績 -
北汽紳寶智道的車頂靜壓測試和哈弗H4的測試流程一樣,其結果為4.05,所以也得了個good。但順便提一嘴,智道的整備質量是1365公斤,所以它的承受能力,相比哈弗H4比測試結果要差不少的。
而吉利博瑞這次做的車頂靜壓測試,和前面兩款車的測試方法完全不同,它是在車頂正面往下施以重力。稍微了解點結構力學的應該都會明白,單側斜向施力與車頂施力,汽車的受力能力是截然不同的。
正因為如此,哈弗H4和智道拿到good時,7噸半的重量車身已經形變接近8釐米了。而8噸的重量下去,吉利博瑞的車頂似乎還沒怎麼變形。如果你理解了這兩種測試方法之間的差異,那面對這樣的結果,你就不會大驚小怪了。
所以,說8噸就是吉利博瑞的車頂靜壓測試極限,顯然是小瞧博瑞了。我覺得寫這稿子的同學,還是應該提前稍稍研究一下各種測試方法和標準的,否則博瑞自己也不開心呀!像我那上一年級的兒子,我給他出個1+1=?考他,以前還給我翻個白眼,現在都懶得搭理我了。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為什麼從iihs到中保研,車頂靜態測試要用單側施力的測試方法,而不是用吉利博瑞這樣的測試方法?
Iihs和中保研做汽車安全測試,都是為了保險公司服務的。保險公司根據這個結果,來收取汽車的保費。也藉此引導大家購買更安全車,減小事故傷害程度,少賠錢。既然是為保險公司負責,那必然是從實際出發的。
- 100%正碰測試瞬間 -
- 40%偏置碰撞測試瞬間 -
- 25%偏置碰撞瞬間 -
熟悉汽車碰撞測試的應該知道,以前碰撞測試有個100%的正面碰撞,後來大家都不測試了,改以40%偏置碰撞。日常事故中,100%正面碰撞的事故佔比非常小,所以測試了也沒啥參考意義。再往後發展,25%的偏置碰撞也出來了,因為這更進一步接近日常事故的大多數狀態。
車頂靜壓測試也是一樣的道理,誰要倒了黴、翻了車,翻個180°、車頂完整落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單側先著地。而且,天塌下來直接捫在車頂的可能性,應該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管是iihs還是中保研,測試就測單側。測試整個車頂的承壓能力,那就是白扔錢。
那是不是說,吉利博瑞搞個這樣的測試,就沒有啥意義了?也不能這麼說,畢竟8噸下去,局座一個手指頭就能把門打開,還是挺厲害的嘛!我只是覺得,試卷太簡單了,確實無法證明吉利博瑞的真實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