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的起源,達爾文的進化論有太多無法解釋的東西,比如從古猿到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缺少過渡物種的化石,人類身上有很多海獸的特徵,人類DNA中有修改過的基因等等。
這使得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神創論或設計論,而根據調查,所謂神很可能就是遠古外星人。(詳見美國歷史頻道紀錄片《遠古外星人》)
德國考古學家哈利希.舒裡曼說過:神話並非虛幻的故事,而是包含了某些歷史的真實。那麼,在全球各國的「神造人」神話裡,是否也包含著這段歷史的某些真實呢?
不妨先看一下各國的神話是怎樣描寫「神造人」過程的。
在中國,造人神話流傳最久遠的當屬女媧造人。傳說女媧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先用黃土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來一個個小人,而又對著小人的嘴巴吹了一口氣,這些小人就都有了生命有了生氣,活蹦亂跳了起來。後來,女媧看到這樣造人太繁瑣、太累了,於是她就用藤條沾上泥土,揮灑藤條,落到地上的泥土就變成了新的小人。女媧造人後又讓男女自由婚配,繁衍後代。
西方人多信基督教,在《聖經.創世紀》中有一段上帝造人的記載。傳說,上帝在第一到第五天造了白晝黑夜、山川河流、草木蟲魚、滿天星辰等,在第六天的時候,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人類。上帝先用泥土造了第一個男人,造好後,上帝往這個男人鼻孔中吹了口氣,他就活了。上帝給他取名亞當,並讓他管理伊甸園。亞當自己太過孤單,上帝又在亞當熟睡之際,從他的肋骨中造出了女人,給這女人取名為夏娃。亞當和夏娃為人類的始祖。
在古希臘神話中,負責造人的是普羅米修斯。他參考神的樣子,用泥土捏造出了人的樣子。接著,智慧女神雅典娜朝著新造的人輕輕地吹了口氣,他就有了生命。之後,普羅米修斯又傳授人類建築房屋、捕魚狩獵、耕種莊稼等生活生產技能,還為人類盜取了智慧之光,生命之火。
紐西蘭神話:神用紅色的泥土按照自身的形象捏造了人類,並往他們口中、鼻中吹氣,人類便有了生氣和生命。
澳大利亞神話:創始神用泥土造了兩個人,並圍繞這兩個人跳舞歡唱,而後又往他們口中和肚臍眼中吹氣,這兩人便有了生命。
阿拉伯創世神話:上帝派阿茲裡來創造人,他取了一些泥土來到阿拉比亞,然後造了一個人形,並把這個泥人放到了地上,使它慢慢變幹。過了40天之後,當泥人變幹以後,上帝給了他們生命,並賦予他們理性的靈魂。
南美奎什瑪雅人聖書:最初的世界什麼都沒有,只有造物者特帕和古庫馬茨。他們想造一種靈物,於是他們用泥土造了一個人。
印第安神話:神靈智者用泥土捏造了白人、黑人和紅種的印第安人。
……
由上可見,各國的造人神話大體相同,這實在是很令人費解!要知道,這些傳說在上古時期便已全球流傳,那個時期沒有任何遠程交通工具,也沒有任何文化交流,大洋相隔的各個族群之間更不可能進行信息聯繫,怎麼會產生如此相似的造人神話?
冷靜分析,更大可能為各國造人神話實際上是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表達。可能人類有著共同的創世記憶,而這段記憶通過口口相傳,通過人類的遷徙傳到世界各地,然後就形成各國的造人神話。
那麼,這段共同的創世記憶的真相又是什麼呢?難道人類真是遠古外星人用粘土捏出來的?這吹了口氣又代表著什麼呢?
