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十三五」:綿陽教育 成績傲人

2021-01-08 騰訊網

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一個圓滿的句號,往往預示著一個美好的開始。

2020年已進入倒計時,「十三五」也圓滿收官,在過去的這五年,您經歷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也許有喜悅、有遺憾,有對未來的期待……

直播綿陽推出「十三五」特別策劃——給力「十三五」,跟你細數那些事兒!

教育,一直是綿陽的一塊金字招牌。在過去的五年中,這塊招牌,更加閃亮了。

高中教育:硬氣!用成績說話

2020年7月24日晚,四川高考成績放榜。「680分!」查到成績的那一刻,綿陽中學學生李嘉豪喜極而泣。

這段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在綿陽廣播電視臺官方抖音號@直播綿陽上,收穫了565.3萬點讚,16.7萬人留言分享自己的高考故事。

現在,李嘉豪已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朝著夢想繼續前行。而他,正是綿陽數十萬通過高考圓夢的學子的縮影。

據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統計,2010年至2019年,我市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保持在10.5萬人左右。

「十年來,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保持在4.5萬人左右,年均高考升學率73%,加上職高,約85%。年均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達到3.8萬人。」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胡曉兵介紹。

讀書與愛國,是綿陽教育的主旋律。綿陽人民歷來有參軍報國的革命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已累計為國家輸送優質兵源27萬餘名,培養出43位共和國高級將領。這一傳統也在綿陽的教育中得以傳承。

「努力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空軍夢,不懈奮鬥!」

2020年8月16日,綿陽中學空軍航空班34名同學,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發放儀式上,許下莊嚴的承諾。其中,付斯捷同學同時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雙學籍」飛行學員。

「我將在清華大學進行兩年的聯合培養。在這兩年裡,我會選修一些自己喜歡的專業,同時進行好飛行與指揮專業的學習。矢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付斯捷說。

2015年3月,綿陽中學成為全國16所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之一。五年來,我市共計為空軍、海軍輸送飛行員136名。未來,他們將在藍天上守護祖國的和平與安寧。

綿陽優質的基礎教育,不僅體現在幫助學子實現了大學夢,也為他們的一生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020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表彰名單裡,兩位南山中學校友趙海伶、魏嘉名列其中;

2019年國際軍事比賽,南山中學校友劉宸斬獲三塊金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綿陽中學校友朱仕超成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

......

無論在哪裡,綿陽學子都一樣發光發熱。

在這些傲人成績的背後,有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學子的刻苦,更離不開綿陽市在高中教育質量提升上的不斷努力。

「十三五」期間,我市嚴格執行取消普通高中擇校生政策,加強對學籍註冊系統的管控;

完善普通高中學校評價體系,改變過去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關注學校在高考成績之外的學校管理、特色亮點等綜合發展情況,引導和激勵學校挖掘優勢潛力,提高辦學水平;

擴大普通高中優質資源總量,大力開展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工作;

啟動普通高中選課走班試點,積極探索適應新高考制度的教育新模式。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步入新階段

早上八點,科創區玉泉路小學附近,市民張敏步行送女兒上學,兩人邊走邊聊,用溫馨的親子互動開啟了一天的美好時光。

多年前,張敏就在園藝山購置了住房,但由於周邊缺少優質的公辦小學,張敏和家人一直住在涪城區的老房子裡。直到2017年,張敏得知家門口即將建起一所公辦小學,一家人才終於住進了新房。

2018年9月,張敏的女兒成為了玉泉路小學的第一批學生。

「孩子每天早上七點鐘起床洗漱後,在家吃一個溫暖的早餐,再早讀二十分鐘,然後我們步行把她送去學校,也就八點鐘左右。之後我再去上班時間剛剛好。」張敏說。

五年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綿陽一個又一個的家庭從中受益。「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建、改擴建校舍、運動場91.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56000個,綿陽成為四川省首批完成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認定的市州,義務教育向高位均衡、優質均衡轉型升級。

在硬體設施提升的同時,我市也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各類標準統一和「三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的資源共建共享和對口交流支援制度。

