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剛剛進入初冬,一隻色彩豔麗,頦部、喉部亮藍色的藍喉歌鴝再次蒞臨綿陽,據綿陽鳥人介紹這是藍喉歌鴝第二次造訪綿陽。
藍喉歌鴝學名藍點頦, 喜歡潛匿於苔原帶、沼澤、蘆葦矮灌叢下,叫的聲音很好聽不時地扭動尾羽,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低危名錄。
「11.9」防火日這一周看見綿陽愛鳥協會朋友圈曬出的姿態各異藍喉歌鴝,心頭痒痒的,苦於工作不能成行。
「11.10」、「11.11」防盜日、防老婆亂花錢日的這兩天周末,終於一睹愛鳥藍喉歌鴝美顏,拍得機身發燙,拍得儲存卡爆卡,拍得心花怒放,拍得心滿意足。
這可是自己覺得拍鳥以來,拍點最近離家最近不到四公裡,拍攝距離最近不到五米,花錢不多,拍得快樂的一次拍鳥活動,於是在朋友圈也顯擺大發感慨。
極樂生悲!11月12日,這只可愛的鳥兒它沒來了!是怯場怕人了?是慘遭不幸了?還是暫且離去了?綿陽愛鳥群一片茫然。
有的認為,是外地拍鳥人來拍攝距離太近,再不怕人的鳥兒,也要給鳥兒一點的空間,畢竟不是人類,可能是鳥兒受驚嚇了。有的認為,是當天有一名貴州逮畫眉的人在此所為。有的認為是天敵所為。最美好的想法是這隻美麗的藍喉歌鴝光棍節後去呼喚它的愛人、它的鳥伴來綿陽涪江過冬。
忽然間,想起七月初,姊妹橋一小孩因人誘惑,用竹杆敲打赤腹鷹鳥巢周邊樹葉,造成赤腹鷹小鳥墜地身亡的事件慘狀圖片,讓人義憤填膺。又想起十月份中旬第一次光臨綿陽的三隻紅嘴巨鷗,時而翱翔在三江半島,時而停留在中脊島上,短短半月也消聲滅跡,那天仙般的身影,讓鳥人流連讓鳥人忘返。
責備也罷,議論也好,留下的是深深思考。看來,愛護鳥類不僅是愛鳥、觀鳥人士的責任,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給鳥類一個家園,還大自然一個和諧環境。
借用本人七月份寫的《赤腹鷹雌鳥之死的思考》的最後幾段話作為結束語。
這兩天,看了綿陽愛鳥協會圈網友發送的評論,感受頗深,也深受教育。感覺要成為一個拍鳥人,不光要喜歡鳥,還要愛鳥,更要保鳥。對於無良的拍鳥人要勇於勸阻制止,對於傷害鳥類的要敢於取證檢舉揭發無良的拍鳥人。才能人鳥和諧,人與自然和諧。
當前,人人都在講政治,將規矩意識,是鳥人就得將規矩。必須按照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提出的「中國野生鳥類攝影行為規範倡議」:鳥類的利益高於攝影;讓鳥自然接近你;在合理範圍內拍攝;育雛期慎重拍攝;遵守公共道德,尊重私人領地。
同時,按照這兩天綿陽鳥協針對赤腹鷹雌鳥之死吸取的教訓,建議綿陽鳥友不顯擺自己掌握的鳥況在圈內炫耀。因為,你的顯擺已經把鳥兒置於危險的境地。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圈友為了炫耀又把它傳播到其他更多的圈圈裡面去了,這些圈圈裡面都是有良知拍鳥的人嗎?反正我不好說。