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創作公益歌曲,呼籲社會關注留守兒童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無限可能》MV宣傳照

「你的眼睛是清澈又透明,笑起來是那樣地美麗,在這個小小的村莊裡,生活簡單又愜意。小小屋頂承載著你的努力,打開書本又是另一個天地。在這個大大的世界裡,還有很多奧秘等著你去探尋。我們相信人生有無限的可能,總是路上會有許多艱難仍要勇於突破……」

「愛在行動」公益組織成立於2014年3月,從成立開始,組織每年暑假都會去山區的小學進行支教。去年他們在贊皇縣南峪小學支教,發現村裡有很多留守兒童。為了讓大家對留守兒童多些關注,2017年夏天「愛在行動」公益組織的志願者王妍在贊皇縣南峪村小學支教時,為大山裡的留守兒童專門創作的歌曲《無限可能》。如果你有機會從贊皇縣南峪小學門前路過,就能聽到那裡的孩子們哼唱的歌。

歌曲問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志願者特別希望能有專門的團隊幫忙,將這首歌拍成MV。

武騰鶴介紹,這次看到關於南峪小學的報導之後,覺得很感動,也很想幫助這些孩子,所以想免費幫助愛心組織拍攝MV。「我們團隊已經想好了拍攝思路,也制定好了拍攝腳本。有人可能覺得留守兒童這個群體非常悲慘,經常會讓人覺得他們的生活氛圍壓抑,但其實不是這樣。留守兒童只是生活上有些困難,但他們的心態非常積極向上。」武騰鶴說,這次的拍攝他們也是想體現出正能量,讓大家看到留守兒童樂觀和堅強的一面。

他表示,看到志願者們寫的歌曲後,覺得很好,充滿正能量,傳遞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信念。他們團隊之前也經常參加公益活動,致力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為社會和他人傳達正能量,可以說有共同的目標追求。

工作人員在為MV拍攝取景

7月18日傳媒公司工作人員前往贊皇縣南峪小學進行了實地取景拍攝。孩子們看到有人過來拍攝,非常開心也很好奇,唱歌的聲音更歡快了。沒有上課的志願者們都在忙著收拾東西,開始準備中午給工作人員們吃的午飯。

今年到南峪小學支教的志願者們是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的學生,他們在7月9日就到了南峪小學,在這已經有一周多的時間了。這次他們要在這裡支教半個月,自己帶了被褥和食物。除了自己的行李外,他們還給村民們帶來了一些米麵油,給孩子們帶來了文具、籃球等。

聽說歌曲要被拍成MV,看到工作人員把閃光燈和攝像機擺好,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互相傳遞著自己的興奮,說個不停。

米粒傳媒的工作人員孫朋飛介紹,他們計劃用兩天時間拍完MV。「目前來看,拍攝的場景和我們預想的差別不大。在來之前,我們在網上查資料,也了解過小學情況,腳本也是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寫的。」他說,「剛開始屋內的採光不是太好,用上LED燈之後好了很多,工作量也安排好了,都是按照定好的進度來,預計19日下午應該能拍完。」近日了解到,MV的影像素材已如期拍攝完畢。

8月3日,MV剪輯完成,《無限可能》從一個想法變成了現實。MV剪輯完成之後,發給了校長,讓校長給孩子們看看,孩子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很開心。還把視頻發給了作詞作曲的老師和其他的志願者,志願者們也都非常高興。這個MV能夠成功製作完成,真的很感謝愛心人士的幫助。《無限可能》MV在8月3日成功面世,隨後將視頻傳到了騰訊、優酷等網站,一天的瀏覽量就達到了51萬。很多網友表示,看了這個MV給他們的感受很不同。視頻中的留守兒童非常積極樂觀,和他們想像中的留守兒童不太一樣。網友們所感受到的,也是我們想通過這個MV來表達的。我們想讓大家關心留守兒童,同時也想讓大家知道,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孩子們的心態依然非常積極樂觀。(楊璐瑤)

