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稱,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的最新觀測結果顛覆了天文學常識——即使在銀河系最動蕩的區域,也具備誕生恆星的條件,而這種情況可能在整個宇宙中都存在。
射手座A位於距離地球2.6萬光年處的銀河系中心,那裡有相當於400萬個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因具有強大的潮汐力和強烈的紫外線及X射線輻射,其一直被認為不利於恆星的誕生和形成,尤其是像太陽這樣的低質量恆星。
而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研究數據表明,在距射手座A黑洞中心僅3光年的地方,發現了11顆約「600萬歲」的年輕恆星。
大量的星際塵埃掩蓋了黑洞區域,將它從光學望遠鏡的「視野」中隱藏起來。而ALMA能夠穿透塵埃,以極高的精確度和靈敏度幫助天文學家更清楚地了解這一動蕩之地。
研究小組發現了這些年輕恆星射流產生的經典「雙瓣」特徵。這些恆星被旋轉的塵埃和氣體盤圍繞,它們將物質吸納到旋轉的圓盤中,並從星體南北兩極以高速射流的方式噴出。這種形狀標誌著恆星形成的早期階段,「雙瓣」中的一氧化碳分子在毫米波長光線中十分明亮。
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觀測臺的愛爾·武頓說:「這一發現證明在接近射手座A的雲層中,正發生著令人驚訝的恆星形成過程。雖然條件並非很理想,但給天文學家提出了恆星形成的其他途徑。」
銀河系中央黑洞
德國天文學家們曾於2008年證實,位於銀河系中心,與地球相距2.6萬光年的「人馬座A」其實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約為太陽的400萬倍)。
這一重大發現所造成的轟動效應尚未平息,「錢德拉」空間望遠鏡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驚喜:在「人馬座A*」的周圍還存在著一個中型黑洞。也就是說,在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其實總共分布著兩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