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綿陽7月18日消息(記者韓民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對於80、70後甚至60後、50後的人們來說,「少年宮」這個詞是一個既溫馨又遙遠的記憶。1953年,師承蘇聯的中國第一個少年宮在上海建立,目的是鞏固兒童在學校獲得的知識;發現兒童個人創造才能;組織文化休閒活動。一句話,「將最好的地方給予兒童」。每到周末,全國各地的少年宮就成了孩子的樂園,多少後來的畫家、作家、音樂家等等,可以說都是從少年宮走出來的。少年宮,設立伊始就立刻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先是學校教育本身也通過向素質教育的轉型而出現了很多興趣小組、課外班,跟少年宮的作用部分重合;後來,社會上的各種教育培訓機構蔚然成風,早已形成了一個規模可觀的產業,更讓少年宮逐漸走向沒落。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等教育培訓產業並不發達的地方,少年宮卻極大地滿足了農村未成年人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為廣大農村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著良好的條件。農村少年宮,絕不能沒落。
為此,「十二五」期間,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安排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全國各地建設一批鄉村學校少年宮,依託鄉鎮中心學校現有場地、教室和設施,進行修繕並配備必要的設備器材,依靠教師和志願者進行管理,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組織開展普及性課外活動。少年宮都是面向鄉鎮學生免費開放的,如今,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已經累計投入33.85億元,平均每個鄉鎮就有一所中央支持或地方自建的鄉村學校少年宮。鄉村學校少年宮裡,也能走出未來的大師嗎?
走進綿陽市遊仙鎮第一小學鄉村少年宮,悠揚的琴聲不絕於耳。踏進教室才發現,一群小朋友正在認真地學習古箏。5年級的董菲菲學習古箏已經三年了,在同班學習古箏的小朋友裡,她是彈的最好的一個。
董菲菲告訴記者,「學這個對我來說是挺快樂的,讓我學習也慢慢變好了。」
像古箏這樣的興趣活動項目在遊仙鎮第一小學鄉村少年宮裡共有34個,包括經典誦讀、體育、音樂、美術、科技製作等7個類別,遊仙鎮第一小學校長,少年宮主任康達強說,平時上課期間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項目自願選擇參加,以前孩子可能要去城裡去學習相應的課程、活動,現在就在我們校內就能學到,就能有選擇,平時都是全員參與,全員選擇,三四個組同時開始。
到了周末和寒暑假,少年宮還會免費向學生開放,並根據學生的選擇來開設相應的活動項目。遊仙鎮第一小學共有100多名留守兒童,有了少年宮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這群留守兒童也有了更好的歸宿。
康達強介紹,活動開展以來對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起到了很大的關愛和促進作用,在這裡既學到了專業技能,又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對他們學習其他文化學科奠定了很好的學習基礎。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市早在2011年,就實現了726所中小學鄉村和城市學校少年宮的全覆蓋,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583所、城市學校少年宮143所,同時還有專門兼職校內外輔導員隊伍1.2萬人。
綿陽市文明辦主任趙方嵩說:「作為科技城、文化城,我們更應該重視未成年人科技文化的教育,512地震後,很多農村的學校建的很好,我們感覺推進少年宮很好的載體和途徑,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塊地盤,搞好我們的素質教育。」
除了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綿陽市自2012年起,每年還舉行鄉村學校少年宮成果展暨青少年技能大賽,所有的學校都將參與,然後根據各個學校提供的作品和組織的情況來逐級評比,再由專家評審各類獎項。
趙方嵩強調,「其目的就是建立這樣的平臺,讓我們的學校、學生,各個地方參與到推進這項工作中來,並且展示他們的才能。體現這塊的價值和成效。這個活動同樣是個文化工程。」
如今,在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全省已建成各級各類鄉村學校少年宮4400多個,直接受益的孩子超過300萬,基本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其中下達的中央項目有1334個,投入中央專項資金3.8億元,佔中央項目總數的11%,成為數量做多的省份。在四川省文明辦未成處處長嘉東波看來,「我們四川是農業大省,也是勞務人口大省,有1000多萬孩子生活在農村,他們急需要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需要有更多的活動陣地來支撐他們的平時業餘生活。所以對這個項目,他們非常需求,也非常期盼。」
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實施5年來,有效地解決了農村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匱乏、課外精神文化活動生活單調、留守兒童失管失教等問題,推動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幫助和引導農村少年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少年宮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天地,成長樂園。
不過,目前貧困地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依舊不足,「十二五」期間,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設的鄉村學校少年宮覆蓋了全國36.7%的鄉鎮,但在國家確定的832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只覆蓋了31.3%。中央文明辦三局副處長曹晶說,下一步,將重點支持貧困縣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推動教育、文化、體育等各類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把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與落實脫貧攻堅任務相結合。
嘉東波提出,「十三五」期間,特別是在2018年前,我們希望在國家級貧困縣實現90%的鄉鎮的都有一所鄉村學校少年宮,今年是十三五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的第一年,我們要求國家確定的800多個貧困縣所涉及的22個省區市,要拿出75%的指標,用於貧困鄉鎮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希望通過十三五的努力,使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爭取能夠達到5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