推動優質教育集群發展,鼓勵、支持各區縣與學校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城鄉一體化辦學、學區制管理、教育聯盟、校際聯盟等多種形式擴大和延伸優質教育資源。

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和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政策。

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保障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學前教育:普惠性幼兒園來啦

少年宮長虹世紀城幼兒園,是一所辦學已有10年時間的優質民辦幼兒園。近五年來,幼兒園保教費一直維持在6500元每生每期,但在2020年9月開學時,學費卻下降了18.4%。

「這學期的保教費只收了5300元,也就是我們每年都可以省2400元左右。對於我們家長來說,這個是實實在在的優惠。」家長任芸說。

目前,全市共有普惠性幼兒園583所,覆蓋率達到80.54%。普惠性幼兒園由各縣市區(園區)教育行政部門匯同財政、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進行分級認定,最高的一級園價格在5600元每生每期,最低的三級園為2800元每生每期。

在引導和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的同時,我市大力發展公辦教育,使全市學前教育實現了格局性新變化。

「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成公辦幼兒園148所,公辦在園幼兒佔比由33.36%提高到52.49%。目前,全市學前教育資源已能基本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十三五」圓滿交卷 「十四五」這樣謀劃

這是奮鬥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五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不斷深化教育體育改革。教育在全省領跑的優勢持續夯實,教育對綿陽的經濟社會貢獻力持續釋放,「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綿陽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周時光介紹——

較「十二五」末期,我市各級各類學校數量增加132所,在校生總數增加26998人。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7.22%,上升2.72%,全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8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7.4%以上。

在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全民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我市也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

「十四五」 綿陽教育將這樣發展——

·學前教育

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機制體制,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

·義務教育

基本消除大班額,所有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高中階段教育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以上;增加3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85%以上的學生享受優質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建成一批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示範專業和特色專業。

·高等教育

省屬高校建成一流學科3-5個,市屬高校建成符合綿陽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3-5個。

·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

完善特殊教育體系,確保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實行公共教育資源向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傾斜,鞏固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均衡成果。