最近看到國外媒體的報導,說一項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可能來自黏土,意思是人也是來自於黏土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的誕生是否與黏土有關我不知道,但要說人也是用黏土造出來的,我覺得這就是正兒八經的扯蛋。
翻遍了各種資料,我覺得相對靠譜的是撒迦利亞.西琴在《地球編年史》中的觀點,他認為所謂「黏土造人」實際上是外星人的生物基因工程。
撒迦利亞.西琴是一位猶太人,1922年出生於巴勒斯坦(也有資料稱生於俄羅斯),現居住在美國紐約。他在烏克蘭度過幼年時代,曾在倫敦大學攻讀過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及神話學等,在以色列任記者和編輯的一段時間裡,他掌握了希伯來語、塞姆語及歐洲的各種語言。他一生致力於宗教起源和人類起源的研究活動,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破譯蘇美爾楔形文字的學者,他的研究活動甚至被立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西琴學」。
從1976年起,他以《地球編年史》(The Earth Chronicles)為題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其中於1976年出版的《第十二個天體 》(The 12th Planet)一書以全新的視角論述了人類的起源問題。
西琴通過對兩河流域出土的蘇美爾粘土板的解讀,提出了太陽系存在一個還沒被人們發現的「第十二個天體——尼比魯(NIBIRU)」。這「尼比魯」天體上居住著高度文明的智慧生物,它們是蘇美爾人神話中的天神。每當「尼比魯」回歸地球附近的時候,都會對人類文明造成極大的影響,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幾次毀滅都與這顆神秘天體的回歸有關。
在蘇美爾的古文獻中清楚地寫道:『尼比魯』的『天國來客』來到了地球,帶來了文明。根據西琴的計算,這些天外來客是在44萬5千年前來到地球的。
蘇美爾語『ANUNNAKI』一詞被用來表示『神』這一概念時使用。如果分解一下則變成(AN)是『天』;(NA)是『從~降落』;(KI)是『地』。如果意譯的話應該譯為『從天而降之人』,即『天外來客』。
西琴發現天外來客到地球來不是偶然的,他們的目的很明確,是為了採取地球上的黃金。據蘇美爾的古文獻記載:為了保護他們所居住星球的逐漸減少的大氣,需要用黃金粒子在大氣層周圍做一層保護層,因此需要大量的黃金。
對於這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該技術在今天的航天技術領域也被廣泛應用。比如,為了太空人不受太空中的有害射線輻射,在窗戶上就薄薄地塗了一層黃金的保護膜。如果這些天外來客是從天狼星系來的,那麼就更容易理解了,因為在很長時間裡天狼星伴星的紅巨星爆炸,會極大地影響地星系內行星的正常運行,也會帶來極大的輻射。
據文獻記載,他們首先降落在了今天的波斯灣一帶,由於採掘的進展並不順利,於是就轉移到了東南非。因為工程巨大而勞動力有限,在多次往返地球的過程中,他們中的勞動階層終於忍耐不住艱辛的苦役,爆發了罷工運動。為了徹底解決問題,經過『天神議會』的研究後決定創造一種替代勞動工具,這就是最初人類誕生的理由。
在蘇美爾語中『人間』被稱為『魯』(lu)。這個詞同時也表示『勞動者』之意。在後來的阿卡德語裡『魯魯』(lulu)一詞則表示『作為勞動者而被創造出來的人』。同時也有『混合』之意。因此『勞動力』的需求是導致人類誕生的直接原因,這是西琴著作中的一個主要論點。
創造人類的過程被完整地記錄下來,其細節與今天通過基因技術受精的試管嬰兒的誕生過程相同。『造人』的細節是這樣被描述的:
第一階段:從『天神』(ANUNANNKI)體內取出兩種『神聖的物質』,(teima)和(shil)。
第二階段:把(thit),(teima)和(shil)放進潔淨的容器中混合。
第三階段:把混合物移入『鑄型』之中養育。
第四階段:然後再移入『誕生女神』的體內。這個場所被稱為(shimt),意思是『注入生命之風的地方』。
蘇美爾語的『粘土』(thit)一詞同時也表示『卵』這個概念,(shil)一詞表示『結合物』,(teima)的意思是『個性』或者『保存記憶』。
古文獻中明確說明(shil)『結合物』只能從男性的體內取出,因此可以理解為『精子』;而『保存記憶』(teima)可理解為『遺傳基因』或記憶信息; 將這兩樣與(thit)『卵』結合,即為『受精卵』。
於是,這個「神造人」的過程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實就是一個生物基因工程,即從外星人體內提取出精子和基因,與「誕生女神」(可能指女媧,也可能指地球上的母猿或其它雌性生物,我傾向於後者)的卵細胞結合,就產生了人類。
不過,單是這樣還不夠,因為這只是創造了軀體,沒有靈魂,所以還要「注入生命之風」,即要賦予他含有記憶信息的靈魂。