相關焦點

  • 高娜創作公益歌曲《天使媽媽》 化身孩童視角致敬「天使媽媽」
    近日,一首公益歌曲《天使媽媽》在網上熱傳。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引發全國關注。防控疫情戰役仍在持續進行,一批批醫療工作者奔赴前線,舍小家為國家。    在此背景下,音樂人高娜化身「留守兒童」視角,寫下了這一首公益歌曲《天使媽媽》,讓人們在歌頌醫療工作者的同時,深刻的意識到還有一群幼小的心靈等待著媽媽回家。他們的視角與普廣大眾不同,在稚嫩的思維裡,可能還不懂病毒的危害,但卻知道媽媽的離開背負著重大意義,這項意義讓他們無法自由的躲在父母的懷抱,只能默默祈禱讓媽媽早日回家。
  • 高娜創作公益歌曲《天使媽媽》,化身孩童視角致敬「天使媽媽」
    近日,一首公益歌曲《天使媽媽》在網上熱傳。該歌曲是由美國森林夢工廠表演學校創始人高娜作曲、高娜、周陽作詞、樂兒演唱,向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天使媽媽」 致敬。歌曲以最純粹、最清澈、最深情的聲音,傳遞溫暖與力量,願她們早日贏得這場艱巨的戰役,平安回家。
  • 恆天財富呼籲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疫情防線前我們守望相助,脫貧戰場上我們攻堅克難,復工復業中我們乘風破浪……這些激動人心的場面,伴隨著志願者、社工、捐贈人、公益機構乃至整個公益行業全情投入的身影。公益事業在2020年,成為凝聚社會、提振人心不可替代的力量。作為財富管理行業引領者,恆天財富持續關注公益事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用專業、誠信和關愛回報社會。
  • 程海峰代言《暖鋒公益》探望太陽村留守兒童
    原標題:程海峰代言《暖鋒公益》探望太陽村留守兒童齊魯晚報11月14日訊:留守兒童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的問題,很多的實例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一直存在著。生活所迫,父母要出去打工維持生計,孩子不得已就在老家或者親戚那裡或者就自己住學校,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可以在自己的孩子身邊,我想這個答案是絕對的。
  • 百姓故事|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慰藉師」
    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60斤廢紙筒為小蜜蜂築一個五彩斑斕的巢,小石頭和樹枝拼成一幅畫,這是鄉村孩子的藝術作品,也是李光敏溫暖孩子的一種途徑。
  • 雙峰荷葉鎮開展「少年強則國強」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紅網時刻4月17日訊(雙峰站記者 彭牡 通訊員 田園)為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愛、更多扶持、更多鍛鍊,努力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全面發展,4月15日,荷葉鎮人大、民政所、荷塘村聯合雙峰縣益馨社會發展中心共同開展的「少年強則國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活動在荷塘村
  • 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課後公益課堂」成留守兒童心靈港灣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在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侯家莊村,有一個「課後公益課堂」,是為農村留守兒童「課後服務」而開設的。孩子們每天放學後在這裡讀書,做遊戲,學習傳統文化,在外打工的家長也能安心工作,沒有後顧之憂。
  • 「愛動地豐」公益活動 助力流動兒童「雛鷹展翅,逐夢飛翔」
    由於居住地與戶籍地分離,在不久以後,很多適齡「流動兒童」不得不回到老家繼續接受教育,成為留守兒童。6月20日上午,一場以「雛鷹展翅,逐夢飛翔」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在同安官潯慈愛公益圖書館溫情上演。考慮到疫情尚未解除,本次活動嚴格控制規模,僅邀請了20餘名兒童代表參與現場活動,並嚴格做好體溫檢測、健康碼核查工作,同時要求過程中佩戴口罩,確保活動現場安全。活動現場,愛心企業地豐公司為慈愛公益圖書館可愛的孩子們送去了圖書,為福建省鳥巢助學公益服務中心捐贈了體育用品,希望孩子們可以堅持讀書,堅持運動,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 南昌航空大學志願者帶領留守兒童走進飛機庫 手工製作飛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數目日益上漲,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愈來愈多。  為了讓留守兒童們能感受到社會的絲絲溫暖,6月21日,南昌航空大學青春築夢,讓愛飛翔——南昌航空大學「春雨計劃」保衛小學服務隊開展了「昌航築夢,讓愛飛翔」活動,帶領保衛小學的孩子們進行到校參觀學習。
  • 藍色星空公益行動關愛自閉症兒童