·繼續教育

基本實現市民基於網際網路的網絡學習、基於移動終端的泛在學習。

綿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中心

記者:吳佳君

責編:張燁桐

相關焦點

  • (麥積)奮楫篤行 麥積區教育成績斐然
    【巡禮「十三五」】之:奮楫篤行 麥積區教育成績斐然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李世忠)秋,深情的擁抱著高遠的天空,親吻著成熟的山川,那絢麗多彩的景色,如同麥積區一幅優美的校園畫卷。沐浴在絲綢般柔軟的陽光下,我們被新建的渭濱中學(天水一中麥積校區)的宏偉氣派吸引。
  • 綿陽東辰學子被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錄取
    綿陽東辰高中國際精英班2017級馬林龍同學被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物理方向)錄取。成為綿陽市劍橋本科錄取第一人,創造了綿陽教育的新歷史。  據了解,馬林龍同學是貨真價實的「東辰製造」,2017年參加中考,以690分的優異成績從東辰初中考入東辰高中國際精英課程中心。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連續實施兩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現在已經達到76%。全國23個省份、95.3%的縣級單位已經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99.8%的義務教育學校(包括教學點)辦學條件也都達到「20條底線」要求,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已經由2016年的12.7%下降到今年的3.98%。
  • 「十三五」教育「收官」,看看這些教育之最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盤點「十三五」,展望「十四五」。12月1日,首場「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情況。
  • 綿陽外國語學校名師團隊欣賞丨高三英語備課組
    02年調至綿陽外國語學校,參加綿陽市高中英語優質課大賽獲一等獎。由於教學突出,獲綿陽市骨幹教師,「綿陽市突出貢獻教師」 綿陽市「專家型」教師稱號。多次評為綿外優秀教師和巾幗建功崗位能手。多次在綿陽市高中英語教學研討會上獻課並獲得好評。參加綿陽電視臺《新師說》欄目的節目,主講高考英語,被綿陽電視臺教育頻道特聘為欄目特約主講嘉賓。
  • 綿陽師範學院召開統一戰線雙月座談會
    1月6日下午,綿陽師範學院召開統一戰線雙月座談會暨黨外代表人士與少數民族學生「結對子」活動推動會。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黃永忠出席會議,省、市政協委員代表,各民主黨派、知聯會負責人及成員代表,黨委統戰部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學校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德炎主持。
  • 臺灣法鼓山生命教育心靈環保體驗營在綿陽中學舉行
    7月26日至29日,由臺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舉辦的「生命教育心靈環保體驗營」在綿陽中學舉行。綿陽中學100名即將踏入高三的學生以及臺灣10名中學生、自願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
    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穫與轉變】讀書郎的笑臉 教育發展的滿意...
    央視網消息: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
  • 中國突破航天推進關鍵技術,霍爾推力器取得傲人成績
    而如今中國完全有後來居上的架勢,航空領域的科技發展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 「專項債券案例」綿陽南郊機場T2航站樓建設項目
    《綿陽市「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明確要加大航班航線投入,進一步打開和拓展互聯互通的空中通道,有效推動航空運輸持續加快發展,建成與成渝經濟區中大型機場功能定位相匹配的航站樓、停機位及配套設施。並將T2航站樓列為綿陽十三五時期綜合運輸通道建設重點項目。
  • 「十三五」期間青島將實現城鄉教育「五統一」
    「十三五」期間青島將實現城鄉教育「五統一」 2017-01-10 11:00: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嫦娥四號成全球關注焦點,取得傲人的成績
    對於中國而言,中國航空事業能夠取得傲人的成績,離不開所有科學家的努力,他們為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在月球上取得的每個進步,都意味著中國在航空上有了突破和發展。哪怕中國航天事業起步比較慢,比起美國、俄羅斯都要慢,但是中國並沒有放棄,一直在對其進行研究,通過各種辦法進入到浩瀚的太空中。
  • ...綿陽市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綿陽師院舉行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進)為響應教育部「把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共同抗擊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發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循序漸進式開展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11月22日,綿陽市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研討會在綿陽師範學院舉行。
  • 以嶺品牌日活動《補腎養精-給力精氣神》專題講座舉辦
    腎精不足的人會出現很多疾病症狀,如沒有精神、萎靡疲勞、頭暈健忘、精神狀態不佳、免疫力下降等等。  因此,許多男士特別重視補腎養精。但是,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補腎保健方法中,許多方法進行了錯誤的指導,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正確科學的補腎養精?
  • 這五年,教育優先更有保障(「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 四川各地市高考成績最好的學校匯總,對比一下看看有什麼差距
    四川是高考大省,有很多全國一流的高中,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四川各地市成績最好的高中2020年的高考成績,共大家參考。每個市挑選一個成績最好的高中。成都市:(成都七中、石室中學、樹德中學、川師附中、川大附中)成都七中2020高考成績:奪得全省理科狀元,700分以上有6人(全省共22人),695分以上有17人(全省71人),690分以上有
  • 2020下半年四川綿陽經開區招聘教師資格覆審及面試公告
    根據綿陽經開區黨群工作部《關於2020年下半年公開招聘教師公告》規定,現將資格覆審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筆試成績(一)筆試折合總成績和是否進入資格覆審情況已在綿陽人事考試網公布,請報考者自行登錄查詢。(二)按照「面試入圍資格覆審人員,其筆試成績必須達到本次公招同一筆試類別所有參考人員的筆試成績平均分的70%。
  • 「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這五年,教育優先更有保障
    今年9月,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同時提出殷切的希望。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徵程。
  • 綿陽鄉村少年宮免費開放 讓留守兒童有好歸宿
    央廣網綿陽7月18日消息(記者韓民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對於80、70後甚至60後、50後的人們來說,「少年宮」這個詞是一個既溫馨又遙遠的記憶。1953年,師承蘇聯的中國第一個少年宮在上海建立,目的是鞏固兒童在學校獲得的知識;發現兒童個人創造才能;組織文化休閒活動。一句話,「將最好的地方給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