期間,生物基因工程可能並不順利。因為不同物種之間進行雜交對染色體組的要求非常嚴格,二者的細胞染色體條的數量和結構必須一致,否則就會產生畸形生物或不具繁殖能力的物種。如果讓具有64個染色體條的公馬和有62個染色體條的母驢進行雜交,繁殖出來的就是只有63個染色體條並且不具備生殖能力的騾。我懷疑《山海經》中各種各樣的人獸合體的山神,可能就是外星人基因實驗的副產物。
這個過程產生的更大問題是,這種雜交物種的延續,需要創造者不斷地進行再創造。這不是一種高效率的做法。換言之,對創造者來說,讓其具有自然繁殖能力才是最高效的方法。而且,自然繁殖是以性交為前提條件的,這為日後『人神不分』創造了條件,也為人類自身埋下了隱患。
為了減輕『母體』的負擔,也為了使人與神分離,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賦予人類自身繁殖能力。這可以通過基因操控手法,最終達到了目的。
這除了神話和宗教典籍的印證外,語言學上也提供了很多的證據。比如,「女人」與「猿」的讀音很相近。在蘇美爾語中表示『女人』一詞的讀音有兩種:一是(sar),另外一個是(mi)。而在現代日語中表示『猿』的讀音就是(saru「サル」)。從詞源上來看,雖然沒有確鑿的依據,但至少可以在成書於公元七世紀後期日本現存最古的歌集「萬葉集」中找到用例。日本唯一的少數民族阿依努人,被公認為日本列島的原住民,在阿依努人的語言裡『猿』的讀音是(saro),因此有學者認為該詞來源於阿依努語。另外,馬來半島的語言中讀(sero),印度中部的語言中讀(sara)。無獨有偶,在古日語裡表示『女性;雌性』一詞的讀音為(me「メ」)。
不難發現,在以上個例中存在著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現存的某些語言中表示『猿』一詞的輔音,與蘇美爾語中表示『女人』一詞的輔音是相同的。
在語音學領域裡『輔音相同即同源』的規則已經得到廣泛認同。也就是說,從音韻學的立場上看,一個單詞中輔音是相對穩定的,元音是易變的,輔音相同很可能就是同源的。比如,在漢語口語裡稱母親為『媽(ma)』,書面語中稱為『母(mu)』。在英語口語中稱母親為『mum』,書面語中稱為『mother'。所以,在人類的語言裡表示『母親』這一概念的輔音基本上都是(m)。
這些事實證明了古猿與女人之間的聯繫,也證明了蘇美爾古文獻內容的可信性。自『天神』從『雌猿』體內取出『卵細胞』的那一刻起,那隻『雌猿』也就成了人類的共同始祖,這也正是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發現人類起源於一個共同母親的原因。
因而,不管進化論者如何堅持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西琴依然堅持:天外來客來到地球以後,大約在30萬年前通過遺傳基因操作,將自己的部分基因與地球上的某種生物即『猿人』相結合,才創造了現今的新人類,即人類的始祖『亞當』。
當然,現今人類並不一定是當初創造的人類自然繁衍的結果,中間可能經歷了文明的幾次輪迴,可能再次經歷了外星人對人類的基因再改造的過程,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同時,「神造人」神話中另一個重要的步驟——吹氣,也必定對應著某個重要的意義,未必就是簡單的賦予遺傳基因的意思。因為,根據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對人類行為影響最大的是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本能,而它卻是人類祖先的集體潛意識。這種集體潛意識才是人至關重要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人能成長並適應環境的關鍵,我們可以稱之為靈魂。
通俗點理解,如果把人看作是智慧機器人,那麼人的身體只不過是這個機器人的硬體,甚至DNA和基因都只是收發信息的網卡而已。最重要的,還應當給這個機器人裝上作業系統和軟體,或者給它接通網絡才行。
顯然,造人步驟的最後一步——吹氣,其實就是給人裝上帶有本能記憶的軟體,並且使他具有初步的上網能力。而這所謂的本能記憶,可能就是部分格式化的神的記憶,所以佛經上說每個人都有神性、佛性。
回顧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有時會很驚奇地發現,有些根本沒有學過的東西怎麼就不知不覺間說了出來,有些地方從來沒有去過卻總感覺到非常熟悉。這些等等,實際上都是因為我們自出生以來便自帶了一份本能記憶,它可能就是上一具已報廢的人形機器部分格式化的記憶信息罷了。
古代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不經學習就會寫詩的奇蹟,現代海南唐江山擁有前世陳明道記憶的奇聞,都不過是記憶信息的格式化不夠徹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