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數學專家團隊認為,今年全國Ⅰ卷高考數學試卷命題符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說明的要求,符合課程改革方向和廣東中學數學的教學實際,難度與梯度設置合理,總體難度較往年有所下降。試題結構保持穩定,但著重考查了數學建模、數據運算的能力。試題中的金字塔結合生活實際,考查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面大題考法較為常規,體現了回歸基礎的教學導向。
本文就2020年高考數學試卷的設計、試題特點進行分析。
一、 試卷各板塊佔比——穩中有變,難度降低
從下圖可以看出,對比去年,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科數學試題的模塊佔比、整體比重稍有改動,概率統計模塊的比重增加,函數導數模塊、數列模塊的比重減少,考查學生的數學運算與數學抽象核心素養。在題目設置上,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的考查,加強與實際生活的結合。
二、試卷各部分解析
①選填題: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數學團隊認為,今年選擇填空的考點設置與2019年全國Ⅰ卷大體一致,選填難度偏低,考點常規,充分體現了新高考回歸課本的導向,符合新課標全國卷的要求。
選擇題以及填空題前3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滲透數學文化並注重數學應用。其中第14、15題涉及向量垂直、導數求切線問題,均是去年出現的熱門題型,考生應注重常規題型的熟練求解;第8題考查指對互化,體現新高考回歸課本的趨勢;第3題胡夫金字塔類比去年的斷臂維納斯,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計算能力要求較高;第5題結合統計案例與函數圖像,考查方式較為靈活;第16題考查數列綜合問題,需要挖掘式子規律,技巧性較強,計算難度較大。
②解答題:
今年解答題的考點有所波動,時隔四年,解三角形重返大題舞臺。立體幾何大題滲透平面幾何定理,考法以及背景較為新穎,但解答題總體難度適中。
第18題考查三角恆等變換以及解三角形。重在考查考生對於餘弦定理、面積公式以及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的簡單運用,難度不大。
第19題的知識模塊為立體幾何,考查面面垂直的證明以及三稜錐體積的計算。題目是以圓錐的幾何特徵為載體,涉及圓錐側面積公式以及正弦定理的應用,考法新穎。要求學生有完善的知識體系以及綜合運用能力。
導數與圓錐曲線這兩道大題順序與去年相同。導數大題的第1問考查函數的單調性,難度不高;第2問考查函數的零點問題,分類討論或者參變分離法均可解決問題,體現了分類討論以及數形結合的核心思想。
第21題將圓錐曲線作為壓軸題,考查背景一反常規。近五年來,文科數學卷第一年以橢圓為背景進行命題。第1問考查曲線方程的求解;第2問考查直線的定點的問題,計算量偏大。體現了對考生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的考查。
③選做題:
第22題極坐標與參數方程,第1問參數方程化普通方程,第2問求曲線交點問題,但此題考法不常規,需換元再聯立求點坐標。
第23題不等式選講,第,1問考查的是絕對值不等式的圖像問題,第2問則是絕對值不等式的求解,可利用圖像快速求出解集,難度適中。
總體來說,今年試卷立足"四基四能",考點穩定,且相對常見。
建議新高三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回歸基礎。在高考題中,基礎題型佔比70%左右,壓軸大題的考法也較為常規。在即將到來的一輪複習中,學生要注重基礎、回歸教材,重視通法通解。
2.立足生活,思考問題。近年來,試題越髮結合生活實際,不僅考查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考查了學生應用數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四基四能"的立足點。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
3.培養核心素養,鍛鍊關鍵能力。學生應立足學科基礎,想清數學問題的本質,重視獨立思考、邏輯推理、數學應用、數學閱讀和表達等關鍵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