    「藍色星空」公益行動2017年第三站9月2日在北京舉行,為自閉症兒童開啟美妙的沙畫之旅。第四站將於9月9日在北京舉行,活動主題為蠟染藝術體驗。「藍色星空」公益行動以呼籲社會共同關注和關愛自閉症兒童為主旨,自2016年開展以來取得積極的社會效果。
  • 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 80後妹子從留守兒童到留守兒童的「心靈...
    這句話戳中無數留守兒童父母的酸楚和無奈。李光敏也曾是重慶的一名留守兒童,飽受分離之痛的青少年時光,讓她在從事公益事業後致力於關懷無數個「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名留守兒童「心靈慰藉師」。汶川地震三周年的災區回訪,讓李光敏接觸到公益。為了撰寫《汶川地震傷員康復困境》,她遍訪四川綿竹、北川、江油、青川等地。一路的採訪見聞和隨之而來的思考改變了她。在採訪中接觸到現在就職的公益機構,她看見有效組織和現代康復如何改變地震傷員的命運,也看到民間組織的力量——作為社會的第三部門,它可以解決一些當下政府和企業不願或者無力解決的社會問題。
  • 面對數千萬流動兒童,公益組織能做什麼?
    鳥巢計劃發起人丁勇告訴記者,他希望將公益圖書館打造成一個平臺和窗口,在為孩子們提供諸如閱讀、學習等基本服務的同時慢慢向多元化發展。「我們希望引入更多社會力量,比如說兒童安全保護、防性侵傷害等。今後我們也會走出去,比如到農村幼兒園、學校或者一些社區單位,與他們進行溝通,慢慢把資源引進來,讓更多人關注流動兒童問題。」
  • 「小海豚計劃」讓留守兒童不再想念
    富德生命公益項目"小海豚計劃"繼去年發起"讓愛團圓"活動後,在疫情大背景下,特別推出了"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捐贈智能學習機給201名留守兒童。學習機內除了包含著父母的勵志話語,還有孩子們的夢想,志願者的來信以及抗擊「瘟疫」的逆行英雄講述的故事等等,給留守兒童以鼓勵和陪伴。雖然近幾年來,留守兒童群體得到了政府、媒體的重視,但也無法彌補他們童年時期父母不在身邊的孤單。
  • 在音樂中獲得勇氣--「先鋒尚善、一同歌唱」兒童公益音樂會在京舉行
    同心公益基金理事長孫恆正在致辭同心少年合唱團的孩子們正在演唱《打工子弟之歌》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鄭可欣):值此六一國際兒童節,「先鋒尚善、一同歌唱」兒童公益音樂會暨「一同歌唱——困境兒童音樂賦能計劃」啟動儀式6月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
  • 平安新專主打歌上線 《星星不眨眼》獻兒童公益
    平安《星星不眨眼》獻兒童公益這首《星星不眨眼》是一首獻給兒童公益的大愛歌曲,也因此被選為「愛的小桔燈·兒童關愛行動」的主題曲,可為孩子們帶去無窮無盡的力量。  《星星不眨眼》由內地知名音樂人楊炅翰填詞譜曲,趙瑟編曲,也是平安繼《不遠萬裡》之後二度與楊炅翰合作,默契猶在的同時,難得的是又激蕩出了新的火花。
  • 科學實驗讓兒童愛上科學聯動志願者把兒童科學實驗室搬到「家門口」
    2日,在辛莊鎮北截社區,來自聯動的志願者正在和留守兒童們進行互動,告訴孩子們如何利用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來製作磁性動力小車。。為了引發兒童對科學探索、科學實驗、科學創新的興趣,從而促進兒童自主的進行科學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當天,市聯動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舉辦「不羞學堂」留守兒童綜合能力提升計劃的「最強大腦」兒童科學實驗室主題課來到辛莊鎮北截社區,18名聯動志願者和50餘名留守兒童現場互動。
  •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2020-11-11 20:20:52 ,最近這個合唱團登上了國家大劇院舞臺,演唱的歌曲感染了大眾。
  • 百色市積極發揮兒童服務站作用 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站點的常規活動主要以課業輔導為主,上學期間,孩子們在課後及周末都會帶著課業到站點來寫,由工作人員對兒童進行課業輔導。除了課業輔導外,還組織孩子們學習民族文化、民族歌曲,開展手工製作、益智遊戲、親子活動等。如深圳小鎮兒童服務站組織24名兒童開展「喜迎國慶·歡度國慶」活動,給孩子們科普國旗小知識, 並組織孩子們製作五角星、唱國歌,獻禮祖國成立71周年。
  • 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由於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原因,「留守兒童」在我國經濟社會結構中處於「弱勢」地位,是一種特殊的群體。個性是在我鎮,「留守兒童」為我鎮「打工經濟」的繁榮承擔了很多壓力和職責,有理由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關心和關愛。
  • 周迅「ONE NIGHT給小孩」公益live開唱 用音樂傳達愛與陪伴
    周迅ONENIGHT演出現場呼籲 給孩子每天一小時專注的陪伴「ONE NIGHT給小孩」自2014年發起,每年周迅都會和藝人朋友們一起,集中力量為愛發聲,通過探訪、舉辦公益演出等線下活動,以及兒童電臺、線上童謠演唱等方式呼籲社會大眾各盡所能關注與關愛特殊兒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