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考試結束後,高考數學一直霸佔著各大網站的「熱搜」,甚至連題中所涉及的金字塔、天壇等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考生們紛紛吐槽今年的數學太難,「我考崩了」、「考完數學我哭了」、「三年白讀了」……
今年的數學真的有這麼難嗎?其實並不一定。年年考完後考生們都會在網絡山吐槽數學試題有多難,可是年年考140分以上的都有不少人。就像去年高考結束後大家也都在網絡上吐槽數學難,可我身邊的同學分數出來後一個比一個高。
我們之所以聽到很多人說難,也許是昨天數學考完後學渣都是網上衝浪說難,而學霸們都在認真備考,沒空在網上發言。同學們都喊難的數學到底難不難?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數學老師帶你理性分析三套全國卷
綜合來看,在今年的三套全國卷中,全國二卷最難,一卷和三卷相對緩和。拿使用地區最廣泛的全國一卷理科數學來說,我已經做完了整套試卷,說實話我做完後非常不理解為什麼網上會把它描述的那麼難,因為一卷數學整套題目很基礎、很平穩,沒有什麼難題怪題。
甚至被大家吐槽的金字塔題目根本不難,至少比去年的維納斯要簡單。這兩年大家吐槽的點都很奇怪,去年的維亞納、今年的金字塔都不是難題,而真正的難題,基本沒人討論。網上過多地解讀這些題目,總令人感覺有一種跟風和「反智」的成分在。
具體到題目,選擇題中前11題有10題送分送得非常到位;填空題中,至少有兩道是送分題;大題中的17、18是送分題,哪怕是後面較難的21題,前兩問基本都是送分點,根本沒有難到學生無法下筆的地步;最後的選修也是送分題。因此對平時數學不錯的同學來說,考130分以上應該很輕鬆,不信等成績出來後大家可以看看周圍同學的分數,就知道全國一卷理數並不難了。
全國二卷理數比一卷更難,也至於有人吐槽「是不是一卷和二卷拿反了」,但是也沒有網上描述的那麼誇張,選填題正常難度,大題題目較「新」,對於同學們來說可能會覺得有點難,從十九題開始,不少同學做起來就開始慢慢吃力了。
全國三卷中規中矩,選填題較為緩和,大題比去年稍微難一點(主要是導數題),但整體來說整套試卷不算難。
數學能力與高分
綜合三套全國卷,我們基本可以看出高考的導向已經非常明顯了,它更側重於通過靈活、貼近現實的題目來考察學生對基礎概念、實際運用的能力,基礎題不難,但是想要拔尖,那麼必須擁有在考場上靈活應變的能力,我想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從中汲取經驗。
想要在數學考場上拿高分,除了本身是高智商天才,任何數學題都是過手就會,做任何高中數學題都是時間問題,這類考生我們暫且不提。對廣大普通考生來說,需要兩個素質,一個是取捨,一個是沉穩。
取捨是指明白自己的水平,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都會明白,自己對數學的學習是有上限的,當達到瓶頸無論如何都無法取得大的突破。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做出取捨,把自己能拿的分全拿了,就是高考的勝利。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小編17年帶的班裡有個學生,成績是985級別的,但是數學天賦不夠出眾,無法與班裡的大神比較,他就專攻自己有把握的題。高考選填的12/16題,大題的20/21題最後一問,統統都放棄不做,高考的時候看運氣,最後成功考上了哈工大。
沉穩則是至不動如山,以不變萬變,任何一個有志於把數學搞好的考生,一定會先仔細研究高考真題。每年的數學高考題,題型和知識點都是固定的,區別只在於題目的形式不同。
無論是去年的維納斯,還是今年的天壇和金字塔,核心都是很基礎的知識,只是形式很新穎罷了,與生活結合很緊密。考場上能抓住核心,很容易就能把題做出來,其它的題目也是類似。
大家在衝刺數學的時候,一定要清楚一點,數學是遠離普通人的學科,普通考生唯一的目的就是多拿幾分,至於數學的原理,不是大家需要研究的對象,不要認為自己對數學有興趣就能學好數學。
當然,高考已經結束了(少部分地區除外),考生們今年實在經歷了太多,現在大家可以開開心心地玩幾天了,祝